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從兒童節目教起?這次華人的反應還是太晚了!

2020-12-14 環球時報評論

近日,澳大利亞多名華人網民投訴說,身為澳大利亞「官媒」的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在其面向兒童的頻道中播出了一檔惡意醜化華人的節目,說中國人什麼噁心的東西都吃。

不過,耿直哥核實後卻發現,此事的情況並不簡單。

從一些華人網民的網帖來看,此事的起因是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的兒童頻道ABC Me播出的一檔電視節目。這些華人網民投訴說,這檔節目蓄意醜化中國人,說中國人什麼噁心吃什麼,比如老鼠啥的,並擔心這種節目會加深人們對包括中國人在內的華人的偏見和歧種族歧視。

這些憤怒的華人網民還附上了一段節目的視頻:一名白人女子扮成中國女性的樣子,說自己是唐朝女皇武則天,然後一邊吃各種蟲子、蟑螂、老鼠,甚至頭髮等讓旁邊的兩名白人男性嘔吐的東西,一邊則說「在唐代中國人平常都吃這些」。

耿直哥相信絕大多數國人看到這種節目中的設定,肯定都會認為這就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而且,在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儘管病毒源自哪裡目前還尚不清楚,可生活在澳大利亞和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的華人,卻已經頻頻遭到當地的種族主義者類似的侮辱乃至人身攻擊。所以,不少對該節目憤慨的華人都擔心該節目會進一步加深這種針對華人的種族攻擊。

可讓人不解的是,在至少表現得很反對種族主義的西方主流輿論界,這個節目是誰拍出來的呢?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這家平時也經常會發表一些反對種族主義文章的西方主流媒體,又為啥會將這麼一個節目給播出來呢?

對此,耿直哥進行了一番調查後發現,這個節目其實出自英國一個頗為有名的兒童歷史「惡搞」劇,叫「糟糕歷史」(Horrible Histories)。其中白人女子扮演「武則天」吃蟑螂老鼠蟲子的這個片段,是該劇第六季第二季中的一幕。

有意思的是,「糟糕歷史」這部於2009年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上開播的兒童劇,其實在中國是被正規引進,在國內視頻網站上正式上架的。而從國內網上的評價來看,「糟糕歷史」前五季的內容還頗受國內觀眾認可。

從這些評價來看,這是因為前五季的內容「惡搞」的基本上是歐洲的歷史,更重要的是,這些「惡搞」並不是無腦黑,而是有歷史出處的,是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將複雜的歷史事件通過有趣的「惡搞」方式演繹出來。

有人還說,一些近些年在中國網絡上同樣比較受歡迎的國產歷史小劇場,也是受到該劇風格的影響和啟迪。

不過,該劇從第六季開始更換了演職人員,並開始涉足一些亞洲國家的歷史。對此,有的國內觀眾就表示不太適應這個新團隊,並認為他們對於一些非歐洲國家的歷史缺乏考究,不走心。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如今引起不少海外華人不適的那個武則天吃蟲子蟑螂的片段,正是誕生於這一季之中。

但由於這一季播出的時間是2015年,所以這個存在爭議的片段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強烈的爭議。儘管如此,在豆瓣網上,一位於去年對該片段留言的網民仍然提出了質疑,只是質疑的點是「唐朝女人怎麼穿上了一千多年以後的衣服」。另有一名網民則吐槽了第六季第七集中「孔子」的造型,稱這造型很「很是尷尬」。

寫到這裡,可能有一些人會覺得,既然今天讓海外華人不滿的節目是一個多年前的節目,就不用再計較了。有人還可能會認為是不是華人「玻璃心」了,或是有些過於「民族主義」了。

對此,耿直哥在惡補了一番《糟糕歷史》這部劇的內容後,認為這部劇在涉及歐洲歷史的部分,製作的確實有些水平,也確實有寓教於樂的,即便是「惡搞」也是「惡搞到了點」上。

但該劇涉及中國的部分卻水平低下,缺乏考究,因此其惡搞更像是一種「無腦黑」,不會給你一種「黑的有理」的感覺。那段武則天大口大口吃蟑螂蟲子和老鼠,並說唐朝人平時都吃這些的片段,更毫無疑問是帶有西方白人那種特別典型的「種族主義」惡臭味的。這不是什麼「開玩笑」,種族主義也不該拿來開玩笑——這可是連很多西方媒體都至少報導過的基本道理。

