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後期,蒙古逐漸形成三大塊,即漠西厄魯特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南蒙古。而漠南蒙古又有鄂爾多斯、歸化城土默特、喀喇沁、察哈爾、內喀爾喀、科爾沁等部。
在晚明的歷史舞臺上,經常露臉的就是察哈爾、內喀爾喀、科爾沁三大部,而這三大部最早消失在歷史中的就是內喀爾喀五部。
01,曾經威風一時的內喀爾喀五部
內喀爾喀五部,又叫舊喀爾喀五部、山南喀爾喀、山陽喀爾喀,即舊喀爾喀五個鄂託克,鄂託克是蒙古兀魯思(萬戶)下小領地名稱單位,十七世紀演變成旗。
雄起的達延汗為了進一步削弱異姓貴族的權利,就分封自己的兒孫,其中第五個兒子阿爾楚博羅特和第十一子格埒博羅扎被封到喀爾喀萬戶。
阿爾楚博羅特領喀爾喀萬戶左翼,格埒博羅扎領喀爾喀右翼,後來左翼南遷,從喀爾喀萬戶中分離出來,就此形成內喀爾喀五個鄂託克。
這五個鄂託克都是阿爾楚博羅特的兒子和爾朔齊哈薩爾、即虎喇哈赤的五個兒子所屬,分別是老大烏巴什(兀把賽),領扎魯特部;老二蘇巴海(速巴亥),領巴林部;老三兀班(烏班貝穆多克新),領翁吉剌特部(弘吉剌部);老四歹青(答補,伯要兒),領巴嶽忒部(巴嶽特部);老五炒花(舒哈克卓裡克圖),領烏濟葉特部(烏齊葉特部)。
雖然內喀爾喀在名義上歸大汗統領,實際上是獨立的封建主,圖們汗時期,喀爾喀五部就迅速壯大,巴林部和烏齊葉特部有二十多營,扎魯特、翁吉剌特和巴嶽特有二十四營,勢力相當強盛。
其中巴林部和烏齊葉特部位於西遼河和遼河之間,實際上佔據了原來泰寧衛的領地,所以,在漢地史籍中,經常把巴林部的蘇巴海和烏齊葉特部的炒花兄弟稱為泰寧部長。而扎魯特、翁吉剌特、巴嶽特三部位於西遼河以北,實際上佔據了原來福餘衛的領地。
明隆慶時期,蒙古右翼的封建主和明廷建立了和平互市的貿易關係,可以解決基本需求,因而結束了雙方幾十年的軍事對峙局面。
以蒙古大汗為首的左翼封建主們,也曾多次向明廷提出互市要求,但都遭到拒絕,因此雙方的軍事活動一直都沒有中斷,身為內喀爾喀五部盟主的是剽悍的巴林部領主蘇巴海,就沒少率軍進攻明朝遼東的廣寧衛、義州衛、錦州衛、瀋陽衛、遼陽衛等地。
簡單說就是蒙古左翼的封建主們請求互市,被明廷拒絕後就率軍侵邊,要麼暴打明軍,要麼被明軍暴打,這就是萬曆初年的遼東邊境日常,侵邊主力基本以內喀爾喀的封建主們為主。
萬曆十年(1582),蘇巴海在鎮夷堡被李成梁的伏兵擊斃後,內喀爾喀五部的盟主由他的弟弟翁吉剌特部兀班之子伯言(奇塔特)擔任,繼續率領部眾不斷的侵擾明邊境,為蘇巴海復仇。
萬曆二十二年(1594),伯言在鎮武堡中伏,被名將董一元、李化龍射死,他的兒子齋賽(就是那個覬覦葉赫老女的介賽)成了內喀爾喀的大領主之一,繼承父志不斷侵擾明邊。
可以這麼說,在林丹汗和努爾哈赤崛起之前,經常露臉的就是內喀爾喀的大小封建主們,譬如:
扎魯特部的鍾嫩貝勒、昂安貝勒兄弟;
巴林部的卜言兔、卜言顧、把兔兒兄弟們;
翁吉剌特部的暖兔(巴哈達爾漢)、齋賽叔侄;
巴嶽忒部的達爾漢貝勒卜兒亥、老薩兄弟,卜兒亥的兒子恩格德爾(後金第一位蒙古額駙)、莽古爾岱(葉赫老女的丈夫)兄弟;
