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國的黑人抗暴運動如火如荼,其進步與正義的舉動已得到了世界多個國家的支持和呼應。然而聯邦政府不僅沒有退讓,總統川普連日來在推特上接連放狠話,聲稱要動用武力結束這一切,並威脅說如果哪個城市或州拒絕採取行動,就將直接部署美軍。
除非迫不得已,美帝是不會做任何讓步的,但凡是主動的改變,都只是為了變相的鎮壓。
這個做法同美國歷史上對待黑人的態度毫無二致。
二戰以後,亞非拉掀起了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的熱潮,浩浩蕩蕩,不可阻擋。一時之間,殖民地和受壓迫民族紛紛獨立,站起來的正義呼聲響震寰宇。
美國這個素來實行種族壓迫的劊子手,當然受到了來自各方的道義譴責。此外,種族歧視和內耗也讓美國付出了高昂的經濟代價。為了平息各方的怒火,以前所未有的姿態走向世界,攫取世界霸權,美國開始採取一些微小的改良行動。
1954年,美國政府宣布種族隔離為非法。
不要高興得太早。事實上,針對黑人的暴力,一點兒都沒有減少,各類歧視和暴力事件,依舊層出不窮。對於根源於貧窮的黑人歧視來說,這一法律不過是一紙空文。
反抗仍舊隨時都可能發生,對於那些對奴隸制度和屈辱生活有著親身體驗,其處境沒有得到絲毫改變的人們來說,處處都有著痛徹骨髓的共鳴。
種族隔離的寬鬆,使得大規模的黑人群眾抗暴集會成為可能,黑人民權運動開始。在十年多的民權運動鬥爭中,馬丁·路德·金所強調的愛和非暴力思想一度在遍及全國的黑人和白人中間贏得了一批同情者和追隨者。
馬丁·路德·金的追隨者們,抗議中多以靜坐的方式。然而,警察從不管黑人的「文明」與「克制」,仍舊暴力相向,不斷地鎮壓和逮捕抗議者,結果引來更大規模的遊行和集會,黑人對聯邦政府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對警察暴力恨之入骨。
為了有效瓦解黑人的反抗,美國政府做了一些「妥協」。國會在1957、1960和1964年相繼通過了一系列民權法案,讓黑人具有一定的投票權。美國政府還把馬丁·路德·金樹立為一個無害化的黑人領袖,1964年,他甚至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但是,投票絲毫不是為了解決種族主義或貧困,也基本沒有起到這種作用,歧視依舊。黑人的經濟處境依然沒得到任何有效改善,根據美國政府的估算,1963年20%的白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然而,這一比例在黑人中卻是50%。白人的失業率為4.8%,而有色人種的失業率則為12.1%。
當馬丁·路德·金在實踐中越來越意識到黑人同貧富、同階級之間的關係,進一步覺醒的時候,他失去了官方的利用價值,不久即被槍殺。
馬丁·路德·金是一個非暴力主義者,但美帝國主義者並沒有因此對他寬容,而是使用反革命的暴力,對他進行血腥的鎮壓。這是對非暴力抗爭理念的莫大諷刺!
為此,毛主席發表發表唁言:資本主義制度是隨著罪惡的販賣黑奴行徑興起的,它也將隨著黑色人種的徹底解放而告滅亡--這是當時世界上對黑人解放運動最響亮的支持。
的確,1968年馬丁·路德·金的被害,教育和覺醒了廣大黑人群眾,立刻引發了美國城市抗暴運動,其規模和熱烈,都不下於眼下明州的這一次。從此,黑人把注意力從虛偽的投票領域轉向更深入但同時也更「危險」的貧富階級衝突領域,創造了把黑人與白人在階級剝削問題上聯合起來的可能性。
這一危險信號,迫使美國當局急忙做出改變,忙不迭的用過去對付白人的方法,即用政治誘餌把少數人拉攏到現存制度中,以此來對付黑人民權運動。
死後的馬丁·路德·金再次被利用: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被命名為馬丁·路德·金日,榮莫大焉,這是美國三個紀念個人的法定假日之一;然後,美國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條路被命名為馬丁·路德·金路;此外,對話、和解、融合也成了電影中潛移默化的主題。
總之,通過把「非暴力」的馬丁·路德·金樹立為黑人民權運動的偶像,從而將黑人民權運動引入到無害化的「籠子」之中。而主張通過暴力鬥爭帶來改變的馬爾科姆·X、黑豹黨等,則通過各種形式將其抹黑,好讓後來的黑人們明白,那是禁忌之路。
同時,但凡能拉攏的各支各派的民權運動領導人都成了白宮的座上賓。人數雖少但足以引起人們注意的一小撮黑人領袖被納入了主流社會的軌道。
更多的黑人面孔出現在了報紙上和電視上,電影的黑白配也讓人眼前一亮。政府就是要給人一種變革的印象:看吧,黑人的種族歧視問題已經解決了。你們,已經變成了我們。
與此同時,政府對於黑人的抗議示威進行了更加瘋狂的Z壓。
眼下的美國抗暴運動,一位黑人父親對黑人青年勸誡的心聲,字字泣血,引人深思:
讓我告訴你,現在你看到的一切十年後還會發生,你26歲的時候也會和我做一樣的事情,十年後你還會在這裡。
所以,我需要你們現在做的是,想出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現在的方法行不通!
他(旁邊的黑人長輩)46歲的時候憤怒,我31歲的時候憤怒,你16歲的時候憤怒。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讓你自己受傷的辦法不是正確的辦法。
你和你的同齡人有同樣的力量,想到更好的辦法,因為我們無法做到。
我有個五歲的兒子,我們卻找不到正確做法。
我四年前也參加了遊行示威,為了被殺的Keith Lamont Scott,和你們做了同樣的事。
一模一樣,日復一日,這都沒有用。
必須想出更好的辦法,保證自己的安全。
是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美國政府對黑人的每一次「讓步」或「妥協」,都是有預謀的引誘或變相鎮壓。黑人依舊被歧視、被虐殺。沒有足以撼動美帝的強大力量,沒有一步一個腳印的組織積累,黑人的民權運動,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落入到美帝精心編織好的圈套之中。而這些,又是促之必死的禁忌之路。
因此,就連馬丁·路德·金之女都出來發聲,不要暴力;死者弗洛伊德的弟弟,呼籲不要暴力,投票去吧;美國黑人精英們紛紛出來痛斥,聲音再大、說得再狠,最終只為了修繕一下這每一毛孔都滴血的「契約」。
這正是美國黑人如今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不觸及根本,就只能是年復一年後的絕望,觸及根本,立馬玩完。
是循環往復還是從此新生?是時候做出選擇了。「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是亦死也,死國可乎?」目前的美國黑人,迫切需要自己的陳勝吳廣,打破僵局,更需要自己的毛澤東,形成指導思想和之下的組織化。
但首先得動起來,只有在鬥爭中學習鬥爭,才有可能帶來真的改變。時不我待。美國的年輕一代黑人必須做出自己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