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才輩出的男子網壇,出名要趁早?

2021-02-28 泰摩網球

丹尼斯·沙波瓦洛夫(Denis Shapovalov)

出名要趁早,看看人家的18歲

這個18歲小年輕在這半年中都做到了些什麼?

一起倒帶回顧一下:


厚積薄發,是什麼讓沙坡這半年來取得如此的突破?

1、深厚的網球底蘊

沙坡母親曾是一名職業球員,開辦了網球俱樂部,沙坡便是在濃厚的網球氛圍中成長起來的。

從小接觸學習網球的沙坡,少年時代便取得不錯的成績,備受關注。

2013年,在伯靈頓的ITF G5(國際青少年賽)便獲得了首冠,14年再次衛冕。

2015年,贏得美網青少年雙打冠軍

2016年,贏得青少年溫網單打冠軍;獲得外卡參賽羅傑斯杯首輪擊敗椰子(No.19),生涯第二場ATP賽便取得對TOP20的勝利。


2、爆頭主裁事件

2017年2月,17歲的沙坡代表加拿大打戴杯,再發洩情緒時不慎誤傷主裁,導致主裁左眼嚴重紅腫,直接判負,並處以7000美元罰款。

就因這事兒,沙坡就火了一把。賽後沙坡深情道歉,並表示不再犯這種錯,這態度椰子得學學。


3、突破前兆

3月份再加蒂諾獲得第四個ITF單打冠軍,兩周後在德拉蒙德維爾得75K上奪得首個ATP挑戰賽冠軍,成最年輕加拿大挑戰賽冠軍。

5月首次參加大滿貫,法網。

6月在倫敦參加ATP500得女王杯,打進16強。

7月底在加蒂諾75K中贏得第二個ATP挑戰賽冠軍。


4、未來可期?

沙坡作為成長中的大賽型球員,ITP賽事4進決賽4奪冠;ATP挑戰賽3進決賽2奪冠;戴杯5場單打勝3場。年紀輕輕便取得重大突破。


去年的ATP明日之星事紫薇,今年排名最高來到第3。

作為今年的ATP明日之星,沙坡表示:希望可以在下一年贏得ATP世界巡迴賽的冠軍,並且年終排名達到前25。

雖然沙坡今年名氣大火,左手單反也暴力帥氣,但在硝煙四起的2018賽季,年終打進前25的挑戰性不可不高啊!


不過沙坡有動力呀!


