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帶隊伍的辯證關係

2021-01-09 湘湘帶你看社會

幹事創業,關鍵在人。加強隊伍嚴格管理,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工作任務落實的迫切需要。沒有隊伍的高素質,工作的高質量就難有支撐、難有保障,也難以持久、難以為繼。對領導同志來說,帶隊伍這件事,不一定天天講,但要天天想。

如何才能帶好隊伍呢?就筆者感受體會而言,要特別注意把握以下幾個辯證關係。一是既要著眼整體,又要盯緊個體。既然是一支隊伍,就是一個集體一個團體一個整體。因此,加強隊伍嚴格管理,首先要堅持全覆蓋、一個不能少,要把「大鍋飯」先做好。同時,又要堅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注意給個別的「吃小灶」。也就是說,大多數和極少數要兼顧。著眼整體解決的是全面性問題,盯緊個體則有助於提高實效性。二是既要突出業務工作,又要重視思想工作。對各部門來說,推進業務開展當然很重要。同時必須看到,政治與業務是分不開的,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政治統領業務,業務之中有政治。在一個部門內部,也是如此。二者不能背離割裂,要相互促進、有機融合起來。思想工作十分重要,思想工作必須跟進跟上。思想通,才能一通百通。三是既要解決於既然,又要防患於未然。有了問題,就要及時指出,督促整改;又要舉一反三、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在教育提醒防止、制度約束防範、風險管理防控上,要肯下功夫。比如,有了制度規定,有了標準尺度,就一定要落實到位,不能當老好人。要醫治未病,防止小錯鑄成大錯,善莫大焉。四是既要善表揚,又要敢批評。對好人好事要及時肯定表揚,樹立正氣、弘揚正能量;對有問題不足的,要發揚鬥爭精神,敢於紅臉出汗、咬耳扯袖,果斷指出、嚴肅批評。五是既要用好骨幹,又要推動落後。由於工作的輕重緩急、幹部的能力素質差別,以及其他原因等,在工作安排上,有時有所側重,可以理解,但一定要防止有事無人幹、有人無事幹。在部門內部,合理適當分工是對的,但必須統籌兼顧、形成合力,引導大家成為多面手,確保人人身上有責任有擔子有壓力。六是既要抓在日常,又要抓在經常。要結合日常工作生活來抓管理,又要堅持下來、形成習慣,做到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正人必先正己,身教勝於言傳。一支好的隊伍,既是抓出來的,又是帶出來的。加強隊伍嚴格管理,要求領導幹部必須加強學習、提高能力,必須放大格局、提升境界,必須以身作則、當好表率。實踐證明,只有過得硬,才能敢碰硬。

