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垃圾變「花糧」,西城區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回饋社區

2020-12-2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廚餘垃圾變「花糧」,9月19日上午,北京在全市範圍內舉辦生活垃圾分類集中宣傳活動暨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回饋社區活動,西城區也積極響應,用各種「花樣」回饋積極踐行垃圾分類的居民。

西城區在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小區設置主會場,在月壇街道南沙溝小區、天橋街道祿長街19號院小區、金融街街道豐融園小區和廣外街道京鐵和園小區設置4個分會場,同步開展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回饋社區活動,在回饋居民的同時,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營造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氛圍。

在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小區中心廣場上,精彩的文藝節目輪番上演,太極拳、舞蹈、可樂球展示等豐富多彩,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觀賞。

新風中直社區垃圾分類宣傳隊成員也在向小區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在垃圾分類志願者的引導下,小區居民有序排隊,領取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後的「花糧」和由街道印製的垃圾分類知識手冊。居民領取的「花糧」以及手提袋,均是利用廚餘垃圾和可回收物製作。

「垃圾分類變廢為寶,這次回饋社區活動,就是一次生動的垃圾分類教育,讓居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垃圾分類再利用後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小區居民汪光信告訴記者。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垃圾分類事關市民群眾生活環境、基層治理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是居民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而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進一步提高了資源利用水平,希望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形成合力,推動垃圾分類成為社會新時尚。

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小區自2006年便開始踐行垃圾分類行動,德勝街道以新風街1號院小區為試點,推出了預約回收服務和定點投放稱量計重返現(積分兌物)模式,並在小區內16個點位安放了29組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小區還建有集宣教培訓、廚餘垃圾就地化減量處理設備、多功能於一體的「綠色生活館」。

