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玉環首推臺灣商品「線上團購」進社區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臺寶驛站」入駐浙江省玉環市坎門街道渝匯小區。無限玉環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浙江玉環首推臺灣商品「線上團購」進社區

中新網台州5月28日電(記者 範宇斌)28日,「臺寶驛站」入駐浙江省台州市玉環市坎門街道渝匯小區。8000多位小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臺灣商品,助推臺灣青年創業搭建新平臺、新通道。

據悉,2020年5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臺辦等十部門聯合出臺助力臺企「11條」措施,既是國家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部署的一部分,又與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和「26條措施」一脈相承。

浙江玉環積極響應,引導臺資企業適應大陸「網際網路+」發展,藉助新媒體銷售渠道,充分挖掘內銷市場。通過坎門渝匯社區鄰裡中心進行試點,以「線上社區團購」概念,將社區分網格建立微信群。

送臺灣商品上門 無限玉環供圖

該社區居民既可直接網絡下單,同時針對不會使用網絡通訊的部分老年人,也可通過電話統一登記需求,再由網格員代為下單。臺企根據每日下單內容直接配送到社區。

對此,玉環市坎門街道渝匯小區居民陳阿姨連連點讚:「聽說我們社區組建了臺灣商品團購群,我第一時間就加入並消費,非常方便,讓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正宗又實惠的臺灣商品。」

據介紹,臺灣商品通過網絡銷售,減少臺企銷售成本,減少對實體店優越地理位置的依賴,降低人力成本,同時在銷售基礎上可以同步大範圍地宣傳產品。

對於此次渝匯社區試點「線上社區團購」,「臺寶我家」經營者楊苡苓表示:「當前大家都在積極復工復產、對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點對點進社區是我們雲轉型內容之一,希望以豐富的商品選擇,便捷的購物方式和完善的售後服務,成為社區居民生活的好助手。此次試水,也是我們在『11條』措施引導下的轉型升級,努力開展線上市場營銷推廣,發展新營銷路線。」(完)

