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一段混亂黑暗的歷史,連年戰亂,人口銳減只剩三成

2021-02-23 愛品閱旅行

魏晉南北朝初期以匈奴,鮮卑,羯,氐,羌為代表的五胡亂華使北方捲入了黑暗動亂,五大胡族各有各的精彩,匈奴建立了前趙,北涼,夏三國;鮮卑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秦,南涼,南燕五國;羯建立了後趙;蜀國建立了成漢,前秦,後涼三國;羌建立了後秦;北方漢人建立了前涼,西涼,北燕。

前秦千古一帝苻堅經過戰亂紛爭最終統一北方,但最後遺憾敗給了東晉,強大的前秦終究只是曇花一現。

苻堅死後,北方又陷入混亂,北魏異軍突起,徹底統一北方,孝文帝改革幫助北魏鞏固政權,北方終於結束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迎來了罕見的和平。

南方漢人政權割據一隅,出現了東晉,劉宋,蕭齊,蕭梁以及陳五個小朝廷。小朝廷胸無大志,雖屢有北伐之舉,但奈何政壇的腐敗墮落讓南方統一全國終究成為水月鏡花的一場夢。

你方唱罷我登場,在這個大爭之世,梟雄四起,賊禍紛亂,平民百姓死傷無數,神州陸沉。曾經輝煌的漢文明陷入了長久持續的動亂,中原人口急劇減少,北方胡亂地區的人民賣兒賣女,胡人殘殺漢人無數,手段極其暴虐,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景象。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那場著名的八王之亂說起。

晉武帝統一天下後,中原迎來了一段太平盛世。但好景不長,晉武帝的繼承人——晉惠帝,竟然天生有智力缺陷。通過賄賂考試,先生代替他考試,晉惠帝成功通過了父親的選拔,這對於他個人而說是幸運的,但對黎民蒼生來說是不幸的。

由於晉惠帝痴傻不諳世事,他的皇后賈南風便利用他這個特點漸漸掌控了朝政,獨領朝綱,重用一些油尖嘴滑的小人。為了獲得自己的利益,這些佞臣挑撥宗室與皇族的關係,使皇族與宗室的矛盾日益加深。在奸臣的挑撥下,賈南風利用手中權力大肆濫殺無辜的宗室大臣及其親族。最終,西晉宗室忍無可忍,以趙王司馬倫為首發動了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興起後,中央內宗室互相屠殺,亂成一團,國家的兵力也向內部傾斜,這讓在東漢時已經內遷的胡人找到了謀反作亂的契機。藉助八王之亂,氐族在四川的一支重要分支——巴氐首領李雄稱帝,建立了成漢。有漢室血統的匈奴人劉淵也抓住機會,聯結起當時居住在并州的匈奴各部,並與當時中央的成都王聯絡,依靠著成都王司馬穎的力量,暗中壯大自己的勢力。

終於,在成都王被擊敗後,劉淵趁機脫離成都王,尊劉禪為孝懷帝,改年號為元熙建立漢國。後世稱其建立的國家為前趙,又名趙漢。劉淵在其子劉聰和大將石勒的幫助下,迅速擴張地盤,搶掠關東各州。

公元310年,劉淵去世,劉聰弒兄劉 和登基,繼續重用大將石勒擴張地盤。石勒趁晉軍內亂而襲擊晉軍精銳,隨後又兵取洛陽,殺害晉懷帝,創造了歷史上著名的永嘉之禍。六年後,晉愍帝在長安繼大統。但晉愍帝不堪大用,委身的帝都長安很快就被劉聰攻破,身死國滅。

至此,西晉徹底滅亡。西晉鎮守邊關的邊將紛紛自立,早在西晉還未滅亡時,西晉太守張軌便自封為西平公,建立了前涼。西晉滅亡的前一年,鮮卑人拓跋猗盧建立代國,代國最終定都於雲中即今天的大同,代國雖然國家滅亡,但其滅亡後的一支宗室獨立建國,最終建立了終結五胡十六國割據亂戰局面的北魏,在北方實現了大一統。

沒過了幾年,前趙大將石勒背叛,獨自建國,在前趙北方領土上建立了後趙。後趙憑藉石勒強大的軍事能力攻滅前趙。而與此同時,鮮卑人的另一支——慕容氏趁著中原內亂,割據遼東,在今天遼東地區建立了燕國,史稱前燕。

恰此之時,東晉赫赫有名的將領桓溫滅掉了成漢,震懾了東晉朝野。其後一年,北方劇變,後趙政權被石虎養孫石閔奪權,石閔宣布自立為帝,建國冉魏。

石閔上臺後,出於先前政變時胡人與自己不是一條心切政變後急欲穩固政權的考慮,頒布了臭名昭著的殺胡令,讓很多胡人漢人平民百姓紛紛遇難。此時遼東慕容氏已經崛起,前燕勢力不斷擴大,由於冉魏不得人心,前燕不久即在戰爭中殺死了冉閔,以摧枯拉朽之勢滅掉冉魏。

