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吞」6百噸,產電13萬千瓦!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開工

2020-12-2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通訊員 李婉欣

12月21日上午10點,濟南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在濟南市環境科技產業園(長清馬山鎮季莊村東北山峪)舉行開工啟動活動,這標誌著濟南市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正式落地。

項目計劃明年年底投入使用,每日可處理600噸,可產生電量13.18萬千瓦。這意味著濟南市廚餘垃圾將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將為用心打造生活垃圾分類「濟南模式」貢獻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力量,成為濟南廚餘垃圾資源化亮麗名片。

項目計劃明年年底調試運行

每日可處理600噸廚餘垃圾

日前,濟南制定出臺了《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記者了解到,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廚餘垃圾作為生活垃圾全流程分類處理的必要環節,濟南需建設廚餘垃圾處理項目。該項目建設運營將對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質量、推動城市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生態、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顯著效益。「為全力助力垃圾分類,我們爭取半年封頂,明年年底前調試運行。」光大生態資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是濟南市重點工程。濟南市城管局副局長黃愛民表示,該項目佔地111畝,設計處理規模為600噸/日(遠期1000噸/日),主要建設廚餘垃圾預處理系統、生化系統、沼氣利用系統、汙水處理系統及臭氣處理系統等。據悉,項目採用BOT方式,特許經營期為27年(含2年建設期),由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中標承建。

推進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

日發電約13.18萬千瓦

10:38,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百全宣布項目開工啟動!隨後,兩臺挖土機揮舞著機械手,來回進行土地平整,開始進行作業。

濟南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建成後,每年可處理廚餘垃圾21.9萬噸。據介紹,該項目,廚餘垃圾經過分揀後進行厭氧發酵,可實現日發電約13.18萬千瓦;除去廠用電3.93萬千瓦外,日併網外售電量約9.25萬千瓦。同時,堆肥系統年產出機肥約1800噸,主要用於本項目廠區植被綠化。

該項目的建成,不僅可以對廚餘垃圾進行無害化、減量化處理,而且還可以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並從源頭上有效解決,是一項真正的惠民工程。一是可有效處理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後產生的廚餘垃圾,降低原生垃圾含水率,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效果。二是該項目擬配備6臺1000千瓦的沼氣發電機組,年沼氣發電量約3300萬千瓦時,相當於年節約標準煤約1.3萬噸,可有效減低對大氣環境影響。三是該項目建成投用後,可帶動周邊配套產業發展,提高當地就業人口數量,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保護效益和潛在的經濟效益。

