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24日,也是農曆9月24日,是柴家祖先五代時期後周皇帝柴榮的誕辰日,特向他三鞠躬致敬!
柴榮是柴家的驕傲, 是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任皇帝,史稱周世宗,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統帥。
論英偉,他比不上秦始皇和漢武帝;論名氣,他比不上唐太宗和清聖祖;論功績,他比不上隋文帝和宋太祖;論謀略,他比不上光武帝和武則天;論剛猛,他比不上明太祖和明成祖。然而,若要論生平無懈可擊,要論身後無一微詞,只要他一出場,包括上述十大傑出帝王在內的所有皇帝統統靠邊站。他,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周世宗柴榮。
柴榮雖然只當了五年半皇帝,但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卻凝集了中國歷代帝王之美德。在位期間,柴榮勵精圖治,任人唯賢,虛心納諫,銳意革新,抗擊外敵,關心民生,使國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強勢發展。司馬光生平最佩服的帝王就是柴榮,他稱讚柴榮「以信令御群臣,以正義責諸國」,「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真正做到了「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溢美之詞,無與倫比。司馬光是個嚴謹之人,他不顧宋朝皇帝之感受,把一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皇帝抬到如此高的位置,說明柴榮為人、為政的完美程度確有登峰造極之處。
周世宗柴榮希望做30年皇帝,「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願望,終於未能實現。他是一位志在四方、有能力收拾舊河山的「一代之英主」,世宗死時只有短短的39歲,統一的大業只完成小半,對世宗還是後人,實在是讓人遺憾不已。真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然而他改革了不少五代的積弊,開闢了統一全國的道路,為北宋的建立鋪平了道路。趙匡胤之所以能統一中國,除了他本身的雄才大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後周政權國力強大,軍隊大多參加過對北漢、契丹、後蜀、南唐的戰爭,富有戰爭經驗,不是世宗打下的良好基礎,趙匡胤的統一戰爭絕不可能在二十年內完成。
周世宗柴榮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後世人對他的評價向來有褒無貶,少有爭議。從明朝朱元璋到清朝溥儀(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至宣統元年即公元1909年),明清的皇帝對他的祭祀不斷。至今世宗慶陵前保存下來的御製祭文碑、祝文碑近40通,而相比宋陵祭碑的蕩然無存使得世宗慶陵祭碑顯得更加珍貴,它似乎默默的向世人書寫著一位雄才大略,英明果敢的好皇帝…
當今,習柴聯姻,習家與柴家有親戚關係。習仲勳的母親,習近平的奶奶,就是柴氏家族有皇族血統的柴菜花。柴菜花為後周皇帝周世宗柴榮第34代孫。
柴姓家族祖籍河南省淅川縣(柴榮皇帝後裔元末明初由河南省新鄭移民而來),與習家祖籍鄧縣相鄰,同屬南陽府管轄。
柴菜花和習近平的爺爺習宗德婚後共生子女七人,長子就是習仲勳。
習仲勳是中共黨和軍隊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生前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會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於2002年5月24日5時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商界人物重點刊登世界500強企業及商界成功人士創業典範和經商之道,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