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概念被批,同款商品差價超1倍?最終受益者是誰?

2020-12-22 聚富財經

當下的市場上,「社區團購」的補貼概念還是比較火的,相信絕大部分的消費者都已經感受到了,很多人在手機上已經體驗過了。前段時間,人民日報還對此發表了一篇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其中還有些許批評的意思。

這對於底層的商戶來說,利益受到了極大的損害。比如現在的社區買菜團購,這就影響了各個地區的小商販或者是農民的利益,這些買菜的人大多數都是一直在種地的老人,他們買了菜換來的收入用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開支。

網際網路的這一手段是讓他們很難有能力招架的住的,不僅僅是這類群體,同時還有商超渠道的人反應也是十分激烈的,因為對這些商家而言的話,平臺推出了燒錢的補貼,使得商超零售行業競爭態勢發生了變化。

傳統商超的利益也受到了侵害,同一件商品,商超給出的價格是不可能跟網絡上的社區團購是一樣的,現在的社區團購常常以低價來吸引消費者的購買,一時間,使得這些消費品公司的市場價格紊亂,利潤空間變窄。

甚至現在網絡上的社區團購都有很多0.1元的搶購活動,對於消費者來說的話,當然最看重的還是性價比,曾經就有人曝光出同款商品差價超1倍的事件,那麼消費者肯定會選擇社區團購補貼購買商品的。

那麼,對於消費者而言是真的賺了嗎?其實不然,就跟大多數的電商平臺一樣,開始的時候先進行收割,通過各種補貼及優惠吸引更多的流量,那麼時間長了之後,這些平臺也就要開始「反向收割」。

這就會直接導致了消費者現在在這些平臺上購買的商品非常的便宜,但是到了發展的比較成熟的階段,那麼商品的價格基本上就是平臺說的算,而傳統的商超也肯定成本更加大,導致了售價也會跟著市場價格上漲。

所以對消費者而言的話,最後「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最後還是要從消費者的身上收割回來。到時候可能就是任人宰割了。

而社區團購現在大火,商超渠道受到了影響,經銷商們當然對此非常有意見, 而消費品公司也是處於含淚虧本的狀態,市場份額被搶佔,沒有消費者。也沒有強大的資本後臺可供消費補貼,最後線下銷售的處境更加的艱難。

面對傳統的商超渠道和現在流行的社區團購,兩者出現了非常猛烈的衝擊,兩種模式的碰撞勢必會導致很多新的問題出現,關於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會達到一個新的情景。現在網際網路已經滲透進人們的生活了,想要排斥它是不可能的。

關鍵就在於如何能夠尋找一個新的模式使兩者共存和融合,這才是最完美的結局,但是想要看到這個成果的話,或許還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摸索期,兩者之間的衝突勢必也要淘汰一部分企業。

