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通常做過3件事,網友看完:怨不得別人

2020-12-17 育兒悅悅老師

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雖然對孩子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還是希望,自己能夠老有所依。但是現在社會上,子女虐待老人或不撫養老人的現象屢見不鮮。

每當我們在網上看到老人被虐待的現象,都會義憤填膺,覺得子女做得太過分。人們通常會把這樣的人稱為「不孝子女」,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孝道一直被大家看得很重要。其實有些老人晚年悽涼的原因並不在子女身上,而是由老人自己造成的。

劉阿婆今年60歲,本應該到了享福的年紀,但是她依然為了生計在奔波。看到這裡大家都可能會認為劉阿婆的兒女太不孝順了。其實劉阿婆的兒子已經30多歲,不僅沒有結婚,而且沒有工作,整天在家好吃懶做,生活起居還需要老母親來照顧。

已經60歲的劉阿婆身體並不是很好,每天還要買菜、做飯,甚至考慮生計,這讓劉阿婆看起來非常疲憊,而且比實際年齡也老很多。

其實劉阿婆不只有一個兒子,她還有一個女兒,她的女兒每個月都會定時給她打一筆生活費,但是很少來看望他,女兒的家庭條件很好,外婆經常抱怨女兒不孝順,面對好吃懶做的兒子卻沒有一句怨言。

原來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劉阿婆年輕的時候就特別重男輕女,對兒子極盡寵愛,對女兒卻是非打即罵,即使女兒做得再好,她從來都得不到一句誇獎。本來女兒上學時學習很棒,可是劉阿婆認為女孩子上學沒有用。女兒上到初中的時候,在劉阿婆的逼迫下就輟學出去打工,所以女兒吃了很多苦。相反兒子學習不是很好,但是劉阿婆卻給兒子報了很多的補習班,兒子既沒有考上大學,成人後更是非常懶惰,整天待在家裡不去找工作。

在常人的眼中,可能會覺得你外婆的女兒太不孝順,劉阿婆的女兒其實對於母親有太多的抱怨,但是劉阿婆又是自己的親生母親,自己具有贍養的義務,因此她每個月都會給劉阿婆打一筆生活費,但是很少去看望自己的母親。

父慈子孝,這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但是有時父母的一些行為,確實傷透了孩子的心,所以當父母變老以後,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就不難理解了,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通常都做過這樣三件事

1、太溺愛孩子

許多父母對孩子都太過於溺愛,事事都圍著孩子轉,孩子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從不會理解別人的感受,也不會照顧別人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以後,也會很自私,這樣的孩子這樣很難孝順老人。

2、區別對待孩子

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中國根深蒂固,在一些老人的思想中,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兒子才是掌中寶。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區別對待,對兒子極盡寵愛,對待女兒卻非常冷漠。長此以往,女兒就會對父母的行為心生怨恨,長大後對待父母也不會非常孝順。

3、不孝順老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許多父母在年輕的時候對待自己的父母就不是很好,孩子小時候把這些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覺得長大後這樣對待父母是應該的,因為以前自己的父母也是這樣做的,所以美好的品德是必必相傳的。

每一個老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幸福的晚年,有的老人可能到閉上眼的那一刻,都無法理解,自己的孩子為何會這樣對待自己。其實有果必有因,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給孩子做一個很好的榜樣,所以晚景悽涼怪不了別人。

