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家長問我,二年級有沒有必要學奧數,你這裡還收不收二年級的學生。
對這類問題,我的回答一般都是家長能在家裡陪伴孩子,提供必要的輔導,帶領孩子做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完全不需要參加課外的培優輔導,當然,有一部分孩子天資很聰慧,家長希望孩子提前學習奧數知識,我也會提供在線輔導。
對於絕大多數二年級孩子,如何在家裡進行奧數學習呢?我的建議是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培養對數學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如果是興趣使然,有內在的驅動力,那麼做起事來會覺得很輕鬆,往往都是積極的去嘗試,去努力,而如果是被動地接受,按照指令去完成動作,效果往往不好,時間長了連動力都沒有,完全是疲於應付,因此,在一二年級這個階段學習數學,首要的就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呢?我認為人天生都是愛玩的,愛玩是我們的天性,因此,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首先就要做好學與玩的結合,玩中學,學中玩,在遊戲中探索數學問題。我的建議是,在家長的引導和參與下,與孩子一起做一些益智類的蘊含數學思想的遊戲。
比如擲骰子遊戲,擲骰子遊戲是非常有助於建立親子關係的一款遊戲,遊戲中,家長或者孩子負責擲骰子,骰子擲出後會隨機地展示1~6這6個數字中的一個,經常玩這個遊戲,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建立起一種隨機的思想,他會發現每次擲出來的骰子展示的數字和上一次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各種可能都會有,這為高中階段學習的概率初步奠定了很好的統計學思想。
擲骰子遊戲當然不僅僅是擲出去這麼簡單,家長可以拿兩個骰子同時擲出,與孩子一起比賽看誰能最先說出這兩個數字的和是多少,由於每次擲出的骰子點數都可能不同,因此,隨著不斷地擲骰子,孩子就掌握了簡單的個位數加法計算,並通過大量的訓練做到計算能力的提升。
同時,還可以計算兩個骰子點數之差,訓練孩子的減法計算能力,當然了,大數減小數還好,如果孩子用小數去減大數,就會出現負數,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理解生活中出現的負數。
如果孩子對加法和減法掌握得很好,擲骰子遊戲還有升級版玩法,我就經常和我的孩子這樣玩,家長拿出3個骰子,擲出去之後和孩子同時計算3個數字之和,由2個數字相加升級到3個數字相加,難度提高了很多,很多孩子一開始的時候都無法很好的掌握,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熟能生巧,大多數都能夠快速的計算出來,我覺得這種玩法非常鍛鍊孩子的計算能力和反應速度。在孩子4年級以後,還可以再增加一個骰子,並計算幾個數的平均數。
總之,擲骰子有很多種玩法,就這一個遊戲就可以訓練好孩子的計算能力,非常值得推廣。
第二、用生活而不是公式教會孩子數學。很多家長認為,學數學就是在培訓班裡學,這個想法其實也不能說完全錯誤,即使這些家長知道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但他們沒有發現生活中數學的眼睛,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利用身邊的實例給孩子講解數學,不過,實際上由於數學無處不在,家長們稍微留意一下,還是可以舉出很多身邊數學的例子。
比如說七巧板遊戲或者其他的一些生活類行為,我在家裡給孩子買了很多圖形卡片,沒事的時候就和孩子一起拼接各類圖形,本身這類問題就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孩子只需要通過自己動手去拼接,去發現可能會拼成的圖形即可,這樣做的好處就在於,可以開拓孩子的思路,不受具體條件和答案的束縛。
日常生活中我經常帶著孩子去超市購物,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我會和孩子分別計算所購買商品的總價,待到結算的時候,再比較我們計算結果的準確性,看似很簡單的一個行動,可以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而且是帶有小數的連續的計算能力,對4年級一下的孩子來說,這個活動還是有一定挑戰性的,當然,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可以把零錢抹去,就計算整數部分。
