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蕭山區舉行「黨建引領政銀共建」鄉村振興啟動儀式。蕭山區農業農村局和蕭山農商銀行籤訂了黨建聯盟協議,蕭山農商銀行捐贈了「政銀共建鄉村振興」專項資金8億元、冠名設立鄉村扶貧幫困基金1千萬元。
「政銀共建鄉村振興」的前身是「村銀共建新農村」活動,主要目標是政銀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作為蕭山區加強農村建設的一項創新舉措,這項工作已經開展了整整十個年頭,已結出累累碩果。
十年來,蕭山區通過政銀共建、村銀共建活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蕭山農商銀行每年為新農村建設投入不少於4000萬元的資金,已累計捐贈共建資金7.77億元,全部用於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民生工程。從2018年起,蕭山全區48個經濟薄弱村累計增加村集體收入760餘萬元,提前完成杭州市定的消薄目標任務。目前,省市區三級聯動信用村鎮建設進一步深化,廣大農民群眾得到了足額、優先、優惠的貸款支持,真正體會到了金融惠農的好處。
目前,「村銀共建新農村」目前已覆蓋蕭山全區421個行政村,在保證集體資金安全、完整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與此同時,信用聯絡站、豐收驛站和助農服務點的設立,使得村民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尤其是去年通過實施「政銀通」「社銀通」便民便企工程,助力辦事「最多跑一次」,為農村居民提供了更多便利。
此外,「村銀共建新農村」有效規範農村「三資」管理行為,加強了農村社會管理。比如,由蕭山農商銀行和義橋鎮合作開展的村級財務報銷銀行卡支付工作,從源頭杜絕了村級財務腐敗問題的發生,讓村級財務支付更加規範透明、有據可查,目前已在蕭山全區推廣。
截至目前,蕭山全區鄉村振興領域獲得蕭山農商銀行貸款339.84億元,個人貸款371.93億元,135家農業龍頭企業獲得貸款15.85億元,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社員貸款132戶、1.14億元,種糧大戶貸款15戶、1817萬元,農創客貸款8戶7525萬元,在全區美麗鄉村建設上獲得資金支持3.21億元。
蕭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政銀、村銀的合作模式,充分發揮了銀行在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優勢,既是促進集體資金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化鄉村振興戰略的有益探索,更是加強農村社會治理的有效載體,兼顧了社會公平和效率,實現了政府放心、鄉村善治、銀行發展的三贏目標。(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