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二次汙,日處理量可達5噸,蘇州新莊廚餘垃圾處置終端投運

2020-12-14 騰訊網

面積為100平方米的姑蘇區新莊廚餘垃圾處置終端進入試運行階段,日處理量可達5噸。該終端設備採用冷凝水洗滌、高溫烘乾工藝,24小時內廚餘垃圾減重率達到90%以上。該處置點的建設,可快速處置周邊小區居民分類投放的廚餘垃圾,有效縮短廚餘垃圾暴露及運輸時間,改善廚餘垃圾變質、發臭等擾民現象,減少了二次汙染的風險。

目前,姑蘇區已建成20個廚餘垃圾處置點,可實現日處置廚餘垃圾75.9噸。今年上半年,姑蘇區共收集處理廚餘垃圾2595噸,超過去年同期的15倍。其中,「三定一督」小區的生活垃圾減量率已達到了20.69%。(蘇報融媒記者 管有明 通訊員 蘇城軒 文/攝)

責編:李俊鋒

相關焦點

  • 廣州:到明年終端設施生化處理能力將超5400噸/日
    據介紹,投產後該批設施生化處理能力約為2470噸/日,屆時廣州市終端設施生化處理能力將超5400噸/日。 廚餘垃圾如何實現綜合利用?市城管局相關部門負責人指出,要廣泛調動社會力量、行業協會協同參與,共同探索一條符合城市實際的、具有市場應用價值的、可降低環境二次汙染的現代化廚餘垃圾處理技術之路;促進廚餘垃圾處理技術創新,進一步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推動廣州廚餘垃圾處理產業破局發展。
  • 南京鼓樓區啟用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 日運轉量60噸
    圖為投入使用的南京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內景。鼓樓城管供圖南京生活垃圾分類正深入推進。為更好提升廚餘垃圾的收運效能,日轉運量60噸的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幕府西路廚餘垃圾中轉站於日前投入使用。另據該集團工程建設部副部長陶春霞介紹,幕府西路垃圾中轉站始建於2004年,服務半徑1.5公裡,過去主要轉運其他垃圾,每天可轉運30噸。南京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後,隨著居民分類習慣的逐步養成,產生的廚餘垃圾量在逐步提高。於是,鼓樓區將此中轉站升級改造為服務半徑2.5公裡、日轉運量為60噸的廚餘垃圾中轉站,來提高廚餘垃圾收運能力。
  • 金井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投用
    晉江新聞網5月31日訊 進去的是發臭的廚餘垃圾,出來的是可供農戶直接使用的有機肥料。在晉江市金井鎮三坑村,這裡正在將廚餘垃圾就地「變廢為寶」。  昨日,記者從三坑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到,作為晉江市第一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乾濕分類試點村,目前,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體村民正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建設「綠色三坑」。
  • 濟南2020年垃圾處理量達254萬噸
    據悉,濟南2020年垃圾處理量254萬噸,產生約6億度電,可滿足約17萬個家庭全年的用電量。在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合理規劃建設一批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推廣垃圾分類處置,實現市域垃圾全分類、資源全回收、原生垃圾基本零填埋,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 日轉運量60噸 南京鼓樓新添一個廚餘垃圾中轉站
    中國江蘇網12月11日訊 (通訊員 朱磊 記者 羅鵬)服務半徑擴大至2.5公裡,日轉運量為60噸。記者今天從南京市鼓樓區城管局獲悉,幕府西路廚餘垃圾中轉站已經正式啟用,極大提升了周邊地區廚餘垃圾的轉運效率。
  • 藍德環保:厚積薄發 廚餘垃圾處理行業發展正當時!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年來,中國城鎮化人口水平不斷提升,生活垃圾產生量日益增加。公開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產生生活垃圾約3億噸;垃圾分類後,按廚餘垃圾佔生活垃圾30%計算,全國每年產生廚餘垃圾約9000萬噸,實際清運量約20萬噸/日。目前我國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含在建項目)僅為3.2萬噸/日,處置缺口巨大,處置能力及其短缺。面對如此大的產能缺口,企業該如何發力?
  • 泉州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 「破冰」前行
    晉江金井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工作人員在操作機器現狀9月24日,泉州晚報報導了鯉城區伍堡社區廚餘垃圾處置點投入使用,每天處理量可達100公斤,廚餘垃圾最終被轉變成有機肥一事。豐澤新村廚餘垃圾處理站豐澤:引進廚餘垃圾處理機 小區害蟲明顯減少10月14日,記者來到豐澤新村廚餘環保驛站,不時有居民提著垃圾袋走過來。居民劉先生將廚餘垃圾倒進垃圾桶中,再將垃圾袋放到旁邊的其他垃圾桶中。
  • 嶽陽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春節不休息,建成後日「吞」垃圾近300噸
    2月15日上午,記者在雲溪區陸城鎮嶽陽市靜脈產業園內看到,挖掘機、旋挖機、運輸車輛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作業,工人們幹勁十足,嶽陽市廚餘垃圾處置項目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今年也是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在項目上加班,項目上條件各方面都很舒適,夥食也好,還有工資補貼。
  • 垃圾分類倒計時 河西區新增廚餘垃圾收運車
    12月1日,《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屆時,本市居民家中及各街道社區都將按照四類分類標準存放、處置生活垃圾。居民分好類,垃圾車會不會「一勺燴」?這一點成為了近期百姓關注的焦點。「為了收運廚餘垃圾,我們新增了6部3噸容量的、3部5噸容量的、5部1.5噸容量的垃圾車,另有6部新能源垃圾車和12部移動式垃圾箱。」「廚餘垃圾在河西區生活垃圾中所佔的比例,最多可達到20%。」
