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為何軍銜中沒了大將和元帥?

2020-12-14 輝哥史話

1955年,新中國成立後向戰爭時功績優異的將領授予元帥和大將軍銜,我國的開國十大元帥和開國十大將便是這時候授予,而10年後我國又取消了軍銜,但是軍隊畢竟離不開等級管理,取消軍銜後,讓部隊裡的工作開展不易,也不利於軍事交往。1979年,國家相關部門便提交了恢復軍銜的提案,但是當時的中國部隊人員眾多,官兵比例失調等問題需要解決。

經過商議,軍委決定精簡部隊後恢復軍銜制度,解放軍裁員直到百萬人後到1988年恢復軍銜制度,但是這次的軍銜制和早年的有所不同,沒有了大將和元帥軍銜,頂級軍銜是一級上將,這次軍銜制實際上是實行新的軍銜制,所以自然與之前的不同,那麼為什麼要取消大獎和元帥的軍銜制度呢?

我國已經度過了硝煙四起的戰亂時期,接下來的主要工作便是基礎建設和提高百姓生活質量,所以這次的軍銜制更像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一次更新,變得更符合當時的需求。大將和元帥的條件苛刻,都是要有著資深的經歷和卓越的戰功才能被授予,而和平年代沒有戰爭,又哪來的戰功呢?所以元帥和大將更像是成為了一種象徵,一種國家對和平的期望,更是國家實力增強的表現。

美國最高的軍銜是五星上將,和我國的元帥是一個地位,它設立於二戰期間,而成為五星上將的首要條件便是擔任過戰區指揮官,直到今天美國的五星上將才有九位,至於2001年出現的那位是追加的,也是為了表彰他在二戰所做的貢獻。

美國五星上將之上還有一個級別,就是特級上將,這個榮譽只會給最高的統帥,在美國的歷史上只出現過三個,一個是華盛頓,一個是陸軍總司令潘興和海軍著名將領喬治·杜威,從這裡可以看出有這個榮譽的條件是多麼的苛刻。

我軍在88年取消大將和元帥的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在和平時期,沒有戰功,是無法配得上這麼高榮譽的,所以在很多人的提議下,就取消了這兩個軍銜。

