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吞」600噸,可產電量13.18萬千瓦!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

2020-12-23 濟南時報

12月21日上午10點,濟南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在濟南市環境科技產業園(長清馬山鎮季莊村東北山峪)舉行正式開工儀式,這標誌著濟南市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正式落地。

項目計劃明年年底投入使用,每日可處理600噸,可產生電量13.18萬千瓦。這意味著濟南市廚餘垃圾將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將為用心打造生活垃圾分類「濟南模式」貢獻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力量,成為濟南廚餘垃圾資源化亮麗名片。

現場,市政府辦公廳李百全副主任,市城管局黃愛民副局長,長清區政府張廣大副區長,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光大生態資源(深圳)有限公司總裁楊仕橋先生,濟南市城市投資有限公司孫明達副總經理,光大生態資源(深圳)有限公司副總裁谷巖先生等參加活動。

項目計劃明年年底投入使用 每日可處理600噸廚餘垃圾

日前,濟南制定出臺了《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記者了解到,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廚餘垃圾作為生活垃圾全流程分類處理的必要環節,濟南需建設廚餘垃圾處理項目。該項目建設運營將對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質量、推動城市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生態、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顯著效益。「為全力助力垃圾分類,我們爭取半年封頂,明年年底前投入使用。」濟南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韓軍表示。

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是濟南市重點工程。濟南市城管局副局長黃愛民表示,該項目佔地111畝,設計處理規模為600噸/日(遠期1000噸/日),主要建設廚餘垃圾預處理系統、生化系統、沼氣利用系統、汙水處理系統及臭氣處理系統等。據悉,項目採用BOT 方式,特許經營期為27年(含2年建設期),由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中標承建。

推進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 日發電約13.18萬千瓦

10:38,市政府辦公廳李百全副主任宣布項目開工啟動!隨後,兩臺挖土機揮舞著機械手,來回進行土地平整,開始進行作業。

濟南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建成後,每年可處理廚餘垃圾21.9萬噸。據介紹,該項目,廚餘垃圾經過分揀後進行厭氧發酵,可實現日發電約13.18萬千瓦;除去廠用電3.93萬千瓦外,日併網外售電量約9.25萬千瓦。同時,堆肥系統年產出機肥約1800噸,主要用於本項目廠區植被綠化。

該項目的建成,不僅可以對廚餘垃圾進行無害化、減量化處理,而且還可以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並從源頭上有效解決,是一項真正的惠民工程。 一是可有效處理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後產生的廚餘垃圾,降低原生垃圾含水率,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效果。二是該項目擬配備6臺1000千瓦的沼氣發電機組,年沼氣發電量約3300萬千瓦時,相當於年節約標準煤約1.3萬噸,可有效減低對大氣環境影響。三是該項目建成投用後,可帶動周邊配套產業發展,提高當地就業人口數量,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保護效益和潛在的經濟效益。

