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ACA-5法案將公投 華人反對稱其「種族歧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加州ACA-5法案將於2020年底公投,在華人社區引起廣泛討論。不少華人認為,該法案是一種新型態的「種族歧視」,將嚴重損害華人的權益。連日來,加州多地華人自發組織起來,在全加州遊走,呼籲民眾在公投中封殺該法案。

組織遊行的核心人物Tony Guan指出,在ACA-5法案於議會投票前,很多人就已經打電話給選區議員表達意見。「但是顯然沒人重視我們,不理你就是不理你。」現在法案將公投,他希望大家團結起來。「我們遊行,就是希望更多人重視這個議題,現在很多人還是不知道有這回事。如果他們知道這件事的本質,肯定是說NO的。」

「我們現在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要把真相說出來。」Tony Guan表示,用族裔來考量入學與就業,本身就是歧視,ACA-5是明顯的歧視法案。反對ACA-5的人們在微信上組織多個大群,光是主要核心的義工就有200人左右,並且架設網站匯整訊息、傳播理念,也聯繫了各個城市的選民。

有反對該法案的團體指出,先前的209法案禁止在公共教育、公共事業合同、政府工作機會中加入種族、膚色、性別的考慮,全面保證了平等,但ACA-5卻要廢除原本的法案,等於是種族歧視的復甦、歷史的倒退。

「如果學生們都能夠好好學習,為什麼需要在公立大學招生的時候,以考量種族為理由放水去幫助特定族群?」另一位成員華人Grace Chin也說,要改革也應該從基礎教育的學習改起,ACA-5是捨本逐末的做法。「如果209法案被廢除,種族作為考量因素進入大學錄取,不知道要浪費多少納稅人的錢,去圓一些進得去卻出不來學生的大學夢?」

當地時間7月3日,「反ACA-5城市聯盟」將於庫比蒂諾舉辦大型的車隊遊行,反對ACA-5法案。據組織方預計,當天會有50到80輛車參加。(李榮)

