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訓》

2021-02-19 菸斗說歷史

曾國藩是近代史上有爭議的人物,但其對子女的教育卻留給後人很多可借鑑的內容。勤奮、儉樸、求學、務實的家訓家風一直為曾家後人所傳承。曾國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以儉持家。曾國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儉樸,遠離奢華。他在京城見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揮霍無度,便不讓子女來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帶領子女住在鄉下老家,門外不許掛「相府」、「侯府」的匾。曾國藩要求「以廉率屬,以儉持家,誓不以軍中一錢寄家用。」夫人在家手無餘錢,親自下廚、紡織。

勤於治學。除了「儉」,曾國藩對子女的另一條要求是「勤」。曾國藩堅持給子女寫信,為他們批改詩文,探討學業和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他寫信給兒子曾紀澤,要他每天起床後,衣服要穿戴整齊,先向伯、叔問安,然後把所有房子打掃一遍再坐下來讀書,每天要練1000個字。

重視家教。曾國藩有3子5女,小女兒曾紀芬最長壽,活到91歲。1875年,曾紀芬嫁入湖南聶家。曾國藩規定,每個女兒出嫁,嫁妝不得超過200兩銀子,同時嫁妝中還有父親親手書寫的功課單。曾國藩想把女兒培養成一個勤儉持家的家庭主婦,實際上女兒做得比父親期望的更好。

曾國藩年幼時修身自立,成年後封侯拜相,終成一代封疆大吏。當我們仰視這位一代豪傑的時候,卻從他那一字一句質樸而真切告誡子孫自勉的家書中體會到了我國古代儒人修身、齊家、平天下的豪邁和智慧。拜網友所賜,將曾先生的家書中的部分語錄整理出30條,以供來驛站小憩的朋友品讀、回味、思考。

3、且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淨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5、靜中,細思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萬裡無有紀極,人於其中,寢處遊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辦者,不過太倉之一粒耳。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夫如是,則自私自滿之見可漸漸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餘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餘閱歷而確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餘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

8、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寫字,凡事都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9、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餘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煙,洎今已兩月不吃煙,已習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餘偶談、讀史十面、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皆貪於逸而憚於勞,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諸弟試在鄉間將此三字於族戚人家歷歷驗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

12、三樂:勤勞而且憩息,一樂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樂也;讀書聲出金石,三樂也。

13、八德:勤、儉、剛、明、忠、恕、謙、渾。

14、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16、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於成。李申夫嘗謂餘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此二語,是餘生平咬牙立志之訣。

17、諺雲吃一暫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

18、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20、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1、戒驕字,以不輕易笑人為第一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22、以耕讀二字為本,乃是長久之計。

23、讀經、讀史、讀專集、講義理之學,此有志者萬不可易者也。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然此亦僅為有大志者言之。

24、習字臨《千字文》亦可,但須有恆。每日臨帖一百字,萬萬無間斷,則數年必成書家矣。

25、諸弟在家教子侄,總須有勤敬二字。無論治世亂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興,不勤不敬未有不敗者。

26、吾不望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讀書之種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禮義之旗幟也。

27、讀書如譬若掘井,掘數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見泉。讀書總以背熟經書,常講史鑑為要,每日有常,自有進境,萬不可厭常喜新,此書未完,勿換彼書耳。

28、思古聖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養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無常師,即取人為善也;無行不與,即與人為善也。為之不厭,即取人為善也;誨人不倦,即與人為善也。

29、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觀密微,二者闕一不可。

30、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2)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早起:黎時即起,醒後不沾戀。

4)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外為人,每日以十葉為率。

5)讀史:丙申購二十三史,每日讀十葉,雖有事不間斷。

6)謹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保身:節勞節慾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10)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不可一味眈著,最容易溺心喪志。

11)作字:早飯後作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不留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12)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國藩家訓名言99則:

01、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02、吾輩讀書,只有兩件事,一者進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

03、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04、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05、心至苦,事至盛也。

06、好談己長只是淺。

07、腳踏實地,不敢一毫欺人。

08、務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餒也。

09、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10、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11、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12、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13、不可背後攻人之短。

14、不怕打不著,只怕打不勝。

15、常存冰淵惴惴之心。

16、常存一不敢為先之心。

17、處有事當無事,處大事當如小事。

18、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

19、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20、帶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禮。

21、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離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22、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

23、凡行公事,須深謀遠慮。

24、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時之官爵,而恃長遠之家規,不恃一二人之驟發,而恃大眾之維持。

25、凡事豫則立。

26、夫知之而不用,與不知同;用之而不盡,與不用同。

27、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懷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28、富貴氣太重,亦非佳象耳。

29、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

30、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31、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慾養精。

32、觀人之法,以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為主。

33、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34、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星。

35、既有定識,又有定力。

36、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

37、見異思遷,欲求長進難矣。

38、薦賢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39、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物極則反,害將及矣。

