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獨立牽動歐洲各國神經!法國全力幫助卻不願北美獨立的因由

2020-12-17 騰訊網

北美獨立並非單純的獨立運動,其中也夾雜著歐洲列強對英國的海洋擴張的限制!英國即便認識到了如此,但受制於前期爭霸戰爭的財政危機,和對殖民地的管理依然選擇加稅。北美獨立由此爆發,而歐洲各國也適時加入對英作戰,英國霸權遭到遏制。本文重點在於介紹獨立戰爭背後歐洲列強的聯合行動,心照不宣的提供幫助削弱英國。同時揭示美國人民為了保證革命成果不被第三方篡奪而與英國和解的過程,再現革命背後的故事!

開篇 北美獨立是歐洲國家爭奪世界霸權的一部分

英國作為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遭致了很多歐洲國家的記恨。其中表現最突出的便是法國,寧願自己財政崩潰,也要支持北美獨立,達到削弱英國的目的。但是法國並非一廂情願,實際上有著自己的北美利益考量,只是最終被英國與美國識破而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西班牙在當時已經衰落,更多的只能跟隨法國參與支援北美獨立的反應鬥爭,而俄國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更是拋出了武裝中立同盟。表面上表達自己的中立態度,但實際上也給反英國家開便車。可以說,一場獨立的美國運動牽動了整個歐洲的神經,將七年戰爭後的國際格局迅速打破,歐洲各國都認為自己會是這場戰爭的贏家,卻殊不知淪為了陪練的角色。

歷史大背景回顧

英國在北美最早的殖民可以追溯到1607年,當時一群殖民者帶著英王詹姆斯一世的特許狀,在北美洲的維吉尼亞登入,並開闢第一塊殖民地。這塊殖民地的名字被命名為詹姆斯敦,為了紀念當時在位的英王詹姆士。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快速發展,到1733年時,英國在北美已經大致開闢出了13塊殖民地。

到18世紀中期,隨著歐洲大量移民的遷入和從非洲販運過來的黑奴北美殖民地已經獲得較為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在七年戰爭之後,英國在北美完全擊敗了法國,成為北美殖民霸主。然而,此時的美洲殖民者已經與當初的英國人差異巨大,當1764年英國政府頒布北美殖民地的稅收法案時,北美殖民地開啟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

在早前的1765年,英國政府頒布印花稅法案,規定殖民地的債務票,報紙公文書看必須繳納印花稅。不僅如此,還對過往北美殖民地一的貨物徵收入口說,這直接激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並出現大規模的抵制英國物的情況,英國為了保證自己的殖民利益,派駐軍隊鎮壓群眾釀成波士頓慘案。

為了平衡國內經濟,又頒布茶葉稅法案壟斷,當時的茶葉貿易以保護瀕臨破產的東印度公司,而這直接激起了北美民眾的反抗,一些激進的示威者穿著印第安人的衣服將三艘英國船上的茶葉全部倒入海中。英國政府隨即強硬表態,頒布不可容忍法令,關閉波士頓港口,清查損失為止,取消麻薩諸塞州殖民地的自治權,英國軍隊可以在北美殖民地任意駐紮,禁止民眾向西探索開發北美殖民地的犯罪,一律到英國和其他殖民地受審。

北美殖民地隨即團結起來,在費城召開第一次大陸會議,發表《權利宣言》要求英國政府廢除十多年以來所頒布的各項限制殖民地的法令,否則斷絕同英國的貿易往來,但此時並非革命時期,所以大陸會議還是希望向英國發出請願書,希望北美殖民地同英國之間可以和諧相處,但遭到拒絕。隨後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華盛頓成為大陸軍總司令,並在1776年由託馬斯傑斐遜起草獨立宣言,正式宣告北美13殖民地與英國斷絕一切政治上的附屬關係,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

一場沒有準備好的戰爭,與戰爭的業餘表現!表現常敗將軍華盛頓的魅力

獨立戰爭,不論是英國還是美國,其實對於這場戰爭,都沒有做好準備。在戰爭開始之初,英軍只有4.2萬人,對於在整個北美大陸鎮壓殖民者的革命,確實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在歐洲,英國雖然贏得一系列的霸權戰爭,但也導致債臺高築,否則也不可能頒布各項法案強徵殖民地的稅收。

但不論如何英國軍隊依然是那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皇家軍隊,並且相比於大陸軍佔據了諸多優勢,而反觀當時還沒有成型的美國,大陸軍都是以民兵組成,民兵們有時振臂一呼,跟著自己的軍事統帥便前往敵軍陣營,但是往往邊走邊調隊,等到了預定的目的地,不論是埋伏還是進攻,人數比出發之前都要少的多的多。