相關焦點

  • 實探丨爭議社區團購:「價格戰」下的「新業態」,誰動了誰的奶酪
    已經發展了兩年多的社區團購為何突然惹來爭議?誰在受益誰在受損?各方究竟在抵制什麼?社區團購是破壞市場秩序還是商業創新?為此,證券時報記者走訪各個市場主體,解讀社區團購背後的爭議。動了誰的「奶酪」?(圖中為小區門口的社區團購團長正在發貨 卓泳攝)這種模式本身沒有問題,但讓社區團購遭受詬病的,是平臺商品的銷售價格低於市場價,因此有觀點認為,線下菜販和商超的生意被搶走,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記者走訪了深圳寶安和南山多個菜市場和社區生鮮零售店。「影響不大,一個月可能就少三五百塊錢。」
  • 社區團購價格低過超市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他們這波錢燒完
    同款商品差價最高超一倍傳統商超拒絕跟進補貼你參與社區團購了嗎?近日,多位市民向記者講述了這樣的經歷:突然被朋友拉到某個微信群裡,群裡各種秒殺活動(如一塊錢的蔬菜、水果和雞蛋)滿天飛。部分社區團購平臺上線短短幾個月,日單量就衝到了數百萬、千萬級別,較低的商品價格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團購的價格到底有多低?與市場價差距有多大?12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進成都高新區一家永輝超市一探究竟。記者不斷在幾家主流社區團購平臺間切換並在超市內尋找同款商品,對比了幾十款商品後發現,絕大多數商品在社區團購平臺上的售價都要低於在超市的售價。
  • 社區團購狂「打折」,價格低過超市!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他們這波...
    同款商品差價最高超一倍傳統商超拒絕跟進補貼你參與社區團購了嗎?近日,多位市民向記者講述了這樣的經歷:突然被朋友拉到某個微信群裡,群裡各種秒殺活動(如一塊錢的蔬菜、水果和雞蛋)滿天飛。記者不斷在幾家主流社區團購平臺間切換並在超市內尋找同款商品,對比了幾十款商品後發現,絕大多數商品在社區團購平臺上的售價都要低於在超市的售價。價差最高的是安井食品(603345,SH)旗下一款桂花糕(300g),相差超過1倍。記者注意到,價差超過50%的品類集中在酒水飲料和調味品。
  • 社區團購貨源哪裡找?社區團購對商品的要求,看看「巨頭」的做法
    2020年,社區團購在全國各地,成為大量創業者首選項目,也吸引了眾多資本的入駐。在新零售下的社區團購模式中,貨源是團購的生命力。而產品是由供應鏈決定的,因此找到質優價低的貨源成了每個社區團購平臺的必修課。社區團購貨源哪裡找?社區團購對商品的要求,看看「巨頭」的做法!一、優質的貨源有哪些要求?
  • 社區團購火起來的原因,以及它的利弊
    前言 2020最火的概念,社區團購必定佔有一席之地,所以,小編今天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社區團購火起來的原因,以及它的好處和壞處。社區團購為何會火起來社區團購大火最廣為人知的原因自然是疫情,小編就說說其他的原因吧今年一家社區團購公司興盛優選盈利了,這也說明了社區團購這種商業模式能夠成功。隨後美團感覺到自己在本地生活的地位可能受到影響,就加入其中,想要分一杯羹。
  • 社區團購補貼「硝煙瀰漫」消費品公司左右...
    「我們的瓜子一上社區團購(平臺)秒殺活動,經銷商就打電話來投訴!」最近一兩個月,洽洽食品(002557,SZ;昨日收盤價58.99元)某三四線城市的銷售經理張健(化名)疲於應對。經銷商之所以投訴,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存在大量低價商品「不講武德」,影響了其自身利潤,並且他們的客戶——商超渠道反應也相當激烈。
  • 社區團購價格太便宜!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錢燒完
    同款商品差價最高超一倍傳統商超拒絕跟進補貼你參與社區團購了嗎?近日,多位市民向記者講述了這樣的經歷:突然被朋友拉到某個微信群裡,群裡各種秒殺活動(如一塊錢的蔬菜、水果和雞蛋)滿天飛。部分社區團購平臺上線短短幾個月,日單量就衝到了數百萬、千萬級別,較低的商品價格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團購的價格到底有多低?與市場價差距有多大?12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進成都高新區一家永輝超市一探究竟。記者不斷在幾家主流社區團購平臺間切換並在超市內尋找同款商品,對比了幾十款商品後發現,絕大多數商品在社區團購平臺上的售價都要低於在超市的售價。
  • 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多點Dmall社區拼團業務部負責人榮健表示,對於線下商超和農貿市場來講,用戶只有需要某個商品時才會主動購買,而社區團購是通過微信群的強觸達售賣商品,讓用戶看到、感知到,刺激用戶消費和購買慾望,是在創造需求。
  • 五大平臺真實測評,社區團購緣何持續升溫?
    新人註冊下單有1分錢接近于贈送的優惠活動,每天還有各類層出不窮的秒殺和補貼券,這幾乎是每個社區團購平臺「拉新」和保持用戶活躍度的一致招數。那麼,社區團購為什麼會在用戶群體逐漸流行呢?從興盛優選在疫情期間的數據來看,新增用戶速度達平時的4倍,店均訂單量增長達平時3倍之多。除此之外,社區團購從一開始走的就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子,在農村、四五線城市發展迅速,這也是電商行業持續下沉的趨勢表現,在社區中還有廣闊的增量市場。網際網路連接邏輯去中介,柔性需求助力生鮮供應升級。
  • 一個農批人眼中的社區團購
