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殖民地居民大都是英國人,為何還會爆發獨立戰爭

2020-12-15 讀萬卷書破萬仞浪

從1606年第一批殖民者在大西洋西海岸登陸開始,在隨後百餘年時間內,英國共在北美建立了十三塊殖民地。與印度等殖民地不同,在北美地區這些殖民地上居住的,絕大多數都是英國本土遷移過來的,當地原有的土著即印第安人已經被趕殺殆盡。但即便如此,1775年4月依然爆發了北美獨立戰爭;次年7月4日,北美十三州聯合召開會議,通過了由託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正式建立了新的國家。

北美居民無法認同其殖民地居民身份

北美十三州與英國遠隔重洋,而當時的船舶航行仍以風力為主要動力,從歐洲大陸橫穿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一般要在6周以上,加上船隻需要維護,籌措補給和人員休息,每艘船一年最多航行兩個航程,所以很多問題不得不依靠殖民地居民自行解決。

北美十三州的居民畢竟是以英國人為主的歐洲人,這使得他們一直認為:其在權利與義務方面同英國本土居民是平等的。但作為遠在英倫三島的英國政府看來,殖民地就是殖民地,無論居民是英國人,還是印第安人,並不能改變其原料生產地和商品傾銷地的命運。

對法戰爭結束後,貿易限制更加嚴格

英法戰爭時期,為了爭取殖民地人民的支持,英國方面放寬了對北美十三州的種種限制,使其對自身的內外經濟事務有了一定的自主權,形成了英國之外的經濟體系。實際上,獨立戰爭之前美國的人均財富水平和生活質量都要高於英國本土,也比當時世界各地的大多數人生活的都要好。事實上,即使今天也仍有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平均收入低於200多年前美國水平。

英法戰爭結束後,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貿易限制越來越多,好在走私活動十分猖獗,各級殖民地官員又執法不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此殖民地的對外貿易實際上並未遭受巨大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方面急於從殖民地壓榨財富來彌補戰爭創傷,因此加緊了對北美十三州的商品傾銷力度,徵收的稅費也越來越高。

北美居民擔心再度回歸貧窮

1765年,英國人在殖民地徵收印花稅,一切公文合同、報刊雜誌甚至個人遺囑都必須貼上印花稅票,才能生效流通,導致殖民地爆發大規模抵制英貨的活動;1773年,英國政府為傾銷東印度公司的積存茶葉,通過了《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給予東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銷售積壓茶葉的專利權,還允許免繳高額的進口關稅,這種明顯的傾銷行為立即激起了殖民地廣大人民的憤慨。

更加令北美十三州人民擔心的是,既然英國方面可以在經濟領域肆意頒布法令予取予奪,那以後也可以在司法、行政、宗教等領域橫加幹涉。那樣的話,這些遠涉重洋、不遠萬裡移居到此的數百萬移民將再次生活到水深火熱中,百餘年來辛苦爭取的財富和自由也將付之東流,為了避免再次被迫離開故土或回歸貧窮,北美十三州人民決定武力抵制英國企圖加強其統治的任何嘗試。

1775年4月19日,隨著萊剋星頓小鎮的一陣槍聲,美國獨立戰爭正式打響,來自各殖民地的民兵迅速集結,並在華盛頓將軍的帶領下組成大陸軍,開始武裝反抗前來鎮壓的英國軍隊。

