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通訊員 李婉欣
12月21日上午10點,濟南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在濟南市環境科技產業園(長清馬山鎮季莊村東北山峪)舉行開工啟動活動,這標誌著濟南市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正式落地。
項目計劃明年年底投入使用,每日可處理600噸,可產生電量13.18萬千瓦。這意味著濟南市廚餘垃圾將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將為用心打造生活垃圾分類「濟南模式」貢獻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力量,成為濟南廚餘垃圾資源化亮麗名片。
項目計劃明年年底調試運行
每日可處理600噸廚餘垃圾
日前,濟南制定出臺了《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記者了解到,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廚餘垃圾作為生活垃圾全流程分類處理的必要環節,濟南需建設廚餘垃圾處理項目。該項目建設運營將對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質量、推動城市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生態、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顯著效益。「為全力助力垃圾分類,我們爭取半年封頂,明年年底前調試運行。」光大生態資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是濟南市重點工程。濟南市城管局副局長黃愛民表示,該項目佔地111畝,設計處理規模為600噸/日(遠期1000噸/日),主要建設廚餘垃圾預處理系統、生化系統、沼氣利用系統、汙水處理系統及臭氣處理系統等。據悉,項目採用BOT方式,特許經營期為27年(含2年建設期),由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中標承建。
推進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
日發電約13.18萬千瓦
10:38,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百全宣布項目開工啟動!隨後,兩臺挖土機揮舞著機械手,來回進行土地平整,開始進行作業。
濟南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建成後,每年可處理廚餘垃圾21.9萬噸。據介紹,該項目,廚餘垃圾經過分揀後進行厭氧發酵,可實現日發電約13.18萬千瓦;除去廠用電3.93萬千瓦外,日併網外售電量約9.25萬千瓦。同時,堆肥系統年產出機肥約1800噸,主要用於本項目廠區植被綠化。
該項目的建成,不僅可以對廚餘垃圾進行無害化、減量化處理,而且還可以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並從源頭上有效解決,是一項真正的惠民工程。一是可有效處理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後產生的廚餘垃圾,降低原生垃圾含水率,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效果。二是該項目擬配備6臺1000千瓦的沼氣發電機組,年沼氣發電量約3300萬千瓦時,相當於年節約標準煤約1.3萬噸,可有效減低對大氣環境影響。三是該項目建成投用後,可帶動周邊配套產業發展,提高當地就業人口數量,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保護效益和潛在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