相關焦點

  • 臺灣商品進社區 浙江玉環積極落實惠臺「11條措施」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上海5月28日消息(記者 張笛)28日,「臺寶驛站」首次入駐浙江玉環的坎門渝匯社區,將為附近的8000多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臺灣商品購買體驗,也將為臺青創業搭建新平臺、新通道。  「聽說我們社區弄了臺灣商品團購群,我第一時間就加入了,就倆字——方便!」
  • 玉環臺灣女青年試水直播帶臺貨
    (中國臺灣網 發)4月25日下午,浙江省玉環市大麥嶼港區的臺灣商品體驗館裡,一家叫「臺寶我家」的店鋪特別熱鬧。前來採購的消費者發現,熟悉的店鋪忽然化身網絡直播間,還不時傳出帶著濃濃臺灣味的主播聲音:「這個真的超好的,買它!」其實,這是一場名為「臺灣青年帶臺貨」的新零售直播活動,由浙江玉環的8位臺青臺商發起。
  • 臺灣青年直播活動帶動臺貨在玉環市火熱銷售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李照峰)4月25日下午,在玉環市大麥嶼港區的臺灣商品體驗館裡,一家叫作「臺寶我家」的店鋪特別熱鬧,店鋪化身網絡直播間,其實是「臺灣青年帶臺貨」的新零售直播活動。楊苡苓介紹,對於最受消費者歡迎的臺灣商品,此次直播銷售的都是平時店裡比較熱賣的產品,有臺灣啤酒、雅方冰品、臺南關廟面、味丹冬瓜茶等產品。除了本身就從事臺灣商品銷售的楊苡苓,其他幾位參與本次直播銷售的臺商來自各行各業。臺籍醫師張育瑛每周固定時間在玉環出診,這次直播她就勇敢地代言了金門一條根。
  • 社區團購的未來趨勢:線上品類平臺化,線下便利店化
    社區團購的模式來源於興盛優選對芙蓉興盛的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通過興盛優選小程序可以把周邊的用戶引流到芙蓉興盛店裡提貨,帶動店鋪的商品銷售為初衷。隨著社區團購的發展,堅持以線下店鋪為自提點的興盛優選和堅持以流量為主的網際網路公司展開了殊死搏鬥。回頭看看現在的社區團購平臺紛紛都在效仿興盛優選的布局及運營,團長都是積極發展以線下門店為主,自建倉儲及物流團隊。
  • 賣菜賽道競爭日趨激烈 網際網路巨頭下凡搶流量 線上社區團購有了線...
    正因社區團購的持續火爆,有網際網路巨頭也選擇從線上走到了線下,進一步拓寬賽道,來接地氣了。是什麼吸引了便利店店主昨日上午9點,武漢經濟開發區東風陽光城小區,擺放得整整齊齊的、裝有團購商品的袋子,就放在羅炳麗的小店門口。她介紹,她這家小店開了3年多時間,而社區團購業務只是剛開展了半個多月,「看大家都在做這個,我也加入了,想通過這個吸引點兒人氣」。
  • 浙江玉環:文化禮堂為鄉村賦能
    日前出爐的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示範縣(市、區)、示範鄉鎮(街道)評選中,浙江玉環獲評全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示範縣(市、區)。榮譽的背後,是近年來玉環圍繞「文化地標、精神家園」目標,在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上的全力投入。
  • 社區團購貨源哪裡找?社區團購對商品的要求,看看「巨頭」的做法
    2020年,社區團購在全國各地,成為大量創業者首選項目,也吸引了眾多資本的入駐。在新零售下的社區團購模式中,貨源是團購的生命力。而產品是由供應鏈決定的,因此找到質優價低的貨源成了每個社區團購平臺的必修課。社區團購貨源哪裡找?社區團購對商品的要求,看看「巨頭」的做法!一、優質的貨源有哪些要求?
  • 被拼多多盯上的社區團購
    在二線甚至以下城市,社區團購逐漸留存了一些精耕細作的品牌,比如2018年在湖南起家的興盛優選,如今團購做得風聲水起,2019年交易額已突破100億元,線下合作門店達到30萬家。「我在興盛優選團過一次生蠔,商品品質有點低於自己的預期,後續也談不上什麼服務,感覺和在平時常用的那些平臺買東西沒什麼兩樣。」一位在南京經常參加社區團購的許女士告訴零售君。
  • 社區團購是打造本地線上商業帝國的根基
    在一二線城市,社區團購模式已紮根很深,社區團購作為一種本地化的模式,擁有立足社區流量池,整合本地商家資源的潛力。同時也有很大的盈利市場。而對於商家們來說,廣告資源得匱乏,除了微信公眾號(現在幾乎很少人看),就是大型線下廣告位(費用高、效果差),即使有美團點評這樣的平臺,入駐後的模式依舊是消費者主動、商家被動,並且佣金也高。而在入駐社區團購平臺後,商家便擁有了主動的機會。
  • 網際網路大廠拼搶社區團購
    「經朋友介紹,我加入橙心優選成為一名團長,我把小區裡認識的鄰居都拉進一個群裡,每天為大家分享平臺上的新鮮優惠商品。」每天上午,李麗在店裡一邊等著客戶來取貨,一邊在微信群裡更新著當日優惠信息。「每天都要保持微信群的活躍度,因為每個人手機裡都有很多微信群,如果不活躍,我的群就會沉下去,進而影響銷量。」 像李麗一樣的「寶媽」,是社區拼團的主力,其中不少人兼職做團長。
  • 社區團購「大躍進」
