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一個是明代哲學家王陽明,那半個呢,就是晚清的政治軍事家——曾國藩。
曾國藩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留下的家訓八字訣,教育出的族中子弟勤勉好學,家風嚴謹和善而又樸實,成為了一方美談。曾國藩家訓八字訣究竟是什麼?它有哪些實際意義呢?父母平時如何用它來教育子女呢?看我國管理大師曾仕強先生如何為我們解讀的。
這八字訣,分別是"早、掃、考、寶、書、蔬、魚、豬"。
早
即早起,曾國藩認為,早起不僅可以修養身心,延長生命的長度,也能幫助一個家庭持續繁榮昌盛。
曾國藩一生以身作則,每到黎明就起床,而屬下李鴻章從小就不習慣早起。當李鴻章剛開始跟隨曾國藩的時候,湘軍每天早上五點放醒炮,叫醒大家一起吃早飯,可是李鴻章就是起不來怎麼辦?有一天早上,曾國藩派三個人輪流去請李鴻章,說:"請到他來才開動,他沒來,我們統統不開動。"所以李鴻章到的時候,就很難為情,曾國藩沒有說他,但是也沒有任何表情,於是大家就都低著頭默默地吃飯。從那以後,李鴻章每天都準時到,再沒有遲到過一天。
掃
即掃除。黎明即起,灑掃庭院。大丈夫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而且一個人能夠把地掃得乾乾淨淨,就說明他做事比較細心。細心打掃是個持續性工作,只有高度自律且行事細心,才能慢慢養成這個好習慣。
考
"考"就是"孝",指祖先祭祀,敬奉考妣,不忘先輩教誨。
"孝"是一個人最根本的品德,一個人如果不孝敬父母,就不要指望他有任何建樹。平時與父母溝通過程中,要仔細聆聽他們的教誨,適用於自己的就記在心裡,用於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寶
"親族鄰裡,時時周旋,賀喜弔喪,問疾濟急",所謂"人待人,無價之寶也"。以鄰為寶,和親睦鄰,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人們常說"遠親不如近鄰",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尤其是鄰裡之間,一定要和睦相處,互相幫助,有時候有些鄰居甚至勝過親人。
書
即讀書治學。讀書的重要性自不必說了,一來為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二來好學成風,成就書香門第,三來知書達理,修身養性。人的氣質是天生的,本來很難改變,只有讀書可以變化氣質。讀書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那些道理才可以改變你的氣質。因此曾國藩很早就要求自己"無一日不讀書",而且他也當真做到了。
蔬、魚、豬
即種菜、養魚和養豬,代指"耕",保持農耕生活方式,健康而又樸實。蔬菜是每天都要吃的,綠色食物對保持身體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魚類食物也富含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豬肉、動物肝臟對於人體而言也不可或缺,而且如果家裡耕種也可以避免青黃不接,這就相當於儲存了食物。
雖說已經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很多具體的事例已經行不通,但是曾國藩的家訓精神依舊需要被我們應用到孩子教育上,教育孩子要孝敬長輩,親待鄰裡,多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多讀好書,回歸健康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