雲南師範大學舉行「西南聯大愛國精神」宣講團第一場宣講

2020-12-17 新華網雲南頻道

  7月2日晚,為進一步學習傳承和弘揚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精神,講好西南聯大故事,激勵廣大師生做有歷史感責任感、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雲南師範大學舉辦了第一場「西南聯大愛國精神」主題宣講會。

  雲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饒衛在宣講會上致辭。饒衛指出,要全面理解西南聯大辦學取得歷史成就背後的力量支撐——愛國精神,並希望大家無論何時何地,都永遠牢記關懷,牢記期望,牢記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個人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高揚愛國旗幟,永懷愛國之心,淬鍊報國之志,慎終如始、實幹篤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徵程中綻放出屬於自己的青春風採。

  名家薈萃的西南聯大,在昆辦學八年,育才八千,留給每一位聯大人的都是一筆不可磨滅的記憶。宣講團成員李麗佳同學講述了西南聯大老校友郭永懷、鄧稼先為投身祖國建設,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鼓舞廣大青年為民族復興、祖國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夏菲同學講述了《梅貽琦與夫人的故事》,再現了在抗戰艱苦歲月裡,梅貽琦先生與夫人支持聯大建設、貼補家用賣「定勝糕」,以及梅貽琦先生的兒女投筆從戎,奔赴抗日戰場的故事,表達了在今日和平歲月裡也要艱苦奮鬥,不負聯大後繼者的稱呼;馬夢珊同學作了《愛國為民的聞一多》的宣講,講述了聞一多先生為民主運動、民族興亡而獻出生命的故事,在《七子之歌》的音樂聲中,全場聽眾仿佛回到了那段崢嶸歲月;毛肖瓊同學分享了聯大學子穆旦「救國不忘讀書」參加遠徵軍,克服惡劣環境、奔赴前線的故事,鼓舞當代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傳承西南聯大精神。

  在全民戰「疫」的關鍵時期,各條戰線志願者們的身影始終活躍在基層一線各個角落,用一顆顆默默奉獻的赤誠初心,共克時艱。雲師大學子們作為西南聯大的傳承者,也積極投身其中。作為抗「疫」志願者的張權麗同學分享了自己的戰「疫」故事,表達了不負年華、傳承西南聯大精神的信心;「00後」王金晶同學講述了抗「疫」志願者的動人故事,讓大家從另一面認識了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一代。

  作為雲南師大研究生支教團隊長,李金同學在昭通魯甸龍頭山中學用短短一年的時間,做了一件永生難忘的事,他分享了在昭通魯甸支教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和團隊成員一起給當地的孩子們上課,幫助他們擺脫地震後陰影,為他們帶去知識的經歷。

  十多個故事穿越了八十餘載的時光隧道,帶領師生們感受了西南聯大的斑駁歷史和精神力量。目前,雲南師範大學校黨委研究出臺了實施方案,啟動了「教育報國守初心 立德樹人擔使命」大討論,在《雲南師範大學學報》開設專欄,在思政課中融入西南聯大相關內容,組織編寫《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故事》。此次組建「西南聯大愛國精神」宣講團,就是學校深化學習宣傳的重要舉措之一,旨在讓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走進廣大師生,走入人民群眾。(完)(顏寧 楊麗瑤)

