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法官人均結案292件 案多人少看法院如何頂住壓力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案多人少問題不僅一直困擾著許多基層法院,也讓不少中級、高級法院大傷腦筋。

  來自最高人民法院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全國法院新收案件1512.5萬件,同比去年上升20.56%;結案1238.9萬件,同比上升20.16%;結案率為68.17%,同比上升1.1%。全國474家法院新收案件數同比上升超過50%,43家中級法院、264家基層法院新收案件數超過1萬件,21家基層法院新收案件數超過3萬件。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新收案件達10.1萬件,為全國最高。

  面對案件大幅增長態勢,各地法院積極推進司法改革,認真落實司法責任制,大力加強法官職業保障,法官辦案積極性提高、責任心增強,在案件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結案數增加、結案率上升,頂住了案多人少的壓力。

  一線法官人均結案292件

  今年7月中旬,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賀瓊病倒了,懷著二孩的她不得不開始休息。截至她生病休息前,收案約600件,結案300多件,平均每月結案40多件,這是整個寶安法院法官的常態。

  據悉,今年1月至9月,寶安法院收案5.8萬餘件,結案3.5萬餘件,全院一線法官人均收案466件,人均結案292件。

  案件數量增長的壓力不僅僅存在於寶安法院,遠在河南的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也遇到了同樣問題。

  許昌中院黨組成員馮建民介紹說,今年1月至10月26日,許昌市兩級法院新收案件42737件,同比增長25.94%,舊存10216件,同比增長28.36%。審結36622件,同比增長39.91%,結案率同比提高近7%。

  今年許昌法院新收的案件中,民事案件27366件,同比增長24.17%,案件類型主要集中在民間借貸、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離婚等。行政案件881件,同比增長25.5%,同比2014年增長近10倍。執行案件13941件,同比激增173.56%,已結7693件,同比增長205.75%,結案率同比增加近10%。

  馮建民詳細分析了許昌法院案件數量增多的原因:立案登記制全面落實,立案門檻進一步降低,尤其是行政訴訟案件大幅度增長;受經濟下行的影響,一些企業經營狀況不景氣,資金鍊斷裂,導致民間借貸糾紛大量增多;民事案件持續增多導致執行案件相應增多,前兩年的民事案件逐步進入執行程序。

  今年1月至9月,上海法院收案54.8萬件,同比增長17.89%,結案52.71萬件,同比增長19.94%,結案率高達86.23%,而成績的取得與司法體制改革密不可分。

  據介紹,上海法院司法改革後配置到審判一線的法官人數比改革前增加了1.4%,主要辦案部門法官實有人數比改革前增加7.6%,法官與審判輔助人員的比例從改革前的1:0.75變為改革後的1:1.75,法官從繁瑣的事務性、程序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辦案。各業務條線實現審判力量動態平衡,特別是辦案任務尚有餘力的審監庭、立案庭、少年庭、行政庭,承擔了主要業務庭部分辦案任務。

  向管理科技改革要生產力

  「白加黑」「五加二」「挑燈夜戰」……過去,法院靠加人加班的笨辦法應對案多人少;現在,法院更多是通過改革完善程序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司法效率,化解人案矛盾。

  「許昌法院向管理、科技和改革要『司法生產力』」,馮建民的話也是多地法院共同的選擇。

  記者採訪了解到,多地法院統籌和優化審判資源,進一步強化院庭長帶頭辦案責任,抽調工作量較少的綜合部門法官參與辦案;案件繁簡分流,實行集中送達、集中保全和立案調解,把法官從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用更多精力去開庭判案;大力開展民事小額訴訟、刑事案件速裁,確保簡單案件快速辦理;嚴把延長審限,扣除審限關口,不斷縮短辦案周期,確保複雜案件審限內結案。

  堵不如疏,除了自我完善,多元化解決糾紛是多地法院共同的選擇。

  許昌中院針對矛盾多發領域、增幅較大的案件類型,與行政機關、行業協會、民調組織、基層組織等加強溝通協作,建立交通事故、勞動爭議、民營企業、婚姻家事、醫療糾紛、保險、金融、稅務等專業訴調對接站98個。今年1月至9月,共通過訴前和訴外調解,化解糾紛3129件,有效減少了糾紛成訟。許昌法院近幾年案件增長率低於全省法院平均水平。

  上海法院加強與行政機關、仲裁機構、調解組織的協調配合,努力形成矛盾糾紛化解合力。今年1月至9月,全市法院訴調對接中心共受理案件15.73萬件,佔基層法院民商事收案數的45.71%,調解成功6.48萬件,調解成功率41.19%。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人民法院工作的現代化。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助力多地法院解決案多人少矛盾。

  上海法院以「數據法院」建設為契機,加強信息化和執法辦案的深度融合,服務執法辦案第一要務。打造現代化的司法智庫,提供數據支撐;實現全流程網上辦案,確保辦案效率;加強科技法庭建設,發揮庭審功能;加強執行信息化建設,助推破解執行難。

