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被消滅,只是因為放了勾踐一命嗎?

2021-01-19 眾恆歷史學

在吳王闔閭上位之後,他就在伍子胥的幫助之下,成功的使得吳國變強了,然後攻破了楚都,不僅讓伍子胥報了大仇(當初楚王不僅殺死了伍子胥的父親,而且還想對伍子胥出手,還好他機靈,提前逃跑了,這就使得伍子胥很怨恨楚王,不斷的勸誡吳王對楚國用兵),而且還趁機佔領了不少的領地,可是在秦國出兵之後(申包胥跑到秦國搬救兵,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秦王,使得秦國發兵支援楚國),吳國就不斷的失敗,沒辦法,只能退出楚國了。後來吳王闔閭趁著越王身死的時候攻擊越國,可是被越王勾踐戰敗了,不止如此,還被越兵重傷,沒辦法,只能回撤,但是回去沒多久就死了,臨終的時候告訴夫差不要忘記復仇。

夫差上位之後,他就開始厲兵秣馬了,很快的就使得吳國強盛起來,之後準備對越國用兵了。在得知夫差將要出擊越國的時候,勾踐準備先動手了,想要利用吳軍尚未準備好作戰的機會來重創對手,可是讓他想不到的是自己被打的大敗,不止如此,還被吳軍包圍了,沒辦法,勾踐只能議和,接受了吳王的請求,親自前往吳國做苦力。到了吳國之後,勾踐就每天洗馬餵馬,從事著低賤的工作,不止如此,還每天都去吳王闔閭的墓前懺悔,這就使得夫差很高興,認為勾踐是真心悔改的,於是就在期滿之後,將勾踐放回去了。

在夫差進軍中原的時候,勾踐帶著越軍攻擊吳國了,畢竟此時的吳國內部是很空虛了,因為夫差帶領著精銳部隊北上了,在交手之後,越軍大敗吳軍,不止如此,還將吳國太子都俘獲了。當兵敗的消息傳來之後,夫差急忙率軍回援,可是這次被戰敗了,沒辦法,夫差只能求和。後來勾踐再次伐吳,將吳國國都都圍起來了,這就使得吳國最終被打敗了,而夫差也是因此自殺了。

夫差之所以會失敗,原因之一就是他沒有殺死勾踐。在越國兵敗求和的時候,夫差沒有聽取伍子胥殺死勾踐的建議,而是同意了勾踐的求和。在勾踐入吳的時候,夫差有很多的機會殺死勾踐的,但是他都沒有做,而是放過了勾踐。在勾踐回國之後,夫差也是可以輕鬆消滅勾踐的,畢竟此時的越國完全不是吳國的對手,但是夫差仍然沒有對越國出手,而是開始北上了。

其次就是夫差的狂妄自大。在戰敗越國之後,夫差就變得很驕傲了,因為他覺得勾踐完全不是和他同等級的人,儘管勾踐也很厲害,但是和自己比較起來還是差很多的,這就使得夫差接受了勾踐的投降,沒有直接覆滅趙國。在越國獻給自己美女、財物的時候,夫差全盤接受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抵抗住這些誘惑。還有就是夫差在戰敗越國之後,他對伍子胥就沒有那麼友好了,畢竟此時的他覺得沒有必要再次聽取他的建議了。當初勾踐議和的時候,伍子胥建議直接殺死勾踐,以除後患,但是被夫差拒絕了,因為此時的夫差覺得勾踐是根本逃不過自己掌心的,無論他怎麼反抗,都無法抗衡自己的攻擊;在齊國內亂的時候,夫差想要趁機攻擊齊國,伍子胥知道後就直接勸誡夫差不要攻擊齊國,畢竟此時的當務之急是除去越國,而不是北上攻伐齊國,但是沒有被夫差聽取,還是直接攻擊齊國。後來隨著吳軍的不斷勝利,夫差完全都沒有了休養生息的想法,仍然是不斷的進軍中原,因為此時的他已經覺得自己是戰無不勝的了,可是這樣就耗損了吳國很多的國力,使得吳國內部變得很空虛。

