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紛紛獨立的殖民地,現在只有它不僅不獨立,還要求被吞併

2021-01-19 麻瓜嘮歷史

殖民地,是帝國主義時代的產物,15世紀以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西方帝國主義以武力掠奪世界各地的資源和販賣奴隸,在全世界佔領殖民地,屠殺當地反抗民眾,迫使當局籤訂各種不平等條約,獲取巨額利益。15世紀至19世紀,殖民地遍布亞洲、南美洲、非洲等各大洲,遍布全世界。現在的大國,如印度、南非、澳大利亞等國都曾是英國殖民地。在二戰後,殖民主國家國力大大衰退,殖民地民眾進行反帝反殖民主義的鬥爭,殖民主國家國力也大大衰退,無法阻擋獨立運動的熊熊烈火,殖民地國家紛紛取得了國家的獨立。

現在,大家可能都以為世界上沒有殖民地了,其實不然,還有倆個,一個是法屬蓋亞那,一個是美屬波多黎各。蓋亞那現在等同於法國的一個省了,很自由,所以此次重點說說波多黎各這個奇葩。

位於加勒比海上的波多黎各

加勒比海的一個明珠

旅遊業還是很不錯的

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西班牙戰敗,根據巴黎條約,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波多黎各沒有政治選舉權,但是人民也是屬於美國國籍,並且不用繳納任何稅。這個是不是很舒坦?

但是呢,剛被佔領那時,波多黎各也是各種要求獨立的,看看下面這些資料就知道多鬧騰了:

