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夏季7月份精細管理技術
一、7月北京地區氣候
北京市7月的平均氣溫為25.4℃,最高氣溫平均為30.4℃,最低氣溫平均為21℃。7月累積日照時數為194.4小時,平均每日的日照時間為6.3小時,日出至日落的時長為15小時。平均降水量為165.9毫米。空氣相對溼度平均為74. 9%,最低平均為52. 2%。
7月下旬至8月上旬,北京進入主汛期。在草莓種苗繁育的關鍵階段,雨水的淋濺和浸泡有利於草莓炭疽病的傳播,易造成炭疽病大爆發,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2012 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90.3毫米,達到大暴雨量級,暴雨中心出現在房山區河北鎮,降水量達460.0毫米。全市平均日降水強度超百年一遇,有11個氣象站雨量突破建站以來歷史極值。這次特大暴雨過程強降水持續時間長、雨量大、影響範圍廣,部分草莓園區遭水淹,個別園區的草莓種苗經長時間水淹後,全部死亡,損失慘重。因此,進入 7月,首先檢查園區的排水,密切注意天氣狀況,做好應對暴雨的準備。
二,草莓果品生產的由問管理
6月沒有開始土壤消毒的園區,可以選擇在?月進行土壤消毒。
三、草莓種苗生產的田問管理
(一)溫溼度管理
7月是全年最炎熱的時節。採取有效的降溫通風措施,控制棚室內溫溼環境,是保障種苗健康生長的前提。開放軸流通風機,促進空氣的流通,可有效降低棚室內的溫度。
對於露地育苗,應當及時對田問雜草進行清除,增加植株的通風透光性,減少病蟲宿主。
北京地區7月也是暴雨多發的季節。育苗戶應當及時檢查育苗棚(地)四周的排水設施,清理排水渠內雜物,保持通暢,保證雨水能夠及時排出,避免出現澇害,造成種苗根莖腐爛和病害蔓延,直接影響種苗產量和質量。暴雨前將棚室四周捲起的棚膜放下,減少雨水淋人。同時儘量避免打葉等操作,防止病原從傷口侵入。暴雨過後用清水衝洗植株上的淤泥,保持植株特別是心部清潔,同時發現炭疽病病株應當及時清除。對於露地育苗,噴施殺菌劑對預防病害的發生和蔓延非常重要。在暴雨過後,應當及時噴施一次廣譜殺菌劑進行防治。之後每隔7天噴藥 1次,注意不同成分類型的殺菌劑輪換使用。
(二)水肥管理
進入 7月後,氣溫高、蒸發量大。需要及時灌水,滿足草莓苗生長需要。對於露地育苗的農戶,可增加灌水次數,每天上午10時之前、下午 4時之後滴灌一次,每次20一 30分鐘,不要在中午進行灌水,以免影響植株生長。另外,要經常對育苗地巡視,發現有積水的地方及時清理,防止種苗染病。對於基質育苗,由於子苗的育苗槽或營養缽內基質少,易造成水分虧缺,因此可每天滴灌3-4次,以水分從基質中排出為宜,保證水分供給。按照之前的給肥方法追肥,但 7月20日是草莓施用氮肥的最後期限,8月後不再施用氮肥。
高溫季節,關注種苗長勢,特別是棚室內的基質苗,發現徒長趨勢,施肥要注意控制氮肥的使用,注意補充磷鉀肥。子苗切離後,可對子苗追施三元複合肥,每7~10天1次,每次每株2-3克,追施1一2次。
(三l炭疽病防治
本月是雨水頻發的時節,草莓種苗淋雨後,極易引起病害特別是炭疽病的發生與蔓延。炭疽病是夏季草莓種苗繁育過程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對種苗的繁殖能力和子苗的生長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紅顏等日系品種更易感炭疽病。七八月高溫時間長,雷陣雨多,病菌傳播蔓延迅速,可短時間內造成整片苗死亡。尤其在草莓連作田、老殘葉多、氮肥過量、植株幼嫩及通風透光差的田塊發病嚴重,可在短時期內造成毀滅性損失。因此要特別注意對炭疽病的防治。