新時報記者:陳雪碧

相關焦點

  • 日「吞」6百噸,產電13萬千瓦!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開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通訊員 李婉欣12月21日上午10點,濟南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在濟南市環境科技產業園(長清馬山鎮季莊村東北山峪)舉行開工啟動活動,這標誌著濟南市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正式落地。
  • 嶽陽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春節不休息,建成後日「吞」垃圾近300噸
    2月15日上午,記者在雲溪區陸城鎮嶽陽市靜脈產業園內看到,挖掘機、旋挖機、運輸車輛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作業,工人們幹勁十足,嶽陽市廚餘垃圾處置項目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今年也是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在項目上加班,項目上條件各方面都很舒適,夥食也好,還有工資補貼。
  • 南京鼓樓區啟用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 日運轉量60噸
    圖為投入使用的南京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內景。鼓樓城管供圖南京生活垃圾分類正深入推進。為更好提升廚餘垃圾的收運效能,日轉運量60噸的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幕府西路廚餘垃圾中轉站於日前投入使用。另據該集團工程建設部副部長陶春霞介紹,幕府西路垃圾中轉站始建於2004年,服務半徑1.5公裡,過去主要轉運其他垃圾,每天可轉運30噸。南京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後,隨著居民分類習慣的逐步養成,產生的廚餘垃圾量在逐步提高。於是,鼓樓區將此中轉站升級改造為服務半徑2.5公裡、日轉運量為60噸的廚餘垃圾中轉站,來提高廚餘垃圾收運能力。
  • 濟南2020年垃圾處理量達254萬噸
    10座生活垃圾處理廠,100%無害化處理;廚餘垃圾處理項目開工;垃圾分類覆蓋76個示範街道,588個示範社區,今年五一起垃圾分類正式施行……濟南正在一步步走向「無廢城市」, 也顯示出近年來發展積累的底氣,不斷減少對大氣、土壤及地下水資源的汙染,保護城市環境、打造良好城市形象,力促向生態城市、現代綠色智慧城市跨越。
  • 藍德環保:厚積薄發 廚餘垃圾處理行業發展正當時!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年來,中國城鎮化人口水平不斷提升,生活垃圾產生量日益增加。公開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產生生活垃圾約3億噸;垃圾分類後,按廚餘垃圾佔生活垃圾30%計算,全國每年產生廚餘垃圾約9000萬噸,實際清運量約20萬噸/日。目前我國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含在建項目)僅為3.2萬噸/日,處置缺口巨大,處置能力及其短缺。面對如此大的產能缺口,企業該如何發力?
  • 濟南已配備1891輛廚餘垃圾收運車,每天可收運超750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12月11日,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將於明年正式實施的《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進行介紹和解讀。法規實施後,全市範圍內將強制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前分後混」是每個市民都比較關注的問題,《條例》不僅對市民分類投放作出規定,更對分類收運、處理作出明確要求。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採取有效措施,堅決杜絕混裝混運、混合處理的問題:一是完善前端投放設施。
  • 打造標杆項目!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將這樣處理廚餘垃圾…
    順德是世界美食之都,餐飲業發達,食肆星羅棋布,吸引不少市民遊人尋味「打卡」,做好廚餘垃圾的分類處理是佛山順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關鍵一環。 11月24日,順德區廚餘垃圾收運特許經營項目在順峰山公園啟動。
  • 減少二次汙,日處理量可達5噸,蘇州新莊廚餘垃圾處置終端投運
    面積為100平方米的姑蘇區新莊廚餘垃圾處置終端進入試運行階段,日處理量可達5噸。該終端設備採用冷凝水洗滌、高溫烘乾工藝,24小時內廚餘垃圾減重率達到90%以上。該處置點的建設,可快速處置周邊小區居民分類投放的廚餘垃圾,有效縮短廚餘垃圾暴露及運輸時間,改善廚餘垃圾變質、發臭等擾民現象,減少了二次汙染的風險。
  • 380元/噸 東莞市厚街鎮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廚餘垃圾收運處理項目的...
    380元/噸 東莞市厚街鎮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廚餘垃圾收運處理項目的中標(成交)公告北極星固廢網訊:一、項目編號(或招標編號、政府採購計劃編號、採購計劃備案文號等,如有):441900-14-202011-1421203-0008二
  • 金井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投用
