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義大利軍侵入南斯拉夫,南斯拉夫遊擊隊:他們是來負責搞笑的

2020-12-14 傳奇解密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因為這場戰爭而傷亡的人數達7000餘萬人。這場戰爭中有兩個陣營,一是以德國為首,日本、義大利組成的軸心國,另外一個則是由反對軸心國的國家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國。這場戰役雖然以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終,但是軸心國在這場戰爭中犯下的罪行卻絕不能被遺忘!

義大利政府,雖然與德國政府和日本政府,一樣有著一統江山的強烈欲望,可惜士兵不給力,讓它在這場戰爭中,就像個打醬油的逗比。還有更毒舌的說法,說義大利不是軸心國的,而是同盟國派過去的漢奸。經常有人說二戰中的義大利對於邪惡的德國來說就是豬一樣的隊友,甚至有專家學者認為正是義大利在二戰中拖住了德國的後腿,才加速了邪惡軸心的滅亡。有這麼一個流傳廣泛的笑話:希特勒有一次滿懷抱怨的對戈林說:如果義大利中立,德軍相當於增加了10個師的力量,如果義大利加入同盟國,相當於德軍增加了20個師。但義大利加入同盟軍,德軍需要50個師去保護他們。

1941年4月6日,納粹德國對南斯拉夫發動了襲擊。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德國法西斯,南斯拉夫軍隊抵抗了十來天就在4月17日宣布投降了。在德國發動的這場侵略戰爭中,義大利作為納粹德國的小弟,也跟著一起湊熱鬧,派出軍隊去了南斯拉夫。看看這些當年二戰義大利軍隊在南斯拉夫的拍的照片,感覺意呆利真是名副其實。這些義大利士兵,感覺一個個玩得好嗨。後來他們的對手南斯拉夫遊擊隊,可是厲害得很,讓義大利人吃了不少苦頭。在南斯拉夫,一名被遊擊隊俘虜的德軍軍官十分驚訝地問:「你們哪來的反坦克炮啊?」當遊擊隊員告訴他是從他們的盟軍——義大利人手裡繳獲的後,他感慨不已:「唉!這些可愛的義大利人。」南斯拉夫遊擊隊都感慨,他們是來負責搞笑的。

類似的例子和段子還有很多,什麼一個飛機事故被迫跳傘的飛行員,俘虜了1500個義大利士兵。因為沒有義大利通心粉而越獄的義大利士兵,在滿足這個條件後,自動回到俘虜營。投降之後,甚至自發拿著同盟軍給的帳篷搭建俘虜營等等,數不勝數。有這樣一個小夥伴,德國已經哭暈在廁所了!

很多歷史研究者認為,二戰中正是由於義大利拖後腿,才加速了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軸心國政權的滅亡。因此,完全可以說:感謝上帝,二戰時讓義大利加入了軸心國,否則納粹鐵十字說不定真的會遍布全球。西方諺語:「我們這邊的義大利人」——二戰名言。在北非戰場上,義大利的部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後來美軍剛剛參與北非的戰淨,也是打了不少敗仗,當時英國人就戲稱美軍為:「我們這邊的義大利人」。後來這句諺語就在西方流傳開來。

