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春節不休息,建成後日「吞」垃圾近300噸

2021-03-02 嶽陽日報

大年三十開始,該集團領導分別帶隊走訪慰問,為他們送上節日問候和祝福,讓一線工地工人切身感受到關懷和溫暖。

2月15日上午,記者在雲溪區陸城鎮嶽陽市靜脈產業園內看到,挖掘機、旋挖機、運輸車輛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作業,工人們幹勁十足,嶽陽市廚餘垃圾處置項目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今年也是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在項目上加班,項目上條件各方面都很舒適,夥食也好,還有工資補貼。過年放假,領導還過來看望慰問了,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在這裡過得很開心。」

「春節期間天氣適合開工,所以就決定留下來了,等項目完工後,再回鄉也不遲。」

「現在還處於疫情防控期間,如果回老家必須要做核酸檢測,一來一迴路途遙遠,在工地上,雖然春節在加班,但依然能感受到春節的喜慶和家人般的溫暖。」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少外地工人響應國家「就地過年」號召留在嶽陽過年。為關愛這些就地過年的外地工人,該集團在大年三十開展「線上送祝福,現場送紅包」等活動,將春節慰問品和慰問金送到工人手中。據介紹,嶽陽市廚餘垃圾處置項目是我市一項公益性工程、生態環保工程,是生活垃圾分類末端處置的配套項目。項目分兩期工程實施,其中一期工程處理規模為餐廚垃圾250t/d、地溝油25t/d,二期工程處理規模為廚餘垃圾(即家庭廚餘垃圾和其他廚餘垃圾)250t/d。本階段實施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根據市垃圾分類工作的進度安排建設(主要內容為在一期工程已建成的預處理車間裡增加兩條廚餘垃圾處理線及收運系統)。項目建成後能夠覆蓋嶽陽樓區、雲溪區、君山區、嶽陽經開區、城陵磯新港區及南湖新區的餐廚垃圾、地溝油和廚餘垃圾的處理需求。

本項目一期工程總佔地面積40785㎡,總建築面積為18103.65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餐廚垃圾及地溝油的收集運輸系統和處理系統兩部分。設計達產後,年處理餐廚垃圾約為9萬餘噸,年處理地溝油超9000噸,利用沼氣年發電量約為900萬kwh,年產粗油脂約為5500噸,達到了對餐廚垃圾和地溝油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目的。

春節期間,嶽陽市交投集團「建黨100周年」十大獻禮工程攻堅活動中的西環線中段項目正在施工、G353機場快速通道項目也抓緊復工。西環線中段項目在車站巷路段長約100米的施工區域,有水泥粉噴樁約4100根,平均每天完成80根粉噴樁施工,現該區域已完成1600根粉噴樁施工。