最誇張時甚至有七成的民兵在行軍途中自動掉隊,這樣一支軍隊原本不可能贏得與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英國皇家軍隊的作戰勝利的,但就是那個常敗將軍華盛頓改變了這一切。華盛頓的存在並不在於他能夠打多少勝仗,而是在於他依然能夠領著自動掉隊現象十分頻繁的大陸軍走到最後。

不論何種戰敗,華盛頓的旗幟都會出現在下一個戰場上,這種標誌性是任何人無法代替的,也是常敗將軍華盛頓在北美享有崇高聲譽的原因。當然,美國能夠獲得殖民地的解放,並不僅僅在於此。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也都在加強軍隊的建設,並且改善供應。在歐洲方面,美國也積極運作開展外交工作,利用歐洲各國與英國的矛盾爭取國際援助。其中,法國便是美國的重點拉攏對象。

美國的歐洲外交,反英聯盟初步成形

在之前的七年戰爭當中,法國西班牙被英國擊敗,此後一直尋求報復,尤其是在北美戰場。法國人曾經因美國和英國人的聯合,包括印第安人的軍隊而落敗,雖然曾經的北美殖民地是英國的幫兇,但是讓北美獨立,確實能使自己的老對手出醜,所以法國也欣然樂意幫助北美殖民地的民眾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

但這並非法國由始自終所堅持的,這依然要憑藉美國的傑出外交官富蘭克林,在北美戰場的薩拉託加大捷,使富蘭克林本陷入僵局的工作瞬間豁然開朗,富蘭克林成功說動了法國援助北美的革命運動,並且獲取了大量的貸款和價值600萬英鎊以上的武器,但此時的法國依然不願意與北美殖民地直接接觸,美國作戰只是儘可能的削弱英國。在法國看來,它並不看好美國可以贏得對宗主國的英國的戰爭,畢竟自己這個最有能力在歐洲挑戰英國的強國,法國在七年戰爭中已然落敗。

它不相信一個北美的殖民地,可以讓英國深入泥沼。而且在局勢明朗之前,法國不願意得罪雙方任何一邊,更不會貿然與其中一個結成同盟,當薩拉託加圍殲自加拿大南下的英軍以後,英國和美國都想坐下來和談,英國人在這場戰爭當中受到實力上的折損是一定的,而北美大陸會議也知道北美大陸軍的這一場軍事行動的勝利,更多的是源於英國軍隊的疏忽,而非自身實力的強大。

但是法國顯然不願意看到雙方和談,因為這並不符合,法國希望通過此項戰爭削弱英國的目的。於是法國在1778年同美國在巴黎籤訂了通商條約,雙方相互承認對方國家以及相互給予貿易最惠國待遇

其中有著這樣幾個規定

本同盟最基本和直接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維護美國在政府事務和商業事務上的不受限制,自由主權和獨立。

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目的,應各自以最恰當的方式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去幫助盟友共同反對敵人。

如果美國認為試圖減少英國在北美大陸等群島繼續保存的實力,是適宜的。並獲得成功時,上述的領土和島嶼應併入美國聯邦或成為它的屬地。

如果法國認為進攻在墨西哥灣內或者附近的,目前在英國統治之下的島嶼是適宜的,在獲得成功時,這些島嶼全部歸屬於法蘭西王國。

雙方一旦約定,未經對方同意,不準與不列顛休戰,籤訂和平條約,更不準放下武器,並保證鬥爭到底。

此後,法國才正式參戰維護美國獨立,而法國也因此付出了更為殘酷的經濟代價,從而導致法國革命的爆發。

西班牙在此時也與法國一同參加了對英作戰,這給英國帶來極大的威脅。英國隨即實施海上封鎖政策,盡一切可能在公海上攔截中立國對於與英交戰國家的物資運輸,同時大搞歐洲平衡,希望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可以援助英國參加北美戰爭,但當時的俄國為了忙於鎮壓內部農民起義和對波蘭的瓜分。所以對於英國,不僅無能為力,而且更不願意英國持續做大,斷然拒絕去要求。同時,葉卡捷琳娜二世提出了在戰時保護中立國貿易的原則,被稱為武裝中立原則,其主要的內容是

