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狹窄,這種「去痛」方式立馬見效!

2020-12-23 浙江在線

2020-10-19 13:57 |浙江省人民醫院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很多老人走幾步就覺得異常疲憊、腿腳無力,不斷捶腿揉腰,但又不太當回事,總覺得休息幾天就會好的。還有一些人甚至出現跛行,稍作休息又沒事了,大部分人認為這僅僅是腰腿肌肉老化了。

  其實,這是一種病,嚴重的會對生活質量造成很大影響,它的名字叫:腰椎管狹窄。

  今年67歲的朱大伯是位普通農民,數十年如一日地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10多年前,朱大伯就出現了腰背痛的毛病,而且疼痛越來越重,近年來走路越來越困難,走一會兒,就得休息一下。但多年的生活習慣讓朱大伯覺得,大概是年紀大了,常年勞作身體不好,也就沒去醫院就診。

  圖片來自攝圖網

  沒想到半年前,朱大伯忽然腰痛難忍,一度到了無法行走的地步。「要癱瘓了?」在老伴催促之下,朱大伯去了當地醫院就診,但又對醫生所說的手術風險、治療費用望而卻步。實在熬不住疼痛時,朱大伯就去鎮上,想通過針灸、推拿和拔罐等方式緩解。沒想到,因為多次拔罐,腰上的皮膚都潰爛了,疼痛也沒有緩解。

  今年9月,朱大伯經人介紹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李順處就診,被確診為腰椎管狹窄。

  李順表示,大多數腰椎管狹窄症患者都有下腰痛的病史或伴有下腰痛。如果不及時對症治療,就會像朱大伯這樣,站立或行走時,下肢有逐漸加重的沉重、疼痛、麻木、乏力等感覺,以至於不得不改變姿勢或停止行走,休息片刻等症狀減輕或消失後才能繼續站立或行走。

  「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還會引起癱瘓現象的發生。」朱大伯一聽醫生的話,嚇得可不輕。但李主任說,現在有腰椎內鏡微創治療可解決這個問題,且住院兩三天就能出院了。朱大伯一想到以後不僅行走不便,還可能大小便失禁,立刻決定接受手術治療。

  僅僅2個小時,手術順利結束。「好像真的沒那麼痛了。」朱大伯對立竿見影的手術效果表示驚嘆,「大醫院的醫生就是不一樣啊。」術後複查的時候,朱大伯的行走能力也得到了極大改善,「終於不用像七八十歲的老頭一樣走路了。」

  專家問答

  1、哪些人容易發生腰椎管狹窄症?

  李順:腰椎管狹窄症多見於中老年人,是許多人腰腿痛和下肢行走無力的常見原因。人進入中老年後,腰椎管結構會出現退變、增生,腰椎椎體骨質增生,腰椎間盤內水分丟失、彈性下降,出現腰椎間盤膨出甚至突出,周圍軟組織為了維持脊柱穩定性而增生、肥厚等,從而導致神經周圍空間變小而受壓。

  2、腰椎管狹窄要不要手術?

  李順:手術不是腰椎管狹窄的唯一治療手段,有許多保守治療的方法如果對症,可以明顯緩解病人的不適。只有當椎管狹窄嚴重到一定程度,比如連續十幾分鐘都走不了時,才考慮手術治療。

  3、如何避免腰椎管狹窄症?

  李順:平時首先要避免一些不良姿勢,如久坐久站(不要連續坐或站超過半小時)、彎腰搬重物、抬重物扭轉腰部、坐時蹺二郎腿等。坐車時可以在腰部墊個墊子,使腰部保持生理性前突的姿勢不容易疲勞。同時建議鍛鍊時不要做突然彎腰或轉腰的動作,不要選擇太過劇烈的運動方式,運動時身體微微出汗最佳。

  腰酸背痛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都在遭受這個症狀的困擾。

  本周是「中國鎮痛周」,李順主任再次提醒:腰背痛不僅僅是腰椎管狹窄引起的,還有其他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現這個症狀。如果腰背出現說不清的疼痛,一定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要忍忍就算了。

