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持續了兩天後,莫斯科迎來了中雨。當地氣象部門簡訊提示:「這次降雨局部地區還伴隨有冰雹、雷電,請勿在大樹下停車。」打著雨傘,瓦列裡快步走出自己的土耳其卷餅烤肉店,到隔壁的24小時超市「儲備」7月1日晚的酒水。「今天有俄羅斯隊與西班牙隊的比賽,不管輸贏都得喝兩口。」他說的喝兩口指的不是喝啤酒,而是伏特加。俄羅斯人買伏特加從來都不是只買一瓶。
中國人喝白酒有講究,俄羅斯人喝伏特加也有規矩。「russian7.ru」網站稱,俄羅斯人喝伏特加不能用普通的小酒杯,得用200克(4兩)的「40度」酒杯一口氣喝完。需要說明的是,伏特加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類似國內酒精度高達52~60度的高度白酒,絕大多數酒的酒精度是40度。
那麼,俄羅斯的伏特加酒文化是怎麼來的呢?有種說法,這還要從俄羅斯歷史上著名的伊凡·雷帝說起。這位俄羅斯第一位沙皇最著名的便是脾氣暴躁,他在位期間公布了一項法令,在沙皇俄國禁止經營酒館,酒館裡只售賣便宜又好喝的蜂蜜酒和葡萄酒。同時,伊凡·雷帝又把製造酒精飲品權利授予自己的衛兵們,這些人決定開始生產烈性酒精飲品,並且禁止農民和其他城市居民製作蜂蜜酒和葡萄酒。
此後,儘管出現了「沙皇酒館」,但不允許當作文化娛樂場所,其售賣的酒精飲品價格也奇高,於是出現了部分酒館偷偷售賣私自製作的酒精飲品。「因為售酒的和喝酒的都面臨風險,因此前者直接給大杯,後者則一口乾,於是這種喝法就傳承了下來。」至於伏特加這個名字,為了避開沙皇的查處,用的是俄語中的水「вода」的暱稱,一口喝下一大杯「水」自然安全很多。
按照俄羅斯媒體的說法,俄羅斯人喝伏特加一口悶還與當年男人們「家庭地位不高」有關。現在人們覺得,俄羅斯男子特別能戰鬥,可在過去,尤其是沙皇時代,男人們特別是社會地位不高的普通階層男人在家可是「小貓咪」。「在家裡,俄羅斯男人不能喝酒,因為有嚴厲的父母、老丈人和丈母娘,以及總要用擀麵杖伺候的媳婦,他們就只能偷偷跑到街頭角落、地下室、酒館門後喝酒,而且還不能被那些密探發現。於是男人們就像伊凡·雷帝在位時一樣,以一口悶方式瞬間結束喝酒。」
至於為何俄羅斯人對酒精飲料如此熱衷,有分析認為這與俄羅斯地處高緯度有關,在寒冷的長冬,喝酒禦寒是常見方式。這與中國北方部分地區的情況相似。
一口喝4兩伏特加,就是俄羅斯人也覺得不簡單,看看俄羅斯人是怎麼應付這種「一口悶」的喝法。一是拒絕與親朋好友飲酒,另外一種方法則是俄羅斯人最常用的辦法,「那就是在參加飯局前3小時自己先喝100克(2兩),為的是讓身體各個器官調動起來提前適應接下來的酒精衝擊。然後在飯局前1個小時左右吃一些油膩食品,最後在飯局前半小時最好再服用兩片活性炭,所有準備工作才算完成。」(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