中立國的船隻可以自由航行與交戰國的各港口之間以及沿海。

除了戰時違禁物品中立國的船隻可以自由地裝載,屬於各交戰國臣民的個人財產。

至於上述違禁物品的確定,女皇信守俄國與英國的貿易條約。

關於什麼是對一個港口的封鎖,甚至進攻的國家,指在該港口足夠近的水域駐紮,它的船隻並沒對港口造成十分明顯的危險。

以上所有原則將作為一種準則,以判定貨品的合法性。

這些條款表面上是中立的,但實際上處處針對英國,而且當時很多在之前的戰爭當中沒有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以及被英國壓制的國家都認可其內容,並締結了以武力保護上述原則不受侵犯的協議,組成了武裝中立同盟。成員有俄國,法國,丹麥,瑞典,荷蘭,普魯士,奧地利,葡萄牙和那不勒斯王國,這一點成功擊破了英國的海上封鎖,對於援助美國獨立戰爭產生了積極意義。

歐洲各國想在北美獨立中得到什麼?法國並不想美國獨立?美國卻與英國冰釋前嫌!

同時,自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薩拉託加戰役打贏以後,大陸軍就轉入了進攻階段。英國被迫撤出費城。與此同時,法國艦隊也已經到達北美,英國還企圖利用南方挽回在北部的敗局,但是戰場的優勢已經轉移到了美國方面。即便之後的美國也存在失敗,英國也有幾次獲勝,但是總體的戰爭態勢不可改變,再加上法國的協同作戰,英軍被包圍在了約克,最終投降。

在1782年英國議會通過禁止對美國作戰的議案,也獲得了議會通過。而且,法國,美國,英國,西班牙在巴黎召開和平談判,英國完全喪失了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權,美國也將由此誕生,但是說法國對於北美殖民地的獨立居功志偉,並且心性純正,恐怕也是虛言。

實際上,法國既想要通過此項戰爭削弱英國,同時也不希望北美獨立,所以在巴黎和約籤訂的過程當中,法國極力促成法國,西班牙和英國三國瓜分北美13州殖民地,甚至為了阻礙美13州的獨立而希望將一部分13州的地區歸還英國。

然而,英國不願意法國在北美殖民地發展所以英國設法誘導美國與自己單獨談,此時的美國代表察覺到了幕後的大國爭端,因此同英國進行了獨立的和平談判,以圖繞開法國,西班牙,最終雙方籤訂條約。英國承認北美13州自由,享有自主權的獨立的州,英王放棄對北美的管轄權和所有權,同時也約定了美國的西部邊界和北部邊界。

結篇 美國獨立並不徹底,卻真正維護獨立

可以說,當時的美國做出了很大讓步,畢竟誰都知道此時美國已經退無可退,也進無可進。退,北美13州的獨立運動和戰爭將付諸東流。但是近的話,英國的實力依然強大,而自己所謂的盟友西班牙和法國又想要瓜分殖民地,最優解就是承認既成事實,承認英國在北美其他地區的權益,防止西班牙和法國重新登入北美,擴張自己的勢力,以保證美利堅合眾國的平穩建立,和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適當讓步。

而作為交換條件,英國在巴黎和會上,同法國和西班牙籤訂的條約,美國不予幹涉。同時,確保法國和西班牙不會在北美侵犯英國的利益,除美國,單就英法兩國而言,英國可以繼續佔有直布羅陀海峽,只是將佛羅裡達歸還西班牙,這並不意味著西班牙的軍事力量可以進入北美,只是移交管轄權,並且無法駐軍。

巴黎和約是美國外交史上的勝利,對於獨立戰爭也有很多益處,一方面依靠自身的作戰,同時善於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採取靈活外交,為自己爭得了廣泛的國際支持。但同時又迫使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又阻止法國和西班牙在北美的擴張。