草莓匍匐莖、葉柄、葉片染病,初始產生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直徑3~7毫米,黑色,潰瘍狀,稍凹陷;當匍匐莖和葉柄上的病斑擴展成為環形圈時,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溼度高時病部可見肉紅色黏質孢子堆。炭疽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還易導致感病品種尤其是草莓育苗地秧苗成片萎蔫枯死;當母株葉基和短縮莖部位發病後,初始1-2 片展開葉失水下垂,傍晚或陰天恢復正常。隨著病情加重,則全株枯死。雖然不出現心葉矮化和黃化症狀,但若取枯死病株根冠部橫切面觀察,可見自外向內發生褐變,而維管束未變色。
預防炭疽病,首先要及時對苗地進行中耕鬆土和除草。對草莓苗地裡的雜草要及時人工拔除,使苗地通風透光,不宜使用除草劑。對土壤板結的苗地,宜用短柄兩齒鋤輕輕鬆土,對浮苗要壓實,促進根系系的發生;檢查育苗棚(地)四周的排水設施,清理排水渠內雜物,保持通暢,保證雨水能夠及時排出,避免出現澇害,受淹苗地及時用清水洗去苗心處汙泥,拔掉受傷葉片。然後整理植株,及時摘除老葉、病葉、枯葉,剪去發病的匍匐莖,併集中燒毀。當子苗達到預計數量時,用剪)f將母株與子苗切離,並拔除母株。有條件的苗地可搭棚蓋膜進行避雨,以降低溼度,並在高溫期間覆蓋遮陽網降低溫度。注意在高溫季節,每次風雨過後都必須及時施藥控制炭疽病發生。
防治炭疽病,可選用25%吡唑醚菌酯(凱潤)乳油1 500-2 0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百泰)水分散粒劑 800倍液,20. 67%噁唑菌酮·矽唑(萬興)乳油2000倍液,45%咪鮮胺乳油3 0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 600倍液,80%代森錳鋅(大生M - 45)可溼性粉劑 700倍液,20%噻菌銅懸乳劑 4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 700倍液噴霧。每7- 10天噴霧1次。施藥時應在傍晚進行,兌足水量,重點噴霧短縮莖、匍匐莖等近地表部位。各種藥劑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四)植株管理
如果7月,種苗長勢較強,通風透光受到影響,可以先將母株的葉片刈割,留 10釐米左右葉柄。根據子苗生長情況,7月中下旬進行子苗切離,即剪斷子苗與母株以及子苗與子苗間的匍匐莖。視子苗生長情況,可一次性全部切離,如果子苗還沒有完全長好,可以先切離母株和一級匍匐莖,2-3天後再切離二級匍匐莖,依次類推。切離後,要加強對子苗管理,及時摘除老葉和病葉,保證子苗在4 片葉左右。此時若子苗數量已夠,可將母苗挖除,更好地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發生。
7月高溫多雨,田間雜草生長旺盛,一方面與種苗爭奪生存空間,一方面為有害病蟲提供寄宿環境,極大地影響草莓種苗的生長。露地育苗的農戶要格外注意田間雜草的去除工作。草莓幼苗對多種除草劑極為敏感,受除草劑危害後很難補救,即使能恢復生長也將會造成減產減收,因此儘量不要使用除草劑。田間除草可以和中耕相結合,使用小鋤和人工拔草相結合,儘量在雜草較小時除去。在露地育苗過程中要經常除草,雜草生長過多會影響草莓生根成苗。
要加強對子苗管理,及時摘除老葉和病葉,保證子苗在4 片葉左右。摘除葉片過程中,如果葉柄已經形成離層,葉片平鋪,直接從葉柄處摘掉即可;如果葉片還在直立狀態,最好用先用經過消毒的剪)J減掉部分葉柄和葉片,保留 3釐米左右的葉柄,防止病原菌從傷口侵人。打葉操作後,要立刻噴施一次廣譜殺菌劑對病害進行預防。待剩餘的葉柄乾枯後再完全去除。
(五)關鍵技術點
-一是注意對棚室溫溼度的控制,採取安裝環流風機、,加蓋遮陽網、棚膜噴水等措施,增加棚室通風,降低溫溼度。
二是及時充分滴灌,保證子苗水分供應,
三是做好排水溝渠的疏通,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應對暴雨天氣對草莓的影響。
四是露地育苗要及時清除雜草。
五是加強對炭疽病防治,發現病株及時清除並使用藥劑,防止病害傳播蔓延。
六是及時壓苗,減少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