烏齊葉特部的炒花,即舒哈克卓裡克圖。
伯言死後,雖然他的叔叔烏齊葉特部的炒花,成了內喀爾喀名義上的盟主,但他並不能轄制伯言的兒子齋賽。而這時,女真人努爾哈赤已經統一建州,並在古勒山擊敗海西女真糾集的九部聯軍,氣勢磅礴的登上東北爭霸的舞臺上。
02,被明金拉攏的內喀爾喀五部
內喀爾喀的勢力雄厚,所處的地理位置也很特殊,他西邊是察哈爾蒙古,北邊是科爾沁蒙古,東邊是海西女真,南邊與明廣寧、愛新國相鄰,處在明朝、察哈爾和愛新國三家之間。
如果努爾哈赤想擴張勢力,勢必要與蒙古人打交道,想和蒙古諸部取得聯繫,就只能通過內喀爾喀五部;如果察哈爾林丹汗想重現祖先的威風,也不能不倚重內喀爾喀;如果明朝想剿滅愛新國,就不能不防備愛新國去拉攏內喀爾喀,所以,內喀爾喀的地理位置就註定了他在三方面前的重要性。
但蒙古人並沒有上帝視角,他們並不知道努爾哈赤會走到哪一步,因此早在萬曆二十二年(1594)的時候,內喀爾喀五部之巴嶽特部的老薩貝勒,就和科爾沁部貝勒明安(參與九部之戰被暴打過)一起遣使愛新國通好。
到了萬曆三十三年(1605),老薩的侄子恩格德爾也向努爾哈赤示好,獻馬二十匹。大喜過望的努爾哈赤對恩格德爾非常的友好,贈送他豐厚的禮物,拉近彼此的關係。
恩格德爾很感動努爾哈赤的真誠,第二年又聯絡一批內喀爾喀五部的貝勒們,攜帶駱駝和馬匹去見努爾哈赤,並給努爾哈赤奉上昆都倫汗的汗號,努爾哈赤再次賞賜給他們很豐厚的禮物。
把內喀爾喀五部貝勒們高興的,都覺得努爾哈赤這哥們太大方了,很值得交朋友,從此常來常往,成了好兄弟,甚至配合努爾哈赤去圖謀北關葉赫國。
露出獠牙的努爾哈赤終於被扶持他的明朝注意到,趕快調整策略,開始扶持葉赫來制衡建州,想讓葉赫隔斷建州與內喀爾喀五部的聯繫。
努爾哈赤一邊假裝對明廷表示恭順,一邊加強與內喀爾喀五部的聯絡,偏偏這時候,萬曆三十七年(1609)正月,明開元參將李如楠準備伏擊齋賽貝勒,以報四年前齋賽誘殺慶雲堡備御熊錀之仇,這個消息被努爾哈赤知道,迅速報給齋賽讓他成功逃脫。
誘殺齋賽失敗造成的後果很嚴重,引起在內喀爾喀五部中地位舉足輕重的齋賽、對努爾哈赤的感謝和對明廷的憎恨,再加上齋賽覬覦大姨子葉赫老女,並聽信努爾哈赤的讒言認為葉赫人協助明人誘殺他,因而出兵配合建州攻打葉赫。
明軍不得不派火器手去救援葉赫,又派人向齋賽解釋誘殺事件和葉赫沒關係,但並不能緩和齋賽與葉赫的關係,而嘗到甜頭的努爾哈赤更加注重和蒙古的關係,進一步去拉攏爭取恩格德爾,在天命二年(1617)二月,把弟弟舒爾哈赤的女兒戴遜格格嫁給恩格德爾臺吉,讓他成為後金第一位蒙古額駙。
受到努爾哈赤特殊禮遇的恩格德爾也不負眾望,積極的為後金與內喀爾喀蒙古五部貝勒們溝通斡旋,雙方之間建立了多次政治聯姻。
當然,內喀爾喀五部貝勒們並不是都認同恩格德爾的遊說,他的堂兄弟齋賽就對後金的拉攏並不在意,當初配合建州攻打葉赫,也是齋賽有自己的算計,他的性格自負,藐視任何人,在五部中人緣也夠嗆,諸貝勒視他為鬼魅,他自己也認為自己不是人,而是飛翔於天空的雄鷹,馳騁於山林的猛虎,這樣的性格根本不會臣服努爾哈赤。
再說內喀爾喀與後金的最終目的也大不相同,蒙古人只是要求明朝滿足他們朝貢互市的經濟要求為最終目的,而後金可是以佔領遼東為目的的,這其中差異就大了,明朝一旦滿足蒙古人增賞的要求,蒙古人就是息事寧人的罷兵,但後金和明朝是註定難以達成和解的。