堅持以下促上、以上率下,才能形成幹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來源:水母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抓班子帶隊伍】一起來聽!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蔡明清同志黨課...
    【抓班子帶隊伍】一起來聽!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蔡明清同志黨課開講啦!蔡明清同志以「做好表率 帶好隊伍 奮力開拓科協工作新局面」為主題,從抓班子帶隊伍的重要性,如何做好表率、帶好隊伍,打造科協特色領導班子幹部隊伍等方面,結合科協班子隊伍建設情況、中心工作以及自身成長經歷為大家傾心講授。蔡明清指出,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幹事業、促發展、抓落實,核心在班子,關鍵在隊伍。
  • 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應當把握好「變與不變」的關係
    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責任,應當把握好「變與不變」的關係。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題是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啃硬骨頭,這就需要「變」。「變」是一種智慧和勇氣。萬物皆變,這是哲學的基本理念。無論是古希臘「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的箴言,還是古代中國「生生不息之謂易」,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 辯證理解和把握兩個大局
    辯證理解和把握兩個大局,有助於我們研判趨勢、順應大勢,保持定力、釋放潛力,抓住機遇、應對風險,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兩個大局體現了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的統一  兩個大局是我們黨對發展方向和現實坐標的精準定位,體現了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的統一。
  • 弄清「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
    如何理解這「一個變」與「兩個沒有變」之間的辯證關係呢?  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看「一個變」與「兩個沒有變」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應搞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黨的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
  • 理清羽毛球5個辯證關係,球技定會突飛猛進
    下面就談談羽毛球運動中最為常見的幾個辯證關係。 就技術與戰術的關係而言,實質上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內容決定形式,即技術主宰戰術。當然,形式可以反作用於內容,如同戰術也可以反作用於技術。崎崎說的有點難懂嗎?球友們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 把握「三個關係」 跑好「最後一公裡」
    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要處理和把握好整體目標和個體目標、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斷等三個關係。一是把握好整體目標和個體目標的關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從國情出發,尊重客觀規律。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城鄉、區域、人群之間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即便實現了全面小康,也會有差別,不可能是同一水平。
  • 確立起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
    作者:史巖  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和今年的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都強調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鮮明地體現著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 弄明白羽毛球運動這5個辯證關係,技術才會突飛猛進
    下面就談談羽毛球運動中最為常見的幾個辯證關係。 就技術與戰術的關係而言,實質上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內容決定形式,即技術主宰戰術。當然,形式可以反作用於內容,如同戰術也可以反作用於技術。崎崎說的有點難懂嗎?球友們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 老師是這樣分析於佑任草書辯證關係的,真是漲知識了
    下面以圖例的方法,對于右任草書的矛盾辯證關係作一簡單分析,如果有不同意見,希望留言探討。輕與重、正與險圖一中最下面兩個字,一正一險,正很好理解,而「色」字的險是從最後一個筆劃而來,是字內對比關係形成的,上緊下疏,上重下輕,上粗下細,這一對對矛盾關係,就把「色」變成了「險」。本圖中幾對矛盾關係,都是很辯證的,所以整體感很完美,看上去也是很舒服的。大與小、長與扁
  • 社評:把握好法理與情理的關係
    每個案件都是不同的,用統一的法律處理千差萬別的個案,必須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不僅需要對法律的嚴格執行,還需要對情理的深刻把握,做到法理與情理相統一,這樣才能實現個案處理的最佳效果,才能讓群眾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溫度。有句著名的法諺,「法律的生命不在於邏輯,而在於經驗」。這是辯證的。
  • 中國銀保監會:要深刻認識金融亂象、金融風險與金融腐敗的辯證關係...
    >2020-11-20 17:48:08來源:FX168 中國銀保監會:要深刻認識金融亂象、金融風險與金融腐敗的辯證關係
  • 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要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為此,應學習領會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學習領會關於全面依法治國政治方向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等重大命題。
  • 郭彥:要把握好這8對關係
    具體要準確認識和把握好八對關係☟☟☟要把握好講政治與講法治的關係 ①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落實政法工作條例和省委實施細則精神,貫徹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理順黨組會、審判委員會、辦公會關係,準確定位「三會」角色,科學落實黨務、審務、政務三種行權模式。
  • 人民日報: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當此之際,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準確把握當前複雜經濟形勢,堅定我國發展的必勝信心。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但綜合起來看,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
  • 辯證統一的關係
    矛盾是事物內部以及事物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即所有的辯證統一的。世界的任何兩個事物,它們的對立是絕對的,統一則是相對的。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兩個事物才能構成統一。那麼,嚴於律己和寬以待人在什麼條件下才是統一的呢?那就是嚴於律己的「己」和寬以待人的「人」都要有至少這個意識,即都要有底線要有約束自己的意識。清楚地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的。即有為,有所不為。
  • 辯證看待新時代的「變」與「不變」
    如何理解新時代、把握新時代、引領新時代,不僅是重要的理論問題,更是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一步前進與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科學理解新時代首先需要弄清楚一個基礎性的理論問題,這就是以何種思維方式理解新時代?有人談到新時代,可能不自然會想到是不是有舊時代?這實際上是一種形上學線性思維模式的錯誤認識。
  • 2021福建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
    2021福建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 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提供2021福建事業單位考試閱讀資料,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包含法律知識、政治知識、經濟知識、科技知識等。在學習政治知識時,哲學是我們學習的內容之一。
  • 公考面試輔導:有辯證關係的名言、俗語題該怎麼應對?
    有些題的題幹包含著相對的辯證關係,如 「一個人的成功,有時候需要朋友,有時候 需要對手」。 對於這句話,你怎麼看? 這種題,在回答的時候,最忌諱考生圍著它的辯證關係來回答,這樣,很容易掉入陷阱中。所以對這種有辯證關係的名言俗語題,應在前面分析時簡單地論證一下它們的辯證關係,然後直接轉到從這句話得到的啟示,從個人工 作、生活、學習等各個角度來講,或者從個人、企業、社會等角度來闡述,不要在啟示的內容上繼續講它們的辯證關係。現在,就這道題筆者示範一下兩種答法: 第一種答法,以個人的工作、學習、生活為啟示內容的答法。
  • 人民日報評論員: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當此之際,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準確把握當前複雜經濟形勢,堅定我國發展的必勝信心。
  • 大眾銳評|經濟形勢怎麼看,「全面」「辯證」「發展」是關鍵
    「全面」「辯證」「發展」是三個關鍵詞。全面地看經濟形勢,就要有全局視野,善於把握整體,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我國經濟一季度大幅下滑,二季度企穩回升、由負轉正,總體情況好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