我還發現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孩子自從計算了購物總價後,出現了兩個變化,一個是更加關心家庭的建設,總讓我省錢,注重節約。另一個就是他學會了比價,很強調性價比,比如買餅乾,他會關注打折(好吧,趁機把六年級經濟問題也講了),會關心哪種餅乾的相同重量的情況下價格更便宜(是你自投羅網,我把除法也教了)。我不是非常鼓勵孩子過早的介入家庭事務,但是讓他們知悉一下家庭生活的運轉,也還是有好處的。
為什麼說我一直強調要利用生活來教會孩子數學,因為從小孩子的認知來看,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生活,而且對於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在他們這個年紀是很難做到真正理解的。比如說借位減法問題,我覺得這類問題對於任何一個大人來講都不算是問題,個位相減不夠,向十位借一就行了唄,但是生活中我們都聽說過甚至經歷過這樣的事實,就是一定會有孩子問,如果十位不借怎麼辦?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這個疑問哭笑不得,他們以為是孩子故意搗亂,十位怎麼那麼不聽話,憑什麼不借給個位,實際上孩子要表達的是,十位有沒有那麼多,借給個位後它自己怎麼辦?這就涉及到一個具象化的事物和抽象化的思維之間的矛盾,當我們成年人看到借位減法的時候,我們會想當然的把十位上的5看成50,但是孩子是沒有這樣的想法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通過實物,比如卡片或者棋子等,用10個棋子填充十位上的一個數字,這樣的話,孩子就會立刻明白,原來十位很厲害,它比個位大很多,是有足夠能力借給個位數字的。
第三、學會從書本裡而不是在培訓班裡學習數學。很多家長希望孩子接受正規的數學輔導教育,也有一些家長到我這裡諮詢報名。我的觀點是,學習有很多種形式,系統學習也是,同樣是規範化學習,看書學習和看視頻是有區別的,和上課學習也是有區別的,我非常強調學生的自學,如果孩子能夠在家長的指導和督促下自己通過看書完成學習,我認為是最好的一種方式,因為看書使人沉浸下來,思考的東西更加深邃,展開的想像力更加深遠,對事物的觀察,對問題的思考更加全面,所以,如果有可能,儘量讓孩子繼續讀書學習,當然,對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這顯然是很困難的,家長可以作為輔助,協助孩子完成看書學習。
實際上我發現很多孩子看不懂書本課後的習題答案,很多市面上的書籍給出的答案往往是很簡單的,有的甚至只給出答案的具體數值,而沒有任何的過程性描述,對這類書籍,我的建議是不要去購買,因為學完了之後沒有得到反饋和糾正。而其他的一些書課後習題答案寫的都很完整,同學們一定要堅持看文字答案,多思索為什麼,多跟隨課本答案的思考方向。當然,對於實在是看不懂的課本答案,也可以藉助視頻答案作為參考。
課堂學習應該是小學階段最為普遍也最為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我們在學校裡,培優班裡都是採取這樣的方式,這種方式的特點就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通過自己的表達方式把一些知識點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孩子,如果您孩子恰好在一名有水平,有耐心,有造詣的老師手下學習,那真是一份福氣,但不論如何,課堂講授的本質還是知識的傳授,是孩子對知識的被動接收,而不像通過讀書獲取知識那樣,主動的,有選擇的學習知識。
再有就是視頻課學習,現在網際網路教育中最為盛行的就是視頻課教學,學生購買了視頻課後可以反覆的觀看,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這些特性看起來很好,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種視頻課無論做得多麼好,講的多麼精彩,幾乎都沒有任何作用,原因很簡單,你可以捫心自問一下,有多少你購買的視頻課孩子真正看完了,不要說是不是認真的學習,能夠看完的寥寥無幾,甚至可以說就沒有。而且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是無法做到集中的,和線上線下實時課堂相比,師生的互動性,學生的參與度都是天差地別的,因此,我不是很建議大家去通過視頻課的方式學習,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他們根本坐不住,而且視頻課的方式無法很精準地抓住孩子學習的痛點,針對性不強,效果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