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殖民地的奴隸主階層為什麼要積極參加美國獨立戰爭?

2020-12-15 鬼說天下

這些日子,美國的抗議活動與騷亂愈演愈烈,抗議對象也從現實中的種族主義蔓延到了美國歷史上的著名奴隸主。前幾天,美國第三任總統、開國元勳傑弗遜的雕像因為其奴隸主身份而被抗議者毀壞。

實際上奴隸主在美國「國父」中數量很多,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也是奴隸主。可以說美國就是依靠奴隸主和法國人才擊敗英國而獲得獨立的。那麼北美的奴隸主階層為什麼要積極參加美國獨立戰爭呢?

美國如今在宣傳中將獨立戰爭描繪為得到北美人民支持的「正義戰爭」,但英國的殖民統治對當時的北美中下層民眾實際上沒有多大損害,對於黑奴和原住民來說,英國殖民者和北美白人更是一丘之貉。

英國當時將北美殖民地定位為原料產地和產品傾銷地。為了在獲取原料時獲得更多利潤,英國一方面迫使北美將大部分經濟作物銷售到英國本土,另一方面利用中間商強行降低收購北美經濟作物的價格。

種植和出售經濟作物是北美奴隸主的主要經濟來源,北美的奴隸莊園基本上都是種植園。而英國對北美經濟作物的掠奪壓榨政策嚴重損害了北美奴隸主的利益,很多小奴隸主甚至在英國的壓榨下破產。

另外,英國還利用自己的宗主國地位和手工業優勢壟斷了北美殖民地的生活用品和高檔商品市場。在壟斷市場後,英國以高價向北美奴隸主們傾銷生活用品和高檔商品,進一步壓榨北美奴隸主的財富。

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之前是北美數一數二的大種植園主(奴隸主),結果都在英國的壓榨下差點破產,就更不要說其他奴隸主了。正因如此,北美奴隸主的反應意識極為強大,自然成為獨立戰爭的主力軍。