到現在,小區每天產生的大約1噸廚餘垃圾,都能實現本地化消納,產生的中水可以直接排入市政管網。

相關焦點

  • 熊孟清:關於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的觀察
    熊孟清:關於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的觀察北極星固廢網訊:資源化利用廚餘垃圾時的生活垃圾處理綜合單價不能高於生活垃圾混合處置的綜合單價,理想情況是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單位成本不高於利用一次資源生產等量產品時的成本,否則,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就是不經濟的。
  • 泉州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 「破冰」前行
    南安餐廚垃圾處理廠已開展試運行,將逐步破解我市餐廚垃圾的末端處置難題,中心市區東美農貿市場廚餘垃圾處置系統或將於近日投入使用,金山小區、雲谷小區的處理站近期也將陸續投入使用……可以說,泉州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開始「破冰」前行。
  • ...文明實踐在行動】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有點「意思」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有點「意思」 2020-12-21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補短板、促發展 「全國廚餘(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交流大會...
    補短板、促發展 「全國廚餘(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交流大會」成功舉辦受國人飲食結構影響,廚餘(含餐廚)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一直是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中一個痛點。如何有效打通有機垃圾資源化利用末端產業鏈,已成為國家和業內高度關注的焦點。
  • 山師大志願者走進泰安岱下明珠小區,宣傳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
    7月22日,山師大「疫路同星」服務隊與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團委、泰安市城市管理局環衛處團總支、岱嶽區環境衛生管理中心黨支部的志願者們,共同走進粥店社區岱下明珠小區,開展未來生活系列活動之「後疫情時代」志願服務,開始尋找答案。
  • 廚餘垃圾就地消化!廣州這條村生活垃圾減量率達40%
    記者12月14日獲悉,番禺化龍鎮沙亭村統一配置了10人和3臺廚餘垃圾接駁車,每天對村內餐廚垃圾進行統一收集,把廚餘垃圾油水分離後運輸到餐廚垃圾農田示範點,經過漚肥、發酵完後用作香蕉樹肥料。數據顯示,廚餘垃圾不出村,化龍鎮沙亭村目前生活垃圾減量率達40%,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20%。化龍鎮沙亭村位於化龍鎮北邊,現戶籍人口約3121人,約1320戶,平均每天廚餘垃圾量約300斤左右。
  • 環保資訊|「垃圾分類」之後,廚餘垃圾後端處理如何快速跟上腳步
    隨著生活垃圾分類立法的快速實施,以及近期提出的「N-1」光碟行動的升級,公眾對於餐廚/廚餘垃圾的後端處理日益關注。目前,我國主流的廚餘垃圾後端處理採用的是厭氧發酵工藝技術,國內80%基本上都是採用的該種方式,其工藝先進穩定,資源化利用水平高,但是由於其工程投資大、處理周期長、工藝複雜、工藝鏈條長等特點,並不適用於小量化廚餘垃圾就地處理。
  • 豐臺蓮怡園:把廚餘垃圾「留」在小區
    為了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排,盧溝橋鄉在六裡橋村試點建設了廚餘垃圾處理站,能夠實現蓮怡園二區、六裡橋十號院、北路一號院三個小區1萬多戶居民的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 蓮怡園二區屬六裡橋村回遷小區,有8棟居民樓,住戶1453戶、5000餘人。
  • 「溼垃圾」閉環處理百分百 南京這裡的餐廚垃圾能「護花」
    她的車上有兩個大桶,對應著村民們家門口的兩個小桶,乾濕垃圾分類收運,其中綠桶裝的就是稱為「溼垃圾」的廚餘垃圾。   「我們社區32個組,一共1800多戶近1萬人口,垃圾分類已經實現全覆蓋。收集員每人負責4-6個組,每天收運。」大泉社區黨委書記朱世潘介紹說。   家家戶戶每天都產生的剩飯剩菜、果皮菜葉,這類廚餘垃圾收集後送往哪裡去呢?
  • @深圳人,9月1日起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家庭廚餘垃圾必須這樣扔!
    @深圳人,9月1日起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家庭廚餘垃圾必須這樣扔!「這是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核心制度,即採用定時分類收集的方式,逐步減少固定垃圾桶,推進垃圾不落地模式。」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深圳已先行開展家庭廚餘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從試點情況看,家庭廚餘每日固定一個時間投放,與居民生活習慣不相適應。因此,在建立這一投放制度時,也授權各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生活垃圾具體投放時間段。
  • 廚餘脫袋「脫」出幸福!廈門湖裡嘉福社區創新廚餘垃圾脫離垃圾袋
    據了解,在廈門殿前街道下沉式黨建引領下,殿前街道嘉福社區鹽業小區創新廚餘垃圾脫袋,廚餘垃圾直接入桶,減少垃圾袋使用的同時,乾濕分離一步到位,不僅大大提升垃圾分類準確率,還促進小區衛生改善、環境美化,百姓都說:「廚餘脫袋,脫出了幸福!」
  • 家庭廚餘垃圾堆肥方法獲推廣,一個月有效利用近2000公斤廚餘垃圾
    見習記者歐陽立幹瀏陽日報訊(見習記者歐陽立幹)8月17日,在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的瀏陽市廚餘垃圾生態處理試驗點,幾名工作人員拎著小桶,將西瓜皮、剩飯等垃圾倒進廚餘垃圾堆肥桶。原來,7月6日至8月6日,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舉辦了家庭廚餘垃圾堆肥競賽活動,儘管活動已經結束,但是將廚餘垃圾收集起來並進行堆肥,已經成了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工作人員的習慣了。
  • 藍德環保:厚積薄發 廚餘垃圾處理行業發展正當時!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年來,中國城鎮化人口水平不斷提升,生活垃圾產生量日益增加。公開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產生生活垃圾約3億噸;垃圾分類後,按廚餘垃圾佔生活垃圾30%計算,全國每年產生廚餘垃圾約9000萬噸,實際清運量約20萬噸/日。目前我國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含在建項目)僅為3.2萬噸/日,處置缺口巨大,處置能力及其短缺。面對如此大的產能缺口,企業該如何發力?
  • 廚餘垃圾變成有機肥,在邦必拓開啟有機生活
    下廚做飯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各種食材經過精心的烹飪後變成可口的飯菜能給人帶來滿滿的成就感,但是烹飪的同時,會產生大量廚餘垃圾:菜葉、蛋殼、殘羹剩飯......這些難處理的廚餘垃圾著實令人頭痛,其實廚餘垃圾含有機物,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讓它回歸大自然,變廢為寶,重複利用,而能將廚餘垃圾變成有機肥的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 北京市城管委:廚餘垃圾「破袋」投放非常有必要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四個月。9月3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廚餘垃圾「破袋」問題當前市民很關心的問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李如剛表示,《條例》沒有規定廚餘垃圾必須破袋投放,從目前情況看,是非常必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破袋投放的廚餘垃圾能確保後端處理工藝穩定運行,實現廚餘垃圾最大限度地資源化利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檢查廚餘垃圾分出質量,精準指導居民源頭分類。如果不破袋,沒法檢查廚餘垃圾分出質量,看不出有沒有雜物。」
  • 深圳的廚餘垃圾去哪了?帶你了解全過程
    繼深圳垃圾分類推廣大使走進「分類達人」家中告訴市民如何分類之後,9月11日,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組織垃圾分類推廣大使馮紹勁等人走進小區、廚餘垃圾資源化中心等場所,告訴市民廚餘垃圾的去向,了解深圳廚餘垃圾經過拆袋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最後進行資源處理回收等全鏈條。
  • 500公斤廚餘垃圾如何產出70公斤有機肥?這些小區就地「變廢為寶...
    亮點 仨小區共享資源聯合設站蓮怡園二區物業經理王文東介紹說,建設廚餘垃圾處理站的初衷是使廚餘垃圾就地處理,在廚餘垃圾產生的第一環節直接完成「變廢為寶」。還能避免二次汙染,減少廚餘垃圾味道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提高小區的環境衛生和居民的生活質量。
  • 金井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投用
    晉江新聞網5月31日訊 進去的是發臭的廚餘垃圾,出來的是可供農戶直接使用的有機肥料。在晉江市金井鎮三坑村,這裡正在將廚餘垃圾就地「變廢為寶」。  昨日,記者從三坑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到,作為晉江市第一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乾濕分類試點村,目前,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體村民正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建設「綠色三坑」。
  • 維爾利、藍德環保等十家企業入圍湘潭市2.7億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
    近日,湘潭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PPP項目發布資格預審結果公告,公告顯示共有10家單位入選。、廚餘垃圾、廢棄油脂、糞渣垃圾。本次項目建設內容包括餐廚垃圾綜合處理車間、糞渣處理車間、汙水綜合處理車間、門房、門房及地磅房、厭氧罐、沼氣淨化基礎、沼氣櫃、火炬、汙水處理綜合水池、地磅、上料棧橋等設施的購置與建設,共建成建造2條餐廚垃圾卸料及預處理生產線,1條廚餘垃圾卸料及預處理生產線,1條廢棄油脂卸料及預處理生產線,2條糞渣預處理生產線,項目建成後處理規模為30t/d廢棄油脂、150t/d餐廚垃圾、120t/d廚餘垃圾及
  • 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開工
    這意味著濟南市廚餘垃圾將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將為用心打造生活垃圾分類「濟南模式」貢獻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力量,成為濟南廚餘垃圾資源化亮麗名片。項目計劃明年年底調試運行每日可處理600噸廚餘垃圾日前,濟南制定出臺了《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記者了解到,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廚餘垃圾作為生活垃圾全流程分類處理的必要環節,濟南需建設廚餘垃圾處理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