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國成立後向戰爭時功績優異的將領授予元帥和大將軍銜,我國的開國十大元帥和開國十大將便是這時候授予,而10年後我國又取消了軍銜,但是軍隊畢竟離不開等級管理,取消軍銜後,讓部隊裡的工作開展不易,也不利於軍事交往。1979年,國家相關部門便提交了恢復軍銜的提案,但是當時的中國部隊人員眾多,官兵比例失調等問題需要解決。
經過商議,軍委決定精簡部隊後恢復軍銜制度,解放軍裁員直到百萬人後到1988年恢復軍銜制度,但是這次的軍銜制和早年的有所不同,沒有了大將和元帥軍銜,頂級軍銜是一級上將,這次軍銜制實際上是實行新的軍銜制,所以自然與之前的不同,那麼為什麼要取消大獎和元帥的軍銜制度呢?
我國已經度過了硝煙四起的戰亂時期,接下來的主要工作便是基礎建設和提高百姓生活質量,所以這次的軍銜制更像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一次更新,變得更符合當時的需求。大將和元帥的條件苛刻,都是要有著資深的經歷和卓越的戰功才能被授予,而和平年代沒有戰爭,又哪來的戰功呢?所以元帥和大將更像是成為了一種象徵,一種國家對和平的期望,更是國家實力增強的表現。
美國最高的軍銜是五星上將,和我國的元帥是一個地位,它設立於二戰期間,而成為五星上將的首要條件便是擔任過戰區指揮官,直到今天美國的五星上將才有九位,至於2001年出現的那位是追加的,也是為了表彰他在二戰所做的貢獻。
美國五星上將之上還有一個級別,就是特級上將,這個榮譽只會給最高的統帥,在美國的歷史上只出現過三個,一個是華盛頓,一個是陸軍總司令潘興和海軍著名將領喬治·杜威,從這裡可以看出有這個榮譽的條件是多麼的苛刻。
我軍在88年取消大將和元帥的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在和平時期,沒有戰功,是無法配得上這麼高榮譽的,所以在很多人的提議下,就取消了這兩個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