圖為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在2013年刊登的一篇文章,題為「不,種族主義不好笑,別跟我開這種玩笑」

遺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過於講求隱忍,導致華人在面對這樣的內容時往往會忍氣吞聲,不會像黑人群體那般去反抗,甚至反而還怕別人說自己「開不起玩笑」。所以,當如今西方影視劇早已不敢再讓白人演員扮演黑人,紛紛撤下涉嫌侮辱黑人的影視片段,或像美國名劇《飄》那樣額外加入反種族主義的註解,甚至一些白人演員和政客還紛紛主動為他們數十年前「扮黑臉」的行為道歉時,這樣一段白人造型誇張地扮演著中國歷史中的人物,並用種族主義惡臭味的「笑話」進行醜化的內容,竟直到2020年的今天,才因為新冠疫情中爆發的針對華人的種族攻擊引起了華人的抗議。

圖為去年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被發現曾在中學時代扮演黑人後,數次公開道歉的場景

更諷刺的是,一則2014年的英國媒體報導顯示,在《糟糕歷史》於2014年播出的一期故事中將英國知名女性護士南丁格爾演繹成是了一名種族主義者後,不滿的英國觀眾立刻投訴了此事,說這侮辱了南丁格爾。英國BBC方面雖然一開始表示這只是「開玩笑」,但最終還是道了歉,承認內容有偏差並撤下了這段節目。

圖為英國《衛報》對於BBC撤下《糟糕歷史》中涉及南丁格爾片段並道歉的報導

這都說明,今天華人們對《糟糕歷史》第六季第二集中的那個片段強烈不滿,並不是玻璃心或民族主義,而是他們應該有的反應。

只是這個反應來得太晚了,不應該直到因為新冠疫情華人遭到了攻擊,才被重視起來。

甚至於,當我們還在糾結這是不是「玻璃心」時,一名黑人作家今年卻在英國《衛報》上撰文,表示一些西方喜劇節目為了「反諷種族主義」而讓演員故意說出種族主義內容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為一些白人看的就是這些表面上的種族主義的內容,而不是反諷。

所以,倘若讀到這裡還有人覺得華人這次的不滿是「玻璃心」,您還是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心吧。

至於播出該節目的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和製作方BBC方面,他們將如何回應華人的不滿,也將檢驗出他們是真反對種族主義,還是只是在耍弄雙標和政治。