1937年,波多黎各人民在波多黎各國民黨領袖P.阿爾維蘇·坎波斯在蓬塞發動獨立起義,但再次遭到鎮壓。

1947年美國國會允許總督由選舉產生。

1950年11月1日,波多黎各民族英雄奧斯卡·科拉佐和格利斯裡·託雷索拉刺殺美國總統失敗,另外一些波多黎各民族主義分子在國會眾議院走廊開槍,射傷了好幾位眾議員。

1950年10月30日,波多黎各人民再次武裝起義,宣布成立波多黎各共和國,31日失敗,100餘人被逮捕。

現在的波多黎各,卻是各種公投,要求正式成為美國的一個州,為啥呢,因為它窮啊,要美國爸爸拿錢~

相關焦點

  • 這個殖民地為何到今天還沒有獨立?當地人:獨立是不可能獨立的啦
    因此許多殖民地趁這個機會,紛紛鬧起了獨立。那是一個獨立的浪潮席捲世界的時代。二戰之後的十年裡,一百多個殖民地成功獨立了。到了今天,可以說基本沒有殖民地了。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它曾經是法國的一塊殖民地,在二戰以前。二戰之後,法屬蓋亞那周邊的殖民地紛紛鬧獨立。於是法屬蓋亞那周邊多出了非常多的主權國家。但是法屬蓋亞那對獨立這件事一點熱情都沒有。有些人更是堅決的反對獨立這件事情。
  • 殖民地都希望獨立,為何法屬蓋亞那,卻堅決不同意獨立出去
    二戰之後,世界範圍內的民族獨立意識風起雲湧,歐洲列強數百年建立的殖民體系分崩離析,各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當年,位於南美洲北部的蓋亞那,被英國、荷蘭、法國一分為三,獨立運動興起後,英屬蓋亞那和荷屬蓋亞那率先獨立,分別成為今天的獨立國家蓋亞那和蘇利南。
  • 法國天天求這個殖民地獨立,居民卻說:不了,這樣就不錯
    殖民在我們的想像中,是一個罪惡的代名詞,近代時,西方國家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不少殖民地,他們對當地的土著居民進行了壓迫和剝削。飽受殖民侵害的人民很似乎無時不刻都在反抗著殖民者的統治,為自己謀求獨立而自由的生活。這種情形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有所改變,西方的殖民國家被戰爭摧毀的一個比一個慘,他們沒有管轄海外的殖民地。
  • 殖民地獨立大潮下,為何蓋亞那死死咬住法國,說啥也不獨立?
    有句話這麼說,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從人類開始建立文明到現在約莫五千年,有人做過不完全統計,在這五千年裡一共發生過一萬六千多次戰爭,平均起來一年三次。這兩次世界大戰不但是人類史上最可怕的兩次戰爭,它們還改變了世界的格局。美國前期瘋狂賣軍火,賺的盆滿缽滿,彎道超車成為了世界老大,歐洲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卻因為常年戰火退居二線,他們的殖民地在戰爭期間也紛紛獨立。今天咱們要聊的話題就和法國的殖民地有關。
  • 二戰有依舊不願獨立的殖民地,並非不願意,而是另有苦衷
    但同時他們的殖民地開始在全球蔓延,直到二戰之後曾經的那些殖民地的人們才明白自由的重要,並且在二戰結束的時候他們紛紛宣布自己國家獨立,就在那時世界上瞬間多出200多個國家。這足以見得人們對自由的嚮往和對殖民統治者的厭惡。不過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兩個殖民地不願意獨立,只願意依附,而且還表現得很是積極。第一個國家則是法屬蓋亞那,位於南美洲和巴西附近,三面環海地理環境優越。
  • 二戰結束後!日不落帝國旗幟徹底粉碎,殖民地都開始獨立
    眾所周知,英國一度是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比如今的美國還要高,只有22個國家沒有被英國入侵過,到了20世紀,英國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幾乎耗盡了英國國力,二戰之後,英國眾多的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然而有幾個小殖民地,英國是死也不肯放手,其中就包括查爾斯群島
  • 世界上現在僅存在的兩個殖民地,竟然不願意獨立,這是為何?
    而到了二戰之後,一些殖民地終於明白了這一點,於是就紛紛宣布了獨立,所以一下子就多出了200多個國家!這樣的壓迫,殖民地人民根本就受不了,所以在當時就算是太平洋、大西洋島嶼上的一些幾千人的殖民地也宣布了建國獨立,足以見到殖民統治者實在是太殘暴了,根本就不得人心。不過這樣的事情也有特例,因為直到現在仍然有兩大殖民地存在,這兩個殖民地明明就有機會獨立,但是卻不願意接受獨立,這又是為什麼呢?
  • 同樣被大國吞併,東帝汶可以獨立,錫金為何不行?
    人類歷史上小國被吞併,民族被滅亡的事情屢見不鮮,就比如美洲,大洋洲,曾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活的土地,但自從新航路開闢之後,歐洲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滅亡了美洲的一些印第安人國家,完全佔據了美洲,印第安人也幾乎被屠殺殆盡。
  • 本是法國的殖民地,如今法國請求他們獨立,他們卻根本不同意!
    我們先來說說外國的近代歷史,我們都知道,近代的西方國家在進入工業革命並且強大起來就開始大肆的對其他的國家進行掠奪,這其中當然包括中國,這我想也不用多說,不過不同於一些國家的城市殖民地,一些土著的殖民地其實是相對來說比較慘的,因為他們要承受著殖民者近乎瘋狂的剝削和打壓,讓很多的當地居民怨聲載道,在二戰結束後,西方國家的實力集體的陷入了倒退的地步,對殖民地的掌控力幾乎已經不存在了
  • 二戰後非洲殖民體系土崩瓦解,為何葡萄牙仍然保留著大片殖民地