所以,為了制衡建州女真,明朝不惜重金爭取喀爾喀五部,於是,以齋賽為首的大部分喀爾喀五部貝勒們,在獲得經濟上的滿足後,很快對後金拉他進犯明朝失去興趣。此時的努爾哈赤為了避免多處樹敵,更是提高了對親善建州的恩格德爾們的禮遇。
天命四年(1619)三月,努爾哈赤在獲得薩爾滸大捷後,六月陷開原,七月又攻佔鐵嶺,齋賽就不樂意了。翁吉剌特、巴嶽特、扎魯特三部和明朝貿易的地點就是鐵嶺,鐵嶺被後金攻克,就意味著三部失去和明朝互市的市口,齋賽當然不能忍受。
因此,他就聯絡扎魯特臺吉巴克、色本,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子桑阿爾寨等,以及大小臺吉二十多人,糾集萬餘軍隊準備伏擊後金軍隊,奪回鐵嶺的控制權。
努爾哈赤親自率軍反擊齋賽軍,把齋賽一方頭頭腦腦全都擒獲,曾經橫行一時的內喀爾喀五部領頭羊齋賽,一戰就被打斷脊梁骨。
鐵嶺之戰的結果驚呆了內喀爾喀五部眾貝勒,為了保住齋賽的命,蒙古人請求用牲畜萬頭、外加齋賽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為條件,來交換齋賽回來。
努爾哈赤當然不會殺齋賽,而是利用齋賽挾制內喀爾喀五部,十一月,派大臣前往噶克察謨岡幹塞忒勒黑,與五部貝勒籤訂盟約,此次會盟內喀爾喀五部有實力的貴族機會全部到場。
此時才崛起三兩年的林丹汗,並不知道內喀爾喀五部中最厲害的齋賽貝勒成了後金的階下囚,他只知道三部的市口鐵嶺落到後金手中,於是派使者去警告努爾哈赤不要進攻廣寧,因為廣寧是他在明朝收取貢賦之地,由於使者態度傲慢,被後金扣留,等與內喀爾喀五部結盟後,努爾哈赤就很乾脆的把林丹汗的使者處死。
嚴格說,林丹汗的使者被殺,其中也有內喀爾喀人的手筆,林丹汗立志要復興蒙古帝國,自詡所有蒙古人的共主,對諸部總是示以兵威,多加欺凌,以此震懾蒙古各部,並有兼併諸部的意思。
所以,諸部對他也並不感冒,畢竟蒙古大汗式微多少年了,誰又真心服氣誰呢?都是達延汗的子孫,你憑什麼想兼併我們?因此,內喀爾喀人就傳謠說後金派去林丹汗的使者被殺了,以此來激化林丹汗和後金的矛盾。
畢竟,隨著林丹汗的崛起,和努爾哈赤的擴張,而內喀爾喀五部的猛虎齋賽成了階下囚(即便後來被放回也得了恐金症),盟主炒花老邁,曾經興盛一時的內喀爾喀五部開始淪為察哈爾和建州之間的夾心餅乾。
03,左右夾擊下滅亡的內喀爾喀五部
雖然內喀爾喀五部與後金籤訂盟約,但並不是每個領主都遵循盟約的,以扎魯特部為首的鐘嫩、昂阿(兩人都是扎魯特忠圖汗的弟弟)幾位貝勒經常搶劫後金的使者,搶奪財物牲畜。
隨著勢力擴大雙方地位發生轉變的努爾哈赤又怎麼會忍氣吞聲呢?天啟三年(1623)四月,出兵攻打扎魯特貝勒昂安,把反金派昂安父子都殺掉,把他的屬民財富一搶而空。
身為盟主的老炒花對昂安父子之死,非常憤慨,想反擊後金才發現己方單打獨鬥已經幹不過他了,就決定聯絡林丹汗向後金復仇,但到最後復仇計劃還是流產,因為林丹汗不知為何沒有理睬炒花。
天啟四年(1624),觀望數年的科爾沁貝勒奧巴,決定放棄察哈爾,和後金搭上關係,就遣使與後金結盟,隨後,努爾哈赤的兩個兒子多爾袞、皇太極先後迎娶科爾沁的貴女。
