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義大利活力」黨領導人、前總理倫齊13日表示,因與總理孔特執政理念不一,有意退出執政聯盟。分析稱,這使得政府失去議會多數席位,這場危機可能導致內閣改組、領導人更替,或者提前大選。
陷入混亂
當地時間13日下午,倫齊在羅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在如此關鍵的時刻退出需要「勇氣」,據稱農業部長貝拉諾瓦等活力黨人將辭職。
目前,活力黨在義大利參眾兩院分別擁有18和30個席位。有分析指出,儘管活力黨規模不大,但對於民主黨—五星運動聯合政府來說,該黨支持至關重要。
眼下,活力黨離開令該國陷入政治混亂。彭博社稱,義大利政府處於崩潰邊緣。
有評論稱,這個南歐國家對政治衝突、緊張局勢並不陌生。自二戰以來,不穩定的政治局勢已經導致60多屆政府上臺。然而,面對去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執政聯盟中的各黨似乎願意擱置分歧。但現實表明,這種政治上的善意轉瞬即逝。
可以說,眼下這場政治危機來得非常不合時宜。義大利正在抗擊日益惡化的疫情和經濟衰退,並已接任20國集團輪值主席國。
個人之爭?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2014年,時任義大利民主黨全國書記的倫齊多次指責時任總理萊塔改革拖沓,決策緩慢,頗有「逼宮」意味。當年,年僅39歲的倫齊在萊塔辭職後上臺。
在成為義大利史上最年輕總理的頭幾個月裡,倫齊一度風光無限。但在此後七年裡,他的政治生涯如過山車般起伏——先是辭去總理職務,後又辭去民主黨領袖職務。
2019年,倫齊宣布離開民主黨,建立「義大利活力」黨,走中間路線。當時就有分析指出,一旦倫齊認為時機合適,就會撤回對政府的支持,同時向內閣施壓以實現政治目標。
據報導,自去年年底以來,倫齊一直在向孔特施壓,抨擊這位總理管理和支出歐盟復甦基金的計劃。據稱孔特根據倫齊的部分要求修改了計劃,但後者不斷提出新要求。
「他這樣做的原因很難確定。」路透社稱。
儘管倫齊聲稱自己是在為國家利益而戰,但大多數義大利人並不認同。益普索近期民調顯示,73%的選民認為他在追求自身利益。相比之下,只有13%的人認為他在追求國家利益
在批評人士看來,倫齊正在危機時刻玩弄政治,試圖重振活力黨,該黨目前在選民中的支持率僅為3%。民主黨領導人尼古拉·津加雷蒂(Nicola Zingaretti)稱,倫齊的舉動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前總理馬西莫·達萊馬則以旁觀者身份評論稱,「你不可能隨心所欲地把這個國家最受歡迎的人趕下臺」。在去年初施行嚴格封鎖並壓扁疫情曲線後,孔特的支持率達到巔峰,遠超倫齊。此外,自2018年以政壇新人身份出任總理以來,孔特的在位時間超出外界預期。
在分析人士看來,「倫齊是在為自己的生存而戰,」歐亞集團歐洲高級分析師費德裡科·桑蒂(Federico Santi)說,「他認為,從長遠來看,擺脫孔特也許是件好事。」
「看來很明顯,倫齊想要除掉孔特,並在為自己的行為尋找理由。」政治分析師洛倫佐·普雷格利亞斯科(Lorenzo Pregliasco)說,「這場危機與政策無關,而是關乎倫齊組建一個能賦予他更大政治影響力的新政府。」
《華盛頓郵報》指出,值得注意的一個背景是,孔特和倫齊這兩名中間派人士正在爭奪同樣的選民群體,關於如何使用歐盟復甦資金的爭論加深了兩人之間的敵意。
前景難料
分析認為,在活力黨退出後,義大利政府面臨多種可能。
其一,孔特或聯合政府各黨派與倫齊談判。後者已經發出信號——如果他提出的政策改革得到落實,他有可能重新入閣。
其二,孔特可以選擇辭職,此舉或將引發各黨派之間的新一輪談判,並導致另一個新總理及新政府的出現。
其三,孔特可以尋求議會信任投票。彭博社稱,如果總理無法贏得足夠多的議員支持,政府將成為權力有限的看守政府。
還有一種可能性是,總統馬塔雷拉解散議會,為提前選舉鋪平道路,而目前在民調中表現不俗的極右翼政黨或藉此上臺。「極右翼領導人對這場混亂垂涎欲滴,」羅馬約翰·卡伯特大學校長弗蘭科·帕翁切洛(Franco Pavoncello)說。
「如果義大利被迫舉行新選舉,政府很可能會成為西歐最堅決的『反歐派』。」《華盛頓郵報》稱。
也有報導指出,在疫情肆虐之際提前選舉不合時宜。「眼下,提前大選對投資者來說是最糟糕的情況,但這種可能性仍然不大。」普雷格利亞斯科說。
《華盛頓郵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孔特拼湊出一個新的聯合政府並繼續留任。「但若孔特未能組建新政府,更重大的政治變革可能會顛覆這個國家,尤其是在該國應對疫情及經濟衰退之際。」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