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好局 起好步 2021犇起來】一批項目開工|全市首座廚餘垃圾專項處理站建成!

2021-02-28 平頂山晚報

天轉暖,日漸長;春光好,當奮進。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戰疫情、保民生,穩增長、蓄勢能,打贏了疫情防控阻擊戰,跑出了經濟發展加速度,邁出了改革開放新步伐,取得了重大基礎項目新進展,收穫了生態文明建設新成果,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高分答卷,普通市民的感受是最直觀的。辦事更方便了,環境更優美了,交通更順暢了,生活更和美了……「閱卷」的過程,收穫的是滿滿的幸福感。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事關全局,意義重大。要不負春光起好步,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無愧歷史的使命感、不負人民的責任感,抓好關鍵之年、奮戰關鍵之年,找準工作結合點和切入點,重點工作出新招見實效,形成策馬揚鞭、換擋提速的濃厚氛圍,確保取得首季開門紅,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原崛起的鷹城巨輪乘風破浪,一往無前。在這艘巨輪上,每一分力量都不可或缺。平頂山晚報今起開設「開好局起好步·2021犇起來」專題,記錄不同行業、不同人群的孜孜奮鬥,感受時代發展的強勁脈動,加快建設全國轉型發展示範市,爭當中原更加出彩樣板區,以優異成績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犇!新開工276個項目,總投資1192.5億元!

鷹城牛年開門紅 滿懷信心迎春來

2月20日上午,作為2021年全省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平頂山市分會場,河南神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醫藥中間體項目在平頂山尼龍新材料產業集聚區開工。

河南神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嗪醯胺等醫藥新材料精細化工項目總投資12億元,佔地200畝項目建成後可實現產值20億元,利稅2億元,帶動就業300人。當天,平頂山尼龍新材料產業集聚區集中開工15個項目,總投資60.6億元,包括投資12億元的神鷹生物科技公司醫藥新材料精細化工、投資3億元的宜興博雅年產5萬噸功能膜、投資3億元的瑞龍新材料聚酯多元醇、投資3億元的松光化工年產5萬噸甲醇鈉溶液、投資1.5億元的德義安尼龍隔熱條二期和投資1億元的三信尼龍66粘扣帶二期等工業項目。

此次全市共集中開工項目276個,總投資1192.5億元。按縣區來看,葉縣、寶豐縣項目較多,分別有53個、45個,總投資分別為197億元、208億元;按行業來看,產業轉型發展項目最多,有155個,總投資630.7億元。(記者孫鵬飛)


2月20日上午,平頂山市2021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暨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蘭馨路小學、蘭馨幼兒園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新開工建設的蘭馨路小學及蘭馨幼兒園項目位於示範區龍翔大道與蘭馨路交叉口西南角,項目總建築面積19365.72 平方米,總佔地面積33516.5㎡(約50.27畝)。建設內容包含36班規模小學和12班規模幼兒園,建成後可增加小學學位1620個,解決360名幼兒入園,將為周邊群眾子女上學提供更多便利,也有利於提高轄區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對促進和發展示範區教育事業,惠及社會,造福子孫後代將發揮重要、積極、長久的作用。

當天,示範區共有鳳凰山小學、福泉路、長安大道西段地下管網及慢車道工程、湖濱路西延生態修復提升工程、湖濱路西延(花山段)、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改善性住房項目等15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額45.5億元。(記者田秀忠)


2月20日上午9時,我市2021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暨新華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張泉莊村安置區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棚戶區改造張泉莊村安置區項目是新華區加快產城融合、改善人居環境的重大項目,對加快區域城鎮化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該項目位於平安大道西段路北側,項目南側為陸順建材市場,東側為義烏商貿城,北側及西側均為規劃道路,交通便利。項目建築面積30.1萬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將解決張泉莊村、高莊村、張莊村等西部片區的群眾安置問題,有效改善提升片區生活環境。

據了解,2021年,新華區圍繞建設轉型發展示範區目標,安排重點項目55個,年度計劃投資405.53億元。其中第一批計劃開工高莊城鄉一體化建設項目、新華區數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和年產5000噸高導電性石墨烯、碳納米管導電漿料項目等18個,計劃總投資111.06億元。(記者毛璽璽  通訊員李穎)


2月20日上午,平頂山市2021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暨魯山縣鑫豐新能源有限公司分散式風電等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魯山縣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涉及裝備製造、新型能源、特色農業、全域旅遊、健康養老等多個領域。鑫豐新能源有限公司分散式風電項目總投資1.76億元,總裝機規模21兆瓦,每年可提供上網電量4000萬度,是魯山縣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標誌著該縣火電、水電、光電、風電、生物質發電等全方位電力產業新格局的初步形成。(記者常洪濤)


