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楷書《萬安橋記》,深得顏真卿筆意,寫成這樣,也是沒誰了

2020-12-15 沐石陪您學書法

書法史上的名家,誰的影響最大?我想,除了王羲之,也就屬顏真卿了。

別的不說,光說宋代的那幾個高手吧。比如蘇軾、黃庭堅等人,雖然他們都強調「我書意造本無法」,雖然他們的書法都比較有個性,但是呢,仍然離不開取法借鑑顏真卿。

在那個強調展現自我的宋代,誰是學顏真卿最厲害的呢?或者說,誰才是踏踏實實學顏真卿的高手呢?當然是同為「宋四家」之一的蔡襄。就這功力,即使放在整個書法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

下面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蔡襄的楷書《萬安橋記》,可以說是深得顏真卿筆意,寫成這樣,也是沒誰了。

蔡襄的書法好在哪?這個不用咱們多說。

蘇軾曾評價說:「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

蘇軾都說他的當朝第一了,這水平自然差不了。

不光蘇軾對他評價高,《續書斷》中也記載:「蔡襄書頗子惜重,不輕為書,與人尺牘,人皆藏以為寶。仁宗深愛其跡。」

從這句話就能看出,蔡襄的書法,上到天子,下至百姓,都非常喜歡。

咱們再看這篇楷書《萬安橋記》,我相信,即使你沒接觸過書法,即使你從來沒聽說過蔡襄,也會喜歡上這種方正大氣。這一筆一畫,精到有力,端莊溫厚,真的可以說是人見人愛。從審美角度來講,這種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不會過時。

蔡襄寫的這篇《萬安橋記》,基本算是按著顏真卿的路子來的。由於是楷書,寫的也是比較規矩。那麼,他在寫行書或者草書的時候,在表達自我的時候,又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大家可以看一下他的行書尺牘。比較之後你就能發現,蔡襄不光學顏真卿,在寫行書的時候,明顯帶有一些魏晉的筆意。這種瀟灑,和他寫楷書又是不一樣的趣味。

一般人學顏真卿,都會往厚重古拙方面使勁,蔡襄呢,巧妙地將類似王羲之的遒美和顏真卿的古拙結合到了一起,同時還表達出了自己的新意。為什麼蔡襄在書法史上享有高譽,就是因為他的這種風格,上接晉唐法度,下開宋代尚意,相當於一個樞紐一樣的存在。

學書法,特別是對我們初學者來說,當以法度為先。在你臨寫黃庭堅或者米芾的時候,別忘了,宋代還有一位蔡襄。他的書法,雖然沒那麼有個性,但真正品讀起來的話,也是非常地有味道。