40、久視則熟字不識,注視則靜物若動,乃知蓄疑者亂真,過思者迷正應。

41、君子所性,雖破萬卷不加焉,雖一字不識無損焉。

42、君子之道,以知命為第一要務。

43、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操。

44、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

45、眉宇間大有清氣,志趣亦不庸鄙,將來或終有成就。

46、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47、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不該順時,不可趨時。

48、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49、人見其近,吾見其遠,曰高明;人見其粗,吾見其細,曰精明。

50、人宜減者決減之,錢宜省者決省之。

51、若日日譽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52、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53、士有三不鬥:毋與君子鬥名,毋與小人鬥利,毋與天地鬥巧。

54、事前加慎,事後不悔。

55、思與學不可偏廢。

56、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57、未有根本不正,而枝葉發生,能自暢茂者也。

58、吾觀鄉裡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

59、勿揚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60、小仁者,大仁之賊。

61、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

62、銀錢則量力資助,辦事則竭力經營。

63、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64、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65、有其功,必有其效。

66、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

67、遇憂患橫逆之來,當稍忍以待其定。

68、擇眾論之善者而從之。

69、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70、知足天地寬。

71、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72、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73、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74、作善豈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謗招禍也。

75、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76、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77、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78、才覺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79、才智英敏者,宜加渾厚學問。

80、常沉靜,則含蓄義理而應事有力。

81、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82、處事宜決斷。

83、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84、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欲,俱可以殺身。

85、沽虛譽於小人,不若聽之於天。遺貨財於子孫,不若周人之急。

86、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飾己以要譽。所以古人臨大節而不奪,今人見小利而易守。

87、廣積聚者,遺子孫以禍害;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

88、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89、好飾者,作非之漸。偏聽者,啟爭之端。

90、好談己長只是淺。

91、既愛其才,宜略其小節。

92、家勤則興,人勤則健。

93、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

94、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

95、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96、今人計較擺布人,費心心思,卻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壞了心術,自損了元氣。