2月20日上午,我市2021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衛東區東湖康郡項目開工儀式舉行。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的關鍵之年,衛東區委、區政府明確要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核心在項目。該區圍繞平頂山國際物流產業新城、工業靜脈產業園、平頂山市科技大市場等一批重要載體平臺建設,激活衛東經濟發展的「一江春水」。據了解,東湖康郡是國際物流產業新城啟動的第一批重大項目,也是康養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衛東區當日集中開工總投資55.5億元的12個重點項目,該區將以當日的奠基儀式為契機,加速推進國際物流產業新城建設,儘快實現產城融合發展、產業集聚成勢,奮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物流樞紐。(記者王孟鶴)


2月20日,我市2021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暨高新區國網河南九域平高檢修檢測中心(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高新火炬園舉行。

國網河南九域平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檢修檢測中心(基地)是國家電網系統唯一一家由省級電力公司聯合設備廠家創建的「A級工廠化檢修基地」,該項目涵蓋「配網運維、帶電檢測、設備運行狀態評價、35KV至500KV隔離開關、斷路器、組合電器,10KV至35KV開關櫃等設備的工廠化檢修、現場檢修(含應急搶修)、電網配件供應」等功能的「河南電網設備檢修服務平臺」,為河南省電力公司提供一站式運維檢修服務。該項目的建成填補了河南電網無實體場地支撐的空白,未來將成為河南能源大數據中心運維檢修分中心,從而實現河南電網及新能源設備智慧運檢服務。(記者高軼鵬 通訊員梁佳蕾)


2月20日上午,全市2021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暨湛河區恆大珺睿府三期項目開工儀式舉行。據介紹,此次集中開工的恆大珺睿府三期、銀基王朝四期、南水北調城區輸水工程項目、平頂山市湛河區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花畔裡二期、河南平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高壓開關製造綠色環保深度治理項目、金利大廈等9個重點項目,總投資58.42億元。(記者張亞丹)



2月20日上午,舞鋼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雲龍紡織6萬錠緊密紡智能化生產線擴建項目開工儀式在該市產業集聚區舉行。

據介紹,當天該市集中開工項目共計36個,總投資78.8億元,涉及重大產業、民生發展、基礎提升、生態環保等,項目的順利實施將有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記者楊德坤)


2月20日上午,平頂山市2021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暨中國鑄鐵鍋之都郟縣鐵鍋集中氮化項目開工儀式在郟縣鐵鍋產業園舉行。

該項目佔地180餘畝,計劃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為建設工業汙水處理項目和鐵鍋氮化處理車間,二期工程為琺瑯鐵鍋生產線建設,該項目將著力解決園區內有鑄鐵鍋生產企業的氮化需求。規劃建設氮化車間3.52萬平方米,入駐鑄鐵鍋生產企業25家。集中建設汙水處理等配套設施,從源頭上解決鑄鐵鍋生產企業安全、環保等方面的隱患,將為促進鑄鐵鍋產業集聚發展,擦亮鑄鐵鍋之都名片,打造中國炊具第一城提供堅實的支撐。

當天,郟縣共集中開工項目23個,總投資101億元。(記者張鴻雨)


2月20日上午,全市2021年第一批重大項目暨寶豐縣市政道路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寶豐縣城關鎮東街社區舉行。

當天開工的市政道路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慶豐路新建工程、昌盛路(寶州路至前進路段)新建工程、山河路(文峰路至望京路段)改建工程、110千伏文峰變電站電力排管等10餘個重點項目。項目內容主要包括道路建設、雨汙管網、照明綠化、電力通信等。項目總投資約7.2億元,將新建道路15.3公裡、電力井126座,鋪設電力排管89公裡。其中昌盛路(寶州路至前進路段)、東環路等新建道路工程將打通該縣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大動脈;110千伏文峰和西環變電站電力排管項目將進一步淨化城市空間,有效消除城市「蜘蛛網」現象;山河路改建等工程將實現該縣城市建設「由量到質」的轉變,大幅提升城市品位。這些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完善該縣的市政道路網絡,構建「外網閉合、內網通達」的交通體系。

本次共集中開工寶豐縣龍王溝研學旅行發展產業園項目、寶豐縣大營鎮永順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寶豐縣寶州商務服務中心項目等45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93.4億元,涉及產業轉型、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等多個領域。這些項目的開工建設,對於推進該縣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加快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記者巫鵬)