相關焦點

  •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為何取消了大將和元帥軍銜?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為何取消了大將和元帥軍銜?軍銜制度是一項國際性的軍事制度,是國家授予軍人以區別其等級、地位、權力、責任、榮譽待遇的稱號和標誌的制度。實行這一制度不但使軍人的相互關係更加明朗化和規範化,而且能增強軍人的自尊心和榮譽感,激勵軍人奮發向上,促進優秀人才成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曾於1955年頒布實行軍銜制度,它曾對促進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我軍軍銜標誌上的星和槓
    我軍歷史歷史上,先後共實施了兩次軍銜,1955年9月27日,以全軍首次大授銜最為著名,授予了1000餘名解放軍高級軍官為少將以上軍銜,已經載入了我軍發展的史冊,成了人民軍隊不斷成長壯大的象徵。其中,朱德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粟裕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軍銜,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已經成為我軍歷史上的絕唱,成為軍人心中永衡的豐碑,必將萬古流芳。此後,1988年7月1日,我軍恢復了1965年6月1日取消的軍銜等級制度,軍隊中就不再設置元帥和大將軍銜,一級上將為我軍最高軍銜,但此軍銜始終未授予任何一位我軍高級將領。
  • 粟裕大將戰功彪炳,真的辭過元帥軍銜嗎?
    十大元帥的名額是固定的,而且有一個硬性標準,參與創建過人民軍隊或者建立過根據地,這些都是革命勝利的基礎,十大元帥裡面,朱德、劉伯承、賀龍、葉劍英等人直接領導了南昌起義,陳毅、聶榮臻也是間接參加了領導,林彪是參與者,彭德懷領導了平江起義,羅榮桓參加了秋收起義,葉劍英和聶榮臻還參加領導了廣州起義,徐向前在鄂豫皖蘇區和川陝革命根據地建設中居功至偉,這樣的功績和資歷是粟裕大將沒法比肩的。
  • 古今中外的軍銜,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為何和平時期無元帥?
    同時,最高級別軍銜也是平常人包括軍迷群體關心的話題,大家喜歡討論元帥和將軍這些高級別軍銜,很少有人去關注每一名列兵軍銜的軍人。那麼,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考慮過。最大的不同,其實就是戰時和和平時期授予標準的區別。元帥一般在戰時授予,讓一名大將軍掛帥出徵了,授予他元帥軍銜,也就不為過。
  • 這個軍銜曾是中國最高軍銜,僅設6年就被取消,只因無人達到要求
    軍銜代表了一個軍人的軍事級別,它產生於15到16世紀的一些西歐國家,所以也被稱之為是西歐軍銜。相信很多人對於軍銜如數家珍,不管是什麼級別,也不管是什麼類型,張嘴就能說出很多花樣。但是你知道嗎?我國曾經設立過一個最高軍銜,但是僅僅設置了六年就被取消了,原因很簡單:沒有一個人達到要求。那麼這個軍銜到底是什麼呢?
  • 關於元帥軍銜的四個疑問
    1614位開國將帥中,元帥排在最前頭,所立功勞最多,所擔責任最重,所接受的鮮花與掌聲也最豐厚。1955年授銜以後,聚焦在十位元帥身上的目光與日俱增,人們圍繞這一等級的軍銜發問,有些問題倒也值得推敲,可以拿出來與眾人共同探討一番。
  • 中國軍隊曾擁有11萬準尉,為何準尉軍銜後來沒有恢復?
    關於軍銜的問題,小編先後講過很多。今天就講一下準尉的問題,準尉曾經是中國軍隊的最低級軍官,而且數量達到了11萬之多。換句話說,這是當時人數最多的一個軍銜了。但是在1988年恢復軍銜時,準尉軍銜卻沒有被恢復。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裡面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與世界接軌,另一方面則是軍銜的全面改革。
  • 美國的五星上將相當於我國的何種軍銜?細說中美兩國軍銜發展歷史
    其中元帥分兩級:分別是共和國大元帥和元帥,將軍有四級:分別是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和尉官也分大上中少各四級,士官有中下三級,士官以下還有上等兵和列兵兩個兵級。
  • 此將是元帥的戰功,大將的軍銜,上將的資歷
    說到解放戰爭時期的戰神,可能大家都會想到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總,以及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元帥(擁有軍神之稱)。其實除了這兩位,還有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戰神。只不過,他並非是元帥軍銜,而是大將軍銜。雖然,粟裕司令員是大將軍銜,但他確實名副其實擁有元帥戰功。
  • 1955年授10名元帥軍銜,為何會有11人享受元帥級待遇?
