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華農要合併?真相來了

2020-12-16 瀟湘晨報

華工華農兩大強校,要強強聯合?

連日來,有一則消息在網上廣泛傳播: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已開始籌備合併事宜。合校後,華工五山校區將和華農連為一體。

15日,記者從省教育廳、學校多方求證了解到,兩校合併一事不實。

華工

其實,兩校合併,不算什麼「新傳言」了。

早在2003年,華工工商管理學院一教授向省政協提交了提案,首次提出合併華工華農,並更名「華南大學」。但同時,有11名省政協委員也提交了「華工華農不宜盲目合併」的提案,提出了相反的意見。

當時,省教育廳對兩個不同意見有明確回覆:兩校合併,必須是經過充分論證準備。由於華南理工大學直屬教育部,華南農業大學則歸屬省裡,兩者隸屬關係不同,還需雙方主管部門在人、財、物方面達成共識後,才可使兩所學校強強聯合,在短期內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可見,態度非常明晰了!但這些年來,還是時而傳出兩校合併的消息。

畢竟,從校園上看,兩校僅有一牆之隔,沒有太多地理空間的隔閡;從校史上看,兩校有深厚的淵源,現在校園裡都有老中山大學的歷史建築。在1952年高校院系大調整中,華工由中山大學、華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廣東工業專科學校的相關專業組成,華農則由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和廣西大學農學院,組建而成。

華農

時過境遷!如今,廣東高校的發展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早在2015年4月,廣東率先在全國啟動高水平大學、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以「雙高」對接國家「雙一流」建設;2018年又出臺《高等教育「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實施方案》,將公辦本科高校對應分成「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三類組團,推動高水平大學群崛起;同時加快推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持續增加考生入讀大學的機會。

當前,廣東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務,是提升綜合實力、建設高水平大學,同時增加在校生規模,讓更多孩子有機會上大學。換句話說,通過合併兩所乃至多所大校強校,來產生一所強校,對廣東來說,不現實也不務實。

同時,兩所高校的發展實力,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華工極大地拓展了辦學和發展空間,從一個校園增加到三個校園。在五山校區的基礎上,2003年進駐廣州大學城,建設1600多畝的新校園;去年9月又啟用廣州國際校區,首批入駐9個學院的2290名本科生和33名研究生。

同樣,華農換擋提速,實力不俗。單過去的一年,就斬獲5項國家科技大獎,數量居省內高校第一、全國農業高校第二;首次躋身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500強;15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今年初,華農召開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三步走」建設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到2025年全力爭取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到2035年初步建成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農業大學;到2050年基本建成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華農

高校合併,強強聯合,成功的案例很多。但因各種原因影響,合併效益沒有最大化的故事,也有少數。

作為理工、農業大校強校,華工華農在廣東經濟社會的發展中,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還是期待華工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支撐創新驅動發展!華農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讓人才和科研成果輻射全省,服務現代農業和鄉村振興!