相關焦點

  • 吳王夫差成了中原霸主,但吳國連年饑荒,讓勾踐有機可乘!
    吳王夫差成了中原霸主,但吳國連年饑荒,讓勾踐有機可乘!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勾踐復仇成功的故事!在黃池的夫差意氣風發,父親的願望終於被自己實現,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原霸主」。第三,夫差可能真的打心眼裡把勾踐當成了兄弟,他認為這位兄弟可能只是想報一下當年的仇,圖個心理安慰,並非真想置自己於死地。兄弟既然這麼想,自己又是霸主,應該有老大的氣度,給兄弟一個臺階下。夫差此時甚至還夢想著作為霸主的自己,以後會有機會號令兄弟越王勾踐,與自己一起出兵打天下呢。總之,夫差向勾踐低頭了,派出了太宰伯嚭作為使者,出使越軍的大營。
  • 越王勾踐不講武德先嚐糞後吞吳,真是吳王夫差大意了嗎?
    夫差聽他這麼一說,頓時就覺得沒有必要再殺勾踐,伍子胥見夫差被伯嚭說動,氣得直罵伯嚭道:「伯嚭你真是賣主小人!將來勾踐取我等性命,你就是被他屠宰的第一人!」伯嚭卻從容答道:「相國在大王面前說下臣賣國,下臣是不服的,相國與我同是背楚而歸吳的,您這是侮辱您自己,還是侮辱大王呢?」
  • 勾踐兵敗,夫差想要殺他!緊急關頭,勾踐說:放我一馬,老婆送你
    公元前493年,吳王夫差為父報仇,出兵攻打越國,越國戰敗。越王勾踐為求活命,向夫差說:「放我一馬,我把老婆送給你做小妾。」越王勾踐之所以這麼低聲下氣的向夫差求饒,甚至不惜獻出自己老婆,這個故事還要從他們的父輩講起。越王勾踐的父親,名叫允常,也就是上一任的越王。
  • 勾踐臥薪嘗膽滅掉吳國,吳王夫差自殺前,為何一定要蒙上雙眼?
    吳太伯本是周文王的伯父,因為和周文王之父季歷不合,而遠赴吳地,後來開創吳國。到了春秋末期,吳太伯的第23代孫、吳王闔閭任用楚人伍子胥為相,以兵家創始人孫武為將軍,攻打楚國。楚國引七國聯軍相助,但最後還是被闔閭打敗。 一時間,闔閭稱霸江淮,徐、魯、齊均被闔閭打敗,周邊諸國紛紛臣服,闔閭也因此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 勾踐臥薪嘗膽,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夫差自盡而亡
    他的兒子夫差繼位後,勤奮整訓,欲報弒父之仇。勾踐聞吳王夫差晝夜整訓部隊,然後想來個突起不易,先發制人,,於周敬王十五年(前494年)率軍攻吳。吳王夫差親率精兵強將應戰,兩軍對決於夫椒(今江蘇吳縣,越軍慘敗。勾踐帶著剩餘的五千人逃至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南)被吳軍包圍著。範蠡向勾踐獻策,讓醫生文種行賄吳太宰伯齬,向夫差想求稱臣納貢。夫差免勾踐一死,但要勾踐夫妻到蜀國做他的僕人。
  • 吳王夫差兵敗自殺,死前用白布蒙上眼睛,勾踐:幸虧你殺了伍子胥
    吳太伯本是周文王的伯父,因為和周文王之父季歷不合,而遠赴吳地,後來開創吳國。到了春秋末期,吳太伯的第23代孫、吳王闔閭任用楚人伍子胥為相,以兵家創始人孫武為將軍,攻打楚國。楚國引七國聯軍相助,但最後還是被闔閭打敗。一時間,闔閭稱霸江淮,徐、魯、齊均被闔閭打敗,周邊諸國紛紛臣服,闔閭也因此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 英雄與美女,越王勾踐用西施麻痺吳王夫差,一代霸主吳國終成空
    自古紅顏好像就是多薄命,多禍水,可是美麗有罪嗎?英雄難過美人關,這不假,恩恩怨怨糾纏了幾千年誰也說不清,這就像「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不過是你情我願的事情罷了。英雄煮酒,美女舞劍,像極了愛情。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送給霸主吳王夫差一位名叫西施的美女,三者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 橫向對比宋襄、秦穆、闔閭、夫差、勾踐,誰更有資格入選春秋五霸
    霸主的三種說法與標準「五霸」一詞,最早出自戰國時期的《孟子》一書,「所謂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何為「三王之罪人」?乃是說五位霸主是夏禹、商湯、周武王的罪人,因為他們破壞了古代的禮制。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幾種說法,我們初中歷史教科書上所介紹的是《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索隱》所載的「以討伐為會盟主,政由五霸。
  • 夫差與勾踐的博弈:不是君子鬥不過小人,而是貴族打不過無賴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在夫椒之戰中大敗越王勾踐。勾踐僅剩5000餘人,被吳軍死死圍困於會稽山。存亡之際,勾踐派出使者攜帶美女、財物請降。伍子胥建議吳王夫差索性一舉滅掉越國,不留後患,但夫差並未對勾踐趕盡殺絕,他身上仍然流淌著周王室貴族的血液。他大方的放勾踐一馬,還表示要允許越國繼續存在。問題是,夫差給勾踐玩貴族精神,可勾踐卻並不吃這一套。
