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如何將早期水滸故事中的人物進行改編和加工,想必是《水滸傳》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遇到的一大難題。這些早期人物除個別人外,其他人大都只有名字和綽號,並無具體故事。因此,如何將這些人物安排在適當的時候登場、以什麼身份登場、登場後要做點什麼事情,都是需要作者認真思考並進行設計的。稍不留意,就會犯錯。
本文就介紹這樣一位早期水滸故事中的常客,看看作者是如何安排、設計及設計後的效果。
他的名字,叫作雷橫。在《水滸傳》中,他對應的是天退星,綽號插翅虎,排名第二十五位。
在早期水滸故事中,雷橫也是一位常客。《大宋宣和遺事》中,雷橫身份不詳。宋江在九天玄女廟看到的天書上就有插翅虎雷橫的名字。為了契合天書,宋江帶了九個人上太行山梁山濼落草,這其中就有雷橫。該書中雷橫的排名是二十位。
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雷橫的綽號亦為插翅虎,排名二十二位。該書中還有關於他的讚辭:「飛而食肉,有此雄奇,生入玉關,豈上令姿」。
在雜劇《豹子和尚自還俗》中,插翅虎雷橫的排名是第二十一位;另外的兩部雜劇《梁山七虎鬧銅臺》及《魯智深喜賞黃花峪》中,雷橫均有登場,且都是梁山好漢。
從以上介紹中可以看出,雷橫是早期水滸故事中的元老,且角色都被設定為梁山好漢,排名也沒有大的差異。較為遺憾的是這些故事中均無雷橫個人經歷的介紹。
《水滸傳》作者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按部就班地將雷橫寫進了書中,其綽號也沒有改變。不過,如何設計雷橫這個人物呢?作者做了兩個安排。首先是對職務進行了設定,然後是一個因打死人而被刺配並上梁山的故事。不過非常遺憾的是,作者的這兩個設計都出現了較大問題。
首先是雷橫的身份。《水滸傳》中,雷橫的身份是鄆城縣步兵都頭,這就是一大錯誤,因為按照宋代的官制,縣一級中並沒有都頭這個官職。都頭,本是北宋京城警衛部隊及禁軍中的軍官稱謂,以一百人為「都」。如果拿歷史上的都頭與《水滸傳》的人物做參照的話,雷橫的這個都頭應該是與林衝、徐寧這樣的禁軍教頭是同僚,任職的地點自然是汴梁而不是小小的鄆城縣。作者之所以犯這樣的錯誤,顯然是對北宋的官制缺乏了解。
作者犯的第二個錯誤發生在雷橫打死的白秀英身上。按書中的描述,雷橫來到戲園子,聽了白秀英演唱的《豫章城雙漸趕蘇卿》這齣戲,並因此與白秀英父女大勝衝突,後來被白秀英的相好、鄆城知縣所陷害,最終打死了白秀英。故事倒是挺精彩,但白秀英唱的那處戲卻出了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
原因很簡單。《豫章城雙漸趕蘇卿》的作者張五牛和商政叔都是南宋人,這部作品出現的年代比歷史上宋江等人起義要晚了九十多年。這北宋的白秀英又怎能唱出南宋人創作的作品呢?這分明是一出穿越劇。之所以犯這樣的錯誤,是作者沒有詳細考證《豫章城雙漸趕蘇卿》的創作時間所致。
由《水滸傳》中雷橫身上所出現的這兩處錯誤可知,即使如《水滸傳》這樣的不朽名著也是會出現瑕疵的。由此可見,世間就沒有無懈可擊的作品。如今某些作家大言不慚地說自己的作品一個字都不能改,那完全是王婆賣瓜之語,瞎吹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