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氏醫書傳東瀛

2021-03-04 善本古籍

我國古代醫書早在南北朝時就隨宗教典籍一起傳入東瀛。宋末元初建陽學者熊禾在為書坊同文書院寫的《上梁文》中已有「書籍高麗日本通」的詩句。而日本最早開始翻刻中醫典籍,是日本醫家阿佐井野宗瑞於日本大永八年(明嘉靖七年1528年)刊行的《新編名方類證醫書大全》。這部中醫典籍的編撰者和原刊行者就是熊禾的後人,明代建陽著名的刻書家和醫學家熊宗立。

熊宗立(1409—1482年),字道宗,號道軒,又號勿聽子,福建建陽崇化裡熊屯人。熊宗立承其祖業從醫,又向同鄉刻書名家劉剡學習校書、刻書,結合自己的祖傳醫術,從而成為一位專刻醫經典籍的刻書家。在歷史上,熊宗立是一位刻書家兼醫學家雙重身份的人物。

熊宗立從明正統丁巳(1437)年至成化甲午(1474)年共37年間,以鰲峰熊宗立、熊氏種德堂、熊氏中和堂等名號刻印醫書二十多種,是福建歷史上自編自刻醫書最多的人。主要刻本有《王叔和脈訣圖要俗解》、《婦人良方補遺大全》、《新刊袖珍方大全》、《傷寒必用運氣全書》、《類編傷寒活人書括指掌圖》、《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熊宗立刻印於成化三年(1467)的《新編名方類證醫書大全》二十四卷,後附《醫學源流》一卷,是一部中醫臨床醫方的類編,是熊宗立在元孫允賢《醫方大成》、熊彥明《類編南北經驗醫方大成》諸書的基礎上,進一步博採眾長,分門別類,編輯而成。此書出版後,廣為流傳。東傳日本後,深受歡迎,對日本漢醫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熊氏刻印此書約50年後,由日本高僧月舟壽桂作跋,並由當時的日本富商兼醫家阿佐井野宗瑞翻刻,成為日本歷史上首次自行刻印出版的醫學典籍。

熊宗立的另一代表性著作和刻本是《勿聽子俗解八十一難經》,是學習《難經》的入門書之一。《難經》約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年湮代遠,在傳抄或刊刻過程中難免魯魚豕亥之誤,且文字古奧艱澀,給後世學者造成學習上的困難。熊氏據《難經》原文逐條註解,文字通俗淺近,且於卷首冠圖28幅,便於初學,至今仍有一定參考價值。此書東傳日本後,也於1536年被日本谷野一柏翻刻,成為日本印刷出版的第二部中醫典籍。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相關焦點