相關焦點

  • 新尼德蘭: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如何被英國奪取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級大都市與全球金融中心,最早建城於1625年,名為新阿姆斯特丹,是荷屬新尼德蘭的首府,後來被英國奪取,成為英國殖民地。那麼新尼德蘭是如何從建立到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荷蘭殖民北美
  • 美國獨立戰爭中,為何英國佔有絕對優勢,卻最後承認了美國的獨立
    01英國人在北美的利益並不是特別的大與其他的殖民地不同,其實美國在作為獨立國家之前,存在著很多的特殊性其次北美殖民地並直接向英國財政交稅,英國只是將北美殖民地作為原料的進口市場和工業品及其他商品的出口市場,北美殖民地的人民不需要向英國交稅,到獨立戰爭之前,因為英國要求北美殖民地支付駐北美殖民地的軍費,以及購買被納過稅的茶葉等,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對,發生反抗事件,最終引爆為獨立戰爭,而戰爭之初,北美的殖民地要求的也只是擁有更大的自治權,而不是獨立,只是由於事態的變化
  • 美國的第一戰:獨立戰爭|英國_歷史|美國_歷史|獨立戰爭|大英帝國|...
    18世紀中期,大英帝國的北美殖民地經濟發展迅速,北部工商業發達,造船業更是超過了英國本土,很多人購買北美製造的船隻。生產的小麥和玉米都遠銷歐洲市場,成為最大糧食出口地之一,很多北美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屬於一流商品。法國和英國為了爭奪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權,爆發了七年戰爭。公元1756年5月20日,英國海軍在大西洋四處攻擊法國船隻,首先挑起戰火。
  •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為何出兵近10萬人,幫助美國打英國
    到了獨立戰爭的後期,法國、荷蘭、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與美軍並肩作戰。在支援美軍作戰的歐洲強國中,法國出兵最多。法國先後投入36000名陸軍,63000多海軍,146艘風帆戰艦,近10萬兵力與英軍浴血奮戰。法軍先後有29500名官兵在獨立戰爭中陣亡。那麼,作為西歐國家的法國為何要千裡迢迢來到美洲大陸,幫助美國打敗英國呢?
  • 北美殖民地的奴隸主階層為什麼要積極參加美國獨立戰爭?
    可以說美國就是依靠奴隸主和法國人才擊敗英國而獲得獨立的。那麼北美的奴隸主階層為什麼要積極參加美國獨立戰爭呢?美國如今在宣傳中將獨立戰爭描繪為得到北美人民支持的「正義戰爭」,但英國的殖民統治對當時的北美中下層民眾實際上沒有多大損害,對於黑奴和原住民來說,英國殖民者和北美白人更是一丘之貉。
  • 美國獨立戰爭:歐洲列強削弱英國的權力遊戲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這場戰爭從表面上看,是美國本土軍與英國殖民者之間的鬥爭。隨著獨立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美國在歐洲盟友越來越多。最終在歐洲英國徹底被孤立,加上軍事的失誤,無奈在北美撤軍,北美殖民地走向了獨立。其實這場爆發於北美的戰爭,歸根到底就是歐洲群雄的權力遊戲,一場歐洲列強削弱和牽制英國的戰爭。為什麼這樣說?
  • 北美獨立戰爭初期,大陸軍兵源緊缺,為何不願徵召黑人入伍
    18世紀後半期,英國在大西洋沿岸,也就是今天的美國西海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全部由英國派來的總督統治,通過蠻橫的壓榨和殘酷的剝削,不斷獲取工農業生產原料,並通過傾銷商品來換取巨額利潤。1765年,英國人在殖民地徵收印花稅,一切公文合同、報刊雜誌甚至個人遺囑都必須貼上印花稅票,才能生效流通,導致殖民地爆發大規模抵制英貨的活動;1773年,英國政府為傾銷東印度公司的積存茶葉,通過了《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給予東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銷售積壓茶葉的專利權,還允許免繳高額的進口關稅,這種明顯的傾銷行為立即激起了殖民地廣大人民的憤慨
  • 美國獨立戰爭,戰爭中被抹去的鬥爭,保皇派與革命派的對立
    美國獨立戰爭1756年至1763年爆發了七年戰爭,戰爭範圍覆蓋了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和菲律賓群島。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戰後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但由於英國將印第安戰爭的戰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
  • 英國曾擁有那麼多的殖民地,為何英國的前殖民地卻並不仇恨英國
    英國的絕大多數前殖民地在獨立後都選擇留在大英國協的框架體系之內,這其中的例外有緬甸、愛爾蘭、甘比亞和馬爾地夫:緬甸在1948年獨立後沒選擇留在大英國協內。愛爾蘭在1921年從英國獨立以後曾是大英國協會員國,1949年愛爾蘭共和國成立後脫離了大英國協。2013年10月2日西非國家甘比亞宣布退出大英國協。2016年10月13日馬爾地夫脫離大英國協。