相關焦點

  • 出名要趁早,犯錯更要趁早
    張愛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年少成名讓張愛玲再獲得大量財富的同時,也讓她活得恣意驕傲。年少成名,雖然人人豔羨,卻也未嘗就是好事。畢竟年少得志未經磨練,難免心高氣傲甚至心浮氣躁,更有可能持才傲物,將自己看得過高,卻不知道人生無法把握的東西也有很多。
  • 「出名要趁早」的教育思考
    「出名要趁早」這句話最早由小說家張愛玲說起。張愛玲說這句話是有時代背景的,不單單是字面意思。然而,這句話卻被世人記到了骨子。從來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崇拜「出名要趁早」。中國有句古話叫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還有一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不僅反映出「人要出名」這一普遍社會現象,也道出了出名的兩種方式:其一是「過」,可以解釋為一般性付出,留的名往往不經久;其二是「死」,需要巨大的付出,甚至是性命,這種留名能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 出名要趁早
    出名要趁早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這可以從張愛玲的性格分析,張本身是虛榮的,名利享樂哪個也不能少,張愛玲還曾對弟弟說,一個人假使沒有什麼特長,最好是做得特別,可以引人注意。
  • 解讀「出名要趁早」你怎麼看?
    出名要趁早,出自作家張愛玲的-傳奇。在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是在22歲,身邊的同學同學們都努力地在流水線上奮鬥,混得好的也頂多是個技術員。出名要趁早,否則青春就蹉跎了,時光流逝沒有人能挽回。其實作家張愛玲的意思是:在年輕的時候要努力奮鬥,在屬於自己的時代活出精彩,不要浪費了青春;因為隨著時代的變化,到了後期,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往往是難上加難。後來,我也想早點出名,覺得自己文憑學歷低需要升級,就在三流大學裡讀了三年,這三年青春我不知道是浪費了還是得到了更多,至少到目前,我還是沒有看到價值。從我個人的成就來說,除了一輛按揭的國產車,還有珍愛的家人愛人子女,就是一無所有。
  • 俞敏洪:「出名要趁早「?真要這麼著急嗎?
  • 細數男子網壇全滿貫,德費最無語,阿叔很投機!
    在網壇,眾所周知,四大滿貫是最高的榮譽。在競爭Goat的砝碼中,大滿貫單打冠軍數量無疑是最重要的。奪得一項大滿貫,已經是許多職業球星窮其一生也無法染指的成就,而有的球星則實現了令人羨慕的全滿貫。放眼浩瀚的網壇歷史,奪得全滿貫的有以下幾人:男子方面,費納德自然是不遑多讓,加上上古時代大神羅德拉沃爾以及奪冠效率奇高的阿加西佔據了五個席位;女子方面,阿加西的神仙伴侶格拉芙自然是拔得頭籌,後一代的小威和莎娃也分得一杯羹。強如桑普拉斯等,也無法湊齊全滿貫。整個職業網壇歷史也就這麼多人獲此殊榮,因此可以說是難度極大。
  • 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青報官方微博發起了一項調查——「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的觀點嗎」,1816位微博用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50.0%的受訪者不認同這一觀點,16.5%的受訪者認同,33.5%的受訪者認為得看孩子情況。
  • 蒂姆,男子網壇新一代領軍人物
    用一場超級逆轉,贏得了生涯第一個大滿貫冠軍,在三巨頭統治網壇多年之後,終於有一位90後球員捧起了大滿貫冠軍獎盃這也奠定了蒂姆作為新一代網壇領軍人物的地位,終結了80後球員16年來連續63次奪得大滿貫冠軍的紀錄,也打破了三巨頭連續13次對大滿貫冠軍的壟斷。
  • 張愛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多少人
    2想起張愛玲的那句經典名言「出名要趁早」。不管讀沒讀過張愛玲,不管喜不喜歡張愛玲,這句話你總歸還是知曉的。在追求自我的路上,眾多年輕女子將此奉為聖經。她們奔走相告:「出名要趁早」啊!所謂「出名要趁早」,原來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它當然是適用於張愛玲本人的。可是世間有幾個人能跟張愛玲媲美呢?太多渴望年少成名的人,並無這種實力,更沒有應有的定力。三歲時能背誦唐詩。七歲時寫了第一部小說,一個家庭悲劇。
  • 維密大模「出名要趁早」的正確教科書
    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也不那麼痛快。
  • 吳韋朋:出名要趁早,早不了怎麼辦?
    張愛玲說過一句話,出名要趁早呀,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麼快樂。只是你只知道她說這句話時的風光,卻不知道她背後其實是中年落寞,晚年疲於奔命賺錢養家。所以,出名要趁早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畢竟在現實生活當中,絕大多數人往往都是大器晚成,或者大器難成更多一些。
  •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讀書才更要趁早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讀書才更要趁早——趁早練就「童子功」。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人的成長史就是閱讀史。那麼,童年和少年時期練就的閱讀功夫,就是成長的功底——它決定你的人生是否站得穩,或者是否走得遠。
  • 說「出名要趁早」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女人呢
    「出名要趁早。」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作者很直接地說,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這句話簡直有毒,給我的感受都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可能對於作者來說,她的出生貴族家庭,成長性格都是她的魅力。對於普通人來說,承認自己普通,就算快樂來得晚,總比頹廢強。
  • 出名要趁早,趁早出名的張愛玲是個傳奇,也難逃命運多舛
    出名要趁早張愛玲在她的一篇散文《我的天才夢》中寫道:出名要趁早呀,不然就來不及了……「 也許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她不想再向任何人伸手要錢。由於上海處於抗戰的孤島時期,她放棄了香港大學的學業,轉向寫作。這一轉,為中國文壇開啟了一個張愛玲時代。
  • 這個女人說,出名要趁早,能參悟做到這一條的,都是成大事之人
    張愛玲強調出名要趁早,可是在我看來只有天分和才華的人才敢這樣說。而我等普通人,資質平庸,只能十年磨一劍,並且還要很努力地去做事,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出名別趁早,並不是反對年輕時追求成就與卓越,相反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需要全力以赴。
  • 出名要趁早,矯正牙齒也是
    出名要趁早,矯正牙齒也是 還在等到12歲再矯正牙齒?您可能就錯過孩子最佳的矯正時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錯頜畸形的發展也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出名要趁早,矯正牙齒也是。
  • 男子網壇進入「90」時代,但男子網壇更希望三巨頭「復闢」?
    蒂姆幫助男子進入「90」時代,的確是讓習慣了三巨頭的男子網壇耳目一新,但也許有一個必須要承認的事實是,蒂姆的奪冠也許還存在不少的意外因素,男子網壇是否真正進入「90」時代,也許還需要時間來檢驗。本屆美網能夠順利開打,其實已經足夠令人意外。畢竟,在美網之前,法網和溫網都先後因為疫情放棄了這個賽季。疫情影響了比賽,也同樣影響了球員。
  •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真是如此嗎?大器晚成也無妨
    張愛玲的小說雖然充滿了蒼涼的意味,但依然得到大批讀者的喜愛,而且大家對她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記憶猶新,她說:出名要趁早。這甚至成為了很多人的座右銘。那麼我們先來看看張愛玲的原生家庭,也許我們會對她說的這句話,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 黃渤不看好「出名要趁早」,大器晚成更有意思
    而近日黃渤還特意回到母校北京電影學院分享自己創作電影的心得感悟,針對師弟師妹們的「出名要趁早」給出了實用性回答:「好多新生代演員一下子就紅了,生活就被隔絕了,整天就是工作,很無聊!」其實黃渤本人也是大器晚成的演員,和吳秀波張嘉譯等人一樣。黃渤成名之前做過很多工作,有駐唱歌手、舞蹈教練、影視配音等等,起初因為長相問題才特意進入了北影表演系配音專業,那個時候黃渤已經28歲了。
  •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可是大器早成的她中年潦倒
    民國女作家張愛玲說過一句話:「出名要趁早呀,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這話說得很好,成功來的太晚,就不會太快樂。就如二十歲和自己的意中人結婚,當然比八十歲和自己的意中人結婚更快樂。人到了中老年,無論是事業成功,還是愛情成功,都不如年輕時來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