(來源:南方+廣東教育頭條)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網站處理。

【來源:大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華工又火了!1400萬廣州人都為它驕傲!
    3月華農櫻花盛開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賞花隔壁的華工也火了因為交通系16級的學生默默蹲在牆頭統計前來華農賞花的人流事情的真相只有一個!價格也十分便宜,人均12元就能吃得肚皮飽飽的~不僅學生喜歡,就連外面的食客也要趕早來吃。
  • 華工科技天喻信息擬易主 校企改革加速推進
    其中全資企業12家,控股企業14家,以及其他的參股企業27家,納入2018年度合併決算範圍的全資、控股以及實際控制企業有28家。2000年6月8日,華中科技大學下屬的華工科技上市,成為中西部地區首家高校上市公司。2011年1月13日,華中科技大學旗下華中數控(300161)上市,成為校企創業板第一股。僅三個多月後,該校旗下天喻信息也登陸創業板。
  • 春分到,來華農「雲賞」木蘭花
    春分到,來華農「雲賞」木蘭花 2020-03-20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農,不說再見...
    華農,不說再見......要遲到了!」(配音:黃妍維)與圖書館的第一次相遇是在那個夏日熱烈的新生周「現在輪到二班進去參觀」你走進去一股淡淡的書香撲面而來期末考前的圖書館總是要格外熱鬧些一旦睡過頭,位置就難找了
  • 高築牆、廣集人、搞綜合,他領導華工31年,造就武大最強對手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華中科大老校長朱九思,他領導華中工學院(華中科大前身)31年,為華中科大發展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被廣大師生職工尊為「華工之父」。他雖然功勳卓著,但面對榮譽,卻自評「只做了兩件半事」。
  • 華農紫荊科技文化節2017最全攻略
    紫荊灼灼,枝葉蓁蓁,「迷人的溫柔」在華農。猶記得去年十萬人共赴華農一觀花海,連五山地鐵站都得分流!今年的紫荊花開得怎麼樣了呢?3月15日,紫荊科技文化節又來啦!「微長廊」是一項關於華農大百年歷史、深厚文化的知識科普與互動體驗的微型展覽。該展覽由一個連續不間斷的大型展板和多個互動體驗區組成,一共分為四大微板塊,內容多而妙、小而趣,具有以小見大的效果。分別是華農大百年校史、校園特色建築、華農特色動植物、華農特色產品。 通過活潑的導覽介紹和有趣的互動體驗,您將直觀感受華農大的文化魅力、親手掀開華農大的神秘面紗。
  • 白俄和俄羅斯要合併?真相是…
    國內某些資訊微博號紛紛轉發一條重磅消息,「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宣布準備與俄羅斯合併」,消息瞬間引爆輿論,該條微博轉發高達1.7萬次。甚至有人轉述,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表示,「明天就可以併入俄羅斯,沒問題」。
  • 金山要與奉賢合併?真相來了!
    這幾天,小編收到各種消息稱上海又要並區了?!似乎還很有規劃幾乎涵蓋了上海所有行政區∨如此大的調整是真的嗎?這次還傳金山要與奉賢、松江合併……△網絡傳言要知道,上海的區域規劃調整從來都不是由上海單獨決定,而是需要國務院審批的。每一次新的區域規劃都是為了順應當地經濟發展做出的調整,且是以點帶面,不會同時在全市進行如此大範圍的調整。
  • 還能不能養竹鼠,不只是華農兄弟想知道
    有網友發現,曾經紅遍網絡的華農兄弟,最近開始轉行直播挖竹筍了。從竹鼠到竹筍,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對華農兄弟來說,可能就是人生的一次大轉折。很難想像,要是當初沒有竹鼠的加持,本來默默無聞的華農兄弟如何能華麗轉身為「網紅」。
  • 青年人才託舉工程|華農陳澄宇:微塵中見天地,我很幸運
    廣州增城華農基地一方10畝的田地裡,經常有一位身著牛仔褲、襯衫,白白淨淨的「農民」,在那插秧、育苗、施肥,他就是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教授陳澄宇。他正在進行不同的耕作處理,通過模型模擬,監測農田釋放到水環境中的汙染物。霧霾、汽車尾氣中的納米汙染物,如何產生、遷移?無處不在的微納米塑料會對人體產生怎樣的影響?
  • 華農兄弟和羅永浩,你更願意跟誰「交個朋友」
    這周最熱鬧的新聞,羅永浩要開直播賣貨了。官方消息是,3月26日上午10點,羅永浩發布微博、視頻,宣布與抖音獨家合作,開啟自己的直播帶貨生涯,並把首播時間定於4月1日晚8點。例如「去看下兄弟家的豬,捉來做烤乳豬」、「路過兄弟家的紅薯地,挖幾個去烤」、「兄弟不在家,摘點他家的茶葉」、「去挖點兄弟家的竹筍」、「烤兄弟家的小龍蝦」等等,就連UP主郭傑瑞來華農家做客時,華農都是熱情地帶他去摘兄弟家的臍橙。如果有時無法目標明確地拿走兄弟家的某一東西,別急,華農直接給整一期「帶個籮筐巡一下兄弟家的山,看看有什麼好吃的」這樣的視頻,開啟一段探索發現之旅。
  • 華農首批學生今日返校
    原創 等你回來的 華南農業大學盼望著 盼望著回校的日子終於來了今日,華農校園裡迎來了首批返校的近3000名學生許久不見,甚是想念細細數來闊別已有半年之久今日返校定有萬千感慨想要娓娓道來
  • 三百華工登上了「迦太基人」號
    同樣在1865年,惠普爾醫生來到廣州以西這片山谷來招工,他想要的工人是他聽說以能幹活能吃苦的聲名遠播的客家人,於是由客家人和原地人組成的這支三百人的華工隊伍登上了「迦太基人」號,向著「檀香木之國」出發,然後有了開篇他們登船的那一幕
  • 一戰中國勞工在蘇俄,20萬華工與俄國十月革命
    颯颯說歷史 舉報   相比西部戰線的法國與英國,東部戰線的蘇聯因遠東地區與中國接壤,引進中國勞工要早得多
  • 40張照片告訴你,華農體育有多牛!
    十一月的華農冬未露面,秋意正勝一場運動盛會完美落幕為運動員吶喊助威之餘你可曾想過多年前華農的運動健將們又有著怎樣的風採呢讓我們穿越漫長的時光感受往昔華農體育的精彩瞬間01籃球或許曾想像,像麥可喬丹一樣飛上高空,在萬眾矚目下拉杆晃過四名對手將球投進
  • 華農1.3萬人開學典禮現場直擊!
    結合今年全民抗疫的大背景,劉雅紅以《篤學明德  躬行踐履  做矢志報國的華農人》為題發表講話,通過學校優秀師生的先進事跡,激勵學生學習發揚「丁穎精神」,做一名矢志報國的華農人。劉雅紅向新生提出了四點希望:一是明德立志,涵養報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