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8大開國虎將,1人僅次於十大元帥,1人毛主席破例提升為中將

2021-01-13 夜話百史

三野,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其前身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後改為華東野戰軍,在1949年2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簡稱三野。

三野在全盛時期兵力曾達到82.5萬人,可謂是兵多將廣,1955年新中國全軍第一次授銜時,從三野走出了1位元帥、2位大將、13位上將、39位中將以及295位少將,成材率非常之高。而在這諸多三野開國虎將之中,有10人尤為人們津津樂道。

上圖為三野司令陳毅

1.粟裕

粟裕,三野副司令(司令為陳毅),素有「戰神」的稱號,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立下赫赫軍功,1955年授銜時,毛主席本有意將粟裕封為元帥,但被粟裕推辭了,但毛澤東認為粟裕「大將」還是要當的,而且須為十大大將之首,也為百將之首,僅次於10大元帥。粟裕對他的軍銜問題看得很淡泊,並稱:「評我大將,就是夠高的了,要什么元帥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2.許世友

許世友也是一員名氣極大的虎將,打仗勇猛,且有著暴脾氣,發起怒來誰也不放在眼裡。解放戰爭時期,許世友曾任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司令員等職,率部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等重大戰役,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3.葉飛

葉飛是中國惟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上將,出生於菲律賓,但一生大部分時間在中國渡過,解放戰爭時期曾任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等職,率部參加了萊蕪、孟良崮、豫東、濟南、淮海等重要戰役,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4.王建安

王建安在軍內享有很高的聲望,早在1927年就參加過著名的黃麻起義,在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至解放後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參加和指揮過許多著名戰役。解放戰爭時期,王建安擔任過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司令員等職務,參與指揮洛陽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1956年被補授上將軍銜。

5.宋時輪

宋時輪治軍極嚴,所部軍紀嚴明,擅長陣地攻防,被敵人譽為「排炮不動,必是十縱」。解放戰爭時期,宋時輪曾任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司令員等職,率部南徵北戰,打了許多大仗、硬仗,為贏得歷次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6.韋國清

韋國清將軍為人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其一生勤儉節約,平時不抽菸,也不喝酒,清正廉潔,為全軍之楷模。解放戰爭時期,韋國清曾任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司令員等職,1947年2月指揮白塔埠戰役,採取分割包圍、各個殲滅戰法,殲滅國民黨軍第42集團軍主力,活捉集團軍司令郝鵬舉。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上圖左為韋國清

7.陶勇

陶勇將軍,作戰豪勇,言語粗魯,性格火暴,臨陣常脫外衣,揮戰刀,赤膊衝鋒,人稱「拼命三郎」,又稱「傻子團長」。解放戰爭時期,陶勇曾任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率部參加萊蕪、孟良崮、費縣、沙土集、進軍豫皖蘇、平漢、隴海路等戰役戰鬥。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8.皮定均

皮定均在解放戰爭時期率領中原軍區第1縱隊第1旅突圍中原,創下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貢獻,正是因為這次突出的表現,1955年本應授予少將軍銜的皮定均被毛主席破格提升為中將。

註:上文提到眾位將軍任職的的華野就為三野前身!