相關焦點

  • 北美獨立戰爭初期,大陸軍兵源緊缺,為何不願徵召黑人入伍
    隨著英國政府和殖民地人民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一場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戰火即將在北美大陸上燃燒起來了。1775年4月19日,隨著萊剋星頓小鎮的一陣槍聲,美國獨立戰爭正式打響,來自各殖民地的民兵迅速集結,並在華盛頓將軍的帶領下組成大陸軍,成為爭取北美地區獨立的正規武裝力量。儘管剛剛組建的大陸軍就已經達到2萬餘人,但與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相比,力量依然非常薄弱。
  • 你不知道的北美獨立戰爭:不法者和宗主國之間的利益爭奪
    在我們的歷史認知中,北美獨立戰爭,北美殖民地人民為了反抗英國殖民者對北美的剝削,而發動的一場爭取自由的戰爭。但這場戰爭的本質並非為爭取自由、反抗壓迫,而是北美殖民地的不法者與宗主國(英國)之間因為利益糾紛而產生的戰爭。
  • 美國歷史上有幾次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只有一次。而南北戰爭卻與這一次的革命戰爭有著質的區別,儘管某種革命性意義有所雷同,但獨立戰爭是建國;南北戰爭卻是統一的內戰。眾所周知:17世紀,英國清教徒為了逃避宗教的迫害乘船來到了美洲的新英格蘭。
  • 美國能夠獨立,多虧了這個國家鼎力相助
    華盛頓與獨立戰爭華盛頓對於美國來說,就像我們的開國皇帝一樣,從美國首都用他的名字命名,就可以知道它的功勞有多大。其實華盛頓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屬於誤打誤撞,也可以說是被迫捲入戰爭,因為他本身就是維吉尼亞的一個大種植園主,而且還僱用了很多奴隸。
  • 從吹響戰爭號角到籤訂《巴黎和約》,美國如何由殖民地走向獨立?
    言外之意,富蘭克林根本沒有資格參加英國的聽證會,只要乖乖履行英國政府的殖民條例就好。富蘭克林走出樞密院後,心情十分複雜,因為在此之前他一直想與英國政府妥協,為了讓英國殖民者廢除對殖民地人民充滿剝削性的《印花稅法案》,富蘭克林甚至在陳述中說道:「美國人一直把自己當作英國人」,他為此付出的犧牲和尊嚴是常人根本難以理解。
  • 北美殖民地居民大都是英國人,為何還會爆發獨立戰爭
    但即便如此,1775年4月依然爆發了北美獨立戰爭;次年7月4日,北美十三州聯合召開會議,通過了由託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正式建立了新的國家。北美居民無法認同其殖民地居民身份北美十三州與英國遠隔重洋,而當時的船舶航行仍以風力為主要動力,從歐洲大陸橫穿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一般要在6周以上,加上船隻需要維護,籌措補給和人員休息,每艘船一年最多航行兩個航程,所以很多問題不得不依靠殖民地居民自行解決
  • 美國故事︱異見者:北美殖民地的故事
    詹姆斯敦殖民地的建立,以及此後圍繞詹姆斯敦展開的白人在北美拓殖的故事,無論是充滿殘酷鬥爭的流血衝突敘事,抑或是藉助印第安女子波卡洪塔斯(Pocahontas)而進行的浪漫的神話製造。這都可以談得上是講述美國歷史故事開端的一種方式,從北美的原住民展開此後的歐洲白人歷史敘事。
  • 革命者或奴隸主,哪個是北美愛國者的本來面目?| 青苑薦書
    判決的消息猶如一陣旋風颳過大洋,在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無數黑人間點燃了一場希望之火。他們掙脫奴役的鎖鏈,從此奮身於追求自由的鬥爭中。在理想國M系列譯叢最新出版的《風雨橫渡:英國、奴隸和美國革命》中,西蒙·沙瑪以激情澎湃、超群絕倫的敘事藝術,講述了美國獨立戰爭前後,眾多不知名的廢奴主義者與黑人為解放奴隸而鬥爭的故事。
  • 拉丁美洲獨立始末,為什麼同是殖民地,拉美比北美落後這麼多?
    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島。最早發起獨立運動的是海地。1791年,法國大革命之風颳到了南美,海地的黑人奴隸發起了大規模起義,而此時的西歐各國,要麼江河日下,要麼忙於戰爭,根本無暇派兵幹預。
  • 北美獨立戰爭——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土改」
    三是二戰以後日本在美國主導下實施的土地改革。那麼,作為從農業國迅速發展成工業國的資本主義美國,其歷史上有沒有進行過土改呢?嚴格來說,其實是有的。美國歷史上出現過兩次在事實上起到土改效果的「準土改」事件。而其中第一次,就發生在北美獨立戰爭期間。為什麼北美獨立戰爭期間會發生「土改」呢?這就得從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說起了。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為什麼英國不繼續打了?
    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英國能堅持8年已經是難能可貴。 要知道,美國獨立戰爭之前,英國剛剛結束7年戰爭。 七年戰爭戰場包括歐洲印度,北美,非洲,南美,菲律賓群島等,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世界。
  • 弗洛伊德事件後:華盛頓怎麼就成了最大的奴隸主?
    如果美國獨立後政府繼續允許奴隸制的存在,那麼這將會證明美國的獨立事業並沒有宣言上講的那麼高大上,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那為什麼華盛頓在廢除奴隸制的問題上,無心為之?二、一個「精神分裂」的奴隸主華盛頓本人確實是一個奴隸主,擁有很多的奴隸。
  •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為何出兵近10萬人,幫助美國打英國
    到了獨立戰爭的後期,法國、荷蘭、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與美軍並肩作戰。在支援美軍作戰的歐洲強國中,法國出兵最多。法國先後投入36000名陸軍,63000多海軍,146艘風帆戰艦,近10萬兵力與英軍浴血奮戰。法軍先後有29500名官兵在獨立戰爭中陣亡。那麼,作為西歐國家的法國為何要千裡迢迢來到美洲大陸,幫助美國打敗英國呢?
  • 歷史上的今天丨英國人要殺,美奸更要殺!美國獨立戰爭也是美國的第...
    而殖民地人民則認為「議會無代表,則不納稅」,起而反抗英國政府的徵稅,英國對此予以嚴厲鎮壓,這樣一來雙方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無法調和,北美獨立戰爭的爆發。 事實上,雖然英國一心要剿滅北美的叛逆,但殖民地的人民卻不是全都贊成這次「造反」。
  • 借力打力,善借力者必有力:美國人民在北美獨立戰爭中的外交策略
    美國人民利用法國、西班牙、荷蘭等歐洲列強與英國的矛盾,建立並擴大反英統一戰線,把美國獨立戰爭發展為歐洲列強爭奪殖民地和海外利益的「大混戰」,將英國陷於四面楚歌的泥潭之中,最終獲得了軍事上、外交上的雙重勝利。
  • 美國的獨立是必然的嗎?英國人跟北美殖民者不都是一家人嗎
    美國的獨立戰爭發生在1775年,這場戰爭一直打了8年,直到1783年美國宣布獨立才終於結束。而關於這場很多人都比較褒揚,被譽為自由主義的獨立戰爭,其實存在一個讓人很困惑的地方,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這些人就是從英國出去的,他們本來就跟英國人是一家人,為什麼要鬧獨立?
  • 美國獨立戰爭實質上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
    美國的歷史遠非輝煌,其獨立戰爭實質上是重新定義與英國政府的遊戲規則。在此之前,美國人(主要族群是移民)通過屠殺印第安人獲得了稱霸美洲的權力和地位,這與不安分的英國密切相關。只要梳理一下建國前美國人的歷史,就可以看出獨立戰爭並不是獨立的。為誰獨立?
  • 北美獨立牽動歐洲各國神經!法國全力幫助卻不願北美獨立的因由
    其中表現最突出的便是法國,寧願自己財政崩潰,也要支持北美獨立,達到削弱英國的目的。但是法國並非一廂情願,實際上有著自己的北美利益考量,只是最終被英國與美國識破而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 美國獨立戰爭中,為何英國佔有絕對優勢,卻最後承認了美國的獨立
    美國獨立戰爭中,明明英國人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假以時日完全通過加大在北美的投入,碾壓美國的獨立,將美國人獨立扼殺,為什麼最後英國卻沒有持續投入鎮壓,而是選擇了承認美國獨立呢?其次北美殖民地並直接向英國財政交稅,英國只是將北美殖民地作為原料的進口市場和工業品及其他商品的出口市場,北美殖民地的人民不需要向英國交稅,到獨立戰爭之前,因為英國要求北美殖民地支付駐北美殖民地的軍費,以及購買被納過稅的茶葉等,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對,發生反抗事件,最終引爆為獨立戰爭,而戰爭之初,北美的殖民地要求的也只是擁有更大的自治權,而不是獨立,只是由於事態的變化
  • 世界歷史:英法在北美殖民地的社會與生產活動
    按照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程度,在美國獨立戰爭之前,這13個殖民地大體可分成3類:尼亞、麻薩諸塞、紐約、新澤西、新罕布夏、北卡羅來納、南卡羅來納和喬治亞為王家殖民地;馬裡蘭、賓夕法尼亞和德拉瓦為業主殖民地;康溼格和羅德島為自治殖民地。殖民地的政治體制仿照英國本土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