新華區建成全市首座廚餘垃圾專項處理站

生活垃圾分類三年全覆蓋

□本報記者 王春霞/文 李英平/圖

2月19日,在春華國際茗都小區,居民按照圖標提示將生活垃圾分類投入垃圾箱。
2月19日,農曆正月初八,年味尚未完全散去,市區建設路西段春華國際茗都小區北門附近,一群老年人正坐在春日暖陽下愜意聊天。他們身旁的草坪上豎著一個造型美觀的草坪插,上面寫著「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垃圾分類是市民生活中的小事,卻是推動城市文明建設的大事。作為新華區去年首批試點垃圾分類的19個小區之一,春華國際茗都小區的居民已明顯感受到垃圾分類帶來的變化。
小區每個單元門前都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上午10時許,14號樓的胡先生提著垃圾袋出來,隨手投進了不可回收垃圾桶裡。中央花園社區黨支部書記沈亞南正陪同新華區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在小區巡查,他們上前一看,胡先生投放的垃圾中有開敗的鮮花、兩個紙盒和一些其他垃圾,便對胡先生說:「這些紙盒是可回收垃圾,應該投進可回收桶中。」胡先生不好意思地將兩個紙盒拿出來,重新投進了旁邊的可回收垃圾桶中。除了分類垃圾桶,小區還設有數個垃圾分類投放亭,亭子裡擺放著藍色、紅色、綠色、灰色四色垃圾桶,分別註明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其他垃圾字樣,宣傳欄裡張貼著各種垃圾分類示例及投放指南。「這些垃圾分類投放亭是去年10月由新華區環衛服務中心按照全國統一標準設置的,物業工作人員每天把垃圾箱擦得乾乾淨淨。」沈亞南說,「經過這段時間的宣傳引導,居民的垃圾分類投放意識提高了不少。」「垃圾分類這種導向很好,原來有用的、沒用的垃圾都裝在一起,現在我會想一想。比如今天早上的垃圾,有個食用油桶我就放進了可回收垃圾桶裡。」家住該小區3號樓的郭康達是做設計的,他支持垃圾分類並身體力行,「今年春節,親戚來我家串門,還誇我們小區變化大呢。」14號樓居民王宗成也由衷地說:「現在垃圾不入桶的情況已經沒有了,居民逐漸有了垃圾分類意識。」「新華區從2019年底開始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去年轄區11個街道的19個小區作為首批試點,安裝了36個垃圾分類亭、80塊展板、100個草坪插,發放宣傳彩頁20000餘張。」新華區環衛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吳海燕說,「截至去年底,已完成市城管局下達的目標,垃圾分類覆蓋20000戶,居民知曉率100%,投放率達70%至80%。」「試點小區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已經形成,但要真正養成垃圾分類的生活習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新華區環衛服務中心副主任王飛說,今年垃圾分類的試點小區會進一步擴大,力爭三年內實現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針對試點小區,要做到分類桶設置到位、宣傳發動到位、分類收集到位,實行專人維護,並加快建設完善大件垃圾、可回收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貯存場所,全面建成與垃圾分類相匹配的餐廚、果蔬垃圾等處理設施。」王飛透露,新華區已建成全市首座專門處理餐廚垃圾的處理站,設計處理能力30噸/日,預計今年投入使用。

