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義大利為何奏響《啊朋友再見》,原來它不是南斯拉夫歌曲

2020-12-10 風拂千年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世界,義大利也不例外,他們抄了中國作業,然後大街上空無一人,居民們關在屋裡久了,各種娛樂活動笑翻全世界。

其中一項網上視頻流傳最廣的,是義大利的市民在自家陽臺上舉辦起了音樂會,和鄰居家互動交流,有一位義大利音樂家用薩克斯吹了一曲我們非常熟悉的音樂《啊朋友再見》,這個視頻在中國瘋狂傳播,因為它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

當時很多人提出疑問,義大利音樂家,怎麼吹奏了前南斯拉夫著名的歌曲呢?

然而,令許多人不知的是,這首歌曲的名字在義大利可不叫《啊朋友再見》,而叫《貝拉喬》,而且它根本不是前南斯拉夫歌曲,而是正宗的義大利遊擊隊歌曲。

肯定有人要問,不可能吧?《啊朋友再見》是前南斯拉夫電影《橋》裡的插曲,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記憶,在電影的最後,旋律響起,「那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都已經成為那個年代網紅之歌了,怎麼可能是義大利遊擊隊的歌曲呢?

實際上,《啊朋友再見》確實是義大利的,其義大利文也可被譯為《姑娘再見》,原唱為伊夫·蒙當,伴隨著義大利遊擊隊南徵北戰,流傳極為廣泛。這首歌的主題,是歌頌義大利遊擊隊在亞平寧山脈與德國法西斯鬥智鬥勇。

當然,這只是整個義大利遊擊戰場的一部分,二戰期間,義大利遊擊隊為盟軍取得義大利戰役的全面勝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盟軍抵達義大利北部地區前,遊擊隊就解放了125個城鎮。據統計,1944年6月-1945年3月,義大利各遊擊隊共進行大小戰鬥6400餘次,破壞活動5500餘次,毀壞機車230輛、車廂760節,炸毀橋梁276座、飛機237架。自由志願軍參戰兵力達25.6萬人,犧牲7萬餘人。

當時,義大利遊擊隊和南斯拉夫遊擊隊有著非常密切的合作,當南斯拉夫導演哈克爾瓦瓦茨拍攝《橋》這部電影是,就把義大利的這首歌曲當成了電影的插曲。

好了,讓我們一起來再唱一遍那久違的歌曲吧,也好喚醒童年的時光:

那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侵略者闖進我家鄉;

啊遊擊隊呀,快帶我走吧,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遊擊隊呀,快帶我走吧,

我實在不能再忍受;

啊如果我在,戰鬥中犧牲,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如果我在,戰鬥中犧牲,

你一定把我來埋葬;

請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

再插上一朵美麗的花;