G353機場快速通道項目在大年初五開始就利用晴好天氣搶抓工期,圍繞「全線推進、重點突擊」工作思路,著重推進縱向便道及關鍵控制性工程施工,為項目形成連續施工作業區段、開展全斷面施工提供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日「吞」600噸,可產電量13.18萬千瓦!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
    12月21日上午10點,濟南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在濟南市環境科技產業園(長清馬山鎮季莊村東北山峪)舉行正式開工儀式,這標誌著濟南市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正式落地。項目計劃明年年底投入使用,每日可處理600噸,可產生電量13.18萬千瓦。
  • 日「吞」6百噸,產電13萬千瓦!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開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通訊員 李婉欣12月21日上午10點,濟南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在濟南市環境科技產業園(長清馬山鎮季莊村東北山峪)舉行開工啟動活動,這標誌著濟南市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正式落地。
  • 打造標杆項目!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將這樣處理廚餘垃圾…
    據了解,順德已在全區十鎮街設置了2000多個廚餘垃圾收集點,該項目在年底前日收運處理量將達100噸,並最終實現日收運處理量300噸的目標。 當天,順德區廚餘垃圾收運特許經營項目在這裡啟動,順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唐旭明、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餘鳳英、順德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胡永峰、順德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局長餘厚堅等參加啟動儀式。 順德是世界美食之都,民間廚風盛行,餐飲業發達,食肆星羅棋布,是廣大美食愛好者的尋味之地。據統計,廚餘垃圾佔順德生活垃圾總量的比例近40%。
  • 金井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投用
    晉江新聞網5月31日訊 進去的是發臭的廚餘垃圾,出來的是可供農戶直接使用的有機肥料。在晉江市金井鎮三坑村,這裡正在將廚餘垃圾就地「變廢為寶」。  昨日,記者從三坑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到,作為晉江市第一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乾濕分類試點村,目前,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體村民正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建設「綠色三坑」。
  • 南京鼓樓區啟用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 日運轉量60噸
    圖為投入使用的南京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內景。鼓樓城管供圖南京生活垃圾分類正深入推進。為更好提升廚餘垃圾的收運效能,日轉運量60噸的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幕府西路廚餘垃圾中轉站於日前投入使用。另據該集團工程建設部副部長陶春霞介紹,幕府西路垃圾中轉站始建於2004年,服務半徑1.5公裡,過去主要轉運其他垃圾,每天可轉運30噸。南京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後,隨著居民分類習慣的逐步養成,產生的廚餘垃圾量在逐步提高。於是,鼓樓區將此中轉站升級改造為服務半徑2.5公裡、日轉運量為60噸的廚餘垃圾中轉站,來提高廚餘垃圾收運能力。
  • 南寧餐廚垃圾處理改擴建項目投產「吃垃圾」變廢為寶
    (以下簡稱南寧市餐廚)改擴建項目舉行投產啟動儀式,二期正式投產,日處理廚餘垃圾量從一期的200噸增加至450噸,將極大緩解南寧市廚餘垃圾「吃不下」的局面。記者在廠區內看到,除了一期在生產,二期廠區,三個主要標誌的厭氧罐高高矗立著,也在開足馬力生產中。據了解,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是南寧市唯一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經過公開招投標,由藍德公司負責餐廚處理項目建設運營和收運工作,一期設計處理規模為餐廚廢棄物200噸/日、廢棄油脂22噸/日。於2015年3月投入試運營,2016年8月正式進入商業運營。
  • 藍德環保:厚積薄發 廚餘垃圾處理行業發展正當時!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年來,中國城鎮化人口水平不斷提升,生活垃圾產生量日益增加。公開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產生生活垃圾約3億噸;垃圾分類後,按廚餘垃圾佔生活垃圾30%計算,全國每年產生廚餘垃圾約9000萬噸,實際清運量約20萬噸/日。目前我國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含在建項目)僅為3.2萬噸/日,處置缺口巨大,處置能力及其短缺。面對如此大的產能缺口,企業該如何發力?
  • 減少二次汙,日處理量可達5噸,蘇州新莊廚餘垃圾處置終端投運
    面積為100平方米的姑蘇區新莊廚餘垃圾處置終端進入試運行階段,日處理量可達5噸。該終端設備採用冷凝水洗滌、高溫烘乾工藝,24小時內廚餘垃圾減重率達到90%以上。該處置點的建設,可快速處置周邊小區居民分類投放的廚餘垃圾,有效縮短廚餘垃圾暴露及運輸時間,改善廚餘垃圾變質、發臭等擾民現象,減少了二次汙染的風險。
  • 唐山青:瞄準廚餘垃圾處理「風口」,迎「峰」而上
    聞「風」而動,迎「峰」而上  隨著垃圾分類在全國範圍內的快速推進,各地廚餘垃圾分出量明顯增加,廚餘垃圾處理市場或將在政策下迎來大爆發。這對唐山青來說,是一項巨大的任務和考驗,也是一個新的機遇「風口」。  迎「峰」而上,是順應大勢、把握機遇、擁抱變革。
  • 福建龍巖鐵山要建一大型廚餘垃圾處理廠 處理規模200噸/天