相關焦點

  • 粟裕失帥為什麼讓人唏噓?五大野戰軍中,唯有三野只有一位元帥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分為五大野戰軍,十大元帥中,除了朱老總和葉帥,其他人都有對應的野戰軍歸屬。一野彭老總,二野劉帥和賀帥,三野陳帥,四野林總和羅帥,華北野戰軍是聶帥和徐帥。等於一野二野各有一個半元帥。從五大野戰軍的戰績來說,戰績最好的毫無疑問是三野和四野,一野受各種條件限制,確實戰績一般,華北野戰軍也是受各種原因影響,戰績一般,二野雖然戰績也一般,但有千裡躍進大別山這個巨大貢獻,也沒什麼好說的。
  • 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中,入黨最早的分別是誰
    那麼,在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中,入黨最早的分別是誰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開國十大元帥中,入黨最早的是朱老總。朱老總年輕時徒步長途跋涉上千裡,前往雲南昆明,考入了雲南陸軍講武堂,從此,開始了自己在滇軍中的生涯。在滇軍期間,朱老總作戰勇敢,足智多謀,很快便出人頭地了。
  • 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中,最長壽的分別是誰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開國將帥們因為經歷過戰爭年代艱苦的環境,負傷是家常便飯之事,身體狀況也是受到了影響,因此,很多人去世較早。
  • 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大將, 軍事能力最出色的是何人
    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的功勳早已彪炳史冊,他們也全部位列人民軍隊36位軍事家之中。
  • 共和國開國最後的中將、上將、大將、元帥
    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同志,因病於2015年9月3日17時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七七事變」發生後,日本全面侵華,呂正操率部脫離國民黨軍,改稱「人民自衛軍」。抗戰初期,在華北地區的梅花鎮戰鬥中,呂正操率領的691團以較小代價,擊斃擊傷日軍700多人,這是侵華日軍在河北省境內首次遭受重創;1940年秋,呂正操率冀中部隊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共平毀公路、鐵路500多公裡,炸毀橋梁20座,收割電線27000多斤,斃傷日偽軍1300多名,有效地阻止了平漢路敵人向正太路的增援。
  • 第三野戰軍八虎將,全是開國上將,有一位後來成為國防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三野有八位戰將所向披靡,號稱三野「八駿驃騎」,也可以說是八虎將。他們是:葉飛、許世友、宋時輪、王建安、張愛萍、陳士榘、鍾期光和傅秋濤。1955年大授銜時,他們全是開國上將。(前排左一為張雲逸大將,左二為葉飛上將,左三是陳毅,左四是項英)第三野戰軍主要是由新四軍演化而來的。而葉飛是新四軍戰將的最佳代表,他是福建南安人。
  • 四川籍的開國將帥知多少?4元帥1大將,有位上將擔任了國防部長
    經過幾十年的徵戰,在1955年的人民軍隊大授銜中,四川(當時的重慶屬於四川省)走出的開國將帥有98名,成為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後的第6大將軍省。因為,從元帥、大將、上將,到中將、少將各個級別都有的省份,只有湖北、湖南和四川三個,而四川走出的元帥是最多的,達到了4名,超過了湖南(3名)、遠遠超過湖北(1名)。這4名元帥便是朱老總、劉帥、陳老總、聶老總。朱老總字玉階,1886年生於四川儀隴,23歲時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在蔡鍔領導的新軍中任下級軍官,參加了辛亥革命和護國戰爭,數年後升任靖國軍的旅長。此時。
  • 開國第一元帥,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名單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開國第一元帥,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都是誰?新中國的成立是老一輩革命家們浴血奮戰的一個結果。所以建國後實行軍銜制度時那些開國的將帥們都受到了應有的表彰,得到了應得的軍銜。從1955年起到日後的十年間,我國共有1614位將帥獲得軍銜。
  • 1955年授勳,其中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原來是他們
    新中國成立之初,於1955年進行全面的授勳儀式,最年輕的開國將軍只有34歲,那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都是誰呢?新中國最年輕的開國元帥——林彪筆者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1955年獲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年輕的元帥,此人即是林彪。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人難免有一死,自古以來,生離死別,就是很正常的現在。只不過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因為戰爭,很多無辜的人也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時期很多英雄戰了起來,他們願意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才得以建立起了新中國。
  • 開國十大將的家庭出身如何?兄妹最多的是誰?1人兄妹12人
    1955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大授銜,共產生10位開國元帥、10位開國大將、57位開國上將、177位開國中將、1360位開國少將。在這1604位開國將軍中,開國十大將高居首位。在戰爭年代,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裡;在和平年代,他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36位正兵團級開國將領,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大將2人,中將1人
    那麼36位正兵團級開國將領,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大將2人,上將33人,中將1人。開國大將大將2人36位正兵團級將領中,只有王樹聲和許光達兩位被授予大將軍銜。紅四方面軍在元帥中的代表是總指揮徐向前,但在大將中卻沒有合適的代表人物。當時更資深的李先念不在軍隊中任職,按照資歷,當過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的王樹聲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開國大將。
  • 十大元帥最初在黨內地位最高的人是誰?
    1927年7月中旬,聶榮臻被指定為中共前敵軍委書記,赴九江準備組織武裝起義。1927年8月1日,聶榮臻在南昌起義中組織張發奎部第25師兩個多團起義,後任起義軍第11軍黨代表,與軍長葉挺率部南下。潮汕戰鬥失敗後,聶榮臻轉赴香港。1927年12月,聶榮臻潛回廣州參與領導了廣州起義。1928年,聶榮臻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1930年5月到達上海,在中央特科從事地下工作。
  • 55年授銜:誕生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十大元帥竟有4位請求降銜
    身穿筆挺中山裝的毛主席將授予元帥軍銜的命令狀,  一一交到了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手中。  同日下午2時30分,周恩來總理在隆重舉行的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將軍軍銜的典禮上,  分別把授予大將、上將、中將、少將軍銜的命令狀一一授予了粟裕等在京的將官。
  • 三野為何實力最強殲敵最多?看看陳元帥手下十大虎將有多牛!
    剩下的千餘人跟隨著他和朱老總,戰勝了食不果腹且冬天還穿單衣的惡劣環境,走向與毛主席會師的道路。 紅軍時期,粟裕從班長做起,幾年時間成長為紅七軍團參謀長。這一時期,粟裕六次負傷,兩次頭部中彈,有三片彈片到去世都沒有取出,終生留下後遺症。他在浙西南遊擊區,帶領400餘人進行了三年遊擊戰爭。
  • 十大元帥中, 都有誰參加過紅軍時期三大起義
    那麼,開國十大元帥參加過這些起義嗎?先說時間最早的周總理領導的南昌起義,那是在1927年8月1日,有六位元帥參與了。其中,賀龍元帥是南昌起義的總指揮。 然後是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那是在1927年9月9日。參加過秋收起義的只有一位元帥,他就是羅榮桓。羅榮桓當時只是特務連黨代表,職位並不是很顯。
  • 最會對親的開國少將,三個親家分別是開國元帥、開國上將和中將
    除卻他個人成就,他的教育能力更令人嘆服,他的幾位兒女都極為出色,也因此成功分別與開國元帥、中將、上將結為親家,成一段佳話。王英高從小擁有渴望親臨戰場、保家衛國的熱血,「上前線立下赫赫戰功」是他兒時的夢想,在理想的督促下他在17歲時加入共青團並正式入伍,三年後順利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
  • 第三野戰軍十大虎將
    三野全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其前身是原華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是由抗戰時期的新四軍及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一部逐步改編擴建而成的。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為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為第一副政治委員。  在新中國全軍第一次授銜時,從三野這支英勇部隊中共計走出1位元帥、2位大將、13位上將、39位中將、295位少將。
  • 1955年授銜時,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為了表彰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領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授銜儀式,選出了10位開國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60位少將。那麼,在這些開國將帥之中,最年輕的將領們都是誰?他們又有怎樣的精彩事跡呢?
  • 開國上將烏蘭夫,地位卻高過十大元帥,唯一當過四個副主席的將軍
    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中央曾為多名對國家有著重大貢獻的同志進行授勳評銜,除了十大元帥之外,還授勳了很多上將、中將和少將,其中有一位上將十分特殊,他的功績地位完全可以與眾元帥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