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葡萄乾肉桂吐司的60%全麥版。
非常合適的全麥比例,為了改善全麥粗糙感,採用了提前浸泡和做酵頭的方法,既保持了鬆軟又略帶嚼頭,也引發了更多的麥香。連小龍也喜歡(你們懂的,他最愛香甜的白麵包),不到一天消滅了一整條。
還有一個100%全麥版,這次沒敢做,怕突然從布裡歐修的麵團轉到完全全麥變化太突然,下次試試看。
方子來自《Whole Grain Breads》
這本說值得說一下,大師Peter Reinhart寫的,基本可以看做是《麵包學徒師》的雜糧改良版。
麵包方子都是基礎經典款,所有都是粗糧版,大部分麵包,分為部分全麥和100%全麥版。
而且所有麵包都需要提前製作酵頭或浸泡液,目的是改善粗糧口感和引發更多風味。
以下量可以做1個吐司
【模具大小】
8*4.5 inch(20*11釐米)吐司模具
【時間安排】
前一天晚上:準備浸泡部分和biga酵頭。
第二天:做主麵團。
1,【做浸泡部分】
把除葡萄乾外所有材料混合到不見乾粉,放入葡萄乾,揉勻。
2,蓋保鮮膜,在室溫靜置12-24小時。
如果超過24小時,放到冰箱裡保存,3天之內使用。使用前提前2小時拿出回溫。
3,【做biga酵頭】
把所有材料混合到不見乾粉即可,麵團會略有些粘手。
4,蓋保鮮膜,冷藏保存最少8小時,最多3天。
使用前提前2小時拿出回溫!切記!
麵團會略有膨脹,但不會有很明顯的長大。
5,【做主麵團】
為了方便和面均勻,把浸泡部分和biga酵頭各切成12小塊,撒上主麵團裡的全麥粉防止它們又粘在一起。
6,混合主麵團裡所有材料,揉到能出膜,因為是全麥的,出不了很薄的膜。大膽揉,不用怕把葡萄乾揉破。
7,在28攝氏度/82華氏度下,發酵分60-90鐘左右,到1.5倍大。(見貼士1)
8,一發快結束前,做餡料。
把糖和肉桂粉混合均勻即可。
模具抹油備用。
9,一髮結束後,把麵團放案板上,擀成9*12 inch(23*30釐米)大小的長方形。
10,把餡料均勻地撒在長方形麵皮表面,從長邊緊緊地捲起,放入模具裡進行二發。
11,烤箱預熱400華氏度/205攝氏度。
12,二發在28攝氏度/82華氏度下,發酵1小時左右。發到90%的程度,即用手指按下麵團,幾乎不彈回或極緩慢彈回。
13,入烤箱後,把烤箱溫度調到325華氏度/165攝氏度。
烤20分鐘後,把模具方向調轉180度,繼續烤25-40分鐘。
直到表面呈金棕黃色,在表面按下去麵包能彈回。
14,出爐後馬上刷一層椰子油或黃油。(見貼士2)
15,然後馬上脫模,放架子上放涼至少1小時再切。
小貼士1,製作主麵團時候沒單添加溫熱的液體,發酵速度會慢些,全依賴冰箱裡拿出的biga酵頭溫度。所以建議主麵團裡的油可以溫熱些,幫助發酵,尤其天冷時。
2,麵包表皮更香酥的辦法:把肉桂粉和糖按1:5的比例調配好。出爐刷完油後,把麵包表皮在糖粉裡滾一下。
3,3天內儘快吃完,忌冷藏,吃不完的切片冷凍保存。吃時不用解凍,直接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