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都希望獨立,為何法屬蓋亞那,卻堅決不同意獨立出去

2020-12-12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二戰之後,世界範圍內的民族獨立意識風起雲湧,歐洲列強數百年建立的殖民體系分崩離析,各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

當年,位於南美洲北部的蓋亞那,被英國、荷蘭、法國一分為三,獨立運動興起後,英屬蓋亞那和荷屬蓋亞那率先獨立,分別成為今天的獨立國家蓋亞那和蘇利南。

不過,面對鄰居和友邦們熱火朝天的獨立運動,同為殖民地的法屬蓋亞那,卻絲毫不為所動。不僅沒有獨立的興趣和訴求,甚至當法國賦予更大自治權時,也是拒不接受,似乎擔心法國就此把他們甩開。

獨立建國不僅不用再受殖民宗主國剝削壓迫,還能實現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的自由,這種天大的好事,為何法屬殖民地蓋亞那卻主動放棄呢?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一、從殖民地到海外省。

法屬圭那亞面積約8.6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們的中等省份,人口僅有23萬,有著悠久的殖民歷史。

早在16世紀時,哥倫布就登上了蓋亞那的土地,後來,崛起的荷蘭人率先在這裡建立殖民地。直到17世紀,圭那亞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戰略位置價值凸顯,才引起歐洲列強爭奪。在一番明搶暗奪之後,蓋亞那就被英國、荷蘭、法國三分天下。

由於距離法國本土相隔甚遠,法屬圭那亞一直都沒有得到開發利用,法國只是把這裡當作罪犯們的流放之地。

1946年,渴望重振昔日法蘭西帝國輝煌的法國,將一海之隔的北非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以及遙遠南美洲的法屬蓋亞那,列為法國的海外省領地,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從此,法屬圭那亞成為法國的正式領土。

(網絡配圖)

二、與法國本土相同的身份和地位。

英國人在殖民地統治理念上,帶有比較嚴重的種族主義,每到一處,總是高高在上,以優等民族自居。既不願與當地人通婚,也不願收納殖民地成為版圖中的一部分。

即使到了今天,那些尚存的英屬殖民地居民,也不是真正的英國公民,更不能移民或是長期居住在英國本土。

法國人就博愛多了,作為天主教國家,法國在海外殖民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傳播上帝福音,走共同富裕道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法國推行本土延伸政策,通過同化本地人,使各色人種都變成法國人,殖民地也逐漸變成法國領土。

阿爾及利亞獨立之後,法國在非洲的殖民體系不斷瓦解。為了挽留不多的海外領土,法國開始修改憲法,進一步提高這些地區的自治權和地位。海外省作為法國的正式領土,不僅擁有高於法國本土省的自治權利,在待遇和地位上也完全一致。當地居民也成為貨真價實的法國公民,具有法國國籍,享有一切公民權利和福利。

(圭那亞首都風光)

三、經濟上的高度依賴。

直到今天,法屬圭那亞的經濟支柱,還是農業和漁業,工業基礎幾乎一無所有。整個地區的經濟政治活動和民生福利開銷,全依賴法國中央政府的財政撥款來維持。

雖然不是獨立的國家,但根據法國中央政府公布的數據,2017年,法屬蓋亞那的人均名義GDP達到18000美元,比號稱南美小霸王的智利還要高出2000美元,屬於南美洲唯一的發達地區。而這一切,全靠著法國中央政府的財政扶持。

為了能夠安穩待在法國的財政補貼扶持體系之中,2010年,面對法國政府擴大自治權的提議,法屬圭那亞人一口回絕。生怕自治後補貼減少,或是被掃地出門,失去優渥的生活。

而對於法國來說,也不願意讓法屬蓋亞那獨立。畢竟這塊8.6平方公裡的領土上,只有25萬人,即使養著也沒有多少花費,但它的作用卻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對於火箭發射而言,越靠近赤道,越能獲得較大的地球自轉線速度,火箭所獲得的動力也就越高。而法屬蓋亞那緊靠赤道,非常符合火箭發射的最佳地理條件,因此整個歐洲的航天發射中心,就建在這裡。

如果法屬蓋亞那獨立,從阿爾及利亞搬到這裡的歐洲航天發射中心,將面臨再次搬遷,這是法國不願看到的。

總之,法國需要法屬蓋亞那,而法屬蓋亞那更離不開法國,畢竟身邊的蓋亞那和蘇利南例子擺在那兒,當年尋死覓活從英國和荷蘭統治中脫離出來,獲得獨立,結果混成那個慘樣,實在讓法屬蓋亞那不敢重蹈覆轍。

(參考資料:《法屬蓋亞那航天中心》)

