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會議產生了多少元帥、大將和上將

2020-12-22 歷史是可愛的小姑娘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上杭縣古田村召開了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史稱古田會議。

古田會議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意義重大:一是一代偉人重新當選為紅四軍前委書記;二是重申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重視黨支部的作用。總體來講,古田會議決議是我黨我軍建設的偉大綱領及重要裡程碑,影響深遠。

參加古田會議的各類代表120左右,其中第一類是前敵委員會委員:毛主席、朱德、陳毅、羅榮桓、林彪、伍中豪、譚震林等13人。建國後1955年9月,朱德、陳毅、羅榮桓、林彪被授予元帥軍銜,十大元帥就佔了四個。如果伍中豪不犧牲,我想其軍銜應是大將之上。譚震林因參加地方工作,未授銜,長期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副國級。

第二類是機關代表:譚政、楊至誠、朱雲卿等14人,其中譚政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楊至誠被授予上將軍銜。如果朱雲卿不犧牲,我認為應被授予大將以上軍銜,因為,年僅24歲的他是我軍的第一位總參謀長。

第三類是縱隊代表:粟裕、蕭克、陳光、羅瑞卿、賴傳珠、鄧華、陳士渠、張宗遜、郭天民等47人,其中粟裕、羅瑞卿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蕭克、賴傳珠、鄧華、陳士渠、張宗遜、郭天民等被授予上將軍銜。縱隊代表主要是軍隊的代表,還有很多被授予中將,少將軍銜,這裡就不贅述了。

第四類是婦女代表和地方代表:主要有康克清、曾志等11位代表。

彈指一揮間,91年過去了。古田會議的光輝思想依然熠熠生輝,參加古田會議的先輩們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