前燕的勢力迅速擴大,但就在其志得意滿之際,以氐人為主的前秦政權趁著後趙內亂悄悄出現。在淝水之戰大敗的前秦君主符堅其實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君王,他崇尚儒學,重用漢人臣子王猛,緩和胡漢矛盾,對內推行改革,把原來部落的一些權力收歸中央,獎勵農耕,發展經濟,國家很快強大起來。憑藉著王猛的輔佐符堅滅掉了前燕,攫取了關東地區及北方大部分領土。其後又在6年內,相繼攻滅前仇池國,代國,前涼等地方政權,最終實現了一統北方。

還未坐穩政權寶座卻已經膨脹了的符堅不顧心腹重臣的勸阻,恰逢王猛去世,前秦朝內再無能勸阻符堅之人,於是符堅貿然發動了淝水之戰。一場決定南北命運的戰爭就這樣開始了。似乎有冥冥天意作怪,符堅在戰爭中頭腦不冷靜,屢犯低級錯誤,最終號稱百萬大軍的前秦軍隊敗給了謝玄率領著8萬餘人的東晉北府軍。

此役徹底挫傷了前秦的軍事實力,也為暗中急欲擺脫前秦控制的少數民族提供了契機,趁著這個機會,各族紛紛獨立。淝水之戰後,前秦將領姚萇背叛主恩,建立了後秦,慕容皇族慕容泓也借戰亂東風建立了西燕。同為慕容家族的慕容垂自立為帝,建立了後燕,並在不久的將來滅掉西燕,成為了北方的霸主。

第二年,西燕軍隊聯合後秦軍隊攻陷長安,姚萇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恩人符堅,但做了壞事總要受到懲罰,即使是心理的懲罰。最終姚萇晚年不詳,常自言自語說能看到符堅的鬼魂前來索命,以致被活活嚇死。

前秦是第一個實現北方大一統的國家,在前秦滅亡後,北方迅速又進入了分亂割據的時代,直到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出現。

此時,北魏誕生了一個超級軍事天才——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他僅用16年的時間就掃平了長時間盤踞在北方各大州互相徵伐的諸國,徹底統一了華北。在拓跋燾登基的第20年,北魏滅掉了後仇池,北方實現了統一。