    晉江新聞網5月31日訊 進去的是發臭的廚餘垃圾,出來的是可供農戶直接使用的有機肥料。在晉江市金井鎮三坑村,這裡正在將廚餘垃圾就地「變廢為寶」。  昨日,記者從三坑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到,作為晉江市第一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乾濕分類試點村,目前,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體村民正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建設「綠色三坑」。
  • 山東將出臺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濟南上線社區督桶員
    濟南社區有了「督桶員」 2017年,濟南、青島、泰安入選國家46個垃圾強制分類重點城市,三市積極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結合山東省實際進行吸納、創新。廚餘垃圾就地處理 基肥用於園林綠化根據《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濟南將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分別為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
  • 南寧餐廚垃圾處理改擴建項目投產「吃垃圾」變廢為寶
    (以下簡稱南寧市餐廚)改擴建項目舉行投產啟動儀式,二期正式投產,日處理廚餘垃圾量從一期的200噸增加至450噸,將極大緩解南寧市廚餘垃圾「吃不下」的局面。記者在廠區內看到,除了一期在生產,二期廠區,三個主要標誌的厭氧罐高高矗立著,也在開足馬力生產中。據了解,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是南寧市唯一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經過公開招投標,由藍德公司負責餐廚處理項目建設運營和收運工作,一期設計處理規模為餐廚廢棄物200噸/日、廢棄油脂22噸/日。於2015年3月投入試運營,2016年8月正式進入商業運營。
  • 福建龍巖鐵山要建一大型廚餘垃圾處理廠 處理規模200噸/天
    福建龍巖鐵山要建一大型廚餘垃圾處理廠 處理規模200噸/天北極星固廢網訊:近日,福建龍巖市廚餘垃圾處理廠(施工)進行了中標候選人公示,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排名第一,投標報價:36398947元。項目預計工期240日曆天,其中各關鍵節點的工期要求為2020年12月30前完成主體工程(預處理車間土建部分且外牆裝修落架)。
  • 日轉運量60噸 南京鼓樓新添一個廚餘垃圾中轉站
    中國江蘇網12月11日訊 (通訊員 朱磊 記者 羅鵬)服務半徑擴大至2.5公裡,日轉運量為60噸。記者今天從南京市鼓樓區城管局獲悉,幕府西路廚餘垃圾中轉站已經正式啟用,極大提升了周邊地區廚餘垃圾的轉運效率。
  • 發放11.2萬個入戶廚餘垃圾桶,天橋區生活垃圾分類全域覆蓋
    截至11月底,天橋區共出動作業車輛44627車次,作業行程763881公裡,作業用水642408噸。今年以來,天橋區共採購發放入戶廚餘垃圾桶11.2萬個,採購240L廚餘垃圾桶400餘個,更換其他垃圾垃圾桶5000多個。安排廚餘垃圾督桶員780餘人,噴塗廚餘垃圾運輸車5輛,購置28輛電動運桶車用於廚餘垃圾運輸作業;安裝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備3臺,日處理能力達18.5噸/日,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域全覆蓋。
  • 【盤點】818今年日規模2000噸及以上的垃圾焚燒項目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主要集中在600-1200噸/日的常規規模,1200噸/日以上規模的相對較少。上半年的垃圾焚燒市場表現也恰恰印證了薛濤院長曾在2019年固廢論壇上預測的「2019年是焚燒項目釋放(市場化)最多的一年,2020年可能是焚燒項目投運最多的一年。」「生活垃圾增量市場一線城市基本瓜分完畢,生活垃圾焚燒市場逐漸向三四五線城市下沉」。
  • 自製廚餘垃圾處理神器,簡單幾步,殘羹剩飯變肥料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見習記者徐旻自製神器「變廢為寶」全靠它6月16日,周智向記者展示了他自製的「廚餘垃圾處理神器」,只見幾個廢舊塑料桶裡面裝滿殘羹剩飯,但桶周圍乾乾淨淨,桶裡沒有一絲臭味、異味。「我來展示一下。」
  • 7個垃圾焚燒,4個水處理 16個項目加入環保陣營
    項目總投資4.5億元,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1200噸,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投資3.2億元,二期工程計劃2021年開工建設。自3月試運營開始,每天可處理生活垃圾600噸,全年滿負荷運行狀態下發電8200萬千瓦時。
  • 96個在建、新建、待建火電項目最新動態匯總!
    18、泰達股份子公司擬投資建設昌邑市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 泰達股份公布,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控股子公司泰達環保投資建設昌邑市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的議案》。該項目總投資38070.61萬元,處理規模為600噸/日。
  • 唐山青:瞄準廚餘垃圾處理「風口」,迎「峰」而上
    聞「風」而動,迎「峰」而上  隨著垃圾分類在全國範圍內的快速推進,各地廚餘垃圾分出量明顯增加,廚餘垃圾處理市場或將在政策下迎來大爆發。這對唐山青來說,是一項巨大的任務和考驗,也是一個新的機遇「風口」。  迎「峰」而上,是順應大勢、把握機遇、擁抱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