    受二戰的影響,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土崩瓦解,殖民地獨立運動高漲,尤其是在非洲,獨立運動如火如荼。五六十年代,非洲迎來獨立運動高潮,大部分非洲國家都獲得了獨立,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傳統的歐洲殖民國家紛紛放棄了在非洲的殖民地。不過有個國家例外,那就是葡萄牙。當非洲大部分地區都獨立時,葡萄牙仍然保留著塞席爾、安哥拉、葛摩、莫三比克、幾內亞比索、聖多美普林西比、維德角等一大堆殖民地。
  • 法屬蓋亞那,南美洲唯一塊不願獨立的「殖民地」
    開闢新航路的過程自二戰結束後,亞非拉地區掀起了爭取民族解放實現國家獨立浪潮,到目前為止一共197個國家、36個地區,2個準主權國家,傳統意義上的殖民地僅剩1個,按理說殖民地要是爭取到獨立,不僅可以擺脫宗主國的資源剝削和控制,還能獨立自主,使人民當家做主,位於南美洲的法屬蓋亞那偏偏不不願獨立,同屬其他殖民的已經紛紛獨立,唯獨該地區不把獨立建國當一回事,老一輩的人甚至反對獨立
  • 英國「埋雷」簡史:殖民地的「恩賜獨立」,一場精心的算計
    但是勝利日後,殖民事務官拿著一紙和平協議回到殖民地時,他們期望著鮮花、海洋、笑臉。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遇到的,不再有恭恭敬敬的笑臉,和「Yes,sir」在二戰的血與火之中,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識覺醒,獨立的想法高漲,而二戰中,英軍在多個戰場望風披靡,此刻,英國正面臨一場「信任危機」。1939年9月3日,對德宣戰幾小時後,英國就命令印度總督宣布印度為交戰國,並徵調250萬印度人入伍參戰。
  • 世界比較忠誠殖民地:比宗主國大50倍,石油資源豐富卻不獨立
    眾所周知,從18世紀開始世界進入殖民時代,西方列強在完成工業革命之後,實力大大增加,開始了對其它落後國家的殖民,當時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淪為了西方世界的殖民地,就連我們中國也差一點。不過,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西方列強再戰爭中損失慘重,國力下滑嚴重,已經實力再控制海外的殖民地,於是,殖民地國家開始紛紛獨立,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政權,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願意獨立,其中格陵蘭島便是個例,它不但忠於自己的宗主國,而且領土也是比宗主國大50倍,再加上資源非常的豐富,即便這樣卻仍然不願意獨立。
  • 二戰後,英國放棄了大量殖民地,為什麼法國卻不太願意呢?
    希望殖民地接受法蘭西文化,自然同化為法國公民。我們會發現,其實法國和俄國有點類似,不過俄國是基於地緣的擴張,使得俄國可以很好的控制。但法國又不太一樣,法國的殖民地都遠離法國本土,就算想讓其成為國家的一部分,可能性也不大,除非是一些島嶼或人口非常少的地區。這只是法國人的一廂情願。
  • 芬蘭在二戰結束後是如何避免被蘇聯吞併?
    二戰結束後,芬蘭是怎樣避免被自己的強鄰吞併的呢? 為了了解這方面的情況,筆者瀏覽並精選了幾條答主的回答。 1 這位答主表示,德國和蘇聯在二戰前已經籤署了同意分割歐洲的條約。
  • 淪為法國殖民地的越南,是如何在二戰後一步步走向獨立?
    咱們這個近鄰越南呀,為了獨立打了30年仗,也可以堪稱幾姓家奴,投靠過我國,投靠過蘇聯,最近跟美國又眉來眼去的。可是大家知道嗎,越南當年為了獨立,甚至還投靠過法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咱們知道,最早越南算是中國的附屬國之一。
  • 英國國內到處鬧獨立,可為何法國國內卻趕都趕不走呢?
    二戰後開始,整個西方列強那是集體的衰弱了,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英國和法國,這兩個近代歐洲最大列強,二戰後衰弱的也最迅速。而且現在兩國無論經濟,軍事,還有綜合國力都差不多。都屬於常任理事國中最弱的兩個,而且其地位和實力,還在不斷的被後續國家超越,可以說非常悲催了。
  • 歐洲還有哪些國家擁有殖民地,英法兩國最多,不過都不想獨立
    不過隨著民族主義的興起,各殖民地人民開始了獨立。尤其是二戰以後,歐洲殖民體系徹底瓦解。可以說,現在的歐洲各國幾乎沒有殖民地了。但還是有一些國家有殖民地。我們看一下歐洲還有哪些國家擁有殖民地。英國英國的殖民地可以說非常多。
  • 二戰時德國為何不吞併法國,反而去扶持傀儡政府?日本也是這套路
    二戰時德國為何不吞併法國,反而去扶持傀儡政府,日本也是這套路我們知道,二戰時期三大法西斯國家分別是德國、義大利、日本,而這三大法西斯國家之中,最厲害的就是德國。德國的軍事裝備非常強悍,基本上旁邊的國家都無法阻擋德國的攻勢,但是二戰時期的德國為何不佔領法國,反而要去扶持一個傀儡政府呢?日本也是這個套路。在戰爭之初的時候,法國的戰略思維就發生了錯誤,以為德國會跟一戰時候一樣,先從比利時下手,但是德國卻突然從阿登森林攻克法國的重鎮。法國的軍隊根本無法對抗德國,雖然法國有正規軍90萬,但是在戰爭中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
  • 蘇聯解體時東歐、中亞紛紛獨立,為什麼西伯利亞和遠東沒有獨立?
    蘇聯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然而也是曇花一現的超級強權,在1991年12月25日轟然崩潰,所謂「牆倒眾人推」,蘇聯解體之後化為大大小小15個國家,除了蘇聯的「本體」俄羅斯之外,原本處在東歐、南高加索、中亞等邊緣地帶的前蘇聯加盟國紛紛獨立,但是,距離俄羅斯核心地帶萬裡之遙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卻沒有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