至此,五胡十六國的時代已經悄然落幕,南北朝正式開始。據歷史學家估算,在五胡十六國的人口谷底時期,人口只有一開始的三成左右。

相關焦點

  • 五胡亂華有多亂,教科書為何一筆帶過?遍地兩腳羊,紛紛向南逃
    中國歷史有一句古話叫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實也就一筆說明了中國古代的歷史,當中國古代王朝進入了一段相對穩定的時間之後便會開始走下坡路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場浩劫,從漢到清都是如此。然而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段時期,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這一段歷史也由於太過混亂和黑暗導致教科書都不願過多提及,誠然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是民族相融合的時期,可是這融合背後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中原餓殍遍野,南方百姓則遭受世族壓迫,那麼五胡亂華是怎麼引起的呢?中原又經歷了多大的浩劫?五胡亂華為何會爆發?
  • 歷史上的「五胡十六國」,指的是哪「五胡」,哪「十六國」?
    當然,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有過「特殊時期」,即「分裂」時期,比如典型的五胡十六國時期、三國時期、戰國時期等等。不過相對於三國和戰國時期來說,五胡十六國時期顯得更為分散,期間大小割據政權高達十餘個。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五胡十六國」所指的是哪「五胡」,哪「十六國」呢?
  • 五胡十六國
    五胡十六國是中國一段分裂時期實際上,這段時期北方政權不止十六個,只是北魏史官撰寫《十六國春秋》時,選出十六個有代表性的政權,後世也常以十六個政權來代指這段動蕩的歷史。當然,這些政權中,有部分屬於同時共存。按照一般說法,十六國分別是: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南燕、北燕及胡夏。先來挨個點名。成漢,位於蜀地。
  •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簡介
    五胡十六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簡稱十六國。
  • 我們常說的「五胡十六國」,指的是哪「五胡」?哪「十六國」?
    總的來說,每個人都能隨便數十個左右出來,對歷史比較熟悉的,則還能數出二三十個出來。當然,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有過「特殊時期」,即「分裂」時期,比如典型的五胡十六國時期、三國時期、戰國時期等等。不過相對於三國和戰國時期來說,五胡十六國時期顯得更為分散,期間大小割據政權高達十餘個。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五胡十六國」所指的是哪「五胡」,哪「十六國」呢?
  • 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哪個更加黑暗混亂?
    曹丕代漢稱帝開始的魏蜀吳格局正式形成(222年孫權受冊封建立吳國)此後還有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統歸於魏晉南北朝)。隋末農民起義及唐的統一戰爭、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五代十國的朝代更迭、兩宋之交(金人南侵與抗金戰爭)、南宋末年的宋元之戰。
  • 歷史黑暗時刻:五胡十六國,後趙皇帝石虎下令處死自己兒孫滿堂
    石虎作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第三位皇帝,因為兒子要篡位,被石虎發現,石虎將兒子滿門抄斬。平時石虎的確很希望自己聰慧的小孫子,但為什麼劊子手還是奪過孩子殺掉呢?石虎是誰?又是如何當上一名皇帝的?本文將帶你了解這段歷史趣聞。
  • 一遍就能讀懂的「五胡十六國」,原來這段混亂歷史也可以這麼簡單
    01說起五胡十六國的歷史,很多人都會感覺有種雲裡霧裡的感覺
  • 重新審視「五胡亂華」:我們不能因為一個羯族而否定整個十六國
    而此次動蕩的參與者,主要涉及了匈奴、羯族、氐族、羌族、鮮卑五個民族,因而歷史上稱為「五胡亂華」。不過對五胡亂華的歷史還是非常具有爭議的,有人認為這是外族入侵中國,甚至認為險些造成中國滅亡;另外一些人認為這是中國人內部的矛盾。 一、五胡亂華是外族入侵嗎?以上兩種觀點,我不會輕易同意任何一種,也不會輕易反對任何一種。我只能在讀完了十六國的歷史後,進行了具體、客觀的分析。
  • 五胡十六國的故事,有點長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大混亂時代,一個是五胡十六國,一個是五代十國。
  • 五胡十六國和東晉十六國的區別是什麼?
    五胡十六國:是指自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中原這一段時期(304-439年),由主要的五個北方內遷民族在中國北部及蜀地建立政權,其中封邦命氏成為戰國者有
  • 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有什麼區別?
    而有一些朝代時間也同樣不長,但比較混亂,你方唱罷我登場,你殺了他,他殺了她,兒子殺了父親,弟弟殺了哥哥,朝代更迭太快,以至於我們連名字都叫不上幾個,比如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西安的十三朝古都就包括五胡十六國的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三個朝代。
  • 中國歷史上的幾個黑暗時期,百姓們的惡夢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一個王朝的興衰牽動的是無數老百姓,無論是舊的政權崩塌還是新的政權建立,都是老百姓們的黑暗時刻。那麼歷史上有哪些黑暗時期?
  • 南北朝時期的五胡十六國
    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後稱前趙)及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範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北魏史學家崔浩取其中十六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在西晉時期,五胡居於西晉北方、西方的邊陲地區,對晉王朝呈現半包圍局面。
  • 地圖上的十六國:是如何從混亂走向統一的?
    中國古代歷史長時間內以漢民族統治為主,而元、清等政權卻是由少數民族建立。東晉時期 ,北方也"十六國"瓜分(十六國多是少數民族政權)。這一時期,少數民族登場並輪番執掌大權,是很有意思的現象。一、"五胡"內遷與十六國割據兩晉時期,中原一帶連年遭受霜旱影響,北方民族饑寒交迫,大量流民持續向南遷徙。對更是居於北方的遊牧民族而言,他們同樣陷入牧草匱乏,牲畜不足的困境。南下劫掠物資,成了北方遊牧民族解決生存困境的必然選擇。
  • 五胡十六國好複雜啊!能不能直白明了地介紹一下?
    氐人李雄立成漢,據蜀為國四十年。北方成了亂鬥場,五胡入華爭稱王。匈奴鮮卑羯氐羌,你方唱罷我登場。石勒結仇於劉曜,建立後趙滅前趙。北有代國與前燕,原是鮮卑分兩邊。後趙爭位生內亂,冉魏前秦自此現。冉魏先是滅後趙,不料後被前燕了。前秦苻堅滅前燕,吞併代國統北邊。苻堅趁勢戰謝玄,淝水慘敗去復還。昨日輝煌難再返,前秦瓦解成必然。
  • 十室九空並不是誇張,說一說中國歷史上造成人口銳減的幾個時代
    之後更是進入了五胡亂華和南北朝混戰、侯景之亂等導致隋朝統一之前,除劉宋初年等少數時刻,中國再也沒有得到大的休養生息,人口總數也一直沒有得到恢復。隋末瓦崗寨起義三、隋末之亂經過隋文帝的一系列改革和與民修養政策,到隋煬帝初年,全國人口已達到4000萬之多。
  • 五胡亂華
    今天來簡單聊一聊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漢民族最接近滅族的一段歷史,西晉末年發生的北方遊牧民族大規模南下事件,史稱五胡亂華。
  • 五胡亂華兩腳羊,女人被圈養起來夜間姦淫白天當糧食用
    有這麼一段歷史,史稱五胡亂華,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沒有之一。所謂的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聯盟。五胡亂華就是這些哥們趁著「八王之亂」入侵中原。在百餘年的時間裡建立了數十個各種各樣的政權,影響力比較大的就是眾所周知的五胡十六國。我們都學過歷史,但是對於五胡十六國這段歷史估計都不太熟悉。
  • 五胡十六國到底是哪幾國,十六國呢又是哪些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對五胡十六國進行了詳細辨析。文中說,《晉書》一一四《苻堅載記下》雲:(姚)萇求傳國璽于堅曰:「萇次膺符歷,可以為惠。」堅瞋目叱之曰:「小羌乃敢乾逼天子,豈以傳國璽授汝羌也!圖緯符命,何所依據?五胡次序,無汝羌名。違天不祥,其能久乎?璽已送晉,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