相關焦點

  • 澳洲電視節目蓄意醜化中國人,澳華人怒斥:讓人噁心
    這檔兒童節目就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該網友說道。也有網友稱,澳大利亞只能用這種不雅的方法來對抗中國,沒有其他辦法。媒體評論:種族歧視從兒童節目教起?這次華人的反應還是太晚了!所以,不少對該節目憤慨的華人都擔心:該節目會進一步加深這種針對華人的種族攻擊。可能有一些人會覺得,既然今天讓海外華人不滿的節目是一個多年前的節目,就不用再計較了。有人還可能會認為是不是華人「玻璃心」了,或是有些過於「民族主義」了。
  • 外媒:面對種族歧視 海外華僑華人不再忍!
    作為媒體公眾人物,他也常成為種族歧視攻擊的對象。他說:「對一些人來說,因為我的長相,他們認為我永遠都不是澳人。」即便如此,他仍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用節目來引導大眾,改變他們的「慣有思維」。對待歧視 勇於發聲面對種族歧視,逃避非良策,退縮、隱忍只會助長施暴者的囂張氣焰。
  • 在英華人疫情下如何應對種族歧視?華人律師支招
    僅在英格蘭地區,2018-2019年裡就有10萬3千起舉報的仇恨犯罪案件,其中約80%的是種族歧視罪。2020年COVID-19危機期間前3個月裡,英國對華人犯罪記錄達到了267起,而2018年和2019年分別僅有360和375起。不過朱小久指出,與新冠病毒不同,種族歧視是人類社會的「舊病」,國際法律制裁相當完善。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英媒: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令人震驚」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令人震驚」英國《衛報》2月9日文章,原題:冠狀病毒暴發後,在英華人稱種族歧視「令人震驚」 「如果這些傢伙對我們打噴嚏,我們就有麻煩了。」當傑森·顏與弟弟走進曼徹斯特皮卡迪利車站的電梯時,他無意中聽到這句話。
  • 華人遭遇種族歧視隱忍還是反擊?看看他們怎麼說
    華人遭遇種族歧視隱忍還是反擊?,在美國遭遇種族歧視,或是將與不同族裔鄰居或隨機遇到的其他族裔間紛歧或矛盾,歸諸種族歧視。一些居住美國數十年的華人「老移民」,分享了自身曾被歧視的經歷指出,華人到了異國他鄉,其實歧視無處不在。  雖避免不了,但只要自己做得好,不自卑,歧視沒有什麼大不了。同時建議遇到被人歧視時,要找尋適當管道反映,不宜息事寧人。  西柯汶納市議員吳桐淮來自中國臺灣,居住美國30餘年。
  • 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華僑華人維權聲音更響亮
    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 吳侃)「我的言論對華人造成了傷害,我向他們表示歉意……」近日,阿根廷知名主持人愛德華多·費恩曼在電視節目上發表講話,為此前公開污衊華人的言論致歉。這次道歉的背後,是阿根廷華人近兩個月的艱辛維權。
  • 有人借新冠疫情搞種族歧視?實驗視頻表現比利時人真實反應
    視頻畫面顯示,當3位學生模樣的「中國年輕人」進入布魯塞爾地鐵車廂時,兩名自稱「比利時人」的白人婦女無端指責他們帶來了「新冠病毒」,甚至要求他們立即下車;周圍乘客紛紛站出來譴責和阻止兩名比利時婦女的種族歧視言行,對3位「中國年輕人」表達支持。  事實上,這是一個實驗視頻。視頻中的3位中國年輕人和兩名比利時人是在「表演」,周圍乘客並不知情,他們的反應和表現是真實的。
  • 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種族歧視仍在繼續!
    種族歧視仍在進行。近段時間,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1.《雪梨先驅晨報》撰文指出:自4月初以來至今,澳大利亞亞裔共報告了近400起針對他們的種族主義攻擊行為。迄今為止,這一調查已記錄了386起種族主義事件,包括辱罵,人身恐嚇和吐口水等等。
  • 海外華人華僑: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華僑華人維權聲音應該更響亮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我的言論對華人造成了傷害,我向他們表示歉意……」近日,阿根廷知名主持人愛德華多·費恩曼在電視節目上發表講話,為此前公開污衊華人的言論致歉。這次道歉的背後,是阿根廷華人近兩個月的艱辛維權。當地時間9月23日,愛德華多在A24新聞節目中使用了「中國病毒」「中國害蟲」等措辭,阿根廷眾僑團第一時間向國家反歧視局發出控告,並在當地主流媒體《第12頁報》刊登譴責聲明。
  • 亞裔種族歧視激增,除了被打罵,更可怕的還在後面
    目前為止我算很幸運,在新冠疫期間,沒遭遇到種族歧視,但是千千萬萬的華人,可能並沒有這麼幸運。針對亞裔種族歧視每天上演100起美利堅大學的亞裔學生今天在一段視頻裡分享了他們近期的遭遇。以上學生的經歷大都是在華盛頓地區,根據亞太政策委員會的統計,華盛頓,馬裡蘭和維吉尼亞三個州的種族歧視事件加起來才佔到2%,最嚴重的地區其實是加州,歧視報告案例佔總數31.8%。在對100起案例進行分析後發現,女性遭到歧視的報告比男性多三倍,而在被歧視的亞裔中,華人佔四成。
  • 西班牙媒體為華僑華人正名 揭露種族歧視行為