  許昌中院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在「許昌法院司法公開網」開通網上立案、網上送達功能,提高立案效率;引入庭審智能語音識別系統,同步採集法庭庭審發言語音,形成書面庭審記錄,提高庭審效率;探索通過微信群、QQ等網絡即時通訊工具進行網上開庭,提高審判效率。

  案多人少需要更多擔當

  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知產一庭法官徐飛感受到了壓力,今年1月至9月,他所在的法院已收案逾1600件,而且大多是技術類案件,審理難度大,周期相對較長。徐飛說:「面對案件數量的不斷增長,法官最大的感受就是結案壓力過大。為了在審限內結案,不得不加班加點,沒有時間和精力深入思考案件涉及的法律問題。」

  徐飛認為,案多人少矛盾是當下各級法院普遍面臨的挑戰,許多法官的工作強度和壓力並不比在公司、律師事務所中低。大家之所以還恪守在這個崗位上,是因為心中有著那份對法官職業的熱忱和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在案多人少的當下,法官需要更多擔當。

  案件增多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加班,每個案件都要開庭審理,白天開庭佔用了大量時間,寫法律文書只有下班後或周末,加班辦案成為常態。

  許昌中院民一庭副庭長信宏敏說:「法院不像醫院,掛號有先後,診療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案件無論難易,審限是死的,到期不結案,系統會自動顯示超審限,扣除相應審判質效分。」

  法官的壓力還來自於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信宏敏建議,儘可能增加審判輔助人員的配給,加強對審判輔助人員的培訓,使法官能夠從送達、聯繫當事人、文書校對等事務性工作中脫離出來,集中精力專心辦案。

  徐飛認為,案多人少矛盾不是一時能夠解決的問題,需要加強對法官的人文關懷,關心法官的內心感受和心理狀態,關注法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提高法官的成就感和職業尊榮感。