相關焦點

  • 日「吞」600噸,可產電量13.18萬千瓦!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
    12月21日上午10點,濟南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在濟南市環境科技產業園(長清馬山鎮季莊村東北山峪)舉行正式開工儀式,這標誌著濟南市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正式落地。項目計劃明年年底投入使用,每日可處理600噸,可產生電量13.18萬千瓦。
  • 嶽陽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春節不休息,建成後日「吞」垃圾近300噸
    2月15日上午,記者在雲溪區陸城鎮嶽陽市靜脈產業園內看到,挖掘機、旋挖機、運輸車輛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作業,工人們幹勁十足,嶽陽市廚餘垃圾處置項目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今年也是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在項目上加班,項目上條件各方面都很舒適,夥食也好,還有工資補貼。
  • 濟南2020年垃圾處理量達254萬噸
    據悉,濟南2020年垃圾處理量254萬噸,產生約6億度電,可滿足約17萬個家庭全年的用電量。在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合理規劃建設一批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推廣垃圾分類處置,實現市域垃圾全分類、資源全回收、原生垃圾基本零填埋,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 自製廚餘垃圾處理神器,簡單幾步,殘羹剩飯變肥料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見習記者徐旻自製神器「變廢為寶」全靠它6月16日,周智向記者展示了他自製的「廚餘垃圾處理神器」,只見幾個廢舊塑料桶裡面裝滿殘羹剩飯,但桶周圍乾乾淨淨,桶裡沒有一絲臭味、異味。「我來展示一下。」
  • 南京鼓樓區啟用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 日運轉量60噸
    圖為投入使用的南京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內景。鼓樓城管供圖南京生活垃圾分類正深入推進。為更好提升廚餘垃圾的收運效能,日轉運量60噸的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幕府西路廚餘垃圾中轉站於日前投入使用。另據該集團工程建設部副部長陶春霞介紹,幕府西路垃圾中轉站始建於2004年,服務半徑1.5公裡,過去主要轉運其他垃圾,每天可轉運30噸。南京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後,隨著居民分類習慣的逐步養成,產生的廚餘垃圾量在逐步提高。於是,鼓樓區將此中轉站升級改造為服務半徑2.5公裡、日轉運量為60噸的廚餘垃圾中轉站,來提高廚餘垃圾收運能力。
  • 打造標杆項目!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將這樣處理廚餘垃圾…
    順德是世界美食之都,餐飲業發達,食肆星羅棋布,吸引不少市民遊人尋味「打卡」,做好廚餘垃圾的分類處理是佛山順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關鍵一環。 11月24日,順德區廚餘垃圾收運特許經營項目在順峰山公園啟動。
  • 藍德環保:厚積薄發 廚餘垃圾處理行業發展正當時!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年來,中國城鎮化人口水平不斷提升,生活垃圾產生量日益增加。公開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產生生活垃圾約3億噸;垃圾分類後,按廚餘垃圾佔生活垃圾30%計算,全國每年產生廚餘垃圾約9000萬噸,實際清運量約20萬噸/日。目前我國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含在建項目)僅為3.2萬噸/日,處置缺口巨大,處置能力及其短缺。面對如此大的產能缺口,企業該如何發力?
  • 【開好局 起好步 2021犇起來】一批項目開工|全市首座廚餘垃圾專項處理站建成!
    項目建築面積30.1萬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將解決張泉莊村、高莊村、張莊村等西部片區的群眾安置問題,有效改善提升片區生活環境。據了解,2021年,新華區圍繞建設轉型發展示範區目標,安排重點項目55個,年度計劃投資405.53億元。
  • 「吃」進剩飯菜「吐」出有機肥 賽罕區建設分布式廚餘垃圾處理站讓...
    隨著賽罕區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如何妥善處理廚餘垃圾成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關鍵之一。日前,記者來到位於保全莊農貿市場東側的分布式廚餘垃圾處理站,實地了解廚餘垃圾變廢為寶的過程。在廚餘垃圾處理站記者看到,大型箱式廚餘垃圾處理機不停運轉(見右圖),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將一桶桶廚餘垃圾倒入垃圾槽內進行分揀,除去像塑料瓶、金屬等不可降解物後,將分揀後的廚餘垃圾投入自動化設備,就開始粉碎、發酵降解全過程。
  • 金井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投用
    晉江新聞網5月31日訊 進去的是發臭的廚餘垃圾,出來的是可供農戶直接使用的有機肥料。在晉江市金井鎮三坑村,這裡正在將廚餘垃圾就地「變廢為寶」。  昨日,記者從三坑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到,作為晉江市第一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乾濕分類試點村,目前,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體村民正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建設「綠色三坑」。