    但是在一些特殊場合,這個詞卻被「妖魔化」,充斥著歧視的意味。比如說,西班牙媒體將百元店和食品店等一系列華人經營的商店都統稱為「Chino」,並且大多數這個時候都是報導華人商店質量不好、賣假貨等問題,讓人們聽到「Chino」這個詞的時候首先聯想到的都是一些負面消息。而由於媒體的影響,西班牙人也有樣學樣,直接用「Chino」代替華人商店。大多數華人都覺得這樣的稱呼有一定的歧視色彩。
  • 加拿大華人女生因中文名字被多收九千學費!校方:不是種族歧視
    她認為這種行為是對華人的歧視,屬於種族歧視,她要求校方公開道歉。但校方卻表示這不是種族歧視由於是中文名字而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謝同學把自己的經歷公布在社交平臺上,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呼籲華人群體團結起來,對抗種族歧視,身份標籤。
  • 多國種族歧視愈演愈烈,海外華僑華人應如何站出來?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龍報網報導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海外多國屢有針對華裔的種族歧視事件發生,面對侮辱和攻擊,許多華僑華人站出來,用不同的方式反擊。
  • 加拿大華人社團召開反種族歧視工作座談會
    針對這一情況,由多倫多華裔媒體工作者協會倡議,加中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加拿大華人同鄉會聯合總會、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加中地產投資總商會、加拿大中國高校校友會聯合會共同發起了「華人社區所面臨的歧視及應對之路雲端研討會」。
  • 加拿大欺凌案件增加 華人社團發布應對種族歧視指南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7月31日電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加拿大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或者欺凌案件明顯增加。近日,在多倫多華裔媒體工作者協會倡議下,加中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加拿大華人同鄉會聯合總會、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加中地產投資總商會、加拿大中國高校校友會聯合會共同發起的 「華人社區所面臨的歧視及應對之路雲端研討會」成功舉辦,三級政府代表、法律專業工作者、各社團負責人及其他各界人士近百人出席。
  • 美國加州ACA-5法案將公投 華人反對稱其「種族歧視」
    中新網7月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加州ACA-5法案將於2020年底公投,在華人社區引起廣泛討論。不少華人認為,該法案是一種新型態的「種族歧視」,將嚴重損害華人的權益。連日來,加州多地華人自發組織起來,在全加州遊走,呼籲民眾在公投中封殺該法案。
  • 西方的種族歧視鏈是怎樣的?華人在西方的社會地位如何?
    我們都知道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那就是西方尤其是美國它是分等級制的,國家之間按照親疏遠近和國際地位有等級制,種族歧視鏈也分等級制。在網絡上有關於這些等級制的一些描述,但是具體細節有爭議,某些種族在一些人眼裡地位很低,在另一些人眼裡沒這麼低,其實這多少有些價值觀在其中發揮影響,而且不同的白人會有不同的歧視鏈,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西方最強大的種族,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種族歧視鏈是怎樣的。這個種族歧視鏈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白人的標準定位,因為英美白人實力最為強大,其劃定的標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他人的判斷。
  • 中國僑聯法顧委海外委員孫耀亨呼籲停止對南非華人的持續種族歧視
    近日,中國僑聯法顧委海外律師委員、南非約翰尼斯堡市議員孫耀亨在南非當地報紙媒體和網媒www.voices360.com上發表文章,呼籲停止對南非華人的持續種族歧視。到目前為止,這篇文章吸引了數以百計的反應和評論,但是其中許多評論讓我感到既震驚又沮喪。一位Mogau Sebetha的留言是這樣寫的:「難道還要我們向這些帶來新冠病毒的人道謝」。 這條信息得到了54個點讚、小紅心和微笑。Mogau接著說:「不,他們必須滾回去......,這些人吃蛇和蜘蛛,我們怎麼能信任他們種的什麼東西?」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這首名為《Meet the Flockers》(遇見劫匪)的歌曲,竟然赤裸裸地教黑人們怎麼去搶劫華人家庭,還分為了好幾步。白人男人在前面打砸搶,白人婦女和兒童就在後面幫著搭建絞刑架,用以私刑處死華人。該街區華人的幾乎每一幢建築都被洗劫一空,幾乎所有居民都被襲擊或搶劫。共有18名華人移民在遭受拷打之後被暴徒用繩索絞死,吊在街頭暴屍,使該事件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私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