  • 夫差亡國
    派人打入有過氏內部,終於消滅了有過氏,恢復了夏禹的業績,祭祀時以夏祖配享天帝,夏代過去的全部故物都收復如初。現在吳國不如當年有過氏那麼強大,而勾踐的實力大於當年的少康。現在不藉此時機徹底消滅越國力量,反而又要寬恕他們,不是為以後找麻煩嗎!而且勾踐為人能堅韌吃苦,現在不消滅他,將來後悔不及。」夫差不聽伍子胥之計,而聽從太宰伯嚭之言,答應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 勾踐回國後的一系列操作,又被吳國相國伍子胥探知
    公元前473年11月,吳王夫差兵敗被俘,不甘受辱,掩面自刎而死!臨死前,夫差說:「如果可以重來,我會選擇聽伍子胥的話!」夫差為何這麼說?想要全面了解這個故事,我們就要從吳、越兩國戰爭說起!公元前493年,在吳、越兩國的對戰中,越王勾踐兵敗被俘。在吳國都城的勾踐,甘願為夫差養馬,低聲下氣、忍氣吞聲,甚至在夫差疾病時為他嚐糞驗疾 。
  • 誘陳恆、勸夫差、導勾踐,奔走三國,盡展辯才,都是為了完成師命
    吳王夫差一聽,高興地說,如果能讓勾踐隨軍出徵,吳國將立即伐齊救魯。隨之,子貢辭了吳王夫差,急忙去見越王勾踐。勾踐得知孔子的高足子貢來到了越國,立即派人出都城三十裡迎接。兩人見面後,勾踐虛心地詢問子貢蒞臨越國的原因。
  • 夫差勾踐二王,恐非昏庸之輩;一把屬鏤劍,殺了伍子胥和文種二臣
    兩年之後吳王夫差為了報自己殺父之仇,派兵攻打越國,大獲全勝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被俘為了取得夫差的信任,勾踐和文仲假意逢迎,放下尊嚴親自到吳國為夫差當了兩年奴僕。最後夫差看到勾踐的在吳國的表現,最終將勾踐放回越國。
  • 千年前的相愛與相殺——越王勾踐與吳王夫差「劍」
    劍身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8 個鳥篆銘文。製作精良、犀利異常,是東周兵器中的精品,反映出越國當時制劍工藝的高水平。目前已出土的勾踐劍僅一把,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與其他越王劍相比較,越王勾踐劍是品質最高,製作最為精美的。 吳王夫差劍有幾把吳王夫差劍是春秋時期吳國國主夫差製造的一系列青銅寶劍。了解資料得知,吳王夫差劍不止一把。
  • 吳王夫差其實很牛
    由於過去的歷史記載往往以成敗論人,所以夫差被貶為一個驕奢淫佚,親信奸臣,殘害忠良,咎由自取的無道國君。    事實上,吳王夫差在霸業上的成就並不遜色於春秋五霸,雖然稱霸的時間短暫,但依然顯示出一代君王的雄心壯志與霸氣。亦或許是因為一號美人西施的緣故吧,夫差雖說是亡了國的人,可在這中國歷史上名氣還是挺大的,絲毫不亞於臥薪嘗膽、成功復國的勾踐!
  • 越王勾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絕對不是個仁慈的好人
    春秋霸主當中,越王勾踐絕對是一個奸雄,因為他成為霸主的方式總歸是有些奸詐血腥的。勾踐之所以成為了春秋霸主,原因之一就是他偷襲了吳國,進而被封諸侯霸主。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勾踐,那就得看看他究竟做過些什麼。 1、不把人命當命,心狠至極
  • 勾踐的越國後來怎麼樣了?事實證明,野心太大,下場很悲慘
    越王勾踐春秋時期「臥薪嘗膽」的歷史典故可謂家喻戶曉,但如此著名的典故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小部分,我們知道越王勾踐為了不忘在吳國所受的屈辱,每天都要用兵器作枕,用稻草作鋪,用懸梁苦膽,經過十年的艱苦努力,終於戰勝了吳王夫差,成功地復仇了。許多人認為,故事發展到此已告一段落。
  • 越王勾踐成功的三要素
    這要從勾踐剛剛繼位之前說起,其父親允常在位的時候,就和吳國多有衝突,趁吳國國力空虛的時候,來了一招黑虎掏心,佔領了很多土地,吳國當然也不是好惹的,從此時開始,兩國間的戰爭就越來越頻繁。允常死後勾踐繼位,吳王夫差知道允常死了,便想著「以前你撿我便宜,現在趁你兒子不穩,我也撈點好處。」
  • 伍子胥死後,夫差把他的頭顱懸於城門,後來發生了一件奇異的事情
    越王勾踐在吳國受了三年的氣,被放回國後臥薪嘗膽,發奮圖強,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和準備,決定向吳國復仇。正當越王勾踐積極準備復仇滅吳的時候,吳王夫差卻興師動眾,準備去攻打齊國。吳國為什麼要攻打齊國呢?因為齊國要攻打魯國。那麼齊國又是因為什麼攻打魯國呢?
  • 只因勾踐人品,有理嗎
    中國歷史上,誕生出了很多風雲人物,其中並不缺乏奮發圖強,建功立業的人,而春秋時期,勾踐臥薪嘗膽的事,也廣為被世間所熟知,「苦心人,終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勾踐最終成功復仇,消滅吳國,並且匯集諸侯,遷都琅琊,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