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劉小姐,懷孕兩個月不小心自然流產。此後,陰道出血淋漓,因怕是流產不全,又行了刮宮術。之後雖然略有好轉,但很快又有陰道出血,醬色,有臭味,自服抗生素無效。拖了半年,病情日漸嚴重,還出現了貧血。去醫院檢查發現,肺裡有片狀陰影,血中的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很高,被確診為絨毛膜癌(簡稱絨癌)且有肺轉移。
聽此診斷,劉小姐的家人既驚恐傷心又疑惑重重,驚的是劉小姐患的是癌且有轉移了,怕是命不久矣;疑的是以往聽人說絨癌是葡萄胎惡變而來,何來的絨癌?
絨毛膜癌是怎麼來的?
絕大多數絨毛膜癌與妊娠有關,分別繼發於葡萄胎、流產或正常分娩之後。實際上,絨毛膜癌大部分是原發於子宮的。這種 絨毛膜癌與滋養細胞惡變有很密切的聯繫。但據統計,也有極少數發生於輸卵管等部位。目前來看,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絨毛膜癌本質的發病原因是什麼。所幸是,絨毛膜癌發病率不算高。
絨毛膜癌也並非無跡可尋,出現這些情況時要提高警惕
癌細胞發展到侵蝕甚至穿破子宮的時候,或會出現腹痛的症狀,有些患者會發現下腹包塊。絨毛膜癌畢竟明顯的症狀之一是陰道流血。患者發現葡萄胎,進行清宮處理之後,若有不規則流血,則需要引起重視。若癌細胞發生轉移,如陰道轉移,仔細觀察會發現突出於陰道黏膜面紫藍色的結節,易破裂、出血、感染。
「癌中之王」已被除名
「它是上帝給人的第一個癌瘤,也是上帝給人以治癒的第一個癌瘤。」曾有一位婦科專家這樣評價絨毛膜癌。
的確,在上世紀中葉,絨癌的死亡率幾乎是100%,絨癌有了轉移,絕大多數患者在半年內死亡,因而有人稱之為「癌中之王」。現在採用化學治療同時進行hcg的監測,可以在早期時就診斷出絨毛膜癌進行早期的治療,這樣治癒率可以達到90%以上。常見的治療手段與其他癌症治療類似,如化療、放療、手術等,但必須經過專門的醫生診斷和評估之後,按照制定的治療方案進行。當然,醫生會儘量為絨癌患者保留子宮,儘量減少對生育能力的影響。
不過要注意的是,絨癌近期治癒後鞏固化療1~3個療程,以後每周測定血β-HCG一次,正常者3個月後再鞏固化療一次,以後每半年化療一次,2年不復發者不再化療。
絨癌康復後,最好對嚴格避孕2年,最好採取男用保險套和女用陰道隔膜雙生避孕法,比較保險。同時也是為了避開為防止β-HCG值受避孕因素影響。
絨毛膜癌患者飲食要全,品種豐富,儘量保證營養均衡,覆蓋各種營養素,如各種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蘋果、桔子、梨、油菜、薺菜、大白菜、胡蘿蔔;多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蘑菇、黑木耳、大蒜、海藻及蜂王漿等食物;飲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蝦、蟹、鰻魚、鹹魚、黑魚等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