    原標題:一個農批人眼中的社區團購最近社區團購的話題比較火,享受到實惠的大爺大媽哥哥姐姐們和繁忙的快遞小哥比較開心。落寞的是菜市場的小販們,在媒體炮轟了一把社區團購後,他們看到了希望,估計心情才好了些。現在痛批社區團購,一是認為社區團購拿的是投資人的錢,慷別人之慨,其實社區團購不僅是賣菜,更多是做供應鏈管理和優化,是不同的商業模式,賠錢做流量既是不得已而為之,也算是「降維打擊」;二是批評社區團購折扣太低,賣了1元/斤的土豆,1分/包的鹽,我上幾個平臺上扒了扒,大部分產品相對於零售價是4-6折,跟批發價差不了太多,不應該以偏概全地批評。
  • 社區團購:人民日報狠批網際網路巨頭,網上賣菜到底是不是偽創新?
    經過人民日報這一頓猛批之後,恐怕網際網路巨頭們要沉下心思來好好想想企業的方向了,但是社區團購作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模式能夠火遍全國,應該說還是有其本質上的商業模式優勢的,從以往中國商業零售生態演變歷程來看,一般過不了幾年就會有一個商業模式的轉型升級,從最早的超市到電商,再到拼多多等,這次社區團購的突然火爆,與疫情有很大的關係,中國只要有什麼東西利可圖,都會一擁而上,最後一地雞毛
  • 社區團購的本質是流量重構
    ★成為旺財GO(wangcaigo)資深讀者: 最近最火的概念是社區團購,各路巨頭蜂擁而至,各類媒體也紛紛出來解讀,有捧得,也有罵的,但我覺得大部分都沒講明白社區團購的本質。
  • 補貼大戰,燒不出社區團購的未來
    不信,看那1毛錢秒殺10份甜橙,1毛錢秒殺20份酸奶,1分錢買6包紙,簡直毫不講理。顯而易見,在經歷幾年的模式探索和疫情催化後,社區團購成為今年最熱的「風口」,而「價格戰」,則是風口上最亮眼的「風景」。新一輪的燒錢大戰,毫無疑問將大大加速行業洗牌。雖然現在談論補貼大戰之後,社區團購是否一地雞毛,可能為時尚早。
  • 巨頭俯身,被社區團購壓垮的團長
    一位投資人在朋友圈發表了對幾家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後武漢之戰的點評。2020年,社區團購成為最熱門的概念,巨頭間的戰爭隨之爆發。參戰方都遵循同一個玩法:打通供應鏈,配置中心倉,籤約團長建立自提點和推廣渠道,之後以低價吸引用戶下單。最終擊敗對手,拿下一座又一座城市版圖。
  • 社區團購的江湖:起緣,血雨,終焉,明心見性
    目前社區團購的格局如此,但誰也不能肯定未來是否別的公司成為領頭羊,有這種實力的太多了,當然如果只是燒錢,沒有商品和供應鏈的本身去尋找優勢選品展開,燒錢的話,肯定是不會長久。美菜採用城市合伙人制度,在進入一個新的城市時,從當地尋找合適的合伙人投入一筆資金作為運營費用,公司根據業績對城市合伙人進行獎勵,並對司機、銷售和運營發放0.1%至0.9%不等的補貼,銷量越高,城市合伙人拿到的分成越高。最終襄陽市的GMV比真實數據突然暴增10倍,7月呈現的最終數據是2025萬的總成交額。
  • 供貨商打響反擊社區團購第一槍,團長也抵制?
    近日,有供貨商對社區團購不滿,打響了反擊的第一槍。據媒體報導,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紛紛下發通知,要求經銷商給社區團購平臺斷供,未經授權不得操作社區團購平臺,不允許做單品超低價銷售。
  • 浙江玉環首推臺灣商品「線上團購」進社區
    無限玉環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浙江玉環首推臺灣商品「線上團購」進社區中新網台州5月28日電(記者 範宇斌)28日,「臺寶驛站」入駐浙江省台州市玉環市坎門街道渝匯小區。8000多位小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臺灣商品,助推臺灣青年創業搭建新平臺、新通道。
  • 誰動了「賣菜人的飯碗」?網際網路巨頭瘋狂燒錢入局社區團購
    目前社區團購的風頭正盛,各個網際網路巨頭美團、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幾乎你所能想到的都在入局社區團購。 接下來,毋庸置疑,這將是我們業務的核心點」 盒馬鮮生CEO侯毅稱,「這是一個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目前,社區團購僅處於萌芽階段,今天大家看到的,一定不是未來最終模式。」 拼多多對社區團購的重視,亦不遑多讓。拼多多上線了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採用「預定+自提」模式。
  • 社區團購不是風口,國內外農產品同登大堂,「短兵相接」的前哨戰
    >中國農業發展面臨著一場「世紀大考」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夯實農業基礎,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生鮮電商「社區團購」一場供應鏈的「爭奪戰」,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商業運營模式,挑戰國人的「思維底線」,資本通吃「壟斷市場」的遊戲,到底傷害了誰?
  • 大跳水,最牛商品「翻車」,周期股集體殺跌!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
    來源:證券時報·數據寶瘋漲多日的大宗商品行情戛然而止,近一個月走勢最強的鐵礦石期貨大跌近5%。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低價傾銷?哄抬價格?大數據「殺熟」?社區團購新規出臺了!據新華視點消息,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22日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要求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九不得」:一是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