相關焦點

  • 儒雅有致:蔡襄書法《蒙惠帖》高清賞析!
    在這裡給大家簡單的介紹如下:謝賜御書詩表 北宋 蔡襄《謝賜御書詩表》是楷書,《謝賜御書詩表》的書法充分注意的勾畫轉折處,「接近於虞世南法派,亦帶徐浩、還有一點顏真卿的風格,為蔡書極精意之作」。乾隆宮內先後也曾得三卷此帖,這只是其中的一件,這件作品的真跡現在存在日本;而刻人的《三希堂帖》並被《石渠寶笈》收錄的一卷今天還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蒙惠帖 北宋 蔡襄20世紀80年代見到一份摹寫本,水平基本上與《三希堂帖)》相當,但遠不及真跡,被私人所收藏。
  • 天下第一楷書——顏真卿《麻姑仙壇記》
    點擊左上角「中澤書畫」,關注公眾號    唐顏真卿麻姑仙壇記是顏真卿楷書碑文代表作品。
  • 米芾和蔡襄書法的不同:師法、集古——推陳出新與食古不化
    再說蔡襄, 「君謨始學周越書, 其變體出於顏平原。」蔡襄的大、中楷基本取法於顏真卿, 如《晝錦堂記》、《泉州萬安渡石橋》、《北京韓魏公祠堂記》、《顏魯公告身帖跋》等。其用筆、結體殆與顏同, 但遠不如顏之大度, 也談不上顏的氣勢。蔡除了學顏真卿外, 唐有名的書家他幾乎都臨寫到了, 如歐陽詢, 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徐浩等。
  • 顏真卿楷書作品字帖欣賞和楷書的速成教程
    關於顏真卿的稱謂最多的是「楷書四大家」了,他們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注意一下,這裡的「歐陽詢」同時也是「初唐四大家」之一的,可見歐陽詢在楷書上算是「老資格」的,同時擁有「初唐四大家」之一和「楷書四大家」之一的盛名,對比了一下初唐四大家,楷書最強的要算歐陽詢和褚遂良二人,另外二人虞世南和薛稷中,薛稷是擅長畫畫的,特別是擅長畫仙鶴的,傳世作品又很少,所以在日本學界把他直接給剔除出了「唐初四大家
  • 他學顏真卿楷書,有哪些方法讓他成為「近代顏書大家」?
    從書法史的角度來考察,元明清至民國的書法,並不如從前,尤其是在楷書方面,在米芾對顏真卿書法的貶低之後,學顏楷者寥寥無幾。而譚延闓卻選擇了對顏體楷書的學習,這也許是一個繼承,也許是一個振興的想法。為了學習書法,真正弄清顏體楷書的背後秘密,譚延闓閱盡書法史,學遍歷史名帖,其最終還是要靠近顏體楷書,而最後成名也是在顏體楷書之上的。
  • 練習顏真卿《多寶塔碑》2年了,寫成這樣,還要繼續練嗎?
    用簡單的語言,闡述傳統的藝術,大家好,我是不二齋,有朋友問練習顏真卿《多寶塔碑》兩年了,寫成這樣,感覺進步不大,還要繼續練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練習書法5年,為啥沒有人家練習1年水平高?最近常發一些類似的點評類的文章,發現不少朋友練習書法2--5年,進步都不是很大,每次發一幅作品都有不少人感嘆人家寫的太好了,為什麼我也練習了5年了還沒人家1年水平高,其實這個並沒有可比性,有些人雖然練習的年數很多,有的甚至都練了10幾年了,但每年練習的時間卻不多,都是到了周末練上一兩個小時,一年下來總時長還不到100個小時,這樣的練習完全起不到進步的作用
  • 書法史上「宋四家」蘇黃米蔡,蔡是蔡襄的理由已找到
    ,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直到元代趙孟復古之風,又把書拉回了「正途」,這一點而言,蔡襄對書法是有很大的貢獻,只是創新的意識略遜一籌而已。蔡襄恪守晉唐法度,是宋代書法發展上是不可或缺的紐帶人物。蔡襄傳世墨跡有《自書詩帖》、《謝賜御書詩》,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跡多種,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及鼓山靈源洞楷書「忘歸石、」「國師巖」等珍品。
  • 顏真卿一生演變的18種楷書風貌
    而他的楷書更是眾多初學書法者的首選,可這裡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市面上關於顏楷的出版物最多的當屬《多寶塔》和《顏勤禮碑》了,所以許多朋友就會覺得這兩個碑上的字才是最純正的顏楷。並且許多書法老師在推介臨習範本的時候,也會將此二本作為「最佳」學習資料,但是顏真卿的楷書非常之多,怎麼能夠單單用這兩碑就給籠統概括了呢,這是極大的誤導啊!
  • 學寫楷書《多寶塔碑》,誰說顏真卿都是逆鋒起筆的?不是那回事
    《多寶塔碑》,是顏真卿43歲所寫,屬於早期經典作品之一。這時候的顏真卿,還沒在楷書中引入過多的篆隸筆法,結體方面仍然有一些褚遂良和唐人寫經的影子,以精到細膩,平正規範為主。總體來說,雖然顏體的特色不足,但法度性極強,非常適合入門學習。
  • 顏真卿最罕見的楷書作品,堪稱是楷書界「金字塔尖」,流傳1000年
    顏氏書法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又融合初唐四家的書法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顏真卿《顏魯公詩品三首》因此顏真卿獨創的顏氏楷書——「顏體」字,締造出一個獨有的書法境界。「顏體」楷書高古大氣,雄偉勁道,後世無數追隨者,一度產生了「學書當學顏真卿」的說法。
  • 從《多寶塔碑》到《羅婉順墓誌》:顏真卿的楷書風格