相關焦點

  • 傳承紅色基因 發揮共建優勢 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攜手西南聯大博物館...
    活動現場 雲南移動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賀靜)憶往昔崢嶸歲月,抒今朝愛國情懷。12月1日,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攜手西南聯大博物館共同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以黨建引領、文化共建的方式,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聯大精神,共聚愛國力量。
  • 財政部雲南監管局:追憶聯大精神 強化使命擔當
    :追憶聯大精神 強化使命擔當   近期,雲南監管局與中建三局昆明分公司共同組織幹部群眾前往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聯合開展學黨史、新中國史現場教學活動。
  • 西南聯大精神與北京大學
    海內外學者探究西南聯大的精神內涵,希望西南聯大精神得以傳承和發揚,對今天的高等教育發展有所啟迪和借鑑。西南聯大校友馬識途先生的話可為代表:「我一直在為西南聯大之所以為西南聯大作深層次的思考,到底什麼是聯大精神?」
  • 山東省委宣講團到威海、曲阜師範大學、濰坊、聊城宣講五中全會精神
    省委宣講團到威海、曲阜師範大學、濰坊、聊城宣講五中全會精神緊密聯繫實際全面系統宣講廣泛增進共識連日來,山東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繼續深入到全省各地開展宣講活動11月20日上午, 省委宣講團成員、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孔繁軻到威海作宣講報告。除主會場外,威海各區市、國家級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南海新區,市直和中央、省駐威各部門單位設分會場,以視頻形式集中收聽收看。
  • 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後期製作中,傳承「剛毅艱卓」精神
    該劇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騰訊影業和潤禾傳媒出品,講述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群鐵骨錚錚的熱血青年探索救亡圖存、最終學成報國的故事,旨在弘揚和傳承西南聯大精神,激發年輕一代的家國情懷和遠大抱負。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表示:「在清華大學近110年的辦學歷程中,西南聯大是非常特殊的一段歷史。西南聯大精神根植於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共同信念,而愛國主義一直都是清華精神和清華文化的核心,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清華人的血脈之中。
  • 《我們的西南聯大》關機 重溫傳奇歷史直擊心靈
    12月31日,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騰訊影業和潤禾傳媒出品的《我們的西南聯大》於雲南騰衝圓滿關機。關機當日,先後曝光了「四立」劇魂劇照和演員陣容。1937年至1946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這三所著名高校,為了保存知識火種,南下、西遷,輾轉大半個中國,最後來到雲南昆明合併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該劇出品人、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表示:「西南聯大的辦校歷程,是中國教育史乃至文化史上的一次奇蹟,騰訊影業希望通過《我們的西南聯大》,讓當代觀眾感受並觸摸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中華文人的血性與風骨。
  • 【聚焦】這,就是西南聯大
    近日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其中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運動紀念館(西南聯大博物館)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獲得了重點推介就在今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了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
  • 上接天線 下接地氣,雲南這樣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我們雲南有「妙招」11月13日以來,雲南省委宣講團成員分赴機關、企業、農村、校園、社區等地開展了80餘場宣講活動,直接聽眾達7.5萬人。11月10日下午,中央宣講團成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一行,先後到雲南民族大學和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金所街道澤鐵社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高校師生、基層黨員和群眾展開面對面的互動交流,解答回應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
  • 《我們的西南聯大》:讓剛毅堅卓精神薪火相傳
    原標題:探班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以剛毅堅卓精神激勵藝術創作  西南聯大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個傳奇,梅貽琦、張伯苓、聞一多、朱光潛、華羅庚等上百位在各個領域卓有成就的大家都曾在這所大學任教。、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三所大學決定合併南遷,在雲南昆明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傳承文化血脈,為國家培養報國之才的史實。
  • 如何才能找回西南聯大的物質與精神?
    西南聯大的校區也不僅僅是如今雲南師範大學所在的幾棟破舊的小樓而已,且不說天津的南開大學和北京清華北大的舊址,如今長沙的中南大學,有著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的遺址;而在雲南,事實上也有著兩個校區,一個是西南聯大,還有一個在小城蒙自的西南聯大文學院。
  • 兩岸媒體人重溫歷史感受「西南聯大」精神
    兩岸新媒體人來到西南聯合大學。參觀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教室、紀念碑、西南聯大歷史博物館等。9日下午,參與2020「感受七彩雲南· 探秘南國星都」的20多名兩岸網絡達人、自媒體人及臺灣青年拍客來到西南聯合大學,共同感受這所貫穿於抗戰時期的歷史文化遺產刻印出的「剛毅堅卓」精神。  「聽完這段歷史內心好感觸哦!」臺灣歌手魏暉倪感嘆道,「和平彌足珍貴」。追溯其歷史及兩岸淵源,西南聯大誕生於炮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歲月。
  • 從影視到文旅讓西南聯大精神與年輕人深度連接
    ,讓西南聯大精神IP與年輕人深度連接,使之成為時代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凝結了西南聯大結茅立舍、弦歌不輟的光榮歷史,高度評價了西南聯大精神的核心價值,對今天我們打造西南聯大精神IP,培養有歷史感責任感、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平津相繼淪陷,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被迫南遷,次年輾轉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暨《民盟先賢與西南聯大...
    宣講會現場 賀凱 攝雲南網訊(記者 賀凱)11月18日,民盟雲南省委會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暨《民盟先賢與西南聯大》研討會在昆明召開。省政協副主席、民盟省委會主委徐彬出席會議並作宣講報告。他圍繞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的主要成果、《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主要考慮和基本框架等內容作了系統深入地宣講。
  • 州委宣講團在彌勒市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陸永開作宣講報告...
    11月20日,根據州委安排,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州委宣講團報告會在彌勒市舉行。州委宣講團成員、州委副秘書長、州委政策研究室、州委督查室主任陸永開作宣講報告,市委書記梁凌雲主持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健,市委副書記田紅梅,市政協主席張茹權出席報告會。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西南聯大教育救國
    正在雲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20日下午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  一曲校歌《滿江紅》,道出西南聯大師生的殷殷愛國之情和拳拳報國之心。  滿懷科學救國的理想,秉承剛毅堅卓的精神,堅持敬畏學問的態度,在昆明辦學8年多,西南聯大培養學生8000多人,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70多位兩院院士等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棟梁之才。  西南聯大走進了歷史,卻留存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 西南聯大如何「把種子播撒出去」
    但作為流亡大學,聯大不僅是書本知識的傳承者,更是國家道德和精神價值的標杆。因此,1938年11月26日,聯大第95次常委會議決:以「剛毅堅卓」為校訓。其中,「剛毅」用以承繼三校教育的宗旨,「堅卓」則代表民族、國家對學生道德和價值養成的期待,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林州宣講報告會舉行
    11月27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林州宣講報告會舉行。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黨支部書記胡紅傑作宣講報告。林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建鐸主持報告會。    在宣講報告中,胡紅傑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題,從深刻認識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意義、條件和重要特徵,準確把握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牢牢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和重要著力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動員各方面力量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而團結奮鬥等四個方面,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系統解讀
  • 弘揚西南聯大精神,書寫中國夢雲南篇章
    作者:林文勳(雲南大學黨委書記)  雲南大學是我國西南邊疆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在近百年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紮根西部邊疆,為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市委宣講團宣講進基層】市委宣講團在吉安縣、萬安、吉職院宣講
    市委宣講團在吉安縣宣講12月1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委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在吉安縣舉行。市委宣講團成員、市國資委黨工委書記、主任婁致文作宣講報告。接下來,大家將以全會精神為引領,立足本職崗位,著力破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把學習宣傳成效落到實處,為推動吉安縣高質量跨越式可持續發展,實現「三先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市委宣講團在萬安宣講12月1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委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在萬安縣舉行。
  • 中央宣講團在重慶舉行高校宣講報告會
    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11月13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在渝高校宣講報告會在重慶大學舉行,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尹豔林作宣講報告。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鳴主持宣講報告會,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參加。在渝高校黨政主要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高校和中學師生代表等600餘人在現場聆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