    如今,一切的動作都暗示著,社區團購就是下一個風口。其實不然,早在4年前社區團購就已出現。2016年,湖南長沙出現第一批「團長」,他們一方面每天出現在各個小區拉住戶加入社區團購微信群;一方面拿著這些資源和小區周邊店鋪老闆談判,以爭取商品團購價,社區團購自此興起。
  • 「社區團購」概念被批,同款商品差價超1倍?最終受益者是誰?
    當下的市場上,「社區團購」的補貼概念還是比較火的,相信絕大部分的消費者都已經感受到了,很多人在手機上已經體驗過了。前段時間,人民日報還對此發表了一篇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其中還有些許批評的意思。
  • 盒馬入局社區團購,勝算幾何?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大家的正常生活節奏,人們進入了漫長的居家生活狀態,越來越多人養成了線上消費的習慣。同時也催生出了網際網路史上規模最大的賣菜競爭——「社區團購」據有關數據顯示,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從2019年1月到2020年11月,國內社區團購領域共發生26起投融資事件,共計融資超117億元。
  • 社區團購平臺布局實體店,線下傳統菜販若不數位化轉型或將被打倒
    日前,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宣布啟動橙心小店戰略。「橙心優選小店」是橙心優選和團長合作的線下自提門店。換句話說:社區團購進入線下開實體店。此外,主打社區生鮮的錢大媽已經正式進入北京,兩家門店均選址通州。
  • 玉環臺青黃宥閎復工記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上海5月9日消息(記者 張笛)黃宥閎來自臺灣新竹,目前與大陸夥伴一起在浙江玉環經營一家文化創意公司,從事品牌設計、項目策劃等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黃宥閎無法從臺灣返回玉環,他便用這個機會在家鄉尋訪合作的商機。今年3月,他帶著一批臺灣特色商品回到玉環,期待為「臺貨」拓展更多銷售渠道。
  • 線上線下齊發力 玉環持續掀起全會精神宣講熱潮
    ,能夠真正把『人民至上』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12月7日晚上,玉環市社區學院內燈火通明,人頭攢動。玉環做到早謀劃早部署,分層次、廣覆蓋、多樣化地開展全會精神宣講活動。市領導深入鄉鎮(街道)、農村(社區),專家講師走進窗口單位,青少年講師走進學校、愛國主義基地,鄰裡宣講、文藝宣講送進農家院壩,網絡宣講「佔領」網上陣地……據統計,玉環已開展線上線下各類宣講290多場次,覆蓋黨員群眾達6萬人次。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長期看,社區團購模式有望發展成為下沉市場的零售基礎設施,重構傳統商品經銷鏈路。>   國內生鮮市場空間廣闊,線上滲透率較低。社區團購以團長為中間紐帶,連接平臺方和社區消費者。團長一般為社區便利店、母嬰店、快遞點店主或者寶媽群體,具有較好的社區人脈關係。由於生鮮品類的非標特性,通過熟人背書可以有效地解決線上交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促進交易達成。除了建設微信群、每日定時推薦商品外,團長還需要承擔收貨、分揀、交付等工作。
  • 巨頭爭奪社區團購藍海 網際網路新的風口到來?
    目前,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巨頭均已「殺入」社區團購藍海。今年11月3日,滴滴總裁程維在內部會議上首次提到旗下的社區電商平臺橙心優選,並提出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湖南長沙的莎莎是一家社區小賣部的店主,今年11月,她成為了興盛優選和美團優選的團長,小賣部成為了團購的提貨點。莎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她成立了兩個微信群,每天會在群裡發一些優惠信息,群成員可以點進連結通過微信小程序自助下單,第二天早上會有專人貨品送到,大家再將各自的商品提走。作為團長,她可以得到10%的佣金。
  • 濟南社區團購調查④丨產品信息不全、車庫成了自提點……社區團購...
    有消費者表示,團購商品雖然宣稱貨源正規,商品天然無公害,但絕大多數沒有相關部門的質量檢測,商品質量存在質疑。從事2年多社區團購的「團長」張女士表示:「消費者最看重的就是產品質量和平臺產品是否符合我們的消費習慣,產品質量好肯定會繼續通過平臺購買。」
  • 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輕運營、易複製,這也是網際網路企業看中社區團購的重要原因之一。社區團購通過微信社群獲客成本低,並深入下沉市場,帶來了高轉化率。同時,相較農貿市場或超市,社區團購無需僱傭專門的銷售人員,理論上具備更低的運營成本。「社區團購還能刺激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