相關焦點

  • 鐵血二戰南斯拉夫:130萬正規軍灰飛煙滅,遊擊隊挽回尊嚴!
    南斯拉夫遊擊隊軍官在德國發動的這場侵略戰爭中,義大利也作為納粹德國的小弟,跟著一起湊熱鬧,派出軍隊去了南斯拉夫,但公認為他們並沒有出多少力,只是負責過去「搞笑」的。而南斯拉夫王國軍隊幾乎沒有一次像樣的抵抗,戰爭一開打就有30多萬人投降,這聽著確實有點諷刺,但事實就是如此。而比起懶散的正規軍,南斯拉夫的遊擊隊在二戰中的表現卻要強太多!早在二戰初期,幾乎所有的歐洲軸心國成員的軍隊,甚至都跑來「圍剿」南斯拉夫遊擊隊,可結果還是一敗塗地。
  • 二戰時南斯拉夫遊擊隊的武器是哪裡來的?
    南斯拉夫被德軍佔領後,最早對納粹進行抵抗的組織是南斯拉夫祖國軍,又稱切特尼克。切特尼克主要由塞爾維亞人組成,由原南斯拉夫王國政府外交官米哈伊洛維奇上校領導,效忠於南斯拉夫流亡政府。該組織得到英國的支持。切特尼克總部在貝爾格勒西南100多公裡處的山上,對德軍進行遊擊戰。德軍對切特尼克的抵抗進行殘酷的鎮壓。
  • 處決幫兇,1945年時南斯拉夫遊擊隊的大規模復仇行動
    二戰最慘烈戰場除蘇聯外,就是南斯拉夫了,南斯拉夫又以克羅埃西亞最為血腥,1941-1945年,同納粹合作的克羅埃西亞武裝民兵-烏斯塔沙殺害了約70萬塞爾維亞人,猶太人,吉普賽人,以及狄托的遊擊隊員。
  • 二戰,號稱南斯拉夫魔鬼的「歐根親王」山地師,最後的下場如何?
    二戰,號稱南斯拉夫魔鬼的「歐根親王」山地師,他們屠殺平民,無惡不作。那麼,他們最後的下場如何呢?罪有應得,死不足惜!「歐根親王」山地師一支「二狗子」隊伍。「歐根親王」山地師一支「二狗子」隊伍1941年,納粹德國入侵南斯拉夫,經過短暫的交戰,當時的南斯拉夫政府直接選擇了投降。雖然南斯拉夫的高層們投降了,但是南斯拉夫人民並沒有選擇投降,由狄托領導的南斯拉夫遊擊隊與入侵的德軍殊死搏鬥,嚴重威脅了納粹德國佔領的巴爾幹地區。
  • 進攻納粹前不吃飯,南斯拉夫遊擊隊打贏德軍靠什麼戰術
    遊擊隊員在學習如何使用武器二戰中的南斯拉夫遊擊隊在短短3年多時間裡打敗了納粹德軍及其僕從軍,解放了大片國土,並把自己的領袖狄托迎進首都貝爾格勒
  • 二戰中殘酷的南斯拉夫戰場,抓到戰俘全部處決一個不留
    二戰歐戰戰場上較為殘酷的戰場有蘇德戰場和南斯拉夫戰場,但南斯拉夫戰場則更為殘酷。德國對於南斯拉夫遊擊隊的抵抗打擊尤為殘酷。1941年4月希特勒入侵南斯拉夫,派空軍大肆轟炸南首都貝爾格勒,造成上萬平民被炸身亡。南斯拉夫戰役打響。
  • 二戰後南斯拉夫的巴爾幹聯邦計劃為什麼最終沒有成功?
    由於南共及其領導的遊擊隊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巴爾幹地區抵抗軸心國的主體力量,因此早在南斯拉夫遊擊隊運動蓬勃發展及其影響擴大到阿爾巴尼亞、馬其頓和希臘北部的時候,南共領導人狄托就有意以南斯拉夫為主建立整個巴爾幹軍事與政治中心。
  • 圖說南斯拉夫的解體
  • 南斯拉夫:成也狄托,敗也狄托
    而塞爾維亞百年來就在巴爾幹半島上經歷著一次斯拉夫人簡短的統一,卻又瞬間造成了南斯拉夫的分裂。 在遊擊隊的英勇抗爭中,很快就拿下了塞爾維亞的西部山區的一個小城烏日策,在這裡南斯拉夫共產黨建立了第一個解放區,這裡成了南斯拉夫共產黨的革命根據地。 南斯拉夫遊擊隊的這一勝利和烏日策的解放,讓被戰火洗禮的南斯拉夫人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南斯拉夫共產黨人和人民激動地把它稱為「烏日策共和國」。
  • 二戰後的悲劇,南斯拉夫清洗「親德派」,屠殺10萬多人
    所以,對於有些國家來說,他們對於什麼軸心國和同盟國的態度,還真的是比較詭異的,於是二戰之後就出現了一些令人很難評價的慘劇,比如布萊堡屠殺。關於「布萊堡屠殺」的紀念碑所謂布萊堡屠殺,這指的是二戰歐洲戰場結束後,南斯拉夫內親軸心國的諸多勢力受到大規模清算的事情。
  • 為什麼說現在的塞爾維亞,是曾經被稱為「巴爾幹之虎」的南斯拉夫
    在二戰期間,南斯拉夫表現的異常勇敢,曾經將德軍死死地拖在了南斯拉夫的境內,當時的南斯拉夫的軍隊,也不過是遊擊隊,但是在裝備精良的德軍面前好不退縮,當然,這樣也換來了很大的的傷亡,據戰後統計,當時的南斯拉夫幾乎是每八個人當中
  • 南斯拉夫經典電影《橋》主題曲
    德軍在戰場慘敗,其主力逐漸後撤以保衛德國本土,在南斯拉夫境內的一處跨越大峽谷的公路橋是某裝甲部隊撤退的必經之道,戰略價值十分重要,若這支部隊順利後撤,則可以保存德軍作戰實力,而且大大影響在南斯拉夫境內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但倘若它無法後撤,則面臨著被圍殲的厄運;遊擊隊派富有作戰經驗和指揮能力的代號為"老虎"的指揮員負責炸橋任務,而德方則竭力防範遊擊隊對大橋的襲擊
  • 南斯拉夫:在狄托的帶領下,如何迅速走上富裕發達之路?