相關焦點

  • 借力打力,善借力者必有力:美國人民在北美獨立戰爭中的外交策略
    美國人民利用法國、西班牙、荷蘭等歐洲列強與英國的矛盾,建立並擴大反英統一戰線,把美國獨立戰爭發展為歐洲列強爭奪殖民地和海外利益的「大混戰」,將英國陷於四面楚歌的泥潭之中,最終獲得了軍事上、外交上的雙重勝利。
  • 美國獨立戰爭:歐洲列強削弱英國的權力遊戲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這場戰爭從表面上看,是美國本土軍與英國殖民者之間的鬥爭。隨著獨立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美國在歐洲盟友越來越多。最終在歐洲英國徹底被孤立,加上軍事的失誤,無奈在北美撤軍,北美殖民地走向了獨立。其實這場爆發於北美的戰爭,歸根到底就是歐洲群雄的權力遊戲,一場歐洲列強削弱和牽制英國的戰爭。為什麼這樣說?
  •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為何出兵近10萬人,幫助美國打英國
    到了獨立戰爭的後期,法國、荷蘭、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與美軍並肩作戰。在支援美軍作戰的歐洲強國中,法國出兵最多。法國先後投入36000名陸軍,63000多海軍,146艘風帆戰艦,近10萬兵力與英軍浴血奮戰。法軍先後有29500名官兵在獨立戰爭中陣亡。那麼,作為西歐國家的法國為何要千裡迢迢來到美洲大陸,幫助美國打敗英國呢?
  • 北美獨立戰爭的淵源與思想啟蒙,講述新舊大陸的覺醒運動
    直到舊大陸18世紀興起了一場近代化的思想啟蒙運動,北美革命油然而生。啟蒙運動的正式發展是從18世紀初開始的,一直延續到法國革命。幾乎貫穿了整個18世紀,對於世界國際關係史而言,18世紀通常被定義為歐洲爭霸的世紀。俄國,普魯士,法國,英國當時所有的歐洲強國都在爭奪海外殖民地和歐洲霸權,政治上的混亂,伴隨的竟然是思想界的活躍!
  • 拉丁美洲獨立始末,為什麼同是殖民地,拉美比北美落後這麼多?
    最早發起獨立運動的是海地。1791年,法國大革命之風颳到了南美,海地的黑人奴隸發起了大規模起義,而此時的西歐各國,要麼江河日下,要麼忙於戰爭,根本無暇派兵幹預。1801年,起義軍把殖民者徹底趕出了海地島。1802年,由於這次起義極大觸及到了法國在拉美的利益,拿破崙派出了兩萬多人的遠徵軍前往海地。
  • 美國的獨立是必然的嗎?英國人跟北美殖民者不都是一家人嗎
    而且經過了幾百年的時間,殖民地除了以英國的殖民者為主之外,一部分印第安人跟奴隸,還有其他歐洲國家的殖民者也逐漸開始融合,所以它們跟英國的本質差距越來越大。法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美國的獨立跟法國是有很大關係的,法國同樣有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而法國在當時跟英國打了一場戰爭,在這一場戰爭當中,法國是英國與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共同敵人。
  • 各國獨立分子到蘇格蘭「取經」
    蘇格蘭轟轟烈烈的獨立運動不僅牽動著英國人的呼吸,也拉緊了西、比、意、法、德、加、日等國政府的神經。    英國《金融日報》稱,如果蘇格蘭獲得獨立,將永久性地改變歐洲的民主格局。各國的獨立運動支持者不僅為蘇格蘭獨立搖旗吶喊,還派出骨幹前往蘇格蘭「學習經驗」。    蘇格蘭獨立公投給原本就如火如荼的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澆了一桶熱油,加泰隆尼亞自治政府已決定在11月9日舉行獨立公投。同屬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區則仔細觀摩,隨時準備走向主權獨立。
  • 你不知道的北美獨立戰爭:不法者和宗主國之間的利益爭奪
    在我們的歷史認知中,北美獨立戰爭,北美殖民地人民為了反抗英國殖民者對北美的剝削,而發動的一場爭取自由的戰爭。但這場戰爭的本質並非為爭取自由、反抗壓迫,而是北美殖民地的不法者與宗主國(英國)之間因為利益糾紛而產生的戰爭。
  • 北美殖民地的奴隸主階層為什麼要積極參加美國獨立戰爭?
    可以說美國就是依靠奴隸主和法國人才擊敗英國而獲得獨立的。那麼北美的奴隸主階層為什麼要積極參加美國獨立戰爭呢?美國如今在宣傳中將獨立戰爭描繪為得到北美人民支持的「正義戰爭」,但英國的殖民統治對當時的北美中下層民眾實際上沒有多大損害,對於黑奴和原住民來說,英國殖民者和北美白人更是一丘之貉。
  • 北美獨立戰爭初期,大陸軍兵源緊缺,為何不願徵召黑人入伍
    1765年,英國人在殖民地徵收印花稅,一切公文合同、報刊雜誌甚至個人遺囑都必須貼上印花稅票,才能生效流通,導致殖民地爆發大規模抵制英貨的活動;1773年,英國政府為傾銷東印度公司的積存茶葉,通過了《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給予東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銷售積壓茶葉的專利權,還允許免繳高額的進口關稅,這種明顯的傾銷行為立即激起了殖民地廣大人民的憤慨
  • 防止落入法國,遏制北美崛起
    到了法國大革命後,新政府選擇了降低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同時也與美國籤訂了商品貿易協定,這樣一來就確定了美法合作的關係,同時法國還允許對美出口武器,並且提供全套生產技術等,這一舉動讓英國感到甚至恐慌。因為一旦美國擁有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就證明了它可以與大英國協叫板,另外會不會對加拿大這塊僅有的英國殖民地構成威脅還不得而知,所以英國選擇了全力打壓美國,不讓美國有一絲喘息之氣。