啊每當人們,從這裡走過,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每當人們,從這裡走過,

都說啊多麼美麗的花……

相關焦點

  • 名曲《啊朋友再見》,你不知道的秘密
    這些天,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歐洲,有一首中國人熟悉的老歌《啊朋友再見》再次被賦予新的內涵——那不勒斯樂手德萊尼·瓦塔裡在陽臺上用薩克斯吹奏它,還引來米蘭、威尼斯等多座義大利城市居民在陽臺上應和,讓世界展現歐洲人特別是義大利人面對疫情的樂觀心態。
  • 聲援義大利,德國人唱起了反法西斯名曲《啊,朋友再見》
    疫情當前,相見不如懷念。看著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的義大利人照舊樂觀地在陽臺上放聲歌唱,德國人也坐不住了。這不,在3月17日義大利獨立日當天,德國巴伐利亞州班貝格市一個社區的居民加入了義大利人的陽臺大合唱,三三兩兩坐在門廊上,支起樂器,用一曲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歌曲《啊,朋友再見》以示聲援。「親愛的義大利朋友,這個時刻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十分困難,尤其是你們……我們想讓你們知道,我們與你們非常親近。」
  • 義大利陽臺上的那曲「啊朋友再見」背後,是一段怎樣的往事?
    本文轉載自|國家人文歷史 ID|gjrwls 作者|伊裡安 Bella Ciao「以下簡稱貝拉喬」是一個自帶bgm的詞,每當人們讀出「貝拉喬」時,「啊朋友再見吧
  • 朱新開:《啊,朋友再見》為何再次飄紅全球?
    這首歌曲——前南斯拉夫電影《橋》的主題曲《啊,朋友再見》,曾一度被標註為「南斯夫遊擊隊之歌」,實為義大利遊擊隊歌曲,當年隨著《橋》在國內上映可謂是風靡一時,四五十歲以上的國人肯定耳熟能詳。如今,這首歌曲又傳唱開來乃至飄紅全球,並再現音樂及至文藝的那股神秘力量。
  • 斯洛維尼亞女子合唱團《啊,朋友再見》
    Kombina 是一支成立於2008年4月27日、來自Slovenia(斯洛維尼亞)的大型女子合唱團,她們最大特色是原生語言演唱世界各地的革命歌曲。 其成員大約30多名,年齡跨越比較大,但她們並不是為了金錢演唱,而是為了幫助社會需要發聲的群體而唱。
  • 【時光留聲機】重溫經典電影《橋》主題曲《啊,朋友再見》伊夫·蒙當
    電影《橋》海報 義大利歌曲《啊,朋友再見》 外文曲名為 Bella ciao(《姑娘,再見》) ,原唱為伊夫此歌曲是義大利遊擊隊歌曲,流傳甚廣,後被引用為前南斯拉夫電影《橋》電影的插曲。是一首委婉連綿、曲折優美, 豪放而壯闊的歌曲,表達了遊擊隊員離開故鄉去和侵略者戰鬥的心情。歌曲讚頌了遊擊隊員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隊員們對家鄉的熱愛和視死如歸的精神。
  • 這首歌代表了不一樣的義大利人,是哪首歌,他們又是什麼人?
    這幾天,一首許多人父母輩特別熟悉的歌曲又多次出現在了網際網路上,但這次這個旋律卻是來自國外。這首歌曲就是《啊朋友再見》,在今天廣為傳播的一個視頻裡,一群德國人為了支持義大利抗「疫」,一起以致敬義大利陽臺演唱會的方式合唱了《啊朋友再見》。
  • 義大利首個沒有閱兵的解放日,總統獨自獻花,人們在陽臺唱起一首...
    二戰結束後,義大利政府將這一天定為「全國解放日」。 今年的4月25日是義大利的第75個「全國解放日」。往年這一天,義大利都會舉行閱兵儀式,全國各地也會舉辦各種紀念活動。 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義大利正處於全國「封城」的狀態,今年的「全國解放日」顯得有些特殊。
  • 這9部「南斯拉夫「戰爭片,場面逼真,高潮不斷!
    大家好我是槽君,前段日子收到一些用戶的留言,說想看什麼什麼的,當然還有今天我們的主角,叫」藍瘦香菇「的,他說想看一些南聯盟的戰爭片,當時我苦思冥想,南聯盟是什麼鬼,後來問了朋友也查了資料,雖然還不清晰的了解,大致能了解和南斯拉夫有關係。
  • 塞爾維亞,中國的鐵桿朋友
    然而,介於敵對勢力威脅,截至1950年10月,僅有25個國家承認中國的合法性,其中就包括塞爾維亞的前身南斯拉夫。1999年,北約對南斯拉夫發起大規模空襲,造成南斯拉夫1800多人喪生,6000多人受傷,近百萬人淪為難民。
  • 啊,老朋友再相見:中國與南斯拉夫的交往小史
    原創 王葉偉 東方紅啦1977年8月,在歡迎宴會上,鄧小平舉杯向南斯拉夫總統狄托(右)致意前段時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危機,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新聞發布會向中國尋求援助,而中國也迅速向「老朋友」派出醫療隊並送去援助物資。