    另一方面,大部分讀者對於顏真卿楷書的印象多半停留在顏氏早年的《多寶塔碑》或晚歲的《顏勤禮碑》上,這些作品與新出的《羅婉順墓誌》以及晚近出土的《王琳墓誌》等確實有一定的風格出入。有鑑於此,本文重點擬就顏真卿傳世的幾種楷書碑刻,順著其書法作品的發展脈絡,從其點畫形態、用筆方法和結字規律等幾方面來談談顏氏的楷書風格,並對這種風格的呈現做些許疏淺的反思。
  • 顏真卿楷書集字《嶽陽樓記》收藏+學習+欣賞!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生於京兆(今西安)。德宗時,李希烈叛亂,顏真卿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凜然拒賊,終被縊殺。 顏真卿是繼王羲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成為中國文人書法的重要裡程碑。他轉益多師,一變成法,創造出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楷書書法審美範式,他的行草也傳遞出沉著痛快、豪邁灑脫的大師氣象。傳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爭座位》以及《麻姑碑》等眾多碑刻。
  • 顏真卿的書法成就如何,顏真卿書風是當代的主流嗎?
    宋代大文豪蘇軾曾對宋代之前的文人在詩書畫的成就上給出這樣的評價:「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之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蘇軾認為書法發展到顏真卿,藝術水平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境界。更有人認為,在中國書法史上,論藝術造詣與影響力,唯顏真卿可與王羲之比肩。
  • 顏真卿楷書《詩品三首》高清放大,美得一塌糊塗,卻遭人評:醜書
    顏真卿除了行書驚豔了時光,他的楷書也是精妙絕倫,他與歐陽詢、柳公權、趙子昂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其顏體楷書氣勢開張,端莊雄偉,「顏筋柳骨」中的「顏筋」說得便是顏真卿的楷書筆法。顏真卿《詩品三首》北宋書學理論家朱長文曾在《續書斷》這樣評價顏真卿書法: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
  • 論楷書,歐陽詢比顏真卿高在哪?這一點是關鍵,田英章沒學到
    論楷書,歐陽詢比顏真卿高在哪?這一點是關鍵,田英章沒學到。歐陽詢和顏真卿都是唐代的楷書名家,同時也都是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之一。當我們談到他們二人楷書風格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用風格不同來概括。就用筆來說,歐陽詢和顏真卿都是高手中的高手,無可挑剔,區別就在於用筆方式。對於下面兩張圖就能看出,歐陽詢的用筆更見稜角,乾淨利落,線條也更加瘦硬一些。顏真卿呢,更擅長藏鋒,相較歐陽詢而言,溫潤了許多。另外,顏真卿的楷書更加注重線條粗細的變化,明顯的橫細豎粗,並且差別很大。
  • 讀《顏真卿書麻姑山仙壇記》(三)
    因為「顏體」字最為熟悉,反而《顏真卿書麻姑山仙壇記》成了我最後讀的一本字帖。據稱碑帖全稱應是《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今山上建「魯公碑亭」,立有後世反刻的石碑,碑高三十釐米,寬九十三釐米,十三行,行二十字,楷書。大曆六年,也就是公元771年,顏真卿當時任撫州刺史,遊覽麻姑山勝境,立了此碑。當時,他已經六十三歲,書藝已臻成熟,雄健、寬博的「顏體」風韻已日趨完善。
  • 少見,啟功學寫顏真卿楷書,您看怎麼樣?網友:還是原來的配方
    少見,啟功寫顏真卿楷書,您看怎麼樣?網友:還是原來的配方。說起啟功臨帖,大家首先想起的可能就是他堅持臨摹柳公權的楷書《玄秘塔碑》。一般人臨帖,講究的是形神兼備,特別是對於初學書法的朋友來說,關鍵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形似。就像孫過庭在《書譜》中所說:「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細節做到位了,才算是臨帖的高手。
  • 顏真卿72歲寫得楷書,如今被日本收藏,全世界只有這一件了!
    顏真卿楷書《自書告身帖》直到唐代,「初唐四大家」的影響,才逐漸奠定了以楷書作為主導的入門範式。從書法的筆法和結字規範上來講,無論從哪種書體入門,有一種書體始終是你繞不過去的經典。這就是顏真卿的楷書。顏真卿楷書《自書告身帖》尤其是顏真卿的楷書大氣磅礴,勁力非凡,他的字無論你縮多小,也無論你放多大,都絲毫不失勢。
  • 顏真卿名作《麻姑仙壇記》學習全攻略!
    縱觀當今世界,是知識的天下,科技的天下,也是網絡的天下。中國書畫雜誌社平臺將充分發揮網絡和地域優勢,精心組織,強力策劃,大力宣傳,努力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藝術網絡媒體。中國書畫雜誌社平臺願與廣大的書畫家、收藏家一起攜手並肩,精誠合作,把深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推向世界,為構建中國乃至世界和諧藝術做出應有的貢獻!《麻姑仙壇記》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是顏真卿楷書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