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其前身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後改為華東野戰軍,在1949年2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簡稱三野。
三野在全盛時期兵力曾達到82.5萬人,可謂是兵多將廣,1955年新中國全軍第一次授銜時,從三野走出了1位元帥、2位大將、13位上將、39位中將以及295位少將,成材率非常之高。而在這諸多三野開國虎將之中,有10人尤為人們津津樂道。
上圖為三野司令陳毅
1.粟裕
粟裕,三野副司令(司令為陳毅),素有「戰神」的稱號,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立下赫赫軍功,1955年授銜時,毛主席本有意將粟裕封為元帥,但被粟裕推辭了,但毛澤東認為粟裕「大將」還是要當的,而且須為十大大將之首,也為百將之首,僅次於10大元帥。粟裕對他的軍銜問題看得很淡泊,並稱:「評我大將,就是夠高的了,要什么元帥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2.許世友
許世友也是一員名氣極大的虎將,打仗勇猛,且有著暴脾氣,發起怒來誰也不放在眼裡。解放戰爭時期,許世友曾任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司令員等職,率部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等重大戰役,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3.葉飛
葉飛是中國惟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上將,出生於菲律賓,但一生大部分時間在中國渡過,解放戰爭時期曾任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等職,率部參加了萊蕪、孟良崮、豫東、濟南、淮海等重要戰役,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4.王建安
王建安在軍內享有很高的聲望,早在1927年就參加過著名的黃麻起義,在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至解放後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參加和指揮過許多著名戰役。解放戰爭時期,王建安擔任過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司令員等職務,參與指揮洛陽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1956年被補授上將軍銜。
5.宋時輪
宋時輪治軍極嚴,所部軍紀嚴明,擅長陣地攻防,被敵人譽為「排炮不動,必是十縱」。解放戰爭時期,宋時輪曾任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司令員等職,率部南徵北戰,打了許多大仗、硬仗,為贏得歷次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6.韋國清
韋國清將軍為人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其一生勤儉節約,平時不抽菸,也不喝酒,清正廉潔,為全軍之楷模。解放戰爭時期,韋國清曾任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司令員等職,1947年2月指揮白塔埠戰役,採取分割包圍、各個殲滅戰法,殲滅國民黨軍第42集團軍主力,活捉集團軍司令郝鵬舉。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上圖左為韋國清
7.陶勇
陶勇將軍,作戰豪勇,言語粗魯,性格火暴,臨陣常脫外衣,揮戰刀,赤膊衝鋒,人稱「拼命三郎」,又稱「傻子團長」。解放戰爭時期,陶勇曾任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率部參加萊蕪、孟良崮、費縣、沙土集、進軍豫皖蘇、平漢、隴海路等戰役戰鬥。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8.皮定均
皮定均在解放戰爭時期率領中原軍區第1縱隊第1旅突圍中原,創下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貢獻,正是因為這次突出的表現,1955年本應授予少將軍銜的皮定均被毛主席破格提升為中將。
註:上文提到眾位將軍任職的的華野就為三野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