  疼痛科供稿

  宣傳統戰部綜合整理編發

  球分享

  球點讚

  球在看

1603087052000

相關焦點

  • 腰椎管狹窄症如何治療?
    作者:朱鋒 香港大學骨科學系醫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腰椎管狹窄症。腰椎管狹窄症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另外一個例子,就像我們的手經常去抓持一些東西、去幹活、就會長老繭這都是同樣的道理。這些增生的骨質會佔用椎管或椎間孔的位置,從而出現椎管狹窄。第五,椎體滑脫。
  • 這樣的腿疼很可能是腰椎管狹窄!
    這種情況我們叫它——間歇性跛行。間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狹窄症的典型症狀,對本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好發於中老年人。(當然,也有部分患者的間歇性跛行和其他疾病有關,但腰椎管狹窄症比較常見。)
  • 小心腰椎管狹窄症!
    說到腰椎管狹窄,有些人可能並不陌生,當患上這個病時,病人都有複雜的心態,心裡有一連串疑問:腰椎管狹窄是否非常嚴重?是否一定需要手術治療?還有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關於腰椎管狹窄的那些事。
  • 走路無力,腰腿疼痛,小心是腰椎管狹窄,要怎麼護理?
    不少人爬爬樓梯走幾步路就會感到雙腿乏力,抬不動腿,有人存在僥倖心理認為這種情況的發生是由於自己沒有經常運動造成的,其實不全是,腰椎管狹窄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人體又精密又複雜,而脊柱在身體起到支柱作用,它有保護、運動、減重 等作用。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因素,會導致脊柱堵塞,從而引起腰椎管狹窄。
  • 腰背痛、走不遠、下肢麻無力,可能患上了腰椎管狹窄!
    隨著人口老齡化及影像診斷技術的飛速發展,腰椎管狹窄症患病率明顯升高,已成為老年人腰腿痛的重要原因。繼發性腰椎管狹窄:由於後天因素(退變、外傷、失穩、畸形、新生物,炎症等)造成腰椎管內徑小於正常值,產生一系列症狀與體徵。
  • 腰椎滑脫伴椎管狹窄,該怎麼治療?
    腰椎滑脫加上突出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這種患者的椎管還會變的狹窄,黃韌帶肥厚。那麼這種第5腰椎1度滑脫伴突出、椎管中度狹窄、黃韌帶肥厚並且雙腳麻木腰痛的人應該如何治療呢?第一,輕中度的椎管狹窄可以採取保守治療法。
  • 身體有一個治療「腰椎管狹窄」的開關,打開它,就不痛了
    首先來跟著專家了解一下腰椎管狹窄的病根在哪裡吧. 單獨介紹腰椎管的位置,大家可能沒有概念,豬脊骨與人相似,我們以豬為參照講解。市場上常見豬排骨一分為二,脊柱從中分開,中間有一根脊髓,這脊髓走行的管道就是椎管。脊髓是中樞神經,大腦、軀幹和肢體之間連接,都靠脊髓上下傳遞信息來維持功能。
  • 腰椎管狹窄手術等了2年,咋回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林輝通訊員喬海洋    近日,90歲的李奶奶從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椎間盤中心康復出院,她得的是腰椎管狹窄症,需要手術治療。可就是這個手術讓許多接診醫生望而卻步,也讓李奶奶足足等了兩年。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醫生如此傷透腦筋呢?
  • 經皮內鏡減壓手術,微創治療腰椎管狹窄症!
    近日,魏奶奶來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求醫,入院檢查,核磁共振顯示腰椎中央管狹窄,以L4為段明顯,黃韌帶增生,硬膜囊受壓。診斷為腰椎管狹窄。 2、腰椎管狹窄病因? 腰椎管狹窄的原因有很多,臨床上以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為主,多見於老年人。與機器用久會磨損的道理相似,人的腰椎在磨損、退變時,會引發骨刺生長、韌帶增生肥厚,導致腰椎管狹窄,使脊髓和神經受壓迫。
  • 腰椎管狹窄避免產生馬尾症候群,做哪些檢查?若壓迫神經,怎麼治療?
    腰椎問題總是牽動著千萬人的心,因為腰椎問題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見,但是卻對患者的生活影響非常大。腰椎管狹窄是一種影響頗大的腰椎疾病,對患者來說是極其痛苦的,這種疾病對身體的神經影響最大,可造成患者出現各種神經性問題,比如馬尾神經損傷。
  • 從解剖、影像診斷到治療,全面講解腰椎管狹窄症!
