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趙竹青)近日,一項刊登在《細胞通訊》期刊上的研究顯示,經歷晝夜顛倒的雌鼠會出現停止排卵的現象,從而導致不孕。符合生物鐘的有規律生活,可能有助於治療隨年齡增加而出現的不孕症。
人體生物鐘以人類早期生活作息為基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會時差」是指現代生活方式與人體自然生物鐘之間發生的衝突。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年齡較大的雌鼠一旦反覆經歷這種「社會時差」,就會停止排卵,從而出現不孕。
但這些影響有可能被逆轉。領導這項研究的日本大阪大學Wataru Nakamura認為,削弱這種「社會時差」感可能有助於改善年齡較大的雌鼠不孕。聯合其他人類實驗,這些發現暗示,確保內部和環境節律間的和諧,將有助於改善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