昔日土房子 今朝金窩子

黃溝村:自助農家院成就山村蝶變

□本報記者 胡耀華 文/圖

張向黨(左一)與工人一起在新建的房屋前施工綠化

2月19日,農曆正月初八,在魯山縣四棵樹鄉黃溝村,辛夷花開得正豔,遊客們爭相與花合影。通往村內的柏油路兩旁,高高懸掛的燈籠紅紅火火,一派喜慶。「這幾天人氣不錯,收入咋樣?」在村內一座新建的木屋前,40多歲的陳京玉與村民張向黨討論著春節收入情況。陳京玉是市教育體育局工作人員,2015年8月到黃溝村任第一書記。這座木屋其實是一座兩室兩廳、一廚兩衛的自助農家院,張向黨是它的主人。屋內收拾得乾淨、明亮。張向黨一邊沏茶,一邊打開了話匣子:「這在以往想都不敢想,土房子能變成『金窩窩』,小山村能引來城市遊客。」他的這座木屋是年前建成的,還沒來得及綠化,春節就住滿了客人,加上另一座農家院也生意火爆,這個春節他心裡比吃了蜜都甜。張向黨的另一座自助農家院是租賃村上的,一個院內三座房,裝飾得古色古香。張向黨說,除夕到現在,一個房間都沒空過。曾經的黃溝村是典型的髒亂差貧困村。2018年起,黃溝村創建自助農家院,逐漸成為該村的招牌。那時農村危舊房屋改造,按照要求需對閒置的老房屋進行安全排查,在排查中,陳京玉決定把村內閒置的部分房屋打造成自助農家院對外經營,既能發展鄉村經濟,又能留住鄉愁。「那時候很多人覺得,一座普通的老房屋,誰會花錢來住。」黃溝村黨支部書記張振元說,但正是這些自助農家院,讓他們村舊貌換新顏。自助農家院可同時容納3至4戶家庭,8至10人居住。小院配套基本生活和娛樂設施,提供廚具及米、面、油、調料等,遊客能自己做飯,充分體驗農家生活樂趣,同時也提供送餐服務。「這裡住著很舒適,空氣好,環境也好。」鄭州遊客劉先生在農家院居住,他特別喜歡農家院配備的自行車,沒事時騎車外出遛遛,既能鍛鍊身體,又能領略山區農村的自然風光。良好的住宿環境受到了不少遊人的喜歡,村內的自助農家院也由當初的一座發展到了現在的12座,其中兩座正在建設中。陳京玉說,2018年,黃溝村在創建自助農家院的同時,又爭取了「生豬千頭線」和光伏發電項目。截至2020年底,全村集體經濟收入由兩年前的0元發展到30多萬元,其中20多萬元來自自助農家院。「我們著力打造『黃溝模式』,吸引更多人到這裡吃住遊玩。」談及未來,陳京玉信心滿滿,他們計劃通過15年時間,將黃溝村打造成山區鄉村旅遊特色村,把「窮山溝」變成「黃金溝」。