林丹汗不甘心坐視科爾沁蒙古倒向後金,在天啟五年(1625)十月,派使者去和奧巴談判,當然沒有談攏,就聯絡內喀爾喀五部之翁吉剌特部的暖兔、齋賽叔侄去攻打奧巴。
這正是察哈爾和內喀爾喀五部修復關係的大好時機,但身為盟主的炒花卻忌恨林丹汗往年對他的無視,堅決反對暖兔叔侄協助林丹汗,一邊派人去齋賽、暖兔那裡制止出兵,一邊派人給奧巴送信,這操作真讓人給他跪了。
奧巴得到消息,趕緊向後金求援,林丹汗大概也得知消息洩露,就把軍事行動提前,十一月初圍攻奧巴所在的格勒珠兒根城。
十一月初十,努爾哈赤親率諸貝勒大臣馳援奧巴,但來到鎮北堡他就停步不前,另外派兒子莽古爾泰率軍五千前往農安塔聲援奧巴。很明顯,努爾哈赤並不是誠心救援奧巴,不過是做做姿態而已,但林丹汗不知道啊!他久攻不下,又擔心後金救援奧巴,讓他腹背受敵,於是還沒看到金軍他就撤退了。
林丹汗的解圍徹底把奧巴推向後金,東徵失利的林丹汗就把目光投向拖後腿的內喀爾喀五部。而有了科爾沁新盟友的努爾哈赤也加快了對內喀爾喀五部的行動。
並不清楚自己成為侵蝕對象的內喀爾喀五部貝勒們在幹什麼呢?有的正和後金打得火熱親如一家,有的還在歡脫的搶劫後金使者,並不知道密布的烏雲已經籠罩在內喀爾喀頭頂了。
和後金關係最密切的莫過於巴嶽忒部的恩格德爾,努爾哈赤把侄女嫁給他,讓他成為後金第一位蒙古額駙,不惜女兒、金銀、官爵、財物、莊園、奴僕,用優厚的待遇撬動恩格德爾,成功把他爭取到後金陣營,並為後金遊說大批貝勒臺吉前來歸附。
從天啟元年恩格德爾的弟弟莽果爾、帶著子女屬民牲畜投奔後金、由大貝勒代善親自出城迎接五裡開始,巴嶽忒部有實力的貝勒臺吉們隔三差五的就有朝後金跑的。
努爾哈赤對投過來的貝勒臺吉們,都比照恩格德爾的待遇,嫁閨女就不說了,賜免罪鐵劵,盟誓互不相負,賞賜田莊和奴僕,讓他們都成為後金的封建主。甚至在後金朝廷飲宴時的朝拜順序,恩格德爾額駙和眾蒙古貝勒們都只在大貝勒之下,卻排在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阿濟格、多鐸、阿巴泰之上,恩格德爾兄弟後來都隸屬滿洲正黃旗。
那些不理會恩格德爾遊說、反而去搶劫後金使者的貝勒臺吉們,後金也不善罷甘休,天啟六年(1626),後金對那些不肯親善他的內喀爾喀五部貝勒們發起進攻,由代善率軍攻打扎魯特部,擒獲巴克父子等十四個貝勒,殺死鄂爾寨圖貝勒,俘虜大量扎魯特子女屬民財產。
四月,後金又以內喀爾喀五部背盟通明為藉口,由努爾哈赤親自出兵攻打炒花的烏齊葉特部和巴林部,擊殺巴林部貝勒囊努克,重創巴林部,追擊炒花於西拉木倫。慘敗的炒花潰退察哈爾去投奔林丹汗,隨即被林丹汗殺害,部屬也被吞併,烏齊葉特部就此成為歷史名詞。
面對後金對蒙古人的軍事行動,林丹汗並沒有唇亡齒寒的感覺去救援同族,反而趁著內喀爾喀五部勢頹之際,繼續打擊翁吉剌特部,齋賽在混亂中下落不明,其部眾有被林丹汗兼併,也有追隨暖兔的兒子們依附扎魯特部,總之,翁吉剌特部差不多也成為名詞。
就在當年八月十一,68歲的努爾哈赤突然死去,第八子皇太極繼位。新立的皇太極很快在十月份再次出兵扎魯特,藉口就是扎魯特曾劫持過後金出使科爾沁的使者。