  • 你知道真實的美國獨立戰爭,是靠法國打敗的英國
    至18世紀中葉,英國成為北美的大部分土地的擁有者。英國當時全國人口為750萬人,連同殖民地人口高達3000萬人,並且擁有一支裝備先進、戰無不勝的陸軍和一支擁有300多艘戰艦、所向披靡的海軍艦隊。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前,英國人剛剛在歐洲打了一場戰爭。
  • 你不知道的北美獨立戰爭:不法者和宗主國之間的利益爭奪
    在我們的歷史認知中,北美獨立戰爭,北美殖民地人民為了反抗英國殖民者對北美的剝削,而發動的一場爭取自由的戰爭。但這場戰爭的本質並非為爭取自由、反抗壓迫,而是北美殖民地的不法者與宗主國(英國)之間因為利益糾紛而產生的戰爭。
  • 美國的獨立是必然的嗎?英國人跟北美殖民者不都是一家人嗎
    美國的獨立戰爭發生在1775年,這場戰爭一直打了8年,直到1783年美國宣布獨立才終於結束。而關於這場很多人都比較褒揚,被譽為自由主義的獨立戰爭,其實存在一個讓人很困惑的地方,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這些人就是從英國出去的,他們本來就跟英國人是一家人,為什麼要鬧獨立?
  • 從吹響戰爭號角到籤訂《巴黎和約》,美國如何由殖民地走向獨立?
    1775年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戴著枷鎖」的北美人民發出了他們的第一聲怒吼,萊剋星頓的起義聲響徹雲霄。它標誌著北美人民反對殖民統治,建立獨立主權國家的開始。這場與殖民者的鬥爭延續了八年,隨著法國、荷蘭以及西班牙的加入,北美人民的勝算越來越大,英國卻因為自身霸主地位的衰落和在北美戰爭中投入財力物力過多而變得有些力不從心,最終在1783年與北美籤訂了《巴黎和約》,正式承認了美國的獨立地位。
  • 英國各個殖民地獨立的時間順序排名,有的高興,有的卻很後悔
    近代殖民活動開始於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入侵了拉丁美洲,攫取了大量財富,到了17世紀,荷蘭最為強大,滿世界搶殖民地,我國的臺灣也被荷蘭人佔領了,後被鄭成功趕跑,英國海水實力不如荷蘭,只好猥瑣發育,到沒人要的北美洲建立了13個殖民地。
  • 北美獨立戰爭——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土改」
    而其中第一次,就發生在北美獨立戰爭期間。為什麼北美獨立戰爭期間會發生「土改」呢?這就得從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說起了。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就是英國國王下令禁止北美殖民地人民擅自向亞巴拉契山脈以西拓殖。這個命令對於原有的地主有利。
  • 實力碾壓的英國,為何承認美國獨立?你也不看看承認了有哪些好處
    獨立戰爭爆發 1956年到1963年,英法長達7年的戰爭告一段落,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加拿大,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弗羅裡達,英國由此更是穩坐霸主地位,而獨立戰爭的爆發,也在悄悄拉開序幕。別看英國在戰爭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可打仗消耗的是金錢,這場打了7年的仗連英國都吃不消了。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為什麼英國不繼續打了?
    戰爭結束英國奪取了大量對手的海外殖民地,但是他也有點吃不消了,所以才決定在殖民地增稅,這就惹惱了北美13塊殖民地的人民,引起了獨立戰爭。 本來是一個已經疲憊不堪的大英帝國,又不得不再進行8年的北美獨立戰爭,而這8年的北美獨立戰爭如果僅僅是對付殖民地200萬普通小老百姓,大英帝國靠他的正規軍搞定這些人是沒問題的。 但問題是就在於,美國獨立戰爭,英國的對手不僅僅是美國人。
  • 英國為何無法阻止美國獨立?北美人多有錢,甩掉英國已經很有底氣
    但英國在北美洲移民者人數的增長比例,卻是歐洲人口增長比例的2倍。而充裕的勞動力,反過來又極大地促進了北美洲經濟的發展。據資料顯示,當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之時,英國在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人均收入,已經可以與英國國內的人均收入持平。
  • 北美獨立牽動歐洲各國神經!法國全力幫助卻不願北美獨立的因由
    北美獨立並非單純的獨立運動,其中也夾雜著歐洲列強對英國的海洋擴張的限制!英國即便認識到了如此,但受制於前期爭霸戰爭的財政危機,和對殖民地的管理依然選擇加稅。北美獨立由此爆發,而歐洲各國也適時加入對英作戰,英國霸權遭到遏制。本文重點在於介紹獨立戰爭背後歐洲列強的聯合行動,心照不宣的提供幫助削弱英國。
  • 誰更偉大、誰更卑鄙:美國獨立戰爭是怎麼爆發的
    美國獨立戰爭,一直被認為是小白兔打敗了大灰狼的故事。給出的原因,要麼是宗主國英國欺壓了北美十三個殖民地,要麼是殖民統治限制了殖民地的經濟發展。所以,你從各種渠道都能查到這個所謂正統的歷史講述。但這完全是一種美國本位主義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