相關焦點

  • 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大多做過這3件事,子女不孝不怨他人
    劉老太太給周圍鄰居留下的印象特別好,對人也很友善,也愛助人為樂,是別人眼中的「三好老人」,但她的兒女很少來看望她,這讓熱心的鄰居感到很生氣。劉老太太的兒女不孝順,是她自己導致的這個結果,沒人養老也怨不了別人,不應該責怪兒女,所以,子女不願意孝順父母,都是有原因的,那些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大多都做過這3件事。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大多都做過這3件事?
  • 「活該沒人孝順你」,有這3個特徵的老人,晚年大多不被子女孝順
    老人到了晚年時期,最希望的就是子女孝順,這樣他們晚年也能夠有所依靠。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老人到了晚年都能夠有子女孝順。而實際上這並不能夠完全怪孩子,子女不孝順可能和老人年輕時的對待他們的方式脫不開關係。
  • 這3種「新型孝順」開始流行,子女爭相效仿,老人卻有苦難言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流傳已久的優良傳統,「孝道」也是我們在教育孩子時繞不開的話題。烏鴉尚有反哺之情,當父母雙鬢斑白,漸漸老去,作為子女,我們也有責任和義務去陪伴他們度過一個舒適無憂的晚年。這3種「新型孝順」開始流行,子女爭相效仿,老人卻有苦難言1. 輪崗制孝順,老人上演「流浪記」李婆婆今年已經75歲了,自從老伴去世後就一直體弱多病,身邊需要人看護陪伴。
  • 「假孝順」正在流行,比啃老更令老人傷心,許多子女中了而不自知
    鄰裡們聽後,覺得陳大叔的大兒子和小兒子,表面上是孝順,但卻是「假孝順」。真正的孝順,應該是讓爸媽晚年過得很開心,有子女的貼心陪伴,老人自覺很幸福。為什麼說「圈養型養老」,比啃老更令父母傷心呢?把爸媽放在一個幾乎封閉的環境中生活,爸媽脫離了原本熟悉的一切人和物,又沒有子女的貼心陪伴,無法跟子女隨時溝通,爸媽的心裡很難熬。相比啃老,圈養老人是貼著孝順老人的標籤,實則讓老人過得不愉快,精神上不夠富足。老人忙碌了一輩子,晚年若是不愉快,人生就不夠圓滿。因此,子女若真心為老人好,就該讓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快樂。
  • 人到晚年,怕的不是沒錢,子女不在身邊,而是這3件事,很現實
    還是子女不在身邊?其實人到晚年,怕的不是這些,而是這3件事,理由很現實也很無奈。一、老了以後,沒人記得你在《尋夢環遊記》這部動畫片中,向我們闡述了一個主旨,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所以,當生命步入老年時,害怕的不是子女不在身邊,而是根本沒人在意你的存在。陳大伯是一個「獨居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定居,退休後,他和老伴回到老家生活。但就在去年,老伴也離他而去了,留下陳大伯一人居住。
  • 一位九旬老人的忠告:「晚年要想過得好,只需做好這4件事」
    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過得不幸福,而他們把這不幸福的原因都歸咎到自己子女身上,總是抱怨子女不孝順自己等,只要有不如意的事,都是子女的錯。其實,很多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有些事一巴掌拍不響,誰對誰錯也不好說。
  • 晚年「坑」孩子的老人,其實都是被子女「慣」出來的,別不承認
    人們年輕的時候那麼跟別人攀比,孩子等到老了也就變成了孩子之間相互比較自己的父母,雖然說都是孝順自己的父母,但是難免就會衡量父母之間對於孩子的付出,有的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不讓子女操太多心,讓子女傾向的同時儘量不要讓他們感覺到多餘的負擔,但有的老人確實生怕自己壓力不夠大,總是給自己找一些麻煩。
  • 老人若不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晚年大多是這三種結局,很現實!
    現在孩子終於工作了,結婚了,有孩子了,本以為可以輕鬆一點,享受一下晚年生活了。沒想到還要為了孫子、孫女做免費的保姆。很多老人就表示,並不願意幫助子女帶孩子,因為體力不支,也影響自己的晚年生活。婆婆一看她的親媽不來,也不願意盡心照顧她們,只是偶爾來看看孩子,說說話就走了。現在孩子已經長大了,可是肖華一直對這件事很介懷。她覺得從親媽到婆婆,沒有人真正關心她。現在,孩子長大了,父母年紀大了。
  • 晚年喪偶,有錢不給子女會晚景悽涼嗎?3位老人的話值得大家警醒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當兒女們深陷困境時,他們即便砸鍋賣鐵也要貼補兒女,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有一群這樣的個體,他們晚年喪偶,身邊就只有子女,那如果他們不把自己的退休金和存款拿出來貼補兒女,那他們的晚年就會老無所依嗎?以下三位老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回答了這個問題,非常值得同齡的老人警醒。
  • 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們,晚年生活過得咋樣?這2種結局真實