  • 熊氏探源!
    氏宗親會」加入熊氏大家庭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熊;請點擊上面「熊氏宗親會」關注,擁抱中華熊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熊氏文化,共建繁榮熊氏,傳播熊氏正能量  熊大木,1512—1566 年間編印《全漢志傳》、《唐書志傳》、《宋傳》、《宋傳續集》、《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敘嶽飛事,後來的《說嶽全傳》從所出 ) 等通俗小說。
  • 部分熊氏探源 ——( 摘自 2008 年《永定熊氏族譜》)
    」關注,擁抱中華熊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熊氏文化,共建繁榮熊氏,傳播熊氏正能量。  熊大木,1512—1566 年間編印《全漢志傳》、《唐書志傳》、《宋傳》、《宋傳續集》、《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敘嶽飛事,後來的《說嶽全傳》從所出 ) 等通俗小說。
  • 熊氏家族簡介
    曾孫 熊繹便以王父字為氏,稱熊氏。 司馬遷在《 史記· 楚世家》中記載:「 鬻熊先生輔佐文王,去世早。熊通說:『我的先人鬻熊淵博,是周王的老師。去世早。』」但在《 鬻子》一書中,鬻熊自卻己說:「九十歲才覲文王,後有武王。及成王詢封康叔於衛之事。」如此算起來,鬻熊的年齡應該超過了一百二十歲,堪稱壽星。楚國傳有三十一世、四十三位君主。
  • 熊氏遷徒
    概述:之前一篇文章寫過《熊氏起源》、《最早熊姓在楚都,熊氏後裔不忘祖---記荊州楚都祭祖》講到熊氏發源古時的楚國,即今湖北、湖南、江西等省,自然這一地區也成了熊姓首先繁衍的主要地區。對於熊氏主要來源於《黃帝傳》和《史記『楚世家》。熊氏是最早的姓氏之一,主要起源於南方地帶,如今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為多。
  • 豐城熊氏支族源流
    氏宗親會」加入熊氏大家庭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熊;請點擊上面「熊氏宗親會」關注,擁抱中華熊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熊氏文化,共建繁榮熊氏,傳播熊氏力量熊氏自鬻熊為周文王師,成王念先世元勳封繹於楚居丹陽郡今江陵,繹傳三十一主列於七國,漢興五年高祖以楚地既定,宜立義帝,後越明年,封越為郴侯,世祀義帝,九年冬十一月,|名家豪族於關中,興利田宅,時有與遷者,繼是子孫日益蕃衍散居四方,其在西川眉州者則綠筠子與張子房傳赤松子,道同遊江西饒州之鄱陽,因家焉,後子孫復徙豫章。
  • 熊氏族譜序(二)
    熊氏在百家姓之中排名68位,也是姓氏的一大姓,約400多萬人口,後面有很多人私聊我希望寫熊氏族譜序,按多人的要求得連續發布幾天發布熊氏族譜序;之前寫過一篇熊氏族譜序(一),小編本來想在端午節之際寫大家送上不同的內容
  • 熊氏族譜序(一)
    然而四世公孫父子具榮者,今於熊氏見之矣!視周、呂雖若有殿,較之夏商周漢唐,則又未知或先也。且昌黎有言曰:根之深者枝必茂,膏之沃者燁必光。若子若孫,其盛且久,尚未可量也,吾豈左諸?昔予故以詩贈云:故家文字驅前代,金榜科名起聖朝。茲以昱請,樂為之序,以首其卷,使熊氏子孫踐厥前修,肯搆肯堂,寧不有光於譜,行將與國史並傳,周、呂頡頏也耶!
  • 熊氏探源 ——( 摘自 2008 年《永定熊氏族譜》)
    」關注,擁抱中華熊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熊氏文化,共建繁榮熊氏,傳播熊氏正能量。南昌熊氏家族  南昌 ( 古名豫章 ) 也是熊姓的發祥地之一。南昌熊氏歷經漢魏六朝以至隋唐名士輩出,世代有人出仕為官。南昌熊氏家族名人有三國尚書熊睦與名士熊鴻,東晉西河郡 ( 治今雲南二龍縣 ) 太守熊默,南朝齊的歷史學家熊襄,南朝陳的一代梟雄熊曇郎,唐戶部郎中熊執易與詩人熊喧等。其中,德高望重、美名遠揚的當屬西晉的熊遠與唐才子熊孺登。
  • 出自黃帝的部落有熊氏
    氏宗親會」加入熊氏大家庭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熊;請點擊上面「熊氏宗親會」關注,擁抱中華熊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熊氏文化,共建繁榮熊氏,傳播熊氏正能量有熊氏 有熊氏是史傳中上古華夏部落中的一個氏族,居住在有熊,建立有熊國,故後世以有熊氏相稱。
  • 中華有熊氏熊姓宗譜】(上古-至今)