    狄托:南斯拉夫開國元首,他如何把南斯拉夫帶入發達國家行列?南斯拉夫在狄托重建之下,經歷了47年的歷史,便走向解體。1992年,南斯拉夫第一次解體,距今已經28年了,前南國家民眾經歷過南斯拉夫輝煌時,他們懷念南斯拉夫強大之時。不得不說,南斯拉夫在狄托治理下,當時是歐洲很強大的國家。
  • 黑山塔拉河峽谷大橋,前南斯拉夫二戰電影《橋》,就在這裡取景
    20世紀70年代末,南斯拉夫電影在中國市場很大,特別是反法西斯電影更受歡迎。當時南斯拉夫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電影進軍中國,首次推《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和《橋》,這兩部驚險的戰鬥電影給人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因此《沃爾特拳頭》一度流行,《啊,朋友再見》的歌聲朗朗上口,至今不斷。
  • 南斯拉夫足球小史:「好同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恰好最近塞爾維亞也頻上熱搜,趁著這段東風還沒完全過去,一起再來看看這個美麗的國家當年曾有過的激情與光榮,緬懷一下那段為了理想奮鬥的歲月吧。看到後面這三個字,相信大家就都恍然大悟了,他們是主要分布於東歐和南歐的民族,代表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等等。雖然經濟和文化影響力遠不如西歐的日耳曼人,但這兩個民族都是歐洲的代表性民族;同時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南斯拉夫是那個狄托治下的社會主義國家,不過早在1929年這一名字就已經出現,只是當時它的名字還是非常封建的「南斯拉夫王國「,與「共產主義」八竿子打不著。
  • 資料:南斯拉夫簡史(附國旗、國徽)
    二戰期間,克羅埃西亞族和塞爾維亞族之間又發生過大規模流血衝突。面對如此複雜的民族矛盾,各民族間只有按照《聯合國憲章》「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才能化解矛盾,消弭戰禍。絕不可由第三國或國家集團拉一方、打一方,利用該地區的民族矛盾和衝突為本國的對外政策服務。
  • 疫情期間義大利為何奏響《啊朋友再見》,原來它不是南斯拉夫歌曲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世界,義大利也不例外,他們抄了中國作業,然後大街上空無一人,居民們關在屋裡久了,各種娛樂活動笑翻全世界。當時很多人提出疑問,義大利音樂家,怎麼吹奏了前南斯拉夫著名的歌曲呢?然而,令許多人不知的是,這首歌曲的名字在義大利可不叫《啊朋友再見》,而叫《貝拉喬》,而且它根本不是前南斯拉夫歌曲,而是正宗的義大利遊擊隊歌曲。肯定有人要問,不可能吧?
  • 來自前南斯拉夫的記憶之《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
    但是對我們的祖輩和父輩來說,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這部電影紅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是他們當年所能接觸到的為數不多的國外電影。劇中的主人公遊擊隊長瓦爾特和他的戰友蘇裡、吉斯;遊擊隊地下聯絡員鐘錶店老闆謝德和他的女兒;黨衛軍上校馮迪特裡施、上尉比紹夫、冒充瓦爾特的德國情報人員康德爾以及那個「典型的國防軍」的步兵團長哈根中校;還有那精彩的鬥爭劇情,都深深鐫刻在了那一代人的心目中。下面我來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這部電影。
  • 給遊擊隊送武器,高射炮打下自己元帥,二戰中「可愛」的義大利人
    用網友的話來說,義大利軍隊就是來「搞笑」的。作為軸心國第三號勢力,義大利一直野心勃勃,墨索裡尼在和希特勒的會晤中曾表示,義大利將瓜分非洲領土。但顯然,墨索裡尼雄心萬丈,怎奈何手下太熊。從二戰開始,義大利軍隊就開啟了漫長的打臉之旅。首先打臉的地方是非洲,因為在墨索裡尼的計劃中,非洲是義大利的自留地。
  • 為何我們的兄弟之國南斯拉夫會解體,而我國卻永遠不會?
    因為巴爾幹半島上廣泛分布著南斯拉夫民族,他們與西斯拉夫和東斯拉夫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歷史上,沙俄為了向南打通通往地中海的通道,與英法以及奧斯曼帝國在該地區展開了激烈的爭奪,而奧匈帝國也試圖打通連接亞得裡亞海的通道,也加入了地區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