    福建龍巖鐵山要建一大型廚餘垃圾處理廠 處理規模200噸/天北極星固廢網訊:近日,福建龍巖市廚餘垃圾處理廠(施工)進行了中標候選人公示,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排名第一,投標報價:36398947元。項目預計工期240日曆天,其中各關鍵節點的工期要求為2020年12月30前完成主體工程(預處理車間土建部分且外牆裝修落架)。
  • 380元/噸 東莞市厚街鎮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廚餘垃圾收運處理項目的...
    380元/噸 東莞市厚街鎮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廚餘垃圾收運處理項目的中標(成交)公告北極星固廢網訊:一、項目編號(或招標編號、政府採購計劃編號、採購計劃備案文號等,如有):441900-14-202011-1421203-0008二
  • 日轉運量60噸 南京鼓樓新添一個廚餘垃圾中轉站
    中國江蘇網12月11日訊 (通訊員 朱磊 記者 羅鵬)服務半徑擴大至2.5公裡,日轉運量為60噸。記者今天從南京市鼓樓區城管局獲悉,幕府西路廚餘垃圾中轉站已經正式啟用,極大提升了周邊地區廚餘垃圾的轉運效率。
  • 我市首個固體生活垃圾氣化發電項目正式調網運行
    6月4日晚7時40分,隨著110千伏鋪楊線鋪124開關合閘,我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成功通電,標誌著全市首個固體生活垃圾氣化發電項目正式調網運行。我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坐落於孝南區新鋪鎮新鋪社區,總投資9億元,由瀚藍環境股份公司承建,分兩期建設。這是全市首個固體生活垃圾氣化發電的「一站式」規範落地項目,能有效解決孝感城區及周邊鄉鎮生活垃圾處理問題,提升孝感生態保護和汙染防治能力。全部建成後日處理垃圾2250噸,發電裝機2臺,總容量達到53兆瓦,年上網電量2.8421億千瓦時。
  • 蒲公英計劃助力福田垃圾分類,全區日均收廚餘垃圾近170噸
    1 月 12 日下午,深圳市垃圾分類公眾教育蒲公英志願講師結業儀式暨福田區垃圾分類志願者表彰會在福田區東海實驗小學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實施樓層車通,生活垃圾 " 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 " 後,福田區目前日均廚餘垃圾回收量 160 至 170 噸,減少了焚燒填埋處理量。
  • 廣東垃圾分類最新進展:分類施策帶動,廣深基本建成分類處理系統
    截至今年12月,全省已建成172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其中「十三五」期間新建成99座,總處理能力達14.9萬噸/日。在垃圾分類的實踐中,廣州、深圳等地市也摸索出一套先行示範經驗。全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分為3個梯度分層推進垃圾分類。其中,廣州、深圳市作為國家率先實施垃圾分類的重點城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對標世界一流灣區先進水平,到今年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珠三角其他城市,對標國內先進水平,階段性目標高於國家要求,到今年要基本建成1個分類示範區,而到2022年至少要有2個區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 垃圾分類倒計時 河西區新增廚餘垃圾收運車
    「為了收運廚餘垃圾,我們新增了6部3噸容量的、3部5噸容量的、5部1.5噸容量的垃圾車,另有6部新能源垃圾車和12部移動式垃圾箱。」「廚餘垃圾在河西區生活垃圾中所佔的比例,最多可達到20%。」郝鑫用一組數字進行分析,「目前河西區大概有2400多家餐飲類沿街商鋪,生活垃圾日產量在700到750噸左右,其中廚餘垃圾就要超過130噸。這還不算其他商鋪、單位和居民家中的垃圾,現在每人產生的垃圾都得分開收集。」垃圾分類正式施行後,河西區各街道社區、5600餘家沿街商鋪、1000餘家企事業單位所產生的廚餘垃圾都要靠環衛工人們駕駛新增的專用垃圾車收集轉運。
  • 「吃」進剩飯菜「吐」出有機肥 賽罕區建設分布式廚餘垃圾處理站讓...
    隨著賽罕區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如何妥善處理廚餘垃圾成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關鍵之一。日前,記者來到位於保全莊農貿市場東側的分布式廚餘垃圾處理站,實地了解廚餘垃圾變廢為寶的過程。在廚餘垃圾處理站記者看到,大型箱式廚餘垃圾處理機不停運轉(見右圖),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將一桶桶廚餘垃圾倒入垃圾槽內進行分揀,除去像塑料瓶、金屬等不可降解物後,將分揀後的廚餘垃圾投入自動化設備,就開始粉碎、發酵降解全過程。
  • 【開好局 起好步 2021犇起來】一批項目開工|全市首座廚餘垃圾專項處理站建成!
    河南神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嗪醯胺等醫藥新材料精細化工項目總投資12億元,佔地200畝項目建成後可實現產值20億元,利稅2億元,帶動就業300人。這些項目的開工建設,對於推進該縣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加快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記者巫鵬)新華區建成全市首座廚餘垃圾專項處理站生活垃圾分類三年全覆蓋□本報記者 王春霞/文 李英平/圖
  • 泉州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 「破冰」前行
    據介紹,今年1月15日起,小區內開展垃圾分類定時投放、定時收運處理試點工作,為此設立了14個廚餘垃圾專用桶架,並向每戶居民分發兩個廚餘垃圾桶。社區工作人員收集後,統一運到附近的廚餘垃圾處理站進行處理。「目前小區每天產生的廚餘垃圾15至25公斤,計劃今年推行到其他小區。」
  • 自製廚餘垃圾處理神器,簡單幾步,殘羹剩飯變肥料
    處理廚餘垃圾,就這麼簡單?見記者不信,周智拿出一個發酵了一個月的廚餘垃圾處理桶,裡面按上述方式裝著滿滿一桶廚餘垃圾。擰開水龍頭,將流出的褐色液體裝進塑料瓶內,記者聞了一下,確實沒有臭味。「這就是上次我分給小區居民的肥料。」周智說,將一個18升的桶用廚餘垃圾堆滿,一個月後可以得到5升液肥,能裝滿10個礦泉水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