  • 國內今天能上映的話,它不止8.8
    義大利人民隔離在家期間,陽臺「文藝復興」火了。其中有一首歌我們一定熟悉。《Bella Ciao》。二戰期間義大利遊擊隊之歌,直譯《姑娘,再見》。那是我們在面對殘酷時,也不會忘記內心嚮往著什麼。這首歌也太多次被國產電影引用。我們叫作《啊,朋友再見》。賈樟柯的《站臺》用過。
  • 南斯拉夫:曾經的中等發達國家,2003年退出歷史舞臺
    從強人狄托到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從歌曲《啊,朋友再見》到科索沃戰爭,與南斯拉夫相關的東西,曾經在兩代中國人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進入21世紀之後,南斯拉夫這個國家徹底消失了——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正式改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至此「南斯拉夫」這個名詞,不僅消失在了世界地圖中,也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 譚詠麟經典歌曲:(講不出再見)的背後的故事及歌曲解析!
    今天給大家帶來譚詠麟的一首歌(講不出再見),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但你絕對不知道歌背後的故事,那麼今天宇辰就給大家嘮嘮你們不知道的故事!(講不出再見)這首歌由譚詠麟在1994年所演唱的歌曲。是譚詠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雖然近代流行音樂的發展已有近半個世紀,但是沒有哪首歌能像(講出再見)一樣。每次聽起總能讓無數人因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而落淚。
  • 中國昔日的朋友,強大的南斯拉夫,為何分為了6個國家?
    在20世紀的後半段,中國與南斯拉夫的關係非常密切,兩個國家屬於老朋友的關係。在一方暫時出現了困難的時候,另一方給予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在南斯拉夫一把手狄托逝世以後,我國派出了最高規格的代表團前往弔唁。那麼,昔日非常強大的南斯拉夫,在1989年之後,為何會分為了6個國家呢?
  • 奇葩德國小城 天天奏響法國國歌
    從卡姆小城走出的軍事天才卡姆小城有個奇特的現象,每天中午12:05,市政廳的鐘琴都會奏響法國國歌「馬賽曲」,整個廣場都聽得到。原來這是在紀念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卡姆人——尼可勞斯⋅馮⋅盧克納伯爵(Graf von Nikolaus Luckner)。1722年,盧克納出生於卡姆最富有的家庭之一。
  • 啊,朋友你好
    說到這個國家,你最先想到會的是什麼?老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還是叱吒風雲的網壇名將德約科維奇?這個被稱為站在「世界十字路口」的傳奇王國,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等你去了解。△前南斯拉夫電影《橋》插曲背景樂塞爾維亞位於歐洲東南部,是巴爾幹半島的「心臟」,共與8個國家為鄰,其中4個是前南斯拉夫成員。
  • 二戰義大利軍侵入南斯拉夫,南斯拉夫遊擊隊:他們是來負責搞笑的
    這場戰爭中有兩個陣營,一是以德國為首,日本、義大利組成的軸心國,另外一個則是由反對軸心國的國家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國。這場戰役雖然以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終,但是軸心國在這場戰爭中犯下的罪行卻絕不能被遺忘!義大利政府,雖然與德國政府和日本政府,一樣有著一統江山的強烈欲望,可惜士兵不給力,讓它在這場戰爭中,就像個打醬油的逗比。
  • 黑山塔拉河峽谷大橋,前南斯拉夫二戰電影《橋》,就在這裡取景
    20世紀70年代末,南斯拉夫電影在中國市場很大,特別是反法西斯電影更受歡迎。當時南斯拉夫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電影進軍中國,首次推《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和《橋》,這兩部驚險的戰鬥電影給人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因此《沃爾特拳頭》一度流行,《啊,朋友再見》的歌聲朗朗上口,至今不斷。