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醫生謹慎樂觀地說:「不要放棄,還有希望。」兩次開腹手術卻...

2020-12-23 大楚網

2020年11月4日,一歲四個月「毛豆」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此刻他被同濟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餘東海抱在懷裡,卻一刻不停地蹬著小腿,他還大著膽子,伸長手,去抓餘醫生胸前的筆和胸牌。毛豆媽媽在一旁笑著說,他是一點不會怕醫生,他最怕的是護士。

毛豆媽媽回憶,小毛豆是她的第四個寶寶,之前的孩子全部沒有能保住,已經34歲的她,在知道自己又一次懷孕後,很是小心,嚴格的定期孕檢。但是孕29周小排畸檢查時,發現臍血反向,臍帶扭轉。雖然盡力保胎,但只有1.3Kg的小毛豆還是在30周出生了。

毛豆因為早產,體重極低,出生後一直在醫院進行治療,惴惴不安的父母祈禱著一切平安!但在出生25天後,毛豆出現血便及一系列其他腸穿孔、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徵象,呼吸機支持下,毛豆轉院至武漢市一家醫院進行了急診手術,切除壞死穿孔的迴腸10cm並造瘻。但是術後僅20天,小毛豆又一次出現腸穿孔徵象,醫院再次開腹手術,切除迴腸10cm。兩次手術過後,小毛豆的小腸只剩下55cm。好景不長,毛豆再一次的出現腸梗阻和腸瘻。此時,醫生告訴毛豆媽媽,毛豆早產,反覆手術,再次腸瘻,很危險,讓家屬做好思想準備。

「我的孩子還有機會麼?我不甘心!」雖然家裡已經開始準備一些後事,但毛豆媽媽不想放棄,她四處打聽,從其它患兒家屬口中,了解到同濟醫院小兒外科餘東海醫生有過相關治療救治經驗。於是她拿著所有的結果找到了餘醫生。

餘東海說,小毛豆當時的診斷考慮為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早產兒、極低體重兒、2次手術造瘻和腸切除術後、腸瘻、短腸症候群。治療難度極大,且孩子體重不到4斤,一個月內已經兩次開腹手術,術後再次出現腸漏和腸梗阻,此時不適宜第三次開腹手術。需要加強抗感染,腸外營養,多種措施提高免疫力,腸漏需要加強外引流,促進癒合。

「我覺得還有機會!堅持一下,不要放棄。」餘東海謹慎又樂觀地說,他的話給了毛豆媽媽希望。但因毛豆身體綜合情況很不好,無法脫離呼吸機支持,於是餘東海醫生與毛豆住院醫院的管床醫生聯繫,一起想辦法進行治療。經過精心治療,毛豆腸瘻治癒了。

雖然毛豆闖過了這一關,但他依然有短腸症候群,還有造瘻口的存在。孩子可以馬上關瘻麼?

「還不行。」餘東海說,近幾年,他一直在研究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關瘻的時機問題!此種情況下貿然關瘻,可能會出現各種併發症,許多孩子會出現腸梗阻,被迫再次造瘻!何時關瘻,如何關瘻,不是簡單的問題,需要一整套的準備。如果毛豆可以經口進食,腸管完全代償,就可以比較安全的關瘻。

在餘東海醫生的指導下,毛豆媽媽開始不眠不休的007模式,為關瘻做好準備。每一次餵奶,她會先把奶瓶放在電子秤上,然後往裡面倒入40℃的溫開水,再用另一個電子秤稱好奶粉的重量,最後才把奶粉倒進奶瓶中。奶粉泡好以後,她趕緊在一個小本子上記錄。每天要稱量孩子的造口出的腸液有多少,精確到克!

「最初時,我們大約一個半小時就要餵毛豆一次奶,一天要餵9次。餵進去的奶量要記錄,寶寶拉出來的大小便量也要記錄。雖然很麻煩,但是我們必須得這麼做。而且計算的出入量差值儘量最大化,奶瓶的刻度不太準,電子稱讓數據更精確。」這樣動態觀察寶寶的營養吸收情況。詳細的記錄,也讓餘東海醫生非常方便地了解並診斷毛豆的病情。

漫長的三個月,小毛豆在醫生和家長的努力下長到了4.3Kg。期間雖然毛豆不時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需要腸外營養等各種狀況,都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餘東海介紹,雖然病情穩定,但毛豆仍然存在短腸症候群,依然沒有完全代償!傳統方法是繼續等待,但是在此期間,我們有必要採取「攻擊性」治療措施,增加孩子腸液的吸收時間,促進孩子的代償,縮短腸外營養!但是前提是遠端腸管功能正常,否則會因為腸梗阻,被迫再次造瘻!

