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21日電 「遊園的時候,產生的酸奶盒、玉米棒、香蕉皮等這麼多的垃圾,如果每個人不注意,一天下來數千個人會產生多少?」「今後,我要在家裡把食物準備好,自帶水壺、用保鮮盒裝好食物,使用可反覆利用的環保包,保護好我們的環境。」這是什剎海街道婦聯「街巷小管家」踐行「垃圾分類引導一小時」時由感而發。
據悉,自5月12日西城區婦女之家《街巷小管家在行動》項目啟動後,全區各街道婦聯積極響應,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紛紛拿出妙招,通過會議協商、組織動員等多種方式,迅速啟動街道《街巷小管家在行動》。通過以家庭為單位,在一小時的「聽學、示範、宣傳」中,鼓勵「街巷小管家」從自身做起,以實際行動踐行垃圾分類,牽手家長帶動家庭加入垃圾分類「新時尚」,並以此共同推動「街巷小管家·垃圾分類引導一小時」服務常態化。
垃圾分類·認真聽學漲知識。在社區活動室、公園廣場、小區樓下、院落街巷等等各生活場所的垃圾分類宣傳點前,「街巷小管家」向垃圾分類指導員、社區工作者、社區黨員積極分子、景區管理員等認真學習「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這四類垃圾的具體分類方法,並正確掌握好大棒骨、玉米棒、魚骨頭等易混淆的分類方式。
在陶然亭街道學習現場,「街巷小管家」不僅認真聽學,更是主動將生活中的小實例與大家分享,「爸爸買的一箱牛奶,牛奶箱和牛奶盒是可回收物,但牛奶盒需要清洗乾淨」。在展覽路街道學習現場,街巷小管家代表發表對垃圾分類知識看法,提出減少垃圾排放、將垃圾回收再利用、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垃圾分類等生活理念。在白紙坊街道學習現場,「街巷小管家」與文明指導員共同學習分享垃圾分類知識,同步做好垃圾分類文明宣傳知識儲備。金融街街道、廣內街道、展覽路街道等各街道婦聯經過組織現場講學、知識趣答、卡片識別等多種形式,幫助「街巷小管家」們學習掌握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並鼓勵他們將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理念帶回家講給家長、講給周圍鄰裡。
垃圾分類·示範投放我爭先。生活垃圾具體該如何投放?「街巷小管家」們爭先守在垃圾投放桶前,在指導員、社區工作者的指導下,通過示範投放將學習到的垃圾分類知識運用到具體行動中。
在什剎海街道北海公園,「街巷小管家」們將遊園產生的食用品垃圾,準確投放到了垃圾箱。在廣外街道小區樓下垃圾收納桶前,「街巷小管家」和家長一起將家中各類垃圾收集整理好,邊為大家講解邊分類投放,並在指導員的帶領下同大家分享家庭廚餘垃圾分類小妙招。在德勝街道小區智能垃圾投放箱前,「街巷小管家」為大家演示如何將生活垃圾準確投到箱內。同時各街道婦聯積極鼓勵「街巷小管家」通過轉盤遊戲、實物投放等多種趣味遊戲,在寓教於樂中快速正確掌握垃圾投放小技巧,並向大家介紹「全國垃圾一鍵查」、「垃圾分分分」等微信小程序,告訴大家有不會分的垃圾可以通過程序查詢。
垃圾分類·宣傳引導我參與。通過聽學、示範之後,「街巷小管家」們又積極投身到垃圾分類宣傳引導中。他們站在小區疫情防控值守崗上、守在垃圾收納桶旁,為街坊鄰裡發放宣傳單頁、為同齡小朋友耐心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在大柵欄街道,「街巷小管家」不僅僅是學員,還是引導下一批「街巷小管家」參加學習垃圾分類的「小老師」,他們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講給其他社區「街巷小管家」,並一起向家長們宣傳,做到「現學現賣」。在牛街街道,「街巷小管家」將學到的知識帶回家,利用家中廢舊盒子製作了迷你垃圾桶,模擬垃圾分類,為家人示範垃圾正確投放方式的同時加強記憶。在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頁做好宣傳引導中,「街巷小管家」的家長們紛紛表示:「街巷小管家」垃圾分類主題活動不但鍛鍊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更提高了孩子的環保意識,作為家長們更要認真學習,不能落在孩子後面。天橋街道、椿樹街道、西長安街街道、月壇街道等各街道婦聯組織「街巷小管家」通過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頁、《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致首都廣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傳材料,鼓勵他們主動將垃圾分類知識講給他人聽,引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垃圾分類並準確投放。
後續,西城區婦女之家「街巷小管家在行動」將以「我聽書記講社區、樓院建設我參與、居民公約文明『約』」等多種主題活動,組織引導培養好千餘名「街巷小管家」。在深入推動「垃圾分類引導一小時」常態化服務中,激發「街巷小管家」們社區家園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