    伏羲女媧大氏族共傳七十七帝至少典。      之後為其後裔炎帝和黃帝,至此龍的傳人便發揚光大了。      <有熊帝國> 歷經300年 (即史稱五帝時期)   黃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華夏大地的帝王,為少典與附寶所生。黃帝生在壽丘,長於姬水,居軒轅之丘,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鄭縣),國號有熊,為華族伏羲帝和女媧帝有熊氏直系第79代帝。
  • 熊氏家譜序(一),看看有沒有你家的?
    」關注,擁抱中華熊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熊氏文化,共建繁榮熊氏,傳播熊氏正能量。然而四世公孫父子具榮者,今於熊氏見之矣!視周、呂雖若有殿,較之夏商周漢唐,則又未知或先也。且昌黎有言曰:根之深者枝必茂,膏之沃者燁必光。若子若孫,其盛且久,尚未可量也,吾豈左諸?昔予故以詩贈云:故家文字驅前代,金榜科名起聖朝。茲以昱請,樂為之序,以首其卷,使熊氏子孫踐厥前修,肯搆肯堂,寧不有光於譜,行將與國史並傳,周、呂頡頏也耶!
  • 我叫「熊氏」,這是我的簡歷!熊氏族人頂起!
    是為竹谿縣熊氏始祖。熊守乾明嘉靖五年由吳入楚,卜居武陵前河五家衝。是為武陵熊氏始祖。熊仲璜明洪武間由豐城遷居長沙河西都之沙河灣。是為湖南長沙熊氏始祖。熊良祖明萬曆間自南昌府豐城縣遷居常德武前鄉花葉港。是為湖南常德熊氏始祖。
  • 熊氏起源於周代,是用祖先的名子作為姓氏的.
    「熊」,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熊氏熊姓」,再點擊「關注」,即可成功加入中華熊氏大家庭。(二)、還有的就是黃帝有熊氏的後裔有一支也姓熊,但據考證,在楚熊王朝以前的「熊」是「能」字,因此,黃帝後裔的這一支「熊姓」準確地說應該是「能姓」,是在楚熊王朝以後被通假為「熊姓」的。
  • 熊氏家譜匯總!熊家人一定要看看!太全了!
    曾孫熊繹便以王父字為氏,稱熊氏。司馬遷在《史記·楚世家》中記載:「鬻熊先生輔佐文王,去世早。熊通說:『我的先人鬻熊淵博,是周王的老師。去世早。』」但在《鬻子》一書中,鬻熊自卻己說:「九十歲才覲文王,後有武王。及成王詢封康叔於衛之事。」如此算起來,鬻熊的年齡應該超過了一百二十歲,堪稱壽星。楚國傳有三十一世、四十三位君主。
  • 熊氏高級簡歷,人人都稱好!
    氏宗親會」加入熊氏大家庭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熊;請點擊上面「熊氏宗親會」關注,擁抱中華熊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熊氏文化,共建繁榮熊氏,傳播熊氏正能時光流逝生命,歲月沉澱精華,幾千年來熊氏人沉澱下來的家族文化,化為流傳千年而經久不衰的家族瑰寶,至今仍然傲然獨秀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熊氏祖訓中字字珠璣,發自肺腑,言簡意賅,它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熊氏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 東瀛行腳3——櫻花季の聖福佛祉
    【拓展閱讀】東瀛行腳3——南藏賞櫻東瀛行腳2——太宰府の天滿宮東瀛行腳2——福岡市博の漢倭奴國王金印東瀛行腳2——下關感懷東瀛行腳2——緣起福岡東瀛行腳2——名校管窺東瀛行腳2——霓虹料理東瀛行腳——奧之院東瀛行腳——無量光院東瀛行腳——關雪庭院東瀛行腳——唐招提寺東瀛行腳——塔院東寺東瀛行腳——紅葉永觀堂東瀛行腳——清水寺與清水燒東瀛行腳——泉屋博古館/上
  • 雲遊通州:三代傳人授藝「熊氏琺瑯」,600年宮廷藝術精美華貴
    選料、制胎、掐絲、點藍、打磨、焊接……守「藝」通州之琺瑯,較傳統20多步工藝銅胎材質,「熊氏琺瑯」用的是銀胎、精益求精到56步,讓有600多年歷史的這門宮廷手藝大放異彩,每一件作品更顯彌足珍貴。更加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方寸之間的一塊錶盤竟也能做出藝術品般的琺瑯錶盤,真是技藝超絕!
  • 伏羲、炎帝、有熊氏與考古文化對應關係
    伏羲與軒轅為同一人
  • 揭秘:炎黃二帝的生父有熊氏的生平事跡
    中華民族起源於華夏民族,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炎黃指的是華夏部族時期的兩位首領——炎帝和黃帝,在古史傳說中,炎黃二帝是有熊氏部族首領少典之子,那麼,少典又是怎樣的存在呢?
  • 東瀛行腳4——京都•桂離宮
    明季已降,計成之《園冶》流落東瀛,而後因人廢言,此書從本土消失。300餘年間,中國之造園技法,異地生根,牆外開花,乃至藉助「桂離宮」香徹西歐。【拓展閱讀】東瀛行腳4——琉璃光院東瀛行腳4——京都•知恩院東瀛行腳4——「正倉院」追展回顧東瀛行腳——正倉院唐物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