97、居心平,然後可歷世路之險。

98、舉止端莊,言不妄發。

99、決不可存苟且心,決不可做偷薄事

相關焦點

  • 第二期:曾國藩家訓
    本期圖書《曾文正公全集》,我們用三期、三十分鐘的時間與廣大讀者共同來品讀:第一期,我們將從曾國藩的生平出發,通過「讀書積澱知識」「自省提升內在」「以『尚拙』取勝」講述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個階段。 第二期,我們將從《曾國藩家訓》入手,從耕讀傳家,讀書之法以及克勤防惰來帶大家一起解讀千古第一家訓。
  • 曾國藩家訓全文精華珍藏篇
    曾國藩的遺囑對其子孫後世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其子曾紀澤在曾國藩死後才承蔭出仕,從事外交;曾紀鴻一生鑽研數學;孫子曾廣鈞中進士後,終老翰林;曾孫、玄孫輩中大都出國留學,曾氏後代子孫沒有一個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極少有人出仕。曾家後裔恪遵先祖遺言,遠離爾虞我詐鈎心鬥角的政界、軍界,潔身自好,大隱於世,實現了曾氏"長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遺願。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曾國藩囑咐這個弟弟,要好好讀《父子宰相家訓》,說,「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認為這是修身齊家的典範。由此可見,曾國藩對家風和家訓的重視。事實證明,曾國藩對於家族子弟的教導是正確的,後世子弟無一人是「逆子」,世代皆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證明。晚清歷史上唯一一次算得上勝利的外交活動就是曾國藩的二兒子完成的。
  • 酈波|《曾國藩家訓》上部(七):養活一團春意思
    本期介紹:提起曾國藩,我們會想到儒學大師、湘軍統帥、理學家、政治家或者一個嚴肅的長者形象,其實曾國藩還有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幽默風趣。在曾國藩家訓裡有一句名言: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所謂「撐起兩根窮骨頭」是講人要有骨氣,而「養活一團春意思」是說人的心中要有一種生機,要有一種情趣。本期節目,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酈波副教授為我們精彩評說為什麼曾國藩會將「趣」看得如此重要,以及「春意思」在人生中,家庭和事業中所起的作用。
  • 《曾國藩家書》家訓50條
    ——曾國藩 4、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曾國藩 5、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 隸書新作曾國藩十六字家訓四條屏(每日一品第965期)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家勤則興,人勤則健」,這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家訓中的十六個字。其中前八個字「大柔非柔,至剛無剛」是曾國藩熟讀老子《道德經》之後在扉頁上寫的「感悟」,這句充滿哲理的話後被其收到了自家家訓中。
  • 學會曾國藩8字家訓,勝讀千萬名校
    他留下的家訓八字訣,教育出的族中子弟勤勉好學,家風嚴謹和善而又樸實,成為了一方美談。曾國藩家訓八字訣究竟是什麼?它有哪些實際意義呢?父母平時如何用它來教育子女呢?看我國管理大師曾仕強先生如何為我們解讀的。
  • 曾國藩文安天下武定乾坤,《家書》後世榜樣,千年前《家訓》延續
    說白了,「湘軍」就是「曾國藩的軍隊」。曾國藩在自己的故鄉一手創辦湘軍,與只有陰謀權術的袁世凱不同的是,他利用自己的處世哲學觀念,將湘軍打造成一支人情味很濃的軍隊。1853年,曾國藩喪母之後的第二年,南京陷落。
  • 家風家教微課堂第十期∣曾國藩的家風家訓與教子之道
    家風家教微課堂第十期∣曾國藩的家風家訓與教子之道 2020-07-02 0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曾國藩家訓:家族興旺的根本,關鍵在於這3點,別等中年才頓悟
    人這一生,不管遇到了什麼事情,家庭永遠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我們自然希望家庭興盛,曾國藩一生仕途步步高升,家族開枝散葉,長盛不衰,這和他留下的家訓,以及培養的家風有著很大的關係, 他曾經就說過:" 家運之興旺,在於和睦、孝道、勤儉!"
  • 音頻| 經典家風家訓 · 雲誦讀(26)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經典家訓,傳播清廉家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陝西省紀委宣傳部組織編寫了《經典家訓品讀》一書。本書分為立身修德、治家理政、讀書教育、古今家風故事四個部分,通過書寫對傳統經典家訓的深刻感悟,給人以啟迪和激勵。本書文風樸實,語言生動、精練,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可讀性。
  • 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上部(四)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圖:網絡編輯:品史悟道   說到《曾國藩家訓》,不得不提的就是《
  • 曾國藩家訓:記人好處,看人長處,幫人難處!一輩子牢記這3句話
    這也是曾國藩的家訓,曾國藩堪稱鶴立雞群,千古一人。可以說為將為相為師,立功立德立言。一,看人好處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從陌生開始慢慢接觸後了解成為朋友的。人無完人每一個人都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們都多看看對方的優點之處,不斤斤計較,就會少了很多矛盾。
  • 現在人們讀曾國藩的家書,曾國藩讀誰的家書呢?
    我們現在遇到人生問題和教育問題,可以翻看曾國藩的家書尋找答案,參考一下。曾國藩他自己遇到問題,或者想追求進步,他去看誰的「家書」呢?本文就來簡單的聊一聊。曾國藩在他的日記中提到一件事情,他在20多歲的時候改號為「滌生」。
  • 音頻| 經典家風家訓 · 雲誦讀(36)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經典家訓,傳播清廉家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陝西省紀委宣傳部組織編寫了《經典家訓品讀》一書。本書分為立身修德、治家理政、讀書教育、古今家風故事四個部分,通過書寫對傳統經典家訓的深刻感悟,給人以啟迪和激勵。本書文風樸實,語言生動、精練,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可讀性。
  • 曾國藩留下3條家訓,十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沒有一個敗家子
    據曾國藩家族內部及相關檔案記載,曾國藩家族的後代已延續了10代左右。他們大多是各行各業的精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曾國藩家族的後代,無論他們是不是精英,從來沒有出現過敗家子。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其中的關鍵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這恐怕與曾國藩留下的家訓有關。
  • 自立立人,自達達人,「完人」曾國藩一生的智惠
    這些人都是幸運的,在他們人生最好的年紀,及時讀到了曾國藩。所以有人說曾國藩家書家訓,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若讀曾國藩家書,我必推薦由線裝書局出版的《曾文公家書家訓》往來版原價138元,優惠價88元一套這套書共有3冊,2本《家書》1本《家訓》。底本均由「真正懂曾國藩」的李鴻章、李翰章一手整理,是影響較大的權威版本。
  • 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
    面對列強入侵,曾國藩決心振廢起衰,主張富國強兵,學習西方先進軍事科學、發展軍事工業,並躬 身實踐,倡導洋務運動,建造兵工廠,由此又有「洋務運動先驅」之美譽。曾國藩文章振發,獨具丰姿,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桐城派古文因他而得到中興,於是又贏得了「德比諸葛,功過蕭曹,文章無愧於韓、歐,實為近百年來難得的聖賢」的讚譽。
  • 清人家訓中的「致壽之道」養生與修身的統一
    子女的康寧是家長關心的頭一個重要問題,所以家訓中也有不少關於養生的內容。不過家訓中所談的養生,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緊緊同修身相結合,更多地強調精神因素與身體健康的關係。這一點,在清人家訓中表現得十分明顯。  上面提到的《聰訓齋語》,是曾國藩最為推崇的一部家訓。他曾講過,教育子侄,「不在多書」,只要有康熙帝的《庭訓格言》和這一本《聰訓齋語》就夠了,因為此書「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
  • 曾國藩:自律的人生,從「早起」開始
    曾國藩吃一塹長一智,時時當作養病,少了交際應酬,生活也更加規律,早起早睡,讀書學習,精氣神也慢慢凝聚、恢復。正是這個小小的改變——早起,讓曾國藩生活大變樣,正如作家高爾基所說:「哪怕是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