相關焦點

  • 小國的無奈與抗爭:塞爾維亞為何堅決不同意科索沃獨立出去?
    但在最關鍵的科索沃獨立問題上,儘管迫切希望加入歐盟,塞爾維亞並沒有鬆口,堅持不肯放棄對科索沃的主權聲索。那麼,作為原南斯拉夫衣缽的繼承者,塞爾維亞為何可以承認從南斯拉夫分裂出去的克羅埃西亞、斯洛文利亞等多國,卻堅決不肯在科索沃獨立?下面就簡要地結合歷史淵源、民族恩怨和戰略地位等方面加以分析。
  • 這個殖民地為何到今天還沒有獨立?當地人:獨立是不可能獨立的啦
    它曾經是法國的一塊殖民地,在二戰以前。二戰之後,法屬蓋亞那周邊的殖民地紛紛鬧獨立。於是法屬蓋亞那周邊多出了非常多的主權國家。但是法屬蓋亞那對獨立這件事一點熱情都沒有。有些人更是堅決的反對獨立這件事情。在殖民地時代,蓋亞那分別被法國、英國、荷蘭佔領。二戰之後,英屬、荷屬蓋亞那都獨立建國。分別是蓋亞那合作共和國以及蘇利南共和國。只有法屬蓋亞那不為所動,保持現狀,一直沒有從法國獨立出去。
  • 本是法國的殖民地,如今法國請求他們獨立,他們卻根本不同意!
    我們都知道在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殖民地一直都是存在於歷史當中的,直到人類經過數次慘烈的戰鬥才深刻的認識到了錯誤性,殖民地才逐漸的消失了,不過如今仍然有些少數的殖民地存在著,法屬蓋亞那就是其中一個,而他們存在的理由卻聽起來十分的奇葩,他們明明能有著獨立的自由,卻偏偏選擇在別人的統治下,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 都不願意國家分裂,為何當年馬來西亞,卻要逼新加坡獨立出去
    英國的各個殖民地藉此機會紛紛開始要求獨立。馬來西亞作為英屬殖民地也不甘示弱,經過了長期的獨立對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共同組成的馬來西亞聯邦最終成立。值得一提的是僅僅兩年之後,馬來西亞便強迫新加坡獨立,。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意自己國家的土地搞分裂,把自己的國土分離出去,為何馬來西亞卻不同,甘願放棄擁有優質港口資源的新加坡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殖民地獨立大潮下,為何蓋亞那死死咬住法國,說啥也不獨立?
    但是在這些戰爭中,大多都是小打小鬧,如果說哪些戰爭規模最大,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最惡劣,我想兩次世界大戰一定榜上有名。這兩次世界大戰不但是人類史上最可怕的兩次戰爭,它們還改變了世界的格局。美國前期瘋狂賣軍火,賺的盆滿缽滿,彎道超車成為了世界老大,歐洲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卻因為常年戰火退居二線,他們的殖民地在戰爭期間也紛紛獨立。今天咱們要聊的話題就和法國的殖民地有關。在整個世界史上,殖民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就是英國。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那意思就是在一天24小時內,不管什麼時候都有太陽照在它的領土之上。
  • 三千多萬平方公裡的海外殖民地都可以失去,為何英國堅決不放馬島
    作為歷史上的老牌殖民帝國,英國擁有的殖民地面積,曾經多達3000多萬平方公裡。巔峰時刻,幾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英國的管轄領地。借著從這些殖民地攫取的財富,英國很快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二戰之後,獨立運動風生水起,衰落的英國再也無力維繫龐大的殖民統治。
  • 法國天天求這個殖民地獨立,居民卻說:不了,這樣就不錯
    飽受殖民侵害的人民很似乎無時不刻都在反抗著殖民者的統治,為自己謀求獨立而自由的生活。這種情形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有所改變,西方的殖民國家被戰爭摧毀的一個比一個慘,他們沒有管轄海外的殖民地。於是殖民地開始紛紛建立自己的獨立政權,美曰其名找回自由。在戰後的十多年時間,世界各地就多了一百多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 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都獨立了,為何俄羅斯對車臣的獨立卻堅決反對?
    對於蘇聯的解體,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加盟國根本沒有阻擋一二,而到了車臣共和國謀求獨立的時候,俄羅斯三番兩次開戰教訓,最後在普京的鐵腕處理下,車臣被完全控制。為什麼蘇聯沒有強力阻擋各加盟共和國獨立,而俄羅斯卻在車臣問題上寸步不讓?(一)蘇聯加盟國和俄羅斯的共和國情況完全不同。蘇聯的成立,其實就是一個鬆散的大聯盟,甚至,聯盟的緊密程度不如美國。
  • 巴拿馬7.5萬平方公裡,如何從114萬平方公裡的哥倫比亞獨立出去
    但很少人知道,巴拿馬曾經是哥倫比亞的一個省,並且當年巴拿馬如果不從哥倫比亞獨立出去,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巴拿馬運河。 那麼,就來看看為什麼在1903年,在哥倫比亞待得好好的巴拿馬,為何會宣布獨立。
  • 一直不明白,為何當年甘地絕食了一下,英國就同意印度獨立了?
    在英國的眾多海外殖民地中,印度是最大的殖民地之一。英國女王曾經讚美印度,是鑲嵌在大英帝國這頂皇冠上最珍貴和閃耀的鑽石。可見印度在英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傳言當年甘地絕食一下,英國就同意印度獨立了,真的是這樣的嗎?