    1972年,Epstein把腰椎管狹窄症劃分為發育性和退變性,而退變性在臨床常見,詳細報導了關節突對神經根的卡壓,並對側隱窩的定義、解剖結構、發病機製作了介紹。至此,腰椎管狹窄症(包括神經根管或側隱窩狹窄症)從腰椎疾病中分離出來,列為一種獨立的疾病。
  • 腰椎椎管狹窄很多人都誤認為是腰間盤突出,我們可以如何區分?
    腰椎椎管狹窄症是指由於各種原因(諸如黃韌帶增厚、腰椎小關節增生、神經的水腫、腰椎的滑脫、腰椎腫瘤的佔位等)所引起的患者腰椎管神經根管或者椎間孔的空間範圍變狹窄了,並且產生了相應的一系列臨床病症,那麼就可以稱這個人患上了腰椎椎管狹窄症,在臨床,這是一種綜合病症。
  • 婆婆走50米路就邁不動腿,原是腰椎管狹窄惹的禍
    楚天都市報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馬遙遙秋冬季是老年人退變性疾病的高發期,退變性椎管狹窄是引起老年人腰腿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那麼,退變性椎管狹窄的病因是什麼?有哪些症狀?應該通過保守治療還是微創手術治療?
  • 腰肌勞損、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這些腰部疾病該怎麼治?
    其實腰椎疾病種類還有很多,骨事匯已經為大家一一盤點過:腰肌勞損、腰椎滑脫、腰椎峽部裂、腰椎管狹窄,別再傻傻分不清!今天再跟大家說一下,這些疾病分別該怎麼治。腰間盤突出症一般的椎間盤突出症, 90%左右可以通過保守治療而得到改善,對初次發病的患者建議先保守治療。
  • 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PBED)技術治療腰椎管狹窄
    近年來,脊柱內鏡技術已被廣泛用於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術治療。圖:椎間孔鏡技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內鏡手術具有保留椎旁肌、減少失血量、促進術後早期恢復等優勢。一些研究已經顯示出內鏡下手術治療腰椎管狹窄具有明確的優勢。
  • 四個診斷腰椎管狹窄的MRI徵象,千萬不能忽視
    腰椎管狹窄症(LSS)是我國中老年人常見的退行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其發病率也在大幅度增加。目前臨床診斷腰椎管狹窄主要依據患者的症狀、電生理學和影像學檢查,而影像學上關於腰椎管狹窄診斷、分型和分級的參考指標很多,但都因為測量費時、複雜、可重複性低和個體差異等原因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 腰椎椎管狹窄該怎麼治療?醫生:大部分為保守治療
    腰椎椎管狹窄症是指腰椎管發生異常,導致相關管腔縮窄,壓迫到硬脊膜與神經根而引發的一系列病症。該病的多發群體為中老年人,且大多數都屬於因年齡增長,腰椎功能發生老化病變的退行性椎管狹窄症。那麼,針對這樣一種發展性、進行性的疾病,我們又該如何治療呢?
  • 走幾步就腰腿酸痛,腰椎管狹窄症知多少?
    長期從事脊柱外科臨床工作,在頸腰椎退變、畸形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尤其在頸腰椎手術的微創治療領域有很深的造詣。多老人走幾步就覺得腰腿疼痛、麻木、無力,甚至出現跛行,稍作休息又沒事了,沒太在意,誤以為是腰腿肌肉老化了,其實,這些老人很可能患上腰椎管狹窄症!1、什麼是腰椎管狹窄症?
  • 腰肌勞損、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如何治療?一文告知
    其實腰部疾病類型還是非常多的,常見的例如腰肌勞損、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等,這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若是沒有引起重視,會使患者出現例如大小便障礙、疼痛難忍、下肢肌力減弱等,若是病情惡化,還有可能影響運動行動力,甚至出現癱瘓的現象。
  • 科普知識|老人腰背痛、走不遠、下肢麻無力--腰椎管狹窄症怎麼治?
    據國家衛生部統計,我國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其中腰椎管狹窄症患病率明顯升高,已成為老年人腰腿痛的重要原因。許多患者腰腿痛、下肢發麻、跛行,甚至病情嚴重了走幾十米都很困難。腰椎管狹窄症的定義是指除外導致椎管狹窄的獨立的臨床疾病以外的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經根管、椎間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狹窄,並引發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受壓迫的症候群,稱之為腰椎管狹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