2019年10月8日,小毛豆住進了同濟醫院小兒外科。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之後,首先做直腸肛門的測壓檢查,孩子肛門有「直腸肛管抑制反射」,說明孩子可能有正常的排便反射,其次,做了經肛門的手術活檢,再次排除了先天性巨結腸的可能,做了結腸的傳輸實驗,了解到結腸的功能差強人意,直接關瘻的話,可能會因為結腸功能不良,發生腸梗阻。經過反覆思考,於 10月21日,小兒外科餘東海醫生團隊為毛豆實施了「複雜腸粘連松解+小腸部分切除、腸吻合+闌尾造漏術」。手術中,毛豆所有的腸管像「憨」了的麵條一樣,粘在一塊,醫生利用手術放大鏡,花了2小時,精心分離粘連,沒有損失任何一點腸管!餘東海說,「對於短腸症候群的孩子,每一釐米的腸管,都是非常寶貴的。」。

術中,放了防止術後腹脹和腸炎,醫生團隊精心設計了一個手術方案,小腸和大腸做端側吻合,同時將闌尾保留血供提到右下腹,行闌尾造瘻,這個闌尾造瘻像「高壓鍋的減壓閥」一樣,當關瘻早期出現腹脹,腸炎的時候,可以插入胃管引流,控制腸炎的發展,使腸道順利代償。術後孩子果然出現了評估中預料的情況,間斷出現腹脹,腸炎!而這個精心設計的「減壓閥」起了大作用,通過闌尾造瘻引流和輸液等治療,毛豆的腸炎很快痊癒,到後期腸管逐漸代償。

通過毛豆的親友團的007工作模式下的精心護理照顧,孩子的體重慢慢地從4.7Kg長到了9Kg,逐漸完全脫離腸外營養,自主進食。腸炎也發作的越來越少,每天規律性的兩次大便!「毛豆是一個小吃貨,平均一次150-180毫升的牛奶,還會吃兩次一大碗輔食,特別喜歡喝酸奶……」毛豆媽媽幸福的念叨著。

2020年10月17日,已經判若兩人的小毛豆複診後,餘東海說可以關瘻了。10月20日,餘東海醫生團隊為毛豆實施了造瘻闌尾切除術,術後,毛豆精神恢復的很好。

餘東海介紹,每位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這個孩子出生到現在,磨難重重,經歷過武漢市的三家醫院的接力治療,做了5次手術,好在最後預後良好!毛豆是個珍貴兒,兩次開腹手術卻依然腸漏、短腸症候群,治療難度很大。但是否再次手術,手術時機等都是需要仔細檢查和謹慎評估,需要突破傳統手術方案的限制,毛豆的闌尾造瘻就是「神來之筆」!據了解,經過近5年的研究,他的團隊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關瘻評估和手術方案,成功治癒很多孩子。(通訊員 田娟 攝影 黃盼)

