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27年的南昌起義開始,我軍歷經磨難,從一清二白逐漸積累家底成長壯大,從弱小不堪一擊漸至強大所向披靡,幾十年如一日的發展規劃以及科學發展,把多年的苦日子當成"苦藥"進補,滲透到骨血中的拼搏進取與敢於犧牲的精神終於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自黨組織建立,人民軍隊構成伊始,默然獨自發展的幾十年間,少年戰士的戰鬥力是構成紅軍的重要組成力量,上過數不盡的戰場,擊殺數不清的敵寇,歷經幾十年的戎馬生涯,其從激烈的前方衝鬥到瞬變的軍部指揮,無不從實戰中累積不菲的經驗。
其中不少才華橫溢,戰場之上運籌帷幄所向披靡之良才均坐上了一方將領之位。新中國成立之初,於1955年進行全面的授勳儀式,最年輕的開國將軍只有34歲,那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都是誰呢?
新中國最年輕的開國元帥——林彪
筆者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1955年獲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年輕的元帥,此人即是林彪。
林彪在18歲的年紀,便跟隨毛澤東徵戰南北,若放在和平年代的現在,一個豆蔻之年的孩童還只知單純的玩樂,可是處於那不安動蕩之年,時局與命運逼迫小小年紀的林彪快速成長甚至成熟,經常抱著決絕的心出生入死於戰場之上。
再之後的抗日戰爭時期,林彪指揮了不少堪稱一絕的著名戰役,例如威震中外的平型關戰役,這一戰打出了林彪的威名。等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身負中央絕對信任的林彪又乾綱獨斷指揮了聞名遐邇的解放戰爭之二——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絕對貢獻。1955年授銜時,他才只有48歲,是十大元帥中最年輕的一位。
新中國最年輕的開國大將——許光達
再有1955年授勳為新中國最為年輕的開國大將,這個人就是大將許光達。時間回溯至土地革命時期,當年的洪湖蘇區,許光達為此付出了無數的心力與辛勞,並且為其從創建伊始至後期穩定發展作出了卓絕的努力和貢獻。
而後新中國建立之初,中國軍隊仍未擺脫落後面貌,綜合實力水平仍然捉襟見肘,惦念憂心此事良久的許光達不辭辛勞義無反顧,為中國人民軍隊的現代化與正規化,綜合實力水平的提高,軍備武器的正常研發做出了不可磨難之功,尤其以裝甲部隊建設為要務。
毛主席曾有評價於許光達,稱其為"共產黨人自身的明鏡"。"娃娃連長"的許光達在建國之前已是兵團司令員,47歲的許光達成為最年輕的開國大將。
新中國最年輕的開國上將——肖華
而最年輕的開國上將即是聞名遐邇的"娃娃司令"肖華。肖華在我國抗日戰爭與後來的解放戰爭均作出了卓絕貢獻。新中國的建立,中華民族的解放,人民的日益強大,生活的穩步提升,肖華上將一生為以上事業而拼搏奮鬥終生,即使是在我國政界"消失"七年之久後,一回來便投入"戰鬥"。
他仍堅持主持西北的開發,主持人民的生活,殫精竭慮一生,兢兢業業一輩。此外,在新中國建立後,不少方面的建設均有肖華上將的身影。如國防事業的現代化建設,其實為統調之才,先後擔任過縱隊司令、軍區司令;再有如軍隊政治工作建設,肖華自小擔任紅軍的青年部長,而後又擔任解放軍政治部主任。55年,年僅39歲的他成為最年輕的開國上將。
新中國最年輕的開國中將——張池明
最後筆者為大家介紹新中國建立之初授勳最年輕的中將,此人即是張池明。其生長於湖北的黃麻,自小聰穎過人,即時讀書不多,亦不擋其智慧光芒。
張池明在11歲之時擔任縣兒童團總隊長,沒過幾年,15歲的張池明下定決心加入紅軍,可見其資歷之深,年少之有為。後在改革開放初始時期,在黨中央的領帶指引之下,張池明將軍始終奉行中央政策,堅定站在黨中央的周圍,始終與此項宏偉的國家政策保持一致性。
張池明將軍深諳百姓疾苦,勢將人民的需要與要求徹底實現,時時刻刻關心著百姓的苦難與艱難,將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視為首要之務。
此外,業餘生活中的張池明將軍酷愛書法,每天堅持練習,筆耕不綴,揮毫不止,可見其興趣高潔。55年,38歲的張池明被授予中將軍銜。
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守衛國家的雄心壯志,我也研讀了很多抗戰書籍,要數李繼峰的《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最為齊全,記錄了中華民族的艱辛歷程,記錄了先輩們用血肉之軀為我們守衛的家園。
《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記錄了1931年到1945年這14年間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趕走日寇,稱之為抗日戰爭編年史也不為過,縱觀近百年的歷史,沒有哪個能夠如同我國一樣,先輩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歌頌!
如果你也對我國歷史感興趣,點擊下方卡片即可購買!
縱觀新中國的建立前後的多年歷史,無數英雄英烈為祖國的事業奉獻無盡的年華與精力,甚至是生命,今天文中只是簡敘幾位將軍,而在背後仍有大量的有名無名豪傑值得我輩學習了解,感悟此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