相關焦點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最早辭世的開國元帥 在十帥當中,第一個去世的是羅榮桓。他曾畢業於抗日紅軍大學,在革命年代為我軍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最早辭世的開國大將 在十大將之中,第一個去世的是陳賡大將。他曾畢業於黃埔軍校,是一個個性鮮明、富有傳奇色彩的將軍。
  • 此將是元帥的戰功,大將的軍銜,上將的資歷
    說到解放戰爭時期的戰神,可能大家都會想到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總,以及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元帥(擁有軍神之稱)。其實除了這兩位,還有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戰神。只不過,他並非是元帥軍銜,而是大將軍銜。雖然,粟裕司令員是大將軍銜,但他確實名副其實擁有元帥戰功。
  • 1955年授銜時,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為了表彰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領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授銜儀式,選出了10位開國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60位少將。那麼,在這些開國將帥之中,最年輕的將領們都是誰?他們又有怎樣的精彩事跡呢?
  • 55年授銜時,排在首位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都是誰?
    55年授銜時,排在首位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都是誰?軍銜制是世界各國軍隊為明確軍中指揮關係、激勵官兵士氣,而普遍採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軍隊管理制度。新中國成立六年之後,我軍首次正式實行軍銜制度,這也是國家給予各級軍官的崇高榮譽。
  • 四川籍的開國將帥知多少?4元帥1大將,有位上將擔任了國防部長
    因為,從元帥、大將、上將,到中將、少將各個級別都有的省份,只有湖北、湖南和四川三個,而四川走出的元帥是最多的,達到了4名,超過了湖南(3名)、遠遠超過湖北(1名)。這4名元帥便是朱老總、劉帥、陳老總、聶老總。朱老總字玉階,1886年生於四川儀隴,23歲時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在蔡鍔領導的新軍中任下級軍官,參加了辛亥革命和護國戰爭,數年後升任靖國軍的旅長。此時。
  • 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中,最長壽的分別是誰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開國將帥們因為經歷過戰爭年代艱苦的環境,負傷是家常便飯之事,身體狀況也是受到了影響,因此,很多人去世較早。
  • 紅軍十位軍團長,活到授銜不是元帥就是大將,為何他卻是上將?
    但因為戰爭殘酷,先後有三位軍團長戰死沙場,他們分別是紅五軍團的董振堂、紅七軍團的尋淮洲和紅十軍團的劉疇西。除此之外,紅八軍團的軍團長周昆抗戰時期攜款逃跑,下落不明;紅九軍團的軍團長羅炳輝解放戰爭時期因病去世。也就是說,活到建國後參與授銜的紅軍軍團長只有5人,分別是紅一軍團的林總、紅二軍團的蕭克、紅三軍團的彭老總、紅六軍團的賀老總和紅十五軍團的徐海東。
  • 共和國開國最後的中將、上將、大將、元帥
    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同志,因病於2015年9月3日17時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上世紀70年代初,張震曾負責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籌建,年近60歲的將軍住工棚,吃乾糧,察山視水,不恥下問,鑽研水利知識,被稱為「半個水利專家」。1980年底,葛洲壩水利工程指揮部成授臺電話報告張震將軍,葛洲壩工程即將截流。張震詳細詢問:採取什麼辦法截流?決戰的龍口在哪裡?準備石料多少?機動車輛多少?萬一截不住怎麼辦……成授臺說,張震電話中所問的均是內行問題。
  • 1955年授勳,其中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原來是他們
    新中國成立之初,於1955年進行全面的授勳儀式,最年輕的開國將軍只有34歲,那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都是誰呢?新中國最年輕的開國元帥——林彪筆者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1955年獲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年輕的元帥,此人即是林彪。
  • 八路軍三大將星隕落, 如果參加55年授銜, 分別授元帥、大將、上將
    1955年9月舉行舉世矚目的授銜儀式,直至1964年為止,共有1614人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其中元帥10人、大將10人、上將57人,其餘皆是中將和少將軍銜,這代表著國家和人民的認可,是一份輝煌的榮譽,然而,在解放軍22年武裝鬥爭中,有無數好戰友倒在戰場上,他們的功勳同樣受得起這些軍銜和獎章。
  • 開國第一元帥,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名單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開國第一元帥,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都是誰?新中國的成立是老一輩革命家們浴血奮戰的一個結果。所以建國後實行軍銜制度時那些開國的將帥們都受到了應有的表彰,得到了應得的軍銜。從1955年起到日後的十年間,我國共有1614位將帥獲得軍銜。
  • 古田會議前周恩來的一個決定力挽狂瀾
    2014年11月1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古田召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中,古田盛裝出鏡,迎來了又一次新輝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全體軍委委員參觀古田會議會址、向毛澤東雕像敬獻花籃,看望老紅軍、老地下黨員、老遊擊隊員、老交通員、老接頭戶、老蘇區鄉幹部,以及和年輕的會議代表同桌吃紅軍飯。
  • 當年他是師長,27年後成上將,手下排長成大將,連長成元帥
    南昌起義前後的周士第周士第是黃埔一期生,剛畢業就參與創建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這是第一支由我黨領導的武裝隊伍,而不久後周士第擔任隊長,由此可見他在我軍中的資質是很高的,而大名鼎鼎的葉挺獨立團就是由鐵甲車隊擴編而成,當時周士第擔任獨立團一營營長
  • 這個軍區竟然誕生了三位元帥、兩位大將、八位上將,你知道是哪個嗎
    中南軍區成立於1950年1月,是由第四野戰軍和華中軍區合併而成,領導班子主要來自第四野戰軍 三位元帥 第一位元帥是林彪。
  • 古田會議選出的11位前委委員: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才能當選
    編者按:始終堅持思想建黨、政治建軍,這是85年前毛澤東主持起草、古田會議討論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所蘊涵的真理。始終堅持把政治工作作為生命線,這是人民軍隊在血與火的實踐中得出的結論。
  •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為何軍銜中沒了大將和元帥?
    1955年,新中國成立後向戰爭時功績優異的將領授予元帥和大將軍銜,我國的開國十大元帥和開國十大將便是這時候授予,而10年後我國又取消了軍銜,但是軍隊畢竟離不開等級管理,取消軍銜後,讓部隊裡的工作開展不易,也不利於軍事交往。
  •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為何取消了大將和元帥軍銜?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為何取消了大將和元帥軍銜?軍銜制度是一項國際性的軍事制度,是國家授予軍人以區別其等級、地位、權力、責任、榮譽待遇的稱號和標誌的制度。第六,給軍隊離休幹部授勳,對1955年至1965年間所授予的軍官軍銜重新予以確認,以協調在職幹部和離退休幹部的關係。1988年,新的軍銜制度正式實施。但比起50年代的軍銜,目前的軍銜更加簡明,等級級別進一步減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軍銜體制。新公布的軍銜制度不設元帥、大將和大尉,而以一級上將為最高軍銜。
  • 古田會議紀念館館長曾漢輝:古田會議精髓是思想建黨,政治建軍
    新華社記者 王建民 攝 遠處,「古田會議永放光芒」這用搪瓷燒制的八個紅色大字被近45年的風霜洗禮後已顯舊色,夕陽的餘輝灑落其上,貝殼般的光暈依稀可見。 與它遙相呼應的是眼前這座建於1964年3月的仿古建築,「古田會議紀念館」的匾額牽引著人們走入1929年的那段歷史。 古田會議為什麼讓人們深刻銘記?我們究竟要在古田會議精神裡挖掘什麼、感悟什麼、學習什麼?
  • 55年授銜,最後辭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是誰?當時多大年紀
    55年授銜,最後辭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是誰?當時多大年紀如今,距離中國人民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已經過去70多年,這場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取得的偉大勝利,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如今,儘管抗戰的硝煙早已散盡,但那段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歲月,卻時時縈繞在每位中華兒女的心頭,久久不能忘懷。
  • 在日本軍隊,元帥和大將哪個更有實權?
    文/王國棟 小編以前寫過一篇關於日軍無條件投降時,四位元帥的結局的文章,遭到了一些網友的質疑。這些網友認為二戰時期日軍的最高軍銜是大將,元帥只是一種榮譽稱號。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談一談二戰時期,日軍元帥與大將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