    也有人說老人的晚年生活就要自己做主,要有自己的安排,才能生活愉快。那麼,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是怎樣的呢?老人幫忙帶孩子,雖然晚年生活都圍繞著接送孩子,照顧孩子,但是和兒孫沒有距離感,子女也會更好地贍養老人。但是如果不幫子女照顧孩子,可能子女心中就會有所埋怨吧,而且有意無意的孩子也會和老人之間有所生分。
  • 晚年最幸福的4個生肖女,老了健康不缺錢,子女還孝順
    晚年最幸福的4個生肖女,老了健康不缺錢,子女還孝順 ,其次屬兔的女孩子溫柔善良,總是能找到好的歸宿,家庭美滿幸福,老來幼兒孫承歡膝下,也是件美事。
  • 子女越孝順,父母越應該守住這幾條底線,不注意晚年日子會很難
    不管是現實生活中還是影視作品裡,看到過太多的父母,他們以為自己愛子女,子女又孝順,於是在和子女們相處的時候就沒了底線。要不就是子女們的什麼事他們都想要去摻合,要不就是在孩子的人生大事上他們要直接替孩子做決定。
  • 這4種「假孝順」方式正在興起,子女爭相效仿,老人卻是苦不堪言
    可是我們大家都知道,老人到了一定年紀,身體就會大不如以前,而且照看孩子那本身就是一件勞神費力的「苦差事」,現在我們有些子女要求老人「出賣」自己的時間、精力、人力等,這不就是一種「假孝順」嗎?二.子女打著回家看望老人的名義,實際上讓老人為其做免費保姆的「假孝順」「有事沒事,常回家看看」,這不僅只是一句膾炙人口的歌詞,也是我們很多老人,對子女的一種無限思念之情,用通俗話來講的話,就是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多抽出時間,常回家看看,多陪伴一下自己。
  • 「老人追求幸福有錯嗎?」:真正的孝順,是尊重老人的意願
    殊不知,這種「廢物式養老」,可能會毀掉老人幸福的晚年生活。記得之前網上有報導過一位70多歲的老人,頭髮花白的他坐地鐵的時候,總在胸前掛著一個「LED」顯示牌,上面滾動著四個字:「無需讓座」。老人說:「不是老人就需要讓座,身板硬朗的,80歲也可以不讓座。」
  • 為啥老人心裡最惦記的,往往不是最孝順的子女?3個原因讓人心酸
    為啥老人心裡最惦記的,往往不是最孝順的子女?3個原因讓人心酸大多數中國父母都有一個思想,那就是「養兒防老」,所以很多家長從小教育孩子長大要孝敬老人。小李一直以媽媽為榜樣,覺得自己應該向母親學習,成為一個孝順的孩子。但時間久了,小李發現姥姥姥爺似乎並不記得媽媽的好,每次去家裡做客,老人嘴裡惦記的都是舅舅和姨姨,這讓小李覺得很不公平。小李問過自己的媽媽,為什麼外公外婆這麼「偏心」,難道看不到自己母親的付出嗎?
  • 70歲老人:別依靠半路夫妻和子女,摒棄這三個字,晚年會過得很好
    那麼誰都靠不住,晚年該如何安心的度過呢?相信每位老年人都為此發愁。但我認識的劉大爺晚年過得很舒心,他說老年人要想安享晚年,就要摒棄,靠,等,要,這三個字。能動的時候,不給兒女添麻煩,但要他們明白,奉養父母是他們的義務和責任,我不需要卑微可憐的求你養我,孝順我,這是你們身為子女必須做的事情。找後老伴要說明,我們的關係不是誰依靠誰,而是相互扶持,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
  • 「晚年想過得好?竟是靠沒出息的子女」老人病床哽咽:明白太晚
    長大後,父母年紀大了,他們懼怕孤獨也需要子女的陪伴。對於父母的晚年生活,你是時時刻刻給予愛的陪伴?還是讓父母成為了孤寡老人呢?王老太家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在以前那個年代,女孩想上學讀書,家裡人都不會支持。男孩說想要讀書,家裡人一定會說:好好學習。
  • 有種「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多數父母沒察覺,反而覺得子女孝順
    王大媽育有一子一女,如今兩個女孩都已成家,並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本該享受晚年幸福時光的王大媽卻不怎麼開心。在別人看來,王大媽可謂是晚年幸福,不但兩個老人的感情很好,子女也很孝順,就算平時忙於工作,也不忘頻繁的來看望王大媽。
  • 晚年安心養老的3個生肖,子女會特別孝順,能夠衣食無憂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幸福的生活,不需要一輩子努力,但是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有一個好的生活,可能有些人生來就有好的福報,所以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從貴人那裡得到幫助。屬牛的人是一個有上進心的屬相,一生為生活努力,能給自己一生更幸福的生活,畢竟努力的人才能有特別幸福的生活,努力的人特別幸運,他們晚年還能過得很幸福,孩子也能有一顆特別孝順的心,過上更幸福的生活。屬羊的人有福,可以過得很舒服,不管他們做什麼,都可以特別努力,他們天生就有不服輸的精神,所以他們特別幸運,他們在晚年仍然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子女孝順,衣食無憂。
  • 七旬老人的話:子女再多,晚年也得有自己的窩
    古人常說「多子多福」,但是放在現在的社會來看,多子的老人晚年也未必就有絕對的依靠、就能順順利利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因為子女多,在關於如何為父母養老的問題上就容易產生分歧,就會出現各種最大程度為自己著想與盤算的局面。人心本就如此,再者兒女又都有配偶,這些因素都更加無法避免就是了。七旬老人的話:子女再多,晚年也得有自己的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