  • 北美殖民地居民大都是英國人,為何還會爆發獨立戰爭
    但即便如此,1775年4月依然爆發了北美獨立戰爭;次年7月4日,北美十三州聯合召開會議,通過了由託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正式建立了新的國家。北美居民無法認同其殖民地居民身份北美十三州與英國遠隔重洋,而當時的船舶航行仍以風力為主要動力,從歐洲大陸橫穿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一般要在6周以上,加上船隻需要維護,籌措補給和人員休息,每艘船一年最多航行兩個航程,所以很多問題不得不依靠殖民地居民自行解決
  • 北美獨立戰爭——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土改」
    而其中第一次,就發生在北美獨立戰爭期間。為什麼北美獨立戰爭期間會發生「土改」呢?這就得從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說起了。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就是英國國王下令禁止北美殖民地人民擅自向亞巴拉契山脈以西拓殖。這個命令對於原有的地主有利。
  • 美國獨立戰爭中,為何英國佔有絕對優勢,卻最後承認了美國的獨立
    其次北美殖民地並直接向英國財政交稅,英國只是將北美殖民地作為原料的進口市場和工業品及其他商品的出口市場,北美殖民地的人民不需要向英國交稅,到獨立戰爭之前,因為英國要求北美殖民地支付駐北美殖民地的軍費,以及購買被納過稅的茶葉等,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對,發生反抗事件,最終引爆為獨立戰爭,而戰爭之初,北美的殖民地要求的也只是擁有更大的自治權,而不是獨立,只是由於事態的變化
  • 留尼旺是法國的海外省份,為什麼不願意脫離法國獨立?
    ▲胡格諾戰爭使300萬的民眾死於殺戮、瘟疫或饑荒,成統治者擴充海外版圖的重要誘因法國航海家早期的探索區域大致在北美哈德遜灣及紐芬蘭一帶。隨著勢力的不斷壯大,他們在這裡建立了一個「新法蘭西」,覆蓋面積貫穿北美大陸南北,野心可見一斑。
  • 你知道真實的美國獨立戰爭,是靠法國打敗的英國
    至18世紀中葉,英國成為北美的大部分土地的擁有者。英國當時全國人口為750萬人,連同殖民地人口高達3000萬人,並且擁有一支裝備先進、戰無不勝的陸軍和一支擁有300多艘戰艦、所向披靡的海軍艦隊。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前,英國人剛剛在歐洲打了一場戰爭。
  • 由於過度支持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丟了自己的腦袋
    美國當初打獨立戰爭,如果沒有法國的幫助,就華盛頓帶領的那幫民兵根本沒有打贏英國的可能性。 美國獨立是18世紀英法全球爭霸的一個副產品,英國和法國在全世界互相爭鬥,當時的世界局勢就是英國人想幹的事,法國人一定會跳出來破壞,所以英國的北美殖民地想獨立,然後英國派兵鎮壓,法國就肯定幫助那些殖民地的反抗者,也就是喬治·華盛頓一夥。
  • 美國的第一戰:獨立戰爭|英國_歷史|美國_歷史|獨立戰爭|大英帝國|...
    18世紀中期,大英帝國的北美殖民地經濟發展迅速,北部工商業發達,造船業更是超過了英國本土,很多人購買北美製造的船隻。生產的小麥和玉米都遠銷歐洲市場,成為最大糧食出口地之一,很多北美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屬於一流商品。法國和英國為了爭奪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權,爆發了七年戰爭。公元1756年5月20日,英國海軍在大西洋四處攻擊法國船隻,首先挑起戰火。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為什麼英國不繼續打了?
    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英國能堅持8年已經是難能可貴。 要知道,美國獨立戰爭之前,英國剛剛結束7年戰爭。 七年戰爭戰場包括歐洲印度,北美,非洲,南美,菲律賓群島等,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世界。
  • 美國能夠獨立,多虧了這個國家鼎力相助
    當列剋星敦打響第一槍後,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國壓迫、爭取獨立的戰爭開始了。可是當時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武器太菜,除了用奇襲的戰術僥倖攻城掠地,繳獲一些槍枝彈藥外,根本就不是強大英軍的對手。獨立宣言與虛偽的民主自由這時候一個叫潘恩的人寫了一本叫做《常識》的書,這貨也是英國人,是作為奴隸的身份移居北美,他當然也想美國能夠獨立。於是在書中大肆宣揚民主自由的思想,把英國描述的要多壞有多壞,罵個狗血淋頭,然後又號召北美人民要拿起手中的武器,脫離英國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