相關焦點

  • 反歧視 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舉辦「多元化論壇」
    【美國新聞速遞】楊平俊洛杉磯報導 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於8月15日舉辦線上「多元化論壇」。華人社區聚焦營造一個相互理解和尊重、平等和包容的生態環境,建設和諧共處的多元化社區,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
  • 新「排華法案」?加州這項舉措或將嚴重影響亞裔上公立大學
    這兩天,有件事兒在加州華裔社區裡鬧得沸沸揚揚:當地時間6月24日,加州參議院以30:10的票數二讀通過了一項名為「ACA 5」的憲法修正案,其不出意外將進入今年11月的公投,甚至最終立法。法案的主旨一句話就能概括,允許公立機關在公校招生、公職招聘和籤訂公家合同時,考慮種族、性別和族群因素。
  • 加州通過ACA 5法案意味著什麼
    這一法案禁止州政府基於種族,性別、膚色、民族或原籍而在公共就業、公共教育或公共承包方面歧視或給予任何個人或團體以優惠待遇。該提案禁止加州在公共教育、就業及籤約政府項目時,考慮種族和性別因素。簡單來說,就是誰有能力誰上。
  • 「亞裔細分法案」是美國政府針對華人的迫害嗎?
    更有甚者,直接將此事與二戰時期德國納粹起初對猶太人採取的政策作對比,一時間仿佛加州華人稍有不慎,子子孫孫就有可能會被做成肥皂。最近在海外華人間流傳的這張表格,成為對美國「迫害」華人擔憂的來源美國華人對民主黨「歧視華裔」的錯誤認知已經有多年歷史,而這份表格所引發的則是2016年8月加州「亞裔數據細分」法案通過以來的又一個歇斯底裡的過激反應。
  • 美國真的存在種族歧視嗎?
    加州Prop 16提案旨在廢除1996年加州全民公投通過的《209號法案》,要在公立大學招生、政府工作應聘以及合同審批時,將種族、性別作為考量因素。也就是說,不管一個亞裔孩子多麼努力上進,都不如一個非裔孩子坐享其成就能夠得到機會和福利,這就是種族配額。種族的限制導致了亞裔學生只能「內部競爭」,導致了即使亞裔孩子分數高於黑人以及墨西哥人幾百分,還是要落選的結果。
  • 亞裔生關注加州「平權法案」
    近兩周以來,加利福尼亞州議會5號憲法修正案(ACA-5)一路高歌猛進,本周更是受到了全球重量級高校網絡體系之一——加州大學系統方面「一邊倒」的支持,這股浪潮是否將延續到其他州的高校,也令人注目。據了解,ACA-5旨在廢除該州20多年前通過的一部「反平權法案」,或將舊有的「種族指標」制度重新納入到高校錄取、單位招工等流程,再次引發了美國社會就「拼膚色」和「拼實力」之間的巨大爭議。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為什麼美國社會對華人的歧視依然存在?
    文/王廷維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暴力非法致死案再次揭開了美國種族歧視的傷疤,向全世界證明了在奴隸制被廢除150多年、種族隔離結束50多年後,種族歧視仍然深植於美國社會之中。
  • 《排華法案》下美國華人悲情史—2020美國黑人被殺案引發的思考
    當地時間5月25日,46歲的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亡。其生前最後的影像顯示,警察執法時用膝蓋壓住了他的頸部,他不斷呼喊稱自己無法呼吸,希望警察可以鬆手,但是警察無動於衷。這起悲劇導致了數萬名的非裔美國人走上街頭,舉行示威遊行,抗議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
  • 平權法案——達摩克利斯之劍,還是駛向光明未來的方舟?
    美國華人 第1800篇文章 編者按 2014年,加州許多大陸來的第一代華人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對SCA-5運動,目的是阻止加州公立大學在招生中實施平權法案。
  • 多國種族歧視愈演愈烈,海外華僑華人應如何站出來?
    通過各方渠道發聲5月13日,美國國會眾議員趙美心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舉辦的「亞裔反歧視對話」中表示,「統計顯示,六周內全美有1700起歧視亞裔案件,實際的數字應該更多,受害者應意識到事態嚴重性,立即通報警方。」
  • 外媒:面對種族歧視 海外華僑華人不再忍!
    身處海外的華僑華人,同樣不可避免地承受著不公平、不公正的遭遇。爭取主動 融入當地病毒毒害的是人的身體,而種族歧視毒害的卻是人的心靈,其毒尤勝!華僑華人在抗擊疫情的同時,通過網絡社交等多種形式發聲,向「種族歧視」宣戰。資料圖:加拿大多倫多,參加反種族主義遊行集會的民眾單膝下跪,表達反對種族歧視的訴求。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攝美國國會華裔眾議員趙美心表示,針對美國多起歧視亞裔案件,「受害者應意識到事態嚴重性,立即通報警方」。
  • 阿彩的故事:加州淘金熱中,反抗種族與性別壓迫的華人妓女
    成露茜寫道,「她們越將華人女性看作無助、軟弱、墮落、被侵害的對象,傳教熱情就越是高漲。拯救中國奴隸女孩似乎成了『白人婦女的負擔』。」華人女性開始被視作需要拯救的受害者,這種思想也無可阻擋的傳播開來。與此同時,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措施不僅被寫入地方和州級法律,而且在聯邦一級得到立法。
  • 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下,亞裔可以置身事外嗎?
    與此同時,非裔議員保羅·裡迪克(Paul Riddick)在當地時間6月5日對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市本地電視臺提出的給受到疫情影響的華人商戶提供補貼這一舉措表示質疑。「為什麼要聯繫中餐館的老闆?華人不需要任何錢了,他們已經賺了很多錢,現在也還在賺很多錢」,裡迪克說道,「而且華人商戶從來不僱傭黑人,也從來不回饋社區。」
  • 法院裁定哈佛大學「歧視亞裔」不成立,最高法院成為亞裔最後...
    SFFA於2014年起訴哈佛大學,指控該校對亞裔美國人設定了高於其他族裔的錄取標準,並訴諸於種族平衡的做法來構成其每屆新生,違反了民權法。哈佛大學的做法是通過操縱其錄取過程的某些方面,尤其是非學術的判斷——包括「個性評分」這種難以量化的標準。 哈佛大學此前表示否認,稱不歧視任何族裔的申請人。
  • 在英華人疫情下如何應對種族歧視?華人律師支招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5月24日電據《英中時報》微信公眾號「英中眼」報導,自新冠肺炎疫情在西方暴發以來,針對中國人乃至亞裔人的種族歧視言論及行為不斷增加。病毒不分種族,疫情沒有國界,英國北京聯合會、英中律師協會、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英國金絲結總聯盟將聯合舉辦《疫情下如何應對種族歧視》講座特邀英中律師協會會長朱小久博士,MBE、英國薩裡地方議員王鑫剛,告訴你如何運用法律武器,對種族歧視說不!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2016年2月20日,在梁彼得被宣判後,全美超過45個城市的成千上萬華人走上街頭,反對這一判決。4月19日,布魯克林高等法院做出改判,判決梁警官5年緩刑和800小時社區服務,將其「誤殺」罪名降級,但「瀆職」罪名不作改變。
  • 加拿大華人社團召開反種族歧視工作座談會
    針對這一情況,由多倫多華裔媒體工作者協會倡議,加中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加拿大華人同鄉會聯合總會、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加中地產投資總商會、加拿大中國高校校友會聯合會共同發起了「華人社區所面臨的歧視及應對之路雲端研討會」。
  • 種族歧視——美國白左的政治碰瓷秀
    隨著BLM(Black Lives b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在民主黨控制的藍州廣泛開展,各類打著種族歧視名號的鬧劇層出不窮。就在本月10日,一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拒絕了一位非洲裔學生要求推遲期末考試的要求,這位學生的理由是自己最近正為弗洛伊德之死進行抗議而忙碌。
  • 100多年前,美國頒布歧視華人的法案,使抵制美貨的運動風靡中國
    一,美國對華工的歧視這次運動的起因是美國對華人的歧視。北美洲自從新航路開闢之後,其印度安人的數量就大幅度的減少。為了彌補損失的勞動力,歐洲人進行罪惡的黑奴貿易,從非洲運來了大量的黑人作為奴隸。美國獨立後,黑人的地位並未得到多大的改善,種族歧視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