相關焦點

  • 瀘州一男子將啤酒玻璃杯塞進肛門 醫生開腹取出
    假設你是一位肛腸科醫生,完全可以組織一次「直腸異物大賞」。塞入直腸裡的異物「應有盡有」,燈泡、茄子、花露水瓶……甚至還有手機,千奇百怪。近日,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肛腸科又收治了一位直腸異物的患者黃先生,這一次,他的直腸裡,裝的是一個啤酒玻璃杯。
  • 機器人手術讓她免受開腹之苦 家屬送來20公斤重牌匾感謝醫護
    55歲的宋女士家住山西太原,因膽管結石於2005年和2012年先後在當地醫院做了開腹膽囊切除、肝切除及膽道探查手術。兩次手術的創傷,讓宋女士飽受疼痛之苦。2015年,當「膽管結石」病痛再度襲來,面臨第三次手術之時,她無論如何都不願再開刀,只希望通過創傷小、恢復快的腹腔鏡手術解除病痛。
  • 女子車禍導致「頭頸分離」同濟醫生助其劫後重生 8人抬上手術臺 失...
    「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希望」,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下,骨科收治了一位車禍傷導致的「頭頸分離」的罕見存活者,正是通過醫生和自己的共同努力,獲得新生。如今,她康復順利,即將出院,成為眾人眼中的奇蹟。九死一生的罕見病人:收還是不收?陳女士今年49歲,黃岡人。
  • 【同濟醫生說】俞光榮:拇外翻怎麼治療?
    一般認為,拇趾向外偏斜超過15°就是拇外翻畸形。拇外翻一般可以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1保守治療保守治療一般要求儘量不要穿高跟鞋。如果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穿的話,一定要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注意場合,不要在平時擠車或在不平整的馬路上穿高跟鞋,也不宜疾走快跑,更不能上山爬坡。實際上,下坡時前足的擠壓力更大。平時不要總穿相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腳部同一處經常受到擠壓。每天穿高跟鞋的時間最好不超過6小時,辦公室準備一雙舒適的平底鞋,與高跟鞋交替著穿。
  • 機器人手術讓她免受第三次開腹之苦,家屬「打飛的」送20公斤重牌匾...
    55歲的宋女士家住山西太原,因膽管結石於2005年和2012年先後在當地醫院做了開腹膽囊切除、肝切除及膽道探查手術。兩次手術的創傷,讓宋女士飽受疼痛之苦。2015年,當「膽管結石」病痛再度襲來,面臨第三次手術之時,她無論如何都不願再開刀,只希望通過創傷小、恢復快的腹腔鏡手術解除病痛。
  • ...手術、出院——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眼科「當日日間病房」即將...
    【同濟•新聞】當日入院、手術、出院——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眼科「當日日間病房」即將上線!當日日間病房:醫生根據她的情況決定給她預約當日日間病房後,當天9點半王阿姨就能入住當日日間病房,十點半開始手術,等到下午三點身體確認無恙後就能出院。從入院到出院僅需要不到7個小時。傳統病房:若科室床位緊張,醫生告知王阿姨如果有床位,就給她打電話,2天後王阿姨接到通知可以住院,住院後王阿姨先進行常規檢查,檢查以後醫生再安排手術。
  • 經歷5次流產,三次開腹手術,50歲高齡孕婦終順利產子,其中的辛酸誰...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了三十幾歲還不要孩子,這種現象越在大城市越明顯,隨著二胎政策,三胎政策的開放,更是給高齡產婦注入了新的力量。 據負責她的醫生介紹,這位產婦不僅做了五次流產,還做過卵巢畸胎瘤,子宮肌瘤,宮外孕三次開腹手術,這些都屬於婦科類疾病,這幾次手術基本破壞了她成功生產的可能。
  • 給醫生點讚!七旬老翁同時罹患胃癌和結直腸癌,7小時手術一次治癒
    俞老伯的女兒說,「我爸爸年齡太大了,又要同時做兩次手術。而且家裡正好有個親戚得了胃癌,做完手術1年就『走』了。」由於對手術充滿顧慮,看著俞老伯日漸消瘦,家人卻下不了手術的決心。 恰巧,俞老伯的女婿多年前在瑞金醫院做過甲狀腺手術且恢復得很好,對醫院印象極好,於是聯繫了為他手術的李超飛主治醫師。
  • 華中科大同濟醫院全面開診後首例肝移植手術完成
    4月8日,秦阿姨等來供肝,由華中科大同濟醫院器官移植專家陳知水教授主刀,順利完成肝移植手術。目前,秦阿姨情況穩定。秦阿姨是湖北秭歸人,今年68歲。2017年起因為肝硬化多次住院接受保守治療。2019年8月起,肝腹水變得非常嚴重,整個腹部腫起,渾身無力,吃飯也沒有胃口,臉色蠟黃。在當地醫院治療沒有明顯好轉,到2020年2月時,病情已經非常嚴重。
  • 消失的左腎:答案在我身上,開腹驗腎是唯一的選擇
    醫生告訴他們,如果不是先天性單腎,就是後天手術切除。周福斌只在兒時出車禍時做過手術,當時也並沒檢查出腎有損傷。回家後,媽媽翻出七年前的片子,入院CT報告上明確寫著:雙腎形態、密度屬正常。他聽父親說,當年出院前,父母曾要求醫院為他做全身檢查,最後醫生只給他拍了胸片,而這個胸片並沒有拍到左腎的位置。