    1955年,我軍推行軍銜制度,並授予了十位軍事家元帥軍銜。但是奇怪的是,雖然元帥軍銜只授予了十個人,但是享受元帥待遇的卻有十一個人。其實,原因在於:張雲逸大將也享受到了元帥的待遇。那麼,為什麼如此禮遇張雲逸?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日軍寧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日軍寧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眾所周知,在日本進行過明治維新後,開始對大型控股公司進行扶持,在這之中,六大財閥嶄露頭角,他們直接將全日本經濟進行了壟斷。在二戰之中,這些財閥同樣是先行者,日本高官都是從家庭背景當中進行挑選的,能夠成為日軍高官的平民少之又少。
  • 粟裕與元帥軍銜擦肩而過,三戰封「神」,成就共和國第一大將
    在1955年授銜後,粟裕的軍銜問題一直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許多人認為,粟裕戰功很大,評大將低了,應該授元帥。一些黨外人士向中央建議粟裕「是可以當元帥的」。蔣介石曾多次痛心疾首地說:「孟良崮的失敗,是我軍剿匪以來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孟良崮戰役後,毛主席和粟裕之間也有過一段著名的對話。
  • 準尉軍銜是什麼級別?地位介於官兵之間,1988年我軍取消這級設置
    其實二戰時期日軍對準尉軍銜的分類最為直觀,它被單拉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階級」,即士官、準士官、下士官三級中的「準士官」一級,而日語中士官就是「軍官」,所以準尉就是「準軍官」或者稱為「預備軍官」的意思,是介乎於軍官和軍士(避免混淆暫不寫作士官)之間的一檔特殊軍階。
  • 越南的最高軍銜是什麼?為什麼不設元帥軍銜?原因確實難以啟齒!
    其實不少國家的軍銜制度都設置有元帥一銜,唯獨越南沒有,他們國家最高軍銜為大將。其中原因要涉及到越南複雜的歷史。眾所周知,越南古稱安南,曾多次成為中國的藩屬國,清末時,法國派軍隊遠渡於此,把越南當成殖民地,後來清朝顧忌到法國會以越南為根據地趁機侵略廣西邊境,於是下令出兵打響了清法戰爭。
  • 1988年5位女中豪傑被授予少將軍銜,她們是誰?有什麼樣的成就?
    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首次授銜儀式,有1000多名將領獲得了軍銜,成為了共和國的開國將軍。然而,在這1000多名開國將軍中,只有一位女性將軍,她就是開國女少將李貞將軍。但時隔33年後的1988年,我軍又重新恢復了軍銜制度。又先後有5位女性將軍,因功被授予了軍銜。
  • 1988年恢復軍銜制,七大軍區政委,分別是誰?授予什麼軍銜?
    1988年恢復軍銜制,七大軍區政委,分別是誰?授予什麼軍銜?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的時候,我軍規模非常大,擁有500多萬人。1982年,經過精簡整編仍有400多萬人。1985年,中央軍委決議以百萬大裁軍為契機進行軍改。經過2年多努力,我軍完成了裁軍一百萬的戰略目標,並且將原十一大軍區整編成七大軍區。此時,恢復軍銜制的時機已經成熟。1988年,我軍正式恢復軍銜制,各大軍區軍政主官都一一授銜。
  • 1988年恢復軍銜制後,七大軍區政委分別是誰,是什麼軍銜?
    1987年,我國恢復軍銜制之前,劉振華將軍已經擔任了北京軍區的政委,並在恢復軍銜制後,被授予上將軍銜。南京軍區、傅奎清、中將軍銜傅奎清出生於1920年,湖北英山人,傅奎清自1939年進入新四軍後,便開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軍旅生涯。
  • 55年授銜時,曾有動議授傅作義大將軍銜,最後為何沒成行?
    55年授銜時,曾有動議授傅作義大將軍銜,最後為何沒成行?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從那時起,人們就對十大元帥十大將有了說不完的話題,討論最多的一點是,他們中的一些人是否具備享有這種殊榮的功績和能力。
  • 1993年晉升上將軍銜的將軍都有誰,當時他們的年紀有多大?
    1955年新中國舉行首次授銜儀式,從此解放軍有了自己的軍銜,當時上將軍銜是排在元帥和大將之後,不過第隨後因為種種原因,軍銜一度在解放軍中被取消。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為了使得我軍更好的發展,在1988年,解放軍再一次實行軍銜制。
  • 二戰時期,很多國家設立了元帥軍銜,這些元帥中有哪些世界名將?
    「元帥」最初是一種職務。後逐漸成為世界各國軍人的最高軍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個國家湧現出大量的著名軍事人才。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被授予了「元帥」軍銜。(軍兵種元帥與陸軍大將同級)整個蘇聯時期,蘇聯共授予「蘇聯大元帥」軍銜1人;「蘇聯元帥」軍銜40人、「蘇聯海軍元帥」軍銜3人;「軍兵種主帥」軍銜13人。「軍兵種元帥」軍銜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