  本報北京11月13日訊

相關焦點

  • 在人均結案1264件法官的背後還有這些更重要
    的報導讓河南省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成為網紅,關於「33名員額法官,人均結案數連續6年位居全省第一名,2017年人均結案1264件」等內容的報導。引起軒然大波,各種蹭流量、罵法官隨之而來。  雖然,我們沒有從文章中看到「怎麼做到」的真知灼見,但透過媒體這些浮於表面的宣傳和評論,還有以下問題需要我們深入探討。
  • 員額法官人均結案數創新高有何秘訣
    法制網記者 趙紅旗  在河南,有這樣一個基層法院,法官人均結案數連續4年位居全省第一名,2017年實行員額制改革後,33名入額法官人均結案1264件。  擺在院長靳四梅案頭的一組數據顯示:2014年,受理案件16008件,結案12144件,法官人均結案數229件,位居全省第一;2015年,受理案件25046件,結案19820件,法官人均結案數373.9件,位居全省第一;2016年,受理案件36963件,結案32260件,法官人均結案620件,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受理案件50827件、審執結41709
  • 受案數1.5萬件,結案1.1萬件,雲南這個區法院是怎麼做到的?
    近年來,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人民法院的收案數量持續增長,為了解決案多人少矛盾,用最短的時間化解矛盾糾紛,提高結案率,昆明市呈貢區人民法院結合案件特點,採取以少量典型案件作為示範判例,指導批量類案審理、調解的辦法,極大地提高了審判效率,同時將大量矛盾化解在訴前,也為法院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
  • 四川自貢自流井區法院「全國優秀法官」袁兵:平均每天結案一件以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王淅 封面新聞記者陳章採近日,為表彰先進、激勵隊伍,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對「全國優秀法院」「全國優秀法官」「全國辦案標兵」表彰的決定。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綜合審判庭)庭長袁兵被授予「全國優秀法官」稱號,成為全省五名獲此殊榮的法官之一。日均結案一件以上作為基層法院的法官,案件數量多是一線辦案人員不得不面對的壓力。2014年以來,袁兵獨立承辦案件2300餘件,日均結案一件以上,所有案件均在法定審限內辦結,已裁判案件文書評查均合格。
  • 就在今天,荔波法院結案突破5000件!
    就在今天,荔波法院結案突破5000件!其中,荔波法院共受理刑事案件279件,結案266件,結案率95.34%,備受關注的在貴州省有重大影響的「715」涉黑刑事案件,該案僅判決書即有672頁,審理難度之大可見一斑。
  • 蘇州園區法院創新應對「案多人少」見實效
    10月22日,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兆偉帶隊視察組一行12人視察調研了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和檢察院,實地旁聽了園區法院一起適用認罪認罰進行審理的挪用資金刑事案件,並聽取了法檢兩院的工作匯報。今年以來,蘇州園區法院重點應對了疫情防控帶來的「案多人少」矛盾等司法挑戰,努力精準識變,創新應變,把握機遇,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 看法官如何「費盡心機」結案
    看法官如何「費盡心機」結案 2020-03-17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第二人民法院法官馬孟秋紮根基層法院17年,獲評廣東省先進工作者
    通訊員供圖從業17年來,她一直紮根基層法院。在同事眼裡,她為人溫柔隨和,大家親切地叫她「秋姐」;在當事人眼裡,她耐心細緻、冷靜從容,是鐵面無私有溫度的好法官。在今年12月2日結束的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上,她榮獲廣東省先進工作者稱號,也是我市本年度唯一獲此殊榮的個人,她就是我市第二人民法院執行局法官馬孟秋。
  • 司法調研|多元解紛視角下案多人少難題之破解
    基於探討破解案多人少難題有關對策的考慮,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調研組分析了襄陽市兩級法院近年來的案件收結情況,調研了5個社區(村)和7個基層法院,還聽取了有關部門關於人民法院緩解案多人少矛盾工作的意見建議。
  • 人工智慧能夠替代人類法官,帶來最終的公正嗎?
    一線城市案件數量激增,法官員額制改革後,效率問題更加突出。法律並不是死的,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是邏輯。人工智慧也不是死的。和人一樣,只懂法律的人做不了法官,只有法律知識的AI也不是真正的法律AI。機器人法官即將敲門。待解答的問題仍然很多,但是歷史性的改變就在眼前。
  • 這裡有全區優秀法院的秘密,速來圍觀!
    2019年黃武雄院長做工作報告2017-2019年城中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29474件,同比增長150.31%,審(執)結24387件,員額法官人均收案1168件,人均結案952件,人均收結案率為82.53%
  • 【結案攻堅】晉寧區法檢兩院新任「一把手」首次同堂問案
    年底結案攻堅,為了全力衝刺年度目標任務,確保公正、高效地審結案件,晉寧法院各部門加班加點已成常態化,在保證案件質量的同時按下「加速鍵」,加快辦案、結案節奏,全院都開啟衝刺模式。那法院的「一把手」此時在幹什麼?是奔走在各種會議中,還是端著茶杯,挨門挨戶地督促各庭室結案攻堅?
  • 如何破解案多人少?襄陽中院調研成果被最高法院《中國審判》雜誌推廣
    中國審判近日,《中國審判》2020年第19期「司法調研」欄目以《多元解紛視角下案多人少難題之破解——以湖北省襄陽市兩級法院調研情況為樣本》為題,運用2個整版的大篇幅,重點刊發了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調研組關於全市法院聚力緩解案多人少難題
  • 光谷人的一天|法官劉志強:一年收案超600件,在全省最年輕法院「896...
    12月11日,在東湖高新區法院民事審判庭,法官劉志強正在審理一樁勞務合同糾紛案:一位小包工頭向三家大包工頭討要薪資。由於原告有聽力障礙,劉志強不得不加大音量重述了幾次。這是劉志強每年審理的數百件案件中的普通一例。今年,他已收案626件,手上還有300餘件。
  • 為了實現結案flag,深圳法院人拼了!
    每年的第四季度,是深圳法院清案的衝刺階段,是法院獨有的清案季。因為案件數量多,2020年,深圳法院從9月份開始就抓清案工作了。每年這個時候,每位法院幹警比平時更早到辦公室,更晚下班……不約而同的忙碌是他們之間的默契。
  • 朝陽法院陳揚法官、民五庭榮獲「朝陽巾幗之星」、「朝陽巾幗建功...
    壹恪盡職守、司法為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傳遞社會正能量疫情防控關係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陳揚法官審理了多起涉疫情的民事案件。貳注重導向、引領風尚,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陳揚擔任法官以來,審結各類民事案件2800餘件,審理了多起重大敏感、疑難複雜、涉民生案件,妥善審結了王寶強離婚及離婚後財產糾紛案。審判工作中,陳揚以實際行動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
  • 韓憲法法院將加速審理彈劾案 能否迅速結案仍難預測
    □駐韓國記者單士磊據韓國媒體15日報導,對樸槿惠總統的彈劾案在韓國國會表決通過並被提交至韓國憲法法院後,憲法法院立即啟動了審判程序,並要在180天內作出彈劾案是否成立的判決。然而,由於卷宗複雜,能否迅速結案,目前仍難預測。
  • 創新體制機制化解「案多人少」矛盾 --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光明法治日報通訊員 王龍江兩級法院結案率84.78%,基準線完成情況排安徽省第一,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結案率88.47%,領跑全省中級法院;院庭長辦結案件佔比、均衡結案指標、在線調解案件數等名列前茅……這組來自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管辦月通報中的一組數據,是今年1至8月蚌埠法院執法辦案的成績單
  • 騰衝法院:因案施策靈活執行 以物抵債圓滿結案
    騰衝法院:因案施策靈活執行 以物抵債圓滿結案 2020-12-16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實話:基層法院原院長對「案多人少」的分析……
    「高素質的人進不來,低素質的人出不去」,是困擾基層法院多年的老問題。經過連續多年擴招,高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大量湧向社會,而法院由於大規模增編已基本完成,靠退休等自然減員空出的編制數量很少,每年招錄的人數有限。於是,許多法律專業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同時許多基層法院受人員素質之困,感到人才缺乏,整天高喊「案多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