長按下圖識別關注平頂山晚報視頻號

平頂山晚報抖音號:pdswanbao


相關焦點

  • 丹陽高新區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
    原標題:丹陽高新區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   時針一圈一圈地轉動,我們即將告別「十三五」,迎來「十四五」。
  • 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開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通訊員 李婉欣12月21日上午10點,濟南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在濟南市環境科技產業園(長清馬山鎮季莊村東北山峪)舉行開工啟動活動,這標誌著濟南市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正式落地。
  • 嶽陽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春節不休息,建成後日「吞」垃圾近300噸
    2月15日上午,記者在雲溪區陸城鎮嶽陽市靜脈產業園內看到,挖掘機、旋挖機、運輸車輛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作業,工人們幹勁十足,嶽陽市廚餘垃圾處置項目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今年也是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在項目上加班,項目上條件各方面都很舒適,夥食也好,還有工資補貼。
  • 金井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投用
    晉江新聞網5月31日訊 進去的是發臭的廚餘垃圾,出來的是可供農戶直接使用的有機肥料。在晉江市金井鎮三坑村,這裡正在將廚餘垃圾就地「變廢為寶」。  昨日,記者從三坑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到,作為晉江市第一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乾濕分類試點村,目前,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體村民正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建設「綠色三坑」。
  • 「吃」進剩飯菜「吐」出有機肥 賽罕區建設分布式廚餘垃圾處理站讓...
    隨著賽罕區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如何妥善處理廚餘垃圾成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關鍵之一。日前,記者來到位於保全莊農貿市場東側的分布式廚餘垃圾處理站,實地了解廚餘垃圾變廢為寶的過程。在廚餘垃圾處理站記者看到,大型箱式廚餘垃圾處理機不停運轉(見右圖),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將一桶桶廚餘垃圾倒入垃圾槽內進行分揀,除去像塑料瓶、金屬等不可降解物後,將分揀後的廚餘垃圾投入自動化設備,就開始粉碎、發酵降解全過程。
  • 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
    12月21日上午10點,濟南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在濟南市環境科技產業園(長清馬山鎮季莊村東北山峪)舉行正式開工儀式,這標誌著濟南市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正式落地。項目計劃明年年底投入使用,每日可處理600噸,可產生電量13.18萬千瓦。
  • 牡丹江日報評論員文章 | 越是艱險越向前,確保開好局起好步
    牡丹江日報評論員文章 | 越是艱險越向前,確保開好局起好步 2021-01-06 1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東垃圾分類最新進展:分類施策帶動,廣深基本建成分類處理系統
    包括焚燒廠、廚餘垃圾處理站等,目前全省生活垃圾總處理能力達14.9萬噸/日,其中焚燒處理能力為9.4萬噸/日,廚餘垃圾處理能力近1萬噸/日,「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增處理能力9.4萬噸/日。並且建有16個3A級生活垃圾焚燒項目,佔全國總數的1/3。依託這些設施,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95%。
  • 藍德環保:厚積薄發 廚餘垃圾處理行業發展正當時!
    2011年,國家發改委、財政廳印發的《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中提到,支持餐廚廢棄物收運體系建設、支持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對試點城市,中央財政採取預撥與清算相結合的綜合財政補助方式予以支持。政策東風起,藍德環保把握髮展時機。
  • 確保轉型出雛型開好局起好步
    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準確把握2021年經濟形勢和目標任務,確保『十四五』轉型出雛型開好局起好步。」今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我省「十四五」轉型出雛型開局之年,做好全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站在新起點,揚帆新徵程。
  • 泉州一批重大項目年內開工或建成投用
    「五個一批」項目擴張活動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年內開工或建成投用記者從市發改委(重點辦)獲悉,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項目攻堅2020」提速行動的基礎上,本月起至今年年底,我市將開展「五個一批」項目擴張活動。
  • 泉州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 「破冰」前行
    菜頭菜尾、動物內臟、果皮殘核……在市民廚房加工中,總有一些沒法「入口」的食材,成為廚餘。這些廚餘垃圾該怎樣處理?記者了解到,在泉州,以前基本上是填埋和焚燒兩種,但隨著生活垃圾分類的逐步展開,一些廚餘垃圾處置點、處理站、堆肥房陸續出現,將廚餘垃圾經過一系列處理後變成肥料,實現了變廢為寶。
  • 濟南2020年垃圾處理量達254萬噸
    10座生活垃圾處理廠,100%無害化處理;廚餘垃圾處理項目開工;垃圾分類覆蓋76個示範街道,588個示範社區,今年五一起垃圾分類正式施行……濟南正在一步步走向「無廢城市」, 也顯示出近年來發展積累的底氣,不斷減少對大氣、土壤及地下水資源的汙染,保護城市環境、打造良好城市形象,力促向生態城市、現代綠色智慧城市跨越。
  • 《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一周年 青島市基本建成城市...
    2021年1月6日,《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一周年。市區76個街道同步開展《辦法》宣傳活動;各區市開展聯合執法行動,重點檢查《辦法》貫徹落實情況,其中,市城市管理局參加市南區《辦法》聯合執法行動,在全市掀起「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新一輪高潮。
  • 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2021-01-17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四川順慶:錨定目標砥礪奮進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全會指出,2021年,順慶繼續緊扣「主城功能核心區、高端產業聚集區、宜居宜業示範區」發展定位,圍繞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戰略目標,突出臨江新區、中心主城、美麗鄉村戰略支撐,堅持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產業轉型、民生改善、現代治理戰略路徑,聚力三個「十大行動」戰略抓手,奮力為順慶「十四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徵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轉眼間垃圾分類真的就來咱天津了昨天是天津實行垃圾分類的第一天好消息是天津並沒有開出任何罰單但生態城綜合執法大隊共開出12份「整改溫馨提示」此外,公園、「三站一場」等公共區域,一般應設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類投放容器。有害垃圾投放容器在明顯位置至少設置1個,配套有集中餐飲服務的還應設置廚餘垃圾投放容器。賓館、餐廳等經營性餐飲場所應按照四分類標準配置投放容器。
  • 2021年度第一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NO.1)
    2021年度第一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1月1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2021年度第一批集中開工儀式舉行。據悉,此次海口市集中開工項目共計14個,總投資63.85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19.67億元。其中,政府投資項目11個,總投資55.35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14.65億元;社會投資項目3個,總投資8.5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5.02億元。
  • 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時間表來了,炎陵開始的時間是......
    要把握要求、全力攻堅,切實把好源頭減量關、全程分類關、處置利用關,把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作為美化人居環境、優化社會治理、深化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逐步形成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全鏈條閉環式系統。而在末端處理設施建設方面,我市正在加快推動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餐廚廢棄物處理項目、新建固體廢物填埋場、大件垃圾處理廠等項目建設,提升垃圾分類處置能力,讓垃圾「各回各家」。
  • 揚州生活垃圾年底全部無害化處理 未來「定時定點」投放
    市環衛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我市將繼續推動垃圾分類由「要我分」「我要分」到「精準分」的轉變,按照「四分類」標準和「兩定一撤」要求合理配置分類投放、收集設施。到2021年底,全市建成100個「定時定點」試點小區,建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90%以上,實施垃圾分類區域的居民參與率和精準投放率達85%以上;到2025年,全市90%以上的小區開展「定時定點」投放收集,建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