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都認為,第一批舍利是佛陀釋迦牟尼在印度的拘夷城涅槃荼毗後留下的,距離現在己有二千六百多年了。這在《長阿含經》中記載得很詳細。
相傳,釋迦牟尼荼毗之後,人們發現了一堆舍利,信眾們遵照佛陀的遺囑,將火化遺體的拘屍那城末羅族人把舍利請到議事廳中,用矛弓圍起一圈欄杆以示保護,並獻上花環,焚香供養。懂得印度宗教史的人都知道,那時佛祖的影響已經很大了,於是有七個國家來要舍利,末羅族人不願意,七個國家的國王派兵前來索取,將拘屍那城團團圍住,發誓若得不到舍利就強取,而末羅族亦動用軍隊保衛佛陀舍利,戰爭一觸即發。
這時,有一位香姓的婆羅門出面勸說。他指出,如果各國為了舍利而兵戎相見,則違背了佛陀教誨,佛陀圓寂前就預言他將留下舍利,是為了人們見到了舍利,起繼承和弘揚佛法之心。但是為了爭舍利而動武,舍利也失去了意義和價值。他建議,將舍利分成八份,一份留在拘屍那城,而婆羅國、羅摩迦國、遮羅頗國、毗留提國、迦毗羅衛國、摩羯陀國等國各得一份。此建議被採納,七國如願以還。佛陀舍利的出現,便具有傳奇色彩。
舍利和舍利子有什麼不同呢?印度流行火葬習俗。在古印度語言中,舍利之詞在漢語中的意譯是「遺骨」、「骨身」、「靈骨」,也就死後身體的總稱。這種表述,在佛陀出世之前就存在,那時火葬後的遺骸一般就叫舍利。自從出現佛陀荼毗後的舍利之後,舍利這個詞,就成為佛門的「靈魂寶石」專用詞。舍利子與舍利意思相同,只是更加具體,有時是指得道高僧火化之後,所留下的碎身舍利中的一部分。另外,還有「燈花舍利」一說,就是佛門大殿中燈盞裡所凝結的晶體。而一些得道高僧火化後並未留下舍利,但這些佛門大德留下的德行、著作,在佛門中亦被視為與舍利等同價值的「靈魂之寶」,這就是「法身舍利」。
相傳佛陀留下了八萬四千顆七彩舍利子,「八萬四千顆」是形容數量之多。佛門已將舍利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生身舍利」。這包括了骨舍利、肉舍利、發舍利、頭頂骨舍利、指舍利、牙舍利等,形狀或圓或長,大小不一,質地異常堅硬,完全不同於尋常人的骨骸。這些由身軀肢體火化後所得的遺物,又稱之為「碎身舍利」。碎身舍利結成圓形的則稱之為「舍利子」,結成花瓣形狀的又稱之為「舍利花」,顏色亦有多種。舍利子有的如珍珠般大,或更大。有的小如綠豆,或更小。
(四)
在佛教歷史上,東晉的大德鳩摩羅什因為翻譯佛經準確而功德無量,火化後留有舌根舍利,這個掌故很多人知道。近代高僧太虛大和尚,在上海玉佛寺火化後,整個心臟未被焚化,而且被許多舍利子包裹著。
(太虛法師所遺松鶴吉祥畫
佛門中還有一類特殊的舍利,就是全身舍利。全身合利是指佛陀之後的一些大修行者入滅之後,遺體不敗壞,以全身的形式長久保留在世間。如廣東南華寺供奉的六祖慧能、臺灣北投安國寺的妙贏老和尚、臺灣新店碧潭寺的清嚴法師等大德,都留下了全身舍利。為了保護六祖慧能的全身舍利,還有故事。
佛門舍利的另一類,也就上述的「燈花舍利」。這是指在佛殿中「光明燈」的燈盞裡,所結出的五彩燈花舍利。這種燈花舍利雖然細小,卻皆有硬度。高僧們認為,燈花舍利與佛陀及其他大德火化之後所生成的舍利有差別,硬度不及,但亦具備了正信、正念的靈性,也有感應之特徵。
關於舍利的真假,十九世紀末曾在大英博物館鬧過一場「烏龍事件」。那時有個叫約翰的古董商,一心想得到佛陀舍利賺大錢。後來他得到了釋迦牟尼大弟子目犍連的舍利,幾經波折運到英國本土,他認為自己「奇貨可居」,搞了一場專門拍賣會,經過激烈的角逐,最後以二百八十萬英鎊被一個商人買走。這個商人也想賺錢,想出一個點子與大英博物館合作,展示目犍連的舍利收高價門票。這個展示活動有一定影響,來觀看的人不少,甚至有一個貴婦人以出五千英鎊要求吻舍利。不料,展示期間發生火災,舍利被消防隊員搶救出來,但他們不知道是舍利,以為是古生物標本,送到醫院去化驗,結果是一個印度古猿的骨頭。這事給大英博物館蒙羞。
在佛門,舍利的來源和真假,是要認真嚴肅的考證。
(五)
舍利子會「養仔」,也就會分生。這類故事不少,也是舍利子最受人矚目的現象。據一部臺灣書藉記載,曾經有這樣一件事:當年黃埔軍校的女生,後來被國民政府授予少將軍銜的謝冰瑩,她也是著名的女作家,據她說,一個中國的佛門法師從印度回國,送她六顆舍利子。這個法師對她說,只要好好供養這些舍利子,這些舍利子會長大,還會生出新的舍利子。謝冰瑩原不以為然,但為了表示尊敬,她特地到銀器店訂製了一尊三層的小舍利塔來安放舍利子。三個月之後,她發現銀塔裡的舍利子生出了好些舍利子,驚訝之餘,她讓女兒和房東來瞧,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當時,房東向她要走了四顆舍利子回去供養,不久後又生出六顆舍利子。
舍利子這種現象令人難以置信。舍利子又叫「堅固子」,有多堅硬。據史書記載,三國時代吳國孫權,曾經命人用銅錘砸舍利子,而舍利子絲毫未損,而銅錘凹陷了。若干年前,南京一個年輕僧人也效仿孫權,用鐵錘砸舍利子,舍利子無恙。央視曾經播放過介紹舍利的專題片,卻也沒有從科學的角度說出個所以然。
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研究舍利子,舍利子這種神奇的現象,是否質量互換的原因?早些年,臺灣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賴明亮教授,在第五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上,大膽地做了一個假設。他用愛因斯坦相對論原理,推論舍利子質量與能量也許能夠互換,如同相對論中的e=mc2公式,少數的質量能夠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如原子彈。他的意思是,舍利子雖然是物質,但很可能是一種修行的戒定慧能量轉換的結果。他用逆思維的方式進行假設。
另外,也有人提出一個有趣的話題:佛陀舍利舍有佛陀的基因嗎?如果有,用佛陀的舍利複製一個分身出來,這將是佛門何等的盛事啊!再說,以佛陀的基因為範本,這樣可以普渡眾生,讓凡亦具有慈悲智慧之性,這多好!佛陀當年有意留下舍利,是否就有這方面的考慮呢?
但是,科學家們的回答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