  • 女子生出「美人魚」,爸媽一看當場淚崩,醫生:孩子還有希望
    醫生見此情景連忙安慰:孩子還是有希望活下去的。新生兒患上"美人魚綜合症"的概率很小,並且孩子的存活率極低。想要孩子能夠活下來,就一定要進行分腿的手術。這個手術一次只能將腿切開一點點,孩子需要經過多次手術才能如常人一般行走,並且手術極其危險,孩子很可能因此喪命。5年內,這個被上天留下記號的孩子已經做過了3次手術。
  • 耄耋老人腸穿孔 微創手術顯奇效
    3個小孔的微創手術 做完檢查回到科室已經是凌晨1點多 , 王醫生看到結果說道:「這個要緊急做手術 , 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 我會立刻聯繫二線手術醫生」說罷立馬打電話聯繫 。 短短十來分鐘 , 普外科副主任醫師謝璐立馬趕到了醫院 。
  • 郎景和院士談婦產科手術的小技法與大道理
    還有一次,您帶我給外賓做手術,腹腔鏡下巧克力囊腫剔除,囊腫剔除後創面出血活躍,您說患者年輕,要保護卵巢,不能過多電凝,讓我用抓鉗壓迫10min,然後放置引流後下臺。我當時很擔心,在病房呆了一晚上,結果真的沒事兒!關於止血,有氣場或鎮得住之說嗎? 郎景和院士:氣場之說不好評論,但止血需要「氣定神寧」。無論出血多還是出血少,千萬不要慌張。
  • 蘇州同濟醫院醫生:家人支持是堅強後盾
    為了豐富大家在康復期間的住院生活,拓展康復治療內容,提高大家對康復訓練的積極性,日前,蘇州同濟醫院康復病區,康復大廳舉辦了「擁抱健康,快樂康復」趣味運動會活動。    康復達人:老劉,59歲,去年12月、今年3月兩次中風。  家屬抗病感悟:  手術後我問過蘇州同濟醫院康復科的醫生:「我老公還能不能站起來、能不能走?」醫生說可以,但康復的程度如何說不準。當時我就想,哪怕只恢復到可以顫顫巍巍拄著拐杖走,我都很滿足了。
  • 田偉院士:放棄替代,機器人應該是醫生的助手
    放棄替代,機器人應該是醫生的助手 在醫學機器人方面,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矛盾」,工程師希望機器人能夠替代醫生,而事實上機器人只能成為醫生的助手。在這樣的矛盾中,機器人不斷更新換代,從一個浪漫的設想,一步步被創造成了能夠真正應用到臨床的產品。 從1985年至今,醫療機器人經歷了四個重要的階段。
  • 醫生手術臺上劇痛難忍 強打止痛針後堅持手術
    湛江西南醫院的醫護人員,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們口中的周醫生,叫周萍麗,是湛江西南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在當地小有名氣。肌注止痛針後堅持做完手術據介紹,6月18日上午9時,西南醫院婦產科收治了一位卵巢黃體囊腫破裂患者。卵巢黃體囊腫破裂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症之一,多發於20~40歲女性。
  • 小夥手指筋腱斷裂反覆手術三次 醫生說很常見
    不料,手術後肌腱再次斷裂,又反覆進行了兩次手術。  「反反覆覆3次手術,誰受得了?」這樣的情況讓唐女士質疑主刀醫生的技術,並且擔心兒子的手會因為反覆手術留下後遺症。  母親  兒子手被割傷,卻反覆經歷手術  5月2日,唐女士的兒子小楊在洗碗時,手不慎被鋒利的碗邊割傷,導致無名指手指肌腱斷裂。隨後,唐女士帶著兒子到重慶恒生手外科醫院就醫,花費了7300元,經過了一次接合手術。  「醫生說手術後不讓手部再用力,我還特意叮囑了孩子。」
  • 【同濟醫生說】楊毅勇:如何用中醫治療類風溼關節炎?
    【同濟醫生說】楊毅勇:如何用中醫治療類風溼關節炎?一起聽聽同濟專家怎麼說!同濟醫院:楊毅勇Q1類風溼關節炎如何用中醫治療?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喝湯藥進行治療,湯藥治療一段以後,症狀控制了,病情緩解了,可以採用中成藥鞏固治療,臨床上有很多這樣的祛風散寒除溼通絡的中成藥,比如說尪痺片等等。
  • 剖宮產手術,可以合併哪一種手術同時進行,闌尾?肌瘤?吸脂?
    當姜醫生給孕婦講述手術的注意事項時,孕婦提出了一項讓人啼笑皆非的請求:「姜醫生,你能不能在做剖宮產手術時,給我做一個胃部縮小手術?就是把我的胃切掉一些,讓它縮小,我太胖了,又控制不住吃喝。」看到姜醫生一臉驚愕的樣子,產婦可能覺得自己的要求有些出格,又說:「要是不行,幫助我把肚子上的脂肪切掉一些,行不行?」姜醫生笑著說:「這可不行,剖宮產手術和減肥吸脂手術完全不同,是不可能同時操作的。」
  • 煙臺業達醫院普外科成功為98歲老人進行開腹手術
    「這一年我們一直當成胃病在治,這麼大年紀,本來都打算放棄治療了,但是看著我媽肚子疼難受的樣子,我這心裡真不是滋味。」一年來,沒停過吃藥,但母親腹痛的症狀一直沒有緩解,兒女們看在眼裡疼在心上。「理智上告訴我該放棄了,但是情感上我真做不到這樣。」於是,蘇先生又帶著母親來到了煙臺業達醫院消化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