  • 日「吞」600噸,可產電量13.18萬千瓦!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
    12月21日上午10點,濟南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在濟南市環境科技產業園(長清馬山鎮季莊村東北山峪)舉行正式開工儀式,這標誌著濟南市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正式落地。項目計劃明年年底投入使用,每日可處理600噸,可產生電量13.18萬千瓦。
  • 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將這樣處理廚餘垃圾…
    順德是世界美食之都,餐飲業發達,食肆星羅棋布,吸引不少市民遊人尋味「打卡」,做好廚餘垃圾的分類處理是佛山順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關鍵一環。 11月24日,順德區廚餘垃圾收運特許經營項目在順峰山公園啟動。
  • 【盤點】818今年日規模2000噸及以上的垃圾焚燒項目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主要集中在600-1200噸/日的常規規模,1200噸/日以上規模的相對較少。上半年的垃圾焚燒市場表現也恰恰印證了薛濤院長曾在2019年固廢論壇上預測的「2019年是焚燒項目釋放(市場化)最多的一年,2020年可能是焚燒項目投運最多的一年。」「生活垃圾增量市場一線城市基本瓜分完畢,生活垃圾焚燒市場逐漸向三四五線城市下沉」。
  • 南寧餐廚垃圾處理改擴建項目投產「吃垃圾」變廢為寶
    (以下簡稱南寧市餐廚)改擴建項目舉行投產啟動儀式,二期正式投產,日處理廚餘垃圾量從一期的200噸增加至450噸,將極大緩解南寧市廚餘垃圾「吃不下」的局面。本報在2019年7月19日第10版《廚餘垃圾不能天天清餐館老闆直犯愁》報導中關注過廚餘垃圾「吃不下」的問題。藍德環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賈文勝介紹,由於處理廠一期設計處理廚餘垃圾能力只有200噸,不能滿足需求。2019年初,根據政府部門的要求提高廚餘垃圾處理量,處理廠改進技術處理,日處理量達到280噸超負荷運轉,可還是不能滿足廚餘垃圾的處理需求。
  • 發力末端處置打通垃圾分類「最後一公裡」
    到2020年年底,紅廟嶺園區的垃圾焚燒設計入爐處理能力將達到4200噸/日,各縣區處理能力達5200噸/日,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達9400噸/日,相比全市垃圾產生量8900噸/日,還有富餘。比如廚餘垃圾中的有機質經分解產生沼氣,通過收集和提純沼氣用於發電上網,發電產生的餘熱用於恆溫厭氧罐的保溫,剩餘的沼渣用於園林綠化的基肥,實現項目內部物質和能量的循環。智慧監管,避免造成二次汙染福州市啟動了「數字紅廟嶺精細化管理及第三方監管服務平臺」的建設,實施了對園區及周邊地區的水、空氣和土壤的第三方監測。
  • 順德試點餐廚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置,專車上門收運,統一集中處理
    垃圾分類逐步成為了順德的「新時尚」。昨日,記者從順德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作為世界美食之都的順德,餐飲業發達,民間廚風盛行,廚餘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置也率先開展了探索。區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順德區從2019年第四季度起,已陸續啟動廚餘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理試點工作。位於順德新城區的大型綜合體大信新都匯是試點之一。
  • 雲南箇舊:這個「灰房子」能日處理垃圾140噸
    「灰房子」能日處理垃圾140噸最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箇舊市引進了一座集智慧監控、垃圾壓縮處理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固定式壓縮轉運站,日處理垃圾量達140噸,能容納處理個舊城區每日產生的垃圾量。在此次項目建設中,共建設垃圾壓縮式轉運站9座,其中固定式壓縮轉運站1座,小型移動式壓縮轉運站8座,當它們全部同時工作,垃圾日處理量可達300多噸。
  • 蒲公英計劃助力福田垃圾分類,全區日均收廚餘垃圾近170噸
    1 月 12 日下午,深圳市垃圾分類公眾教育蒲公英志願講師結業儀式暨福田區垃圾分類志願者表彰會在福田區東海實驗小學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實施樓層車通,生活垃圾 " 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 " 後,福田區目前日均廚餘垃圾回收量 160 至 170 噸,減少了焚燒填埋處理量。
  • ...到南京又改名為「廚餘垃圾」 江蘇代表建議:儘快統一叫法,避免...
    朱信智 攝1月15日上午,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將正式開幕。1月14日下午,省人大代表們陸續報到。揚子晚報記者第一時間來到報到現場,聽聽今年代表們又關注了哪些熱點問題,帶來了哪些「江蘇好聲音」。隨著開展垃圾分類的城市增多,「這是什麼垃圾」考題難度升級,但不同城市的不同叫法也讓人「頭疼」。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的任務是將廚餘垃圾桶裡所有的塑膠袋重新打開進行「二次分揀」,確保裡面沒有塑膠袋、玻璃瓶等物品。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三定一督」覆蓋率達87.4% 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半年工作成績斐然
    當前,全市日收運處置廚餘(餐廚)垃圾3730.6噸、有害垃圾4噸、可回收物600.3噸,其他垃圾14377.3噸。11月份其他垃圾量同比下降3.32%,「三增一減」趨勢初步呈現。  6月以來,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召開專題會議5次,開展暗訪督查900餘次,制發整改通知單65份。當前,市級黨政機關均按要求配備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同時組織人員參加垃圾分類在線教育及線上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