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由『眾』而積厚成勢,因『創』而破繭成蝶。」11月18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主辦、蘇州高新區管委會承辦的2020年打造特色載體推動雙創升級工作培訓班在蘇州高新區開班。來自合肥高新區、鄭州航空港、宜昌高新區、衢州高新區等地在2019年獲批承擔打造科技資源支撐型和高端人才引領型載體的23家園區的相關負責人參加培訓。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盛延林,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黨組成員蔣洪,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方文浜,科技部火炬中心項目管理處處長王春陽,蘇州市科技局副局長沈丹,高新區領導陶冠紅出席開班儀式。
2018年,財政部會同工信部、科技部啟動了支持打造特色載體推動中小企業雙創升級專項工作,旨在引導一批實體開發區重點打造專業資本集聚型、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科技資源支撐型、高端人才引領型等雙創特色載體,著力提升載體市場化、專業化、精準化服務水平,提高雙創資源融通效率與質量,促進中小企業專業化高質量發展,並形成工作經驗,推動地方構建各具特色的區域雙創生態環境。
方文浜在開班儀式上表示,蘇州高新區西臨煙波浩渺的太湖,東依聞名海內外的蘇州古城,於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區。多年來,蘇州高新區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實現了GDP40%和財政收入26%的年均增速,不僅成為蘇州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開放創新的先進典範,也是全國高新區的一面旗幟和重要戰略力量。2019年,全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8.6億元,地區生產總值133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3131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1%、註冊外資增長39.9%。他指出,當前蘇州高新區正圍繞「兩區一前列」目標,全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奮力走在國內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前列。
蔣洪表示,江蘇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位於「一帶一路」的交匯點和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區域,是經濟比較發達、開放程度較高、發展活力較強的省份之一。近年來,江蘇堅持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深入實施「創業江蘇」六大行動,以眾創空間建設為突破口,以構建創業孵化鏈條為重點,積極培育創新型企業,全省科技創業孵化載體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截至目前,全省擁有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各類科技創業載體超過1700家,服務創業企業和團隊超過6.2萬家,吸納就業人員近60萬名,極大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他強調,蘇州高新區作為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各項綜合指標一直位列全省高新區前列,在2019年度全省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綜合評價中列第3位,並於去年成功獲批打造「科技資源支撐型」特色載體,希望蘇州高新區以推動國家雙創升級特色載體為契機,充分發揮區內數十家科技企業孵化器、近百家院所平臺以及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太湖科學城等科創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科技助力經濟騰飛、企業發展之路,勇當全省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
盛延林表示,本次培訓是科技部火炬中心推動有關園區深入開展打造特色載體專項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打造特色載體專項工作是集雙創主體發展、雙創載體升級、雙創生態建設於一體的系統工程。一方面,中小企業是雙創主力軍,載體升級要以提高對中小企業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為著力點,園區要藉助載體升級發展積極營造良好雙創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在專項工作中要兼顧系統性、防止片面性,要在引導載體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上下功夫,重點提高載體集聚科技、人才等雙創資源的效率和質量,讓入駐創業企業得到高效精準的創新服務,使載體內的中小企業加速成長。他希望各開發區要領會政策內涵,要認真把握定量指標,要補齊工作短板,提高工作質量,要加強管理服務,進一步提升工作協調性,著力加強全過程績效管理。
據了解,此次培訓班為期3天,期間邀請有關專家從孵化模式、科創服務能力建設、中小企業創新孵化等進行了專題授課,部分園區相關負責人還從推動打造特色載體推動中小企業雙創升級專項工作的實踐進行經驗交流,科技部火炬中心有關負責人還從「園區打造特色載體推動雙創升級工作推動及驗收準備」進行了專題輔導和政策解讀分析。
據悉,自2019年6月獲批全國第二批雙創升級科技資源支撐型特色載體以來,蘇州高新區在雙創生態營造、特色載體量質提升、雙創服務能級優化、創新主體培育等方面加快工作推進,以優秀成績通過了中期考核。(楊井峰 鄒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