扎魯特被後金打的滿頭包,還沒愣過來神,次年(天啟七年、天聰元年)正月,林丹汗又來趁火打劫襲擊扎魯特和巴林殘部,襲擊的結果是,這兩個部落少部分被林丹汗兼併,大部分則投奔科爾沁蒙古,後來不堪科爾沁的侵襲又歸附後金被整編為札薩克旗。
曾經為赫赫威威的內喀爾喀蒙古,至此徹底土崩瓦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巴林和扎魯特好歹還各自有左右札薩克旗,烏齊葉特部和巴嶽忒部消失的最徹底,連部名都沒有留下。
翁吉剌特部雖然沒有整編為札薩克旗,但還有大部分依附扎魯特部,進入清初,由於暖兔第四子喇巴泰和兄長莽胡爾臺爭奪屬民,就率領十個蘇木的部眾脫離扎魯特,投奔巴林部的淑慧公主,不過,後來又有兩個蘇木的屬民不堪忍受巴林人的沉重賦稅,逃到翁牛特左旗,巴林部就的弘吉剌十蘇木就變成八蘇木。
04,猴格說
內喀爾喀五部,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蒙古國跨兒跨五衛,在明朝最後的一個世紀裡,不管是蘇巴海、烏巴什,還是炒花、暖兔、齋賽,都是經常性出鏡的梟雄,拎出來和林丹汗比較,其實也沒多少差距,雖然都有他們的歷史局限性。
如果蒙古人,不管是察哈爾、內喀爾喀還是科爾沁,如果他們一開始就知道通力合作,努爾哈赤怎麼可能有崛起的機會?
即便是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已經崛起,蒙古人也不是沒有機會,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那個時候知道蒙古人擰成一股繩,也不是打不過女真人。
但很遺憾,蒙古人自始至終都在內訌,就以林丹汗東徵科爾沁為例,如果內喀爾喀盟主炒花放棄往日恩怨,去配合林丹汗,牆頭草一樣的科爾沁還不是手到擒來?
炒花卻為了私慾不僅不與林丹汗合作,反而阻撓破壞去給科爾沁送信,可以說,炒花就是林丹汗對科爾沁失去控制的罪魁,林丹汗又是內喀爾喀五部消亡的元兇,兩人真是互為因果啊!
當然,林丹汗也有他自己的問題,如果他能夠破釜沉舟的心思,科爾沁也頂不住啊!但問題是,只聽說後金增援不見人影,林丹汗自己就撤退了,這又能怪得了誰?
總之,內喀爾喀五部的消亡,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不知道聯合察哈爾抗金,把力量凝聚在一起,反而是陷入內訌傾軋之中, 這才給女真人有分化瓦解他們的機會啊!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參考資料:喀爾喀五部考述、試論後金與喀爾喀蒙古的關係——以努爾哈赤對恩格德爾的爭取為中心、努爾哈赤起兵前建州與喀爾喀五部之關係、滿文老檔、清太祖實錄、清太宗實錄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宗廟遷祧、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
作者有話說:配圖難為死我了~~~考慮以後不配圖吧~~~但不配圖肯定會影響展現量~~~話說寫遼夏金元配圖真的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