  • 垃圾分類新規首日探訪:「油水分離器」處理餐廳廚餘垃圾
    餐廳使用專業設施「油水分離器」處理廚餘垃圾,並使用專用容器存放和清運。新京報訊 5月1日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在位於西城區什剎海地區的馬凱餐廳,什剎海街道城管第一執法隊的執法人員開展「送法上門」宣傳活動,現場指導商家落實垃圾分類工作。什剎海街道城管第一執法隊執法人員在馬凱餐廳,對餐廳員工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執法人員在餐廳張貼垃圾分類宣傳海報。
  • 國家電投若羌依吞布拉克一期20MW光伏併網發電項目開工
    9月1日,按照巴音郭楞自治州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自治州「奮戰四個月 大幹一百天新開工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若羌分會場在該縣樓蘭體育館前舉行,11個項目總投資22.7億元。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馮雪海出席儀式並宣布項目開工。若羌縣委副書記、縣長艾山江•艾塔洪主持儀式。縣委分管領導、縣人民政府班子成員,各部門單位負責同志以及新開工項目企業代表參加開工儀式。
  • 96個在建、新建、待建火電項目最新動態匯總!
    6、沙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開工 2019年12月27日,沙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開工。該項目一期計劃投資約7億元,佔地111.5畝,日處理能力1000噸,工期預計15個月,於2021年3月底建成。
  • 南寧餐廚垃圾處理改擴建項目投產「吃垃圾」變廢為寶
    南寧餐廚垃圾處理改擴建項目投產,日處理廚餘垃圾量從200噸增至450噸項目極大緩解廚餘垃圾「吃不下」局面昨日,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以下簡稱南寧市餐廚)改擴建項目舉行投產啟動儀式,二期正式投產,日處理廚餘垃圾量從一期的200噸增加至450噸,將極大緩解南寧市廚餘垃圾「吃不下」的局面。
  • 380元/噸 東莞市厚街鎮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廚餘垃圾收運處理項目的...
    380元/噸 東莞市厚街鎮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廚餘垃圾收運處理項目的中標(成交)公告北極星固廢網訊:一、項目編號(或招標編號、政府採購計劃編號、採購計劃備案文號等,如有):441900-14-202011-1421203-0008二
  • 唐山青:瞄準廚餘垃圾處理「風口」,迎「峰」而上
    聞「風」而動,迎「峰」而上  隨著垃圾分類在全國範圍內的快速推進,各地廚餘垃圾分出量明顯增加,廚餘垃圾處理市場或將在政策下迎來大爆發。這對唐山青來說,是一項巨大的任務和考驗,也是一個新的機遇「風口」。  迎「峰」而上,是順應大勢、把握機遇、擁抱變革。
  • 發放11.2萬個入戶廚餘垃圾桶,天橋區生活垃圾分類全域覆蓋
    截至11月底,天橋區共出動作業車輛44627車次,行程763881公裡,共清運生活垃圾約25萬噸,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域全覆蓋。今年以來,天橋區共採購發放入戶廚餘垃圾桶11.2萬個,採購240L廚餘垃圾桶400餘個,更換其他垃圾垃圾桶5000多個。安排廚餘垃圾督桶員780餘人,噴塗廚餘垃圾運輸車5輛,購置28輛電動運桶車用於廚餘垃圾運輸作業;安裝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備3臺,日處理能力達18.5噸/日,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域全覆蓋。
  • 山東將出臺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濟南上線社區督桶員
    2015年,山東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加快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建立了「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並首批通過國家驗收,為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全省16設區市均制定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68個縣(市、區)和19個功能區也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
  • 生活源有害垃圾將實施無害化處理
    從濟南市城管局獲悉,目前,濟南已完成23個示範街道、250個示範社區垃圾分類示範創建工作。其中,有害垃圾從收集、運輸、暫存、處理形成閉環;濟南有害垃圾已配收集設施1926處、收運車輛19輛,專業暫存點長清馬山一處,集中處理中心在臨沂。2020年,濟南市生活源有害垃圾將實現無害化處理以及前端投放、收集全覆蓋。6日,追蹤了有害垃圾閉環系統。
  • 濟南已配備1891輛廚餘垃圾收運車,每天可收運超750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12月11日,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將於明年正式實施的《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進行介紹和解讀。法規實施後,全市範圍內將強制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前分後混」是每個市民都比較關注的問題,《條例》不僅對市民分類投放作出規定,更對分類收運、處理作出明確要求。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採取有效措施,堅決杜絕混裝混運、混合處理的問題:一是完善前端投放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