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美國的抗議活動與騷亂愈演愈烈,抗議對象也從現實中的種族主義蔓延到了美國歷史上的著名奴隸主。前幾天,美國第三任總統、開國元勳傑弗遜的雕像因為其奴隸主身份而被抗議者毀壞。
實際上奴隸主在美國「國父」中數量很多,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也是奴隸主。可以說美國就是依靠奴隸主和法國人才擊敗英國而獲得獨立的。那麼北美的奴隸主階層為什麼要積極參加美國獨立戰爭呢?
美國如今在宣傳中將獨立戰爭描繪為得到北美人民支持的「正義戰爭」,但英國的殖民統治對當時的北美中下層民眾實際上沒有多大損害,對於黑奴和原住民來說,英國殖民者和北美白人更是一丘之貉。
英國當時將北美殖民地定位為原料產地和產品傾銷地。為了在獲取原料時獲得更多利潤,英國一方面迫使北美將大部分經濟作物銷售到英國本土,另一方面利用中間商強行降低收購北美經濟作物的價格。
種植和出售經濟作物是北美奴隸主的主要經濟來源,北美的奴隸莊園基本上都是種植園。而英國對北美經濟作物的掠奪壓榨政策嚴重損害了北美奴隸主的利益,很多小奴隸主甚至在英國的壓榨下破產。
另外,英國還利用自己的宗主國地位和手工業優勢壟斷了北美殖民地的生活用品和高檔商品市場。在壟斷市場後,英國以高價向北美奴隸主們傾銷生活用品和高檔商品,進一步壓榨北美奴隸主的財富。
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之前是北美數一數二的大種植園主(奴隸主),結果都在英國的壓榨下差點破產,就更不要說其他奴隸主了。正因如此,北美奴隸主的反應意識極為強大,自然成為獨立戰爭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