  • 黑人在美國備受歧視,為何黑人不獨立?美國黑人:死也不獨立建國
    目前美國黑人之死而引發的抗疫示威行動在全世界蔓延,但是人們對此很不解,為何黑人在美國備受歧視,為何不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獨立了事了呢?實際上,美國黑人在歷史上還真的獨立過,不過最終的結果卻絕非黑人所願。18世紀末~19世紀初,美國一些宗教慈善家、社會人士和國會議員等紛紛提出向外殖民、把自由黑人遣返到非洲建立殖民地的主張,以擴大美國影響力。1821年12月,由詹姆斯·門羅總統的私人代表E.艾爾斯和海軍上尉R.F.斯託克頓等率領一批美國自由黑人到達穀物海岸(今賴比瑞亞)的梅蘇拉多角。
  • 車臣的兄弟國,為何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
    而且從世界歷史來看,即使鬧獨立,都是一起。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例外,最典型的車臣的兄弟國,為何當年就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這個國家就是印古什共和國,位於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車臣共和國和北奧塞梯共和國之間,國土面積4000平方公裡,人口50萬。說到印古什的歷史,那是比車臣人還要悠久,其在高加索地區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
  • 世界上現在僅存在的兩個殖民地,竟然不願意獨立,這是為何?
    相對來說,西方國家更喜歡到處侵略,搶別的國家的資源,建立殖民地,所以在近代歷史上全球各個地方的殖民地大多數都是西方國家建立的。而咱們說的這個殖民地簡單地就是說,這裡的人民都會淪為奴隸,只能被壓榨的份兒,根本就沒有自由。
  • 北美殖民地居民大都是英國人,為何還會爆發獨立戰爭
    從1606年第一批殖民者在大西洋西海岸登陸開始,在隨後百餘年時間內,英國共在北美建立了十三塊殖民地。與印度等殖民地不同,在北美地區這些殖民地上居住的,絕大多數都是英國本土遷移過來的,當地原有的土著即印第安人已經被趕殺殆盡。
  • 為何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獨立傾向比較強烈?
    作為加拿大最大省區的魁北克卻是加拿大最不安分的省區,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一直謀求獨立,而且在1995年的全民公投中就差一點成功了,這讓加拿大政府非常不安,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阻止魁北克的獨立。那麼,魁北克為何這麼不安分,一直謀求獨立建國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 二戰後紛紛獨立的殖民地,現在只有它不僅不獨立,還要求被吞併
    殖民地,是帝國主義時代的產物,15世紀以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西方帝國主義以武力掠奪世界各地的資源和販賣奴隸,在全世界佔領殖民地,屠殺當地反抗民眾,迫使當局籤訂各種不平等條約,獲取巨額利益。15世紀至19世紀,殖民地遍布亞洲、南美洲、非洲等各大洲,遍布全世界。
  • 大洋洲最不願獨立的殖民地,靠法國的救濟為生,人均GDP超中國3倍
    文|格瓦拉同志 按照慣常思維來分析,砸碎殖民統治的「枷鎖」,爭取本地的民族解放、獨立建國,理應是各殖民地國家民眾共同的呼聲,為了實現這個終極目標,即使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但凡事都有例外,在大洋洲便有一塊殖民地,雖然有機會擺脫殖民統治,但卻死活不肯獨立。
  • 1903年,面積7.5萬平方公裡的巴拿馬,為何從哥倫比亞中獨立?
    但很少人知道,巴拿馬曾經是哥倫比亞的一個省,並且當年巴拿馬如果不從哥倫比亞獨立出去,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巴拿馬運河。 那麼,就來看看為什麼在1903年,在哥倫比亞待得好好的的巴拿馬,為何會宣布獨立。
  • 印尼為何讓東帝汶獨立了?
    殖民時代,印尼是荷蘭殖民地,而東帝汶是葡萄牙殖民地。宗主國的不同,導致了東帝汶和印尼在很多方面都有差異。比如印尼土著主要信仰伊斯蘭教,而東帝汶人主要信仰天主教。1945年印尼獨立,五年後,成立共和國。三派人中,主張最激進的叫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這一派主張直接獨立;另外兩派分別叫民主同盟和民主協會,分別主張留在葡萄牙和併入印尼,立場比較保守。這三派人談判談不攏,於是就爆發了內戰。1975年11月28日,主張獨立的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表示不談了,單方面宣布獨立,成立了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 納米比亞為什麼要從南非獨立出去?
    1990年3月21日,非洲迎來了第51個,也是20世紀非洲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納米比亞。▲非洲各國的獨立時間(粉紫色為1960年獨立的國家,薩伊為現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然而,納米比亞的獨立歷程和此前完成民族獨立國家大不一樣,之前的非洲國家是脫離歐洲宗